民族团结

2019-11-06 05:39罗布次仁
西藏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山南王勇扎西

罗布次仁

引  子

2019年3月底西藏航空宣布将开通拉萨至南宁、武汉等城市的直航。按照西藏航空每年开通几个省会城市的航线速度来看,实现拉萨到全国各省会城市之间全部通航的目标指日可待。这将极大地方便西藏人到祖国内地,也方便全国各地人进入西藏。西藏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几条航线到实现所有省会城市的通航,正在历经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样的发展速度比起我国的其他省市稍显缓慢,但是西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能够有这样的发展成就,已经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和震惊。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其实就是整个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这样长篇累牍地赘述西藏的交通事业发展,这跟民族团结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交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的流动、接触、交往。人类社会大交流的大前提必定是交通事业的大发展。每当我们提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大航海这样的名词时,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背后隐藏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每一条道路的开通都意味着一个个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习俗的陌生人会相遇、会交流、会有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这样的亲密接触会带来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判。我们能够想象的最好的结果是人们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和睦相处。但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几次大的亲密接触经历看,每次的亲密接触更多地表现为战争、杀戮、瘟疫等这些恐怖的事件。现如今的这种接触已不像以往历史那样了,人类社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交融得如此紧密。交融方式也不再是单单的贸易,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一个大城市里生活着白种人、黄种人、黑人,有信仰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佛教的。而这些人在一起能否和睦共处?能否彼此尊重?彼此理解?不再是某个国家、某个政党或者某些个别群体来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晰、具体地摆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面前,需要每一个人去思索和面对。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团结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在以往历史中,陌生种族之间的接触更多的方法是保持距离,彼此不做更深入的交融。偶尔也会出现极端的方式,便是直接消灭。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交融更加紧密是大势所趋,一个民族想脱离人类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存在,已经不可能了。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矛盾、冲突往往来自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人交融过程中的隔膜。能否正确处理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正严峻地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智慧。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基石。

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有想不到的办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团结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大团结的康庄大道。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里,社会制度跨越了上千年,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辉煌成就完全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民族团结这块基石。

2019年,在我区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我和几位内地来的作家受邀来到山南,感受山南的发展变化,为山南撰写报告文学。我负责撰写民族团结部分。我知道,近几年来,山南的民族团结一直都走在全区的前列,到达泽当后我很快拿到了一摞厚厚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材料,翻看这些材料内容大致没有超出我的预想,一时间我陷入到了不知从何下手的为难境地。我跟着其他几位内地来的作家,到这里走走,到那里看看。回到住地,听到内地作家兴奋地聊着他们走访中的收获,能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要撰写的文章已经成竹在胸,而我还是没有任何思路,内心一直处在一种焦虑之中。

就在这种一筹莫展之际,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曾在山南民族宗教局工作现退休在家的门巴族作家多布杰。他长期从事民族团结工作,对山南民族团结方面的情况应该是相当熟悉,他或许能够为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就算他手头没有能够提供的材料,他本人也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典范。他是少数民族门巴族,小时候生活在西藏门巴族聚居区的勒布沟,精通门巴语。他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较少少数民族干部,组织上更是重点培养,退休之前担任着山南民宗局副局长的职务。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用藏语、汉语创作了许多关于门巴族的文学作品,为世人了解门巴族和门巴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想到这儿,我拨通了他的电话,把这次撰写报告文学的任务及相关情况向他简述了一番。他知道了情况后,很热情地答应帮助我,并约好第二天去他的原单位,找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给我全面介绍山南民族团结的相关情况。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山南。藏族人对山南似乎都有份特殊的情感。一提起山南,我心里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我的祖先就来自那里。因为,山南是藏文化的发祥地。据传说,山南首府泽当,是藏族人先祖未进化成人,还是猴子时玩耍的地方,泽当也因此而得名。泽当海拔3600米,比拉萨低了50米。50米差距人基本是感受不到的,但是,深冬时节我从拉萨到达泽当时,总感到在体感上要比拉萨要暖和一些。我还向接我们到山南的当地驾驶员问起他是否有我一样的感受。他直摇头说,还是泽当要冷一些。原因是拉萨城在拉萨河的北面,泽当在雅鲁藏布江南边,通常水的南面要比北面冷一些。泽当与拉萨之间仅隔着一座山、一条江,直线距离很近,但过去通往泽当的公路是绕着山、沿着江修建的,因此,去一趟还是要花费些时间。拉萨的贡嘎机场就在山南境内贡嘎县,在“两桥一隧”修通前,拉萨到贡嘎机场有90公里的距离,十几年前修通“兩桥一隧”之后到贡嘎机场的距离足足缩短了40公里。几年前又修通了泽当到贡嘎机场的快速通道。这样,拉萨到泽当从过去近3个小时的路程,缩短到现在的1个半小时,道路也好走了很多。因此,现在许多拉萨人偶尔会选择周末去泽当转转。泽当作为藏文化的发祥地,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比如,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等都在泽当周边。过去,碍于路程的遥远,道路的不便,阻碍了人们前往泽当,现在来一趟山南特别的便利。2016年,拉萨至泽当的另一条新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等到这条快速通道修建完成,拉萨到泽当只有50公里的距离,路途仅仅需要1个小时,拉萨、山南间相互联系又会更加的紧密。

2018年年底,刚刚入冬,西藏境内大部分地方,包括拉萨、山南等许多地方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因此,气温异常的低,人也感到特别的冷。有新闻说这是一场四十年不遇的大雪。我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拉萨冬季下那么大的雪,也没有经历过那么冷的冬天。年岁比我大许多的人也说从没有见过下这么大的雪。尽管大雪造成了出行的不便,但是,一句“瑞雪兆丰年”的俗语,让人对下雪充满了好感。这场大雪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不论在拉萨、泽当,还是在拉萨到泽当的路上留着厚厚的积雪,尤其是在所有的背阴处,积雪足有20、30公分,在一些朝阳处,积雪变成一坨坨的冰块。正午时,在太阳照射下反射出有些刺眼的光芒,每一块冰坨上升腾出一丝透明的雾气,能够感受到冰雪的融化。

按照前一天晚上的约定,早晨9点,我从住地出发前往山南市民宗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多布杰已经在民宗局路口等着我。他远远看见我过去,向我挥手示意。距离上班还有20几分钟,他提议到民宗局旁的一家甜茶馆去喝茶。茶馆里飘浮着从甜茶、藏面上升腾起的一股股热气,给整个茶馆添了许多的暖意。就在我们喝茶、吃面的这20几分钟时间里,茶馆里进进出出一拨拨喝茶的人,大多数人多布杰都认识,他不停地给进出茶馆的人打招呼,一会儿用藏语,一会儿用门巴语,气氛融洽而温暖。我想,这种融洽的气氛或许是小城市特有的温馨。这会儿,我联想到要撰写的关于民族团结的报告文学,我搜肠刮肚地寻找素材,其实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像这茶馆里,喝茶的人有藏族、门巴族、汉族,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其他民族,在这样一个小茶馆里其乐融融,相互热情地打招呼,相互谦让位置,暖瓶中没喝完的甜茶,留给后面进来喝茶的人。这些看似只是人际关系的融洽,但细细琢磨这融洽背后,并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每一个民族有着不同文化、不同的习惯、不同的饮食,在长期的相处中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饮食,只有抱着理解包容的甚至是融入的心态面对时,彼此才可能相处融洽,但凡有稍稍的看不惯、不满、不解,根本无法保持和睦相处。我想最好的民族团结就是一种融洽的相处。多布杰退休也有两年的时间,他说,退休前经常来这个茶馆喝茶、吃面,退休以后很少来这个茶馆。我们两刚进这个茶馆时,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都说好久不见。我能听得出来这一句好久不见里,有很多对他的牵挂。或许正是因为山南有着民族团结、人们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多布杰在知道我要撰写关于民族团结的报告文学时,他有些自豪地说:“写这方面的内容,你来山南就对了。我们山南的民族团结工作一向都很出色,各方面都是走在全自治区的前列。这不光是山南市委、市政府抓得好,还有山南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这里有很多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值得你去挖掘和书写。”他还半开玩笑地说:“你都不用去采访别人,可以直接写我,我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一个先进典型,我家就是由藏族和门巴族组成的。不过这种情况在山南太常见了,你写都写不过来。”

茶馆里短短20几分钟时间里,给了我不少的启示,并且为我完成好这次的创作任务增加了不小的信心。

我原本以为民族团结不外乎就是,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撰写民族团结的文章就是找几个不同民族间通婚的事例,好好地渲染一番便可以完事。当初听到多布杰说,民族团结工作山南市委、市政府抓得好时,还以为是他退休前当领导干部当久了,随口说出的一句官话。直到在山南民宗局见到民宗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平措扎西,给我全面介绍山南民族团结工作后,我才对民族团结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多布杰领着我来到民宗局二楼的书记办公室时,平措扎西书记已经在办公室等着我们。多布杰做了简短介绍之后,我把此次采访的大致情况做了介绍。平措扎西书记连连点头说:“通知上说你们是明天到,我们正在准备材料,不过今天来也没有关系,民族团结工作的资料,我手上也比较齐全。”

自我进门以来,平措扎西书记始终一脸严肃,话也不多,但一说到民族团结像是打开了他的话匣子。我倒是并不急着了解民族团结工作,而是希望多了解平措扎西本人,我想着把他作为山南市委、市政府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一个切入点,进行深入的了解。但是,在整个采访中他几乎很少谈到他自己。等到我的采访结束时,我了解到平措扎西是土生土长的山南人,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南司法处,2010年任扎囊县统战部部长,2012年任山南宗教办主任,2014年任山南民宗局副局长,后来又任了书記。他的这一段简短的履历,我还是在他介绍山南民族团结工作过程中打岔了解到的。每当我问他一些他的基本情况时,他总是极简短地用一两句话回答,而后又把话题引回到山南市民族团结工作上,似乎对山南的民族团结工作有着说不完的话。

在泽当的几天时间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只要谈到民族团结,不论是政府官员、普通百姓还是熟人朋友,每个人的脸上都会不自觉地洋溢出一种自豪的神情,个个都有感而发地说:“山南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向来都是走在全自治区的前列。”平措扎西书记向我介绍山南市民族团结工作时,也是用这一句话开头。但与其他受访人不同的是,他说这番话时显得异常的平静而沉稳。他的语速平缓,逻辑清晰,条例分明,当听完他的介绍后我才感受到他的沉稳,是长期从事民族宗教相对复杂的工作中磨炼出来的。虽然,山南的民族团结工作成绩斐然,但是他们始终都在面对着较为复杂的工作局面。

山南市近37万人口中,有28个不同的民族共同生活。山南是全自治区较少民族乡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市之一。光较少少数民族乡就有4个,较少少数民族聚居行政村有17个,全市有4个边境县,边境线长达600多公里。单单看到这些数字就会很容易了解到山南市民族成分的复杂,民族工作的繁重。

平措扎西一面有条不紊地向我介绍情况,一面缓步走到办公桌旁,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厚厚的材料说:“为了便于开展民族宗教工作,我专门抽空跑遍山南的11个县的每个村子,对山南的不同民族生存状况进行了一番调研,形成了这一份调研报告。这只是个初稿,还没有来得及完善和整理。你先拿去看看,可能对你有帮助。这份报告有点多,看完是要费些时间的,这不会增加你的工作负担吧?”

我赶紧起身说:“不会不会,这是我求之不得的。”

他又说:“山南市的民族团结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我们这些长期工作在民族团结一线最基层的干部职工,我的这份调研报告还没有完稿,但很多单位都想看,我一直都没让别人看,这次把这份报告拿给你,希望对你撰写山南市民族团结的报告文学有所帮助。”

平措扎西把那份沉甸甸的报告放到手上时,我心里不由地产生出一种莫大的被信任感。看着这份报告,我的眼前忽而闪现出山南市通往各县、各村的那些或崎岖、或泥泞、或坑洼不平的道路。不论这份报告完成与否,不论行文是否规范,这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上的调研报告,在我眼里这是一个民族工作者对党的民族工作的一份赤胆忠心。

新中国建国70年的时间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事业,在民族团结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伴随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和遭遇的挫折。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团结真正走上了正确、健康的发展轨道,民族团结每一次取得一丝的进步,都离不开党、政府正确的决策和领导。正如平措扎西的介绍,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重点提出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区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区党委对我区民族工作的重视。意见结合我区民族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的民族事业的发展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尤其是为配合《意见》的实施针对性地对较少少数民族发展出台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些好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山南乃至整个西藏民族事业的大发展。

民族要团结,首先要讓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没有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何来民族的繁荣发展,更谈不上民族的团结。要有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首要工作就是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为此,山南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对山南各民族聚居地进行专项调研,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严格落实中央安排的《兴边富民行动项目》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对中央的兴边富民资金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实现了各项资金精准地落到实处。2016年落实资金9500万元,2017年落实资金1亿3000万元,2018年落实资金1亿8000万元。这些资金的落实为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的初期,山南市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变上,资金的使用包括:1、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包括乡村人畜饮水、电、道路、便桥、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困群众的茅草房、危房的改造;2、培训少数民族群众,传授劳动技能和生产技能;3、大力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和民族特色产业技能。前期这些投入是非常必要的,也很及时。短短几年时间里,边境线上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好走了,饮水安全了,住房条件改善了,还有了一定的增加现金收入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新形势下,民族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上采用输血式帮扶的几年时间,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好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因此,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脚步依然较为缓慢,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旦停止帮扶,又退回原地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山南市委、市政府积极筹划应对措施,把民族发展工作思路从原来的输血式帮扶调整为造血式的产业扶持上。尤其是在落实中央《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的资金时,有意识地把资金倾斜到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产业扶持上。根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域特色、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兴办各种产业,从而营造出产业创造价值,产业拉动需求,产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在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教育上大力倡导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理念。把中央的扶持资金与民族团结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产业创建之初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到各民族利益均等,和平共处,形成了同心协力共谋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自求民族团结打下了坚实基础。

营造民族团结良好局面,就能为各类产业的创立、发展提供优良的内外部环境。山南市在边境地区根据各地的地域资源优势,扶持兴办了几十项产业项目。其中错那县勒乡茶叶合作社生产的高原茶叶系列,麻玛门巴乡的竹器、木碗系列,贡日门巴族乡的龙须草保健枕、门香系列,基巴门巴族乡的苦荞麦、门隅甘露酒系列,珞巴藏刀等项目的开发为较少民族地区的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在2010年大部分较少少数民族地区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率先步入了小康社会。到2018年年底时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人均收入达到6800元。对这些产业项目的扶持和开发不仅使山南市边境地区较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富裕了,更为重要的是为这些地区群众的发展创造了长久、稳固的平台。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山南市结合“边境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部署,按照一乡一品牌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3亿多元的资金,为这些产业项目的发展壮大,发挥持续作用,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产业项目的发展壮大,带给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许多的产品,如勒乡茶叶、藏白酒、珞巴藏刀等产品驰名整个西藏,时时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生活的富裕是民族团结的强大基石,在产业项目创立发展中,少数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才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源泉。正如平措扎西所说:“这几年,山南市各民族团结正处在历史最好的时期,社会进步、民族和睦已经是一种常态。各民族之间是否团结往往体现在我们平常会忽略的一些小细节上。过去,山南还有不少藏族人对其他民族的人会使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称呼,现在,走在大街上很少能听到这样的称呼。这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这几年的民族团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最起码说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和睦相处的意识。这应该说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

平措扎西很平实地叙述着这些年山南市为加强民族团结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作为一名按照山南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具体负责落实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干部来说,他的日常工作是琐碎的、具体的,平常到无以言说。他在叙述时常常把山南市民族团结所获得的所有成绩都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但是,从他叙述中的一些小细节上,我仍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在谈到对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民族团结问题教育时,尤其是2011年启动的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区时,平措扎西根据山南市民族团结的实际状况、存在的问题,亲自撰写教育材料,亲自带领干部职工,不畏路途艰险遥远,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到各少数民族聚居点,用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民族团结典型事例,宣讲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真正地懂得运用好党的民族宗教好政策。为了实施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部署,他们一次次深入到较少少数民族聚居地,考察当地的优势、特色,帮助当地群众谋划发展思路;帮助建立产业项目、解决项目资金,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少数民群众身边。通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山南市被评定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模范区。

“成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模范区,是我们山南市每一个民族宗教战线干部职工在山南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对于一名长期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干部职工来说,让我们感到更为欣喜的是,现在山南市的民族团结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民族间和睦相处、相互交流交融,彼此尊重已经成为常态。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民族团结之花遍地盛开。民族团结良好的局面为我们山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2018年,第十一世班禅在山南市考察和进行佛事活动时,这样评价山南的民族团结工作,他说:‘到山南首先感到的是民族间和睦相处,宗教间和谐相融,这样的好局面让我感到由衷地高兴。班禅的这句话,很直观地概括了目前山南民族团结的基本状况。我们心里一直感到自己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民族团结工作任重道远,只有起始点,没有终点站。”平措扎西这样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广大山南民宗干部对民族工作的态度。民族团结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向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不仅需要党的政策,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平措扎西这样的民宗干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担当责任和使命的勇气,去直面一项项具体繁琐的事物,更要面对一个个不同想法、有着不同訴求的人民群众。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好政策是引导民族工作的一面旗帜,落实好这些好政策,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具体工作人员的勇气和智慧。正如平措扎西所说:“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好与坏,最直观的就是到大街上走走看看,从不同民族的人走在街面上相互碰面时对视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个大概。一声招呼、一丝微笑、一句随心的玩笑、一个不设防的眼神,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一种融洽的氛围,这就是最直接的民族团结。”

“我们的工作就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尽最大的力气切实解决好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永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气氛。当然,树立好民族团结的典范更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心。毛主席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根据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努力创建‘六个模范区。在‘六个模范区创建中涌现了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自治区每年的评比中我们山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总是异常的激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总数总会远远超出评选的指数。这种局面一方面让我们由衷地欣喜,另一面也让我们感到‘头疼。每个入选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都有他不可替代的一面,很难做出取舍,但我们还是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忍痛割爱,优中取优地把最能体现山南市民族团结特色代表送去评选。”

“近年来,山南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的典型都很有自身特点,这些典型代表中有一对民族团结模范夫妻让我尤为感动,山南不同民族联姻的现象非常普遍,到目前为止的统计是,全市境内大概有1700多对,有藏汉通婚的、有藏族和门巴族、珞巴族通婚的,有珞巴族和门巴族、汉族通婚的,也有藏族和回族通婚等。但是,琼结县这一对夫妻让我印象特别地深刻,让我异常地感动。”平措扎西说到这儿,凭着一个报告文学创作者特有的敏感,我身上的某个神经瞬间振奋了一下。听了平措扎西对这一对藏汉联姻的夫妻简短介绍之后,我果断打断了他的话:“我到实地去采访一下他们。”平措扎西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安排车辆第二天去琼结县采访。

琼结县是个所有藏族人心生向往的地方,是藏族人心中的美丽女神达瓦卓玛生活的地方。有一首歌中这样唱到——达瓦卓玛已经回到山南琼结。因此,每次去心里总以为只要到达琼结就能遇见美丽的达瓦卓玛。尽管从来没有遇见过,但心里总会生出这样一丝期盼。于是,琼结给人一种时时想去看看的诱惑。传说中的达瓦卓玛已经不在了,但是到了琼结就好像与那个美人有了某种亲密的接触,会幻想在某个古老街道的拐角与她擦肩而过,或从幽深的山谷中传来她忧郁的歌声,又或是在人群中瞥见她迷人的微笑。就是走在前往琼结的路上,总让人期盼着车子开得再快一些,更快一些,心里总有种达瓦卓玛已经在琼结等候的感觉。

人们传诵达瓦卓玛不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主要是她的那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达瓦卓玛的爱情故事里或许有很多是后来人不断演绎和加工,日渐完善演变的。但是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扎西央宗和王勇的爱情故事,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事情。事情还得从1995年说起。

那一年,来自四川崇州的小伙子王勇,到琼结县水渠施工工地上打工,在工地上认识了扎西央宗。那时,扎西央宗刚刚结束了一段不太美满的婚姻。王勇注意到这位美丽的藏族姑娘,总显得有些闷闷不乐。但当时王勇并不熟悉这个姑娘,也不好意思去问人家到底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只是默默地关注这个藏族姑娘。那时,王勇也是离婚不久,还没有走出不幸婚姻的阴影。或许是共同的生活境遇使然,两颗同样孤寂的心被命运拉到了一起。王勇在工地上时刻都格外地照顾这位藏族姑娘。虽然语言不通,王勇常常主动帮着扎西央宗干些活,打着手势,告诉她需要帮忙找他。扎西央宗看到这个勤快、能干的汉族人,这么关心她帮助她,心存感激,也愿意跟他来往,愿意接受他的帮助。一来二去,两个人走得更近。接触多了,王勇了解到扎西央宗家境并不宽裕,他买了些粮食送给扎西央宗。扎西央宗在接受王勇帮助的同时,也开始默默地关注王勇。王勇平时话不多,但在工地上他是个多面手,工地上的设计、木工、泥瓦工样样精通。三个月的接触之后,爱情悄悄地来了。

爱情很美好,婚姻却很现实。正当两个相爱的人,到了谈婚论嫁时,一些现实问题也就来了,首先是扎西央宗家人的不赞同,扎西央宗心里也清楚家人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两个人若是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的不同就会是一个大问题。等两个人都老了是去内地生活,还是留在西藏生活也是个大问题。但是,当爱情到来时,所有的问题都会让道。1996年,他们两人在不被家人认同、理解中,毅然决然地领取了结婚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很快拥有了爱情结晶,一个可爱的儿子。

此后,王勇凭着一身的手艺,主动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到拉萨、山南等各地的工地上打工赚钱。他把赚到的钱及时送到家里,夫妻俩的日子过得不算特别富裕,但也还算红火,两人相处很融洽,感情也很稳定。扎西央宗家人也并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人,看到这小两口的小日子过得像那么回事,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默许了这段婚姻。

王勇平时话不多,可也是个有心人。他回到扎西央宗家时,主动学习藏族的风俗习惯。为了融入藏族家庭还专门订做了一套藏装,到了藏族的重大节日时会穿出去。尽管穿着很不习惯,看着很别扭,他还是默默地忍着。就在他们结婚的头一个春节,王勇把他的藏族媳妇带回了四川老家。扎西央宗来到王勇家里,对他的父母就像对自己父母一样孝顺,她不会说汉语,但是,她把所有的语言都化成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时刻不停地帮着家里干家务。王勇的父母很快喜欢上了他们家这个勤快、细心、会照顾老人的藏族儿媳妇。扎西央宗好儿媳妇的名声也在王勇老家传开了。

故事到了这里,应该是很完美了,但故事沒有因此而结束。到了2013年,王勇去山南桑日县的一个工地上打工。一天,他正干得起劲,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昏倒在工地上。等他醒来时,人已经被送到了医院,而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听觉和视觉稍稍有些恢复,这时,他才知道是因为劳累过度引发的神经萎缩,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在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后,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听觉和视觉还在减弱。不久,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彻底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从2013年到2016年,扎西央宗带着他到山南、拉萨等地的各大医院进行了多次治疗,终究还是没有能治愈。由于王勇的户口在四川老家,根本享受不了西藏本地的医疗保险。他看病期间花费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全部需要自己承担。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他们再无力承担这样高额的医疗费用,只好回到家里慢慢调养。

2013年王勇病倒后,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就断了。照顾病重的丈夫、抚养上学的孩子的重担落在了扎西央宗的身上。家里的亲人,村里的朋友见到扎西央宗日子过得很艰难,有些人就劝她:“人都这样了还是离了吧。”扎西央宗很坚决地告诉他们:“做人要讲良心,不管他会不会好起来,我都要照顾他一辈子。”从此,她一个弱女子默默地扛起养家糊口,照顾病人,抚养孩子的重任。她到泽当摆过地摊,卖过薯条,后来她在泽当找到了一份卖鲜花的生意。从唐布齐村到泽当有20多公里的路程,她每天下午5点钟到路边,求人搭乘去泽当的车子,到花店买来鲜花,而后去餐厅、酒吧、舞厅等地叫卖。卖鲜花可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计,手里抱着鲜花,步行着一家店、一家店挨个进去叫卖。她一个晚上几乎要走着转遍好几圈泽当。

她刚开始卖鲜花那会儿,很多地方都会很不客气地把她赶出来,卖一束鲜花都要费很大的气力。后来,她卖鲜花支撑一家,照顾病重汉族丈夫的事情传开了,人们都感动不已。花店以最低的价格批发给她鲜花,各个餐厅、酒吧、舞厅也准许她进去卖。有了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她卖鲜花的生意能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支。扎西央宗每次卖完鲜花都是凌晨1、2点多钟,回唐布齐是根本不可能的,她到处借宿,囫囵睡上一觉。早晨6点赶紧起床,7点左右到就近的餐厅,给行动不便的丈夫买一些他爱吃的食物,便匆匆赶8点钟开往唐布齐的首班车回家照顾丈夫王勇。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了6年。

由于丈夫王勇失明、失聪行动不便,扎西央宗又不会做川菜,她看到王勇吃不惯糌粑、酥油,她常常省下钱来,从泽当的川菜馆为王勇买一些他爱吃的川菜。王勇每次吃到家乡的菜肴,心里无比感激他的这个藏族妻子。日子虽说过得艰难了,但两颗深爱着的心,再难再苦,却也甘之如饴。王勇也是默默关心着自己的妻子,每次出门前都要把妻子送到家门口,不厌其烦地嘱咐妻子路上要小心,干活不要干得太晚,注意休息,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话,等到扎西央宗走远了,王勇虽然看不见,还在家门口久久望着妻子走的方向。

如今,王勇的病还是没有多少起色,但是他们俩依旧相爱如初。扎西央宗有空了扶着王勇到村子周围转转,村里人看到他们还是那么地相爱,也都为他们感到高兴。现在,扎西央宗的女儿大学毕业了,也能分担一些家务,也会照顾他们两个人。他们俩的儿子正在读大学,等到他毕业之后,一家人就能团团圆圆地生活在一起了。

这个藏、汉两个不同民族组成的特殊家庭,一对彼此深爱的夫妻,给我们展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但这又不仅仅是爱情,这还是一幅相互交融、互敬互爱、相伴到老的民族团结的优美画卷。像这样的家庭在西藏高原,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下,在千千万万个像平措扎西这样的民族宗教工作者的不辞辛劳的努力下,会越来越多。

民族团结之花将会在西藏大地上越开越绚丽。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猜你喜欢
山南王勇扎西
当增扎西的诗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我的想法就是“坚持”
MACROSCOPIC REGULARITY FOR THE BOLTZMANN EQUATION∗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勇智斗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