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平
(中国五冶集团公司陕西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本文根据项目实例,总结了两种可行的、比较简便的不同材质界面接缝处抹灰处理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该项目设计为34层的高层,层高2.9 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砌体采用A3.5普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剪力墙结构为清水混凝土,免抹灰,砌块抹15 mm厚DPM15砂浆。
标准层各户型不同材料墙体分布图1。
图1 不同材料墙体分布
按传统做法,抹灰时需在砌体与混凝土结构处挂钢丝网,避免开裂。但现在大多开发商要求混凝土结构采用清水交付,免抹灰,砌体进行抹灰。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接缝处挂网抹灰,混凝土面的抹灰层高出混凝土结构面,外观不美观且后期作装修处理困难,如整体抹灰又没有达到的免抹灰效果。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达到混凝土结构面免抹灰的效果及减少接缝处后期开裂的风险,经过分析并与设计沟通,首先对砌体进行缩尺,考虑抹灰厚度,保证抹灰后和混凝土结构面齐平;然后接缝处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1)在混凝土结构预留挂网、抹灰企口。该做法对于接缝类型中(2)、(4)接缝适用,较易操作,其他接缝难度较大且不易控制精确。
在结构施工时,在需要预留企口的部位,在模板内侧增加10 mm厚、100 mm宽模板(因剪力墙保护层厚度为15 mm,预留一定的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挂200 mm宽钢丝网,每侧100 mm)。结构成型后,与砌体交界处有10 mm深、100 mm宽的企口,保证了界面处钢丝网的挂设,也避免了抹灰后抹灰层高出混凝土结构面(图2、图3)。
图2 企口接缝处理(单位:mm)
图3 企口接缝实例
(2)在接缝处留槽,嵌填弹性密封材料。接缝类型中各类型接缝均适用,易操作。
砌体墙面在抹灰时,在剪力墙处预放10 mm厚聚苯板条或木条,抹灰时分层抹到与剪力墙平,抹灰层具备强度后拆除聚苯板条或木条,待抹灰层收缩稳定后,用弹性腻子嵌补缝隙;或在抹灰时分层抹到剪力墙,抹完后立即用直径10 mm圆钢在接缝处,紧贴剪力墙处拉出10 mm宽缝隙,待抹灰层收缩稳定后,用弹性腻子嵌补缝隙(图4、图5)。
图4 接缝留槽处理(单位:mm)
图5 接缝留槽实例
两种接缝的处理方法均能有效地达到混凝土结构面免抹灰,砌体抹灰的要求,也能比较好地避免接缝处的开裂,且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效果比较好。
在两种方法中,留置企口的做法在企口混凝土上仍有一定的抹灰空鼓、开裂风险,且在该部位模板加工及安装要考虑企口,增加企口模板加工工序及费用,相对来说比较费工一些。留槽嵌填弹性密封膏的做法因采用柔性材料开裂风险小得多,且工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