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對待生态环境。环境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抓起。教师要培养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要提高家长环保意识,依托绘本游戏,来帮助幼儿培养和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绘本;幼儿;环保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17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164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影响继续发展和人类未来生存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亡羊补牢,犹时未晚,我们要切实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也要考虑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不能肆意破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幼儿时期,就应当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得他们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的习惯,这样才能引导他们从小热爱环境,保护自然,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越变越美。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可通过相关的课程引导和以身作则,使得环境保护意识牢牢树立在幼儿心中。
一、幼儿保护环境意识与习惯欠缺的原因
独生子女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容易出现幼儿溺爱的问题。有些幼儿娇生惯养,恣意妄为,没有树立良好的习惯。家长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甚至出现随地大小便的行为,若家长出于对幼儿的爱,并没有对幼儿进行指责教导,使得他们对于环境保护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容易导致幼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难以接受他人的教导,而对于环境保护更是没有正确的认识。
从家庭教育方面而言,幼儿的行为习惯树立与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具有直接关联的,在幼儿较小时,他们通常是通过模仿父母和家人的行为来树立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家人没有给幼儿做一个好的榜样,很容易导致幼儿养成不良习惯,恣意污染环境。很多家长乱扔果皮、乱扔垃圾,丝毫不注意在幼儿面前自己行为的坏影响,导致幼儿因为模仿行为也产生了类似的情况,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十分不利。
二、幼儿园以及教师对于幼儿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忽略
在幼儿园时期,许多幼儿离开了父母家人,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教师生活在一起,因此,教师的行为习惯及其课程引导,对于幼儿的环保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在大多数城镇都设立了公立幼儿园,实现了幼师专业化,但是在部分欠发达的乡村或城市,幼儿教育并没有达到规范和要求,许多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行为习惯不够良好,知识面较为浅薄,导致幼儿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很多教师疏于自我管理,在幼儿面前乱扔垃圾,不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环保意识的养成,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幼儿环保意识的树立与习惯的培养
(一)提高家长环保意识,以身作则
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信息的获得和习惯的养成与家人息息相关,若要切实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家长首先要在内心时刻注重自身行为规范,为幼儿发挥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坚持以身作则,保护环境,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向幼儿传递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正确信息,使幼儿在内心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当幼儿出现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时,要对幼儿进行指正和引导,向他们讲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教导他们如何在平日生活中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行为,对幼儿进行引导和监督,使他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利用绘本和游戏,引导幼儿树立环保理念
幼儿对于文字较为陌生,许多汉字都不认识,因此教师若要开展教育引导,使用绘本是非常适合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购买包含环境保护知识的绘本,或者自己整理相关知识自己绘制,使得学生能够从童话中正确获得保护环境的相关信息,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和破坏环境的巨大危害。同时,教师可利用绘本引导幼儿开展一些与环保相关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玩乐和表演,体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这不仅使教育方式更具有趣味性、游戏性,而且可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铭记保护环境的理念,从而将环保的行为习惯铭记于心,贯彻于生活学习中。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幼儿们树立榜样,使幼儿们自觉向教师看齐,时刻注重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在幼儿时期,可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遵守并践行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梁宁建.基础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吴剀.学校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马玉英(1979.10— ),女,土族,甘肃天祝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环保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绘本为载体,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2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