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容 张登 冯一庭 黄鸿苓
【摘 要】 贫困主体精神贫困是阻碍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扶贫必先扶志,治贫必先治愚。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促进农民精神脱贫的催化剂,补齐贫困主体精神短板的好方法,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的助推力;也是培养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举措,实现大学生价值与理想的重要途径,链接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深入解读贫困内涵,透彻了解农村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到精神扶贫的实战中,为精神脱贫贡献青春和力量。
【关键词】 精神扶贫;大学生;参与路径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和圣神职责。青年学生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已经降到了1.74%左右。除了深度贫困地区和少去特殊家庭外,物质贫困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一些贫困群众在物质脱贫已经基本解决的同时,精神贫困并没有完全消除。精神贫困在一些地区、个别贫困家庭中还比较严重。这对长期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要“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脱贫攻坚越到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越应该重视精神扶贫。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扶贫这一光辉伟大事业中,青年人的使命和担任就是充分认识到扶贫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去。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优势就在于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知识富有,因此,研究如何引導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意义重大。
1 精神贫困与精神扶贫
要参与精神扶贫,必须清楚精神贫困的内涵、表现和特征,以及精神扶贫的内涵、方式等。
1.1 精神贫困的内涵及特征
1.1.1 精神贫困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向纵深推进,精神扶贫问题不断被学界和扶贫工作参与者广泛关注。但是,直接给精神贫困下定义的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精神本身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任何一个定义都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经查阅研究文献,比较典型的定义,如:麻朝晖(2001)指出,精神贫困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是指“人的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风尚、习惯等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生活观念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的状态,是一个意旨人的追求、信念的价值理性范畴。”余德华(2002)认为,精神贫困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的概念,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得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刘玉荣(2004),精神贫困是指特定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与能力、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匮乏或滞后,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和精神生活满足的生存状态。
从以上定义,基本可以将“精神贫困”归纳为: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是指人在精神上的匮乏或缺失。这种匮乏或缺失主要体现在: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追求、信心、意志等诸多方面。精神贫困主要表现为:缺乏理想,安贫认命;道德低下,麻木不仁;信仰不坚,消极沉沦;缺乏追求,懒散怠惰;信心不足,害怕困难;意志不坚,甘于贫困等。表现在贫困人群中,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1.1.2 精神贫困的特征 精神贫困表现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其主要特征是基本明确的。第一、隐蔽性。精神隐藏在主体内部,有时还隐藏得很深,主体自己不会认知本人的精神贫困。其他人如果没有与精神贫困主体的深入交流,也很难发现精神贫困。第二、综合复杂性。精神一般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这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精神贫困会从各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具有综合复杂性。第三、非客观指标评价和非量化性。制定一个客观、公正的指标,对社会主体的精神贫困状态进行量化评估,缺失是非常困难的。物质贫困可以通过收入水平,衣食住行等状况进行量化评价,但精神贫困的量化缺失非常困难。第四、动态变化性。人的精神会受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偶然的事件或生活中偶遇的挫折都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变化,因此人精神贫困的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第五、顽固性与承袭性。一定的思维方式和特定的价值观念已经形成,很难改变。家庭成员的精神状态会相互感染,因此,精神贫困一旦形成,改变将是艰巨和漫长的。此外,精神贫困还有社会历史性、形成原因的综合性等。
1.2 精神扶贫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2.1 精神扶贫的内涵 扶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处于贫困线下的群体给予一定的帮扶,消除制约摆脱贫困的因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能力的行为和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扶贫分成很多类型。从扶贫的内容和实现的目标来分,可以分为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物质扶贫主要解决的看得见的可持续发展机会和能力问题,而精神扶贫主要解决的精神动力问题。因此精神扶贫可以界定为:帮扶主体通过特定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精神贫困制约,为脱贫提供坚定的精神保障,为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行为和过程。精神扶贫需要回答“谁来扶?”“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效果何以体现?”等问题。“谁来扶?”,一切扶贫工作的参与者都可以成为精神扶贫的主体。“扶持谁?”,扶持精神贫困的贫困个体。“扶什么?”,扶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追求、信心、意志等缺失问题。“怎么扶?”,一切改变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态的方式都可以采用。“效果何以体现?”,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大幅度提升,“等靠要”思想基本消除。
1.2.2 精神扶贫的重要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主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知,物质是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积极的意识(精神)对事物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实施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形式促进贫困群众物质脱贫重要,实施教育帮扶、文化帮扶促进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也十分重要。精神扶贫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1)精神扶贫是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全世界公认的成绩。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得益于扶贫战略的正确性,得益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扶贫的目的不是永远扶持下去,不是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消除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的因素。贫困群众要过上全面小康生活,实现富裕,必须通过自己勤劳和智慧获得丰富的物质财富。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精准扶贫策略实施以来,我國贫困人口每年以千万人的速度递减,到2018年底,贫困人口仅存1660万。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应该注意到,一些贫困群众脱贫基础并不扎实,可持续增收压力还比较大,自我发展动力还明显不足,“等靠要”思想还存在。因此,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在即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期,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信心、志气尤为重要。只有贫困群众从内心迸发出“不服输”的志气和勇气,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要做到这些,需要大力实施精神扶贫。(2)精神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法。经验表明,一些家庭、一些地区贫困问题,之所以长期不能得到根治,原因在于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如同基因一样,一代代往下传,具有“稳定性”和“世袭性”,出现一些家庭世代贫困的状况。贫困这颗“毒瘤”在一些家庭难以被摘除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这些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缺少文化、愚昧麻木、不知上进等因素有关。也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存在严重的“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不一定能与“精神疾病”相提并论,但精神贫困造成的危险十分严重,而且精神贫困具有“承袭性”和“感染性”。因此,在脱贫攻坚中要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最好的方式就是狠抓精神扶贫,让精神贫困不代际传递。(3)精神扶贫是凝神聚气助力扶贫的有力抓手。干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正能量,需要有“精气神”。中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光辉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光辉伟业。在这项事业中,需要人民敢于负责、敢于担当。需要调动最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贫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直接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应该有“精气神”。有学者曾指出,贫困不仅是口袋空空,而且是脑袋空空。晏阳初先生认为,中国以前的农村病根主要是“愚、穷、弱、私”,于是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是开展精神扶贫的重要指针和基本遵循。开展精神扶贫是凝神聚气助力扶贫的有力抓手也是有效措施。
2 新时期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的价值
新时期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的价值体现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社会价值而言,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能实现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个人价值而言,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能实现学生自我的成长和完善。
2.1 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是促进农民精神脱贫的催化剂
大学生经历了系统的学习,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起到农民精神脱贫催化剂作用。目前,一些贫困群众之所以存在精神贫困,是由于自己受教育程度低,见识少。他们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但是现实情况是,要么缺乏丰富的精神食粮,要么给贫困群众提供的精神食粮不能消化。这需要大学生利用丰富的知识和较扎实的专业技术帮助他们获取、消化和吸收。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希望青年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习近平总书记写到:“你们的付出和贡献,农民群众有最真切的感受”,“希望你和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支教毕业生的希望其实也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希望,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起好农民精神脱贫的催化剂作用是优势也是价值实现。
2.2 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是补齐扶贫精神短板的好方法
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表现出来就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表现多样,原因复杂,推进精神扶贫实现精神脱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脱贫攻坚中,之所以出现脱贫基础不来,可持续发展较差,扶贫帮扶难以放手,关键还在于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目前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扶贫帮扶干部主要着力点在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其中也会涉及到精神扶贫。比如教育扶贫从某种意义上也涵盖精神扶贫问题。但是目前的教育扶贫重点还是在于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和确保贫困家庭有能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孩子不因贫困失学,教育扶贫还包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及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增收的能力。精神扶贫没有被列为单独的扶贫项目。大学生有“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是补齐扶贫精神短板的好方法。
2.3 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是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的助推力
大学生的所作所为,是时代的方向标,大学生的行为往往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活动会起着正向的舆论导向作用。梁启超曾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时代的造就者,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上每一次伟大变革,都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国的扶贫开发,精准扶贫事业就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在这场同贫困做斗争的伟大事业中,大学生不能缺位。发挥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等优势,开展精神扶贫,促进精神脱贫,会形成好的舆论导向,引导更多的年轻人会主动加入精神扶贫扶贫事业中。
2.4 参与精神扶贫是培养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举措
大学生有责任与担当,民族才有希望。责任与担当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行动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精神扶贫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不是轻轻松松能实现的,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复杂的。正是它的艰巨和复杂,才更需要大学生为之去努力。只有大学生通过周密的计划,不折不扣的实施,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贫困这一难题才有可能破解。才能将责任与担当落到实处。
3 新时期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的路径
精神扶贫是一项复杂具体的工程,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有优势,但是要是没有正确的路径也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大学生参与精神扶贫,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真切了解农村现实,不断在实践中增加才干。
3.1 提高综合素养,为参与精神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汉书.李寻传》有道是:“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有时和素质是一个通用的概念。素养包括外表形象、道德水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有人将素养分成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素养本身就是综合素质。大学生要参与精神扶贫,必须做好的基础准备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精神扶贫中才能真正懂得为谁服务的问题,才会有不竭动力。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才有服务贫困群众的本领;有良好的身心素养,才能战胜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素养必须靠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而且在学习中要注意学习的系统性,求真、求深,要懂道理、明事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
3.2 解读贫困内涵,为做好精神扶贫做好知识储备
精神扶贫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精神扶贫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思想贫困群体表显现出:安贫认命;道德低下,麻木不仁;信仰不坚,消极沉沦;缺乏追求,懒散怠惰;信心不足,害怕困难;意志不坚,甘于贫困等。思想贫困是整体贫困的一个部分,形成的原因又非常复杂,因此,要参与这项工作,必须对中国贫困状况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比如我国贫困的状况,贫困人口的分布,致贫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贫困问题,已经采取的方针政策;我国扶贫取得的成就具体如何体现的;当前贫困群众普遍最关心的问题和个人贫困家庭关心的特殊问题是什么。只有深入解读贫困的内涵,把扶贫的知识烂熟于心,参与工作才会驾轻就熟。
3.3 了解农村现实,为投身精神扶贫做好心理准备
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针对中国工农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写作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经典文獻,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去领导、去参与。参与精神扶贫促进精神脱贫同样需要了解中国农村现实的同志去领导、去参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对农业和手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方针,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社会结构。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正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农民一方面渴望城市化、工业化对他们产生影响,希望一种改变,另一方面当这种影响和改变要改变他们原有的面貌和变革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又会保持一种“矜持”的态度,拒绝这种改变。这种矛盾的心态,增加了农民向现代化演进的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对促进这种改变的社会力量增添了阻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总哀叹“农村工作难度大”。尽管大学生有比较好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对农村不了解,遇到一时困难,也可能偃旗息鼓。
3.4 参与社会实践,为实战精神扶贫准备有益经验
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进一步提高改造世界的本领。参与精神扶贫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在这里提出的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活动,为精神扶贫准备有益经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生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与精神扶贫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的各种实践活动。不同的实践活动积累的经验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原则性的、方法性的经验具有共同性。二是,大学生参与的与精神扶贫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等积累有益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的今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参与精神扶贫的大学生就要一代代不断走下去,只要有坚韧不拔之志,戴在部分贫困群众头上的精神贫困之帽一定会早日摘掉,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
参考文献:
[1]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R].2019-3-5.
[2] 新华社评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OL].2015-11-29:19:04:57 , 新华网.
[3] 汪三贵:“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1).
[4] 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的讲话[OL].2018-05-02https://www.sohu.com/a/230338023_407282
[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