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饽饽的工艺标准化研究

2019-11-06 02:52徐洪岩孙旭红姜俊凤
中国马铃薯 2019年5期
关键词:饽饽研磨口感

徐洪岩,刘 丽,孙旭红,姜俊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 克山 161606)

“土豆饽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性马铃薯主食,主要流传于黑龙江省克山县,民间主要以鲜薯为原料经特制工具研磨、滤水、淀粉回填、作为皮料包裹肉馅等步骤加工制成。同添加马铃薯全粉和淀粉的制品相比,“土豆饽饽”的外层皮料在口感方面增加了鲜薯的鲜、糯、软、滑,营养方面保留了鲜薯本身的维生素C 及丰富的维生素B 族[1-3],且由鲜薯直接加工制成,成本相对较低[4,5],深受当地人喜爱,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目前,“土豆饽饽”多为家庭自制食品,加工过程复杂且费时费力。另外,由于马铃薯鲜切后易发生褐变[6,7],等待时间越长褐变发生的越严重,熟化后时间过长也会发生回生现象[8-10]。因此,“土豆饽饽”较适合现吃现做,很难进行推广。为解决“土豆饽饽”加工困难、薯泥加工过程中易褐变及口感差等问题,本研究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让这种即食的马铃薯主食能够产业化生产,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马铃薯特色食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马铃薯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生产的‘尤金’,马铃薯淀粉(黑龙江省沃华马铃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制肉馅(猪肉750 g,酸菜500 g,豆油210 g,十三香3 g,姜15 g,葱130 g,盐16 g,酱油20 g,味精4 g)。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自制磨制工具;原汁机(JYL-C19V 型,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榨汁机(JS20E12 型,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性测定仪(NXL-500 型,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工艺优化

“土豆饽饽”的民间制作方法:

(1)取鲜马铃薯去皮,置清水中洗净。

(2)土豆磨泥器研磨后,再用60 目纱网袋挤压过滤,得马铃薯渣,过滤后的水分和淀粉混合物经沉淀处理10 min,舍弃水分保留湿淀粉。

(3)将湿淀粉与马铃薯渣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成品淀粉,混合均匀得面团;将面团均匀分割,揉捏成圆片型,里面包裹馅儿,团成圆状。

(4)上锅蒸制25~40 min,冷却后即得“土豆饽饽”蒸制食品。

“土豆饽饽”优化后制作方法:

(1)取鲜马铃薯,马铃薯去皮机去皮,置清水中洗净。

(2)将马铃薯切1 cm×1 cm×4 cm 小块,每500 g 加入200 mL 质量浓度为0.30%~0.75%的维生素C 溶液,用搅拌机打制15~25 s,制成匀浆;所得匀浆用干湿分离榨汁机处理,得马铃薯渣;其余水分和淀粉混合物沉淀10 min 后,舍弃水分保留湿淀粉。

(3)将湿淀粉与马铃薯渣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成品淀粉,混合均匀得面团;将面团均匀分割,揉捏成圆片型,里面包裹馅儿,团成圆状。

(4)上锅蒸制25~40 min,冷却后即得“土豆饽饽”蒸制食品。

1.3.2 加工工艺主要参数的优化

选定需要优化的工艺参数为马铃薯薯块研磨时间、皮料淀粉添加量、“土豆饽饽”皮的薄厚程度、蒸煮时间,在分析每一参数时,其他因素为定值,当一参数为变量时,其他参数按照薯块研磨时间为20 s、皮料淀粉添加量7%、皮的薄厚0.4 cm、蒸汽时间25 min 进行试验,每个参数确定5个梯度。

薯块研磨时间范围:10,15,20,25和30 s。

皮料成品淀粉添加量范围:1%,4%,7%,10%和13%。

成品皮的薄厚范围:0.2,0.4,0.6,0.8 和1.0 cm,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测。

蒸汽时间范围:10,15,20,25和30 min。

1.3.3 最佳工艺参数检测

按照最佳工艺制作“土豆饽饽”,对比传统手工工艺的“土豆饽饽”,再次进行感官评分和质构分析,数据统计中处理平均值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

1.3.4 品尝评价方法(感观评价标准)

参照兰静等[11]以及Yun 等[12]评价饺子的方法,采用线段打分法,共10 格,对照(CK)样评分均为第7 格。对照样品(CK)色泽为浅灰白色或黄色略灰,具有马铃薯蒸煮香味,无其他异味,硬度适中,入口较糯但不粘牙,表观状态完好,无裂纹,无明显大颗粒状,颜色均匀,无白色斑块。待评价样品的各项评价指标与其比较,在相应位置分别进行色泽(10分)、硬度(20分)、黏性(20分)、食味(10分)、表观状态(10 分)、精细度(20 分)和回生味(10 分)评价。抽取10 位味觉正常的人员进行评分,“土豆饽饽”感观评价以图1为例。

1.3.5 物性分析方法

图1 “土豆饽饽”品质评价线段法(以色泽为例)Figure 1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for steamed potato stuffed bun in the case of color

按照不同工艺参数制作“土豆饽饽”,熟制后静置2 min后进行质构分析检测,重复3次。质构分析仪参考董小涵等[13]测试豆包的参数设定:探头P/36R,测前速度1 mm/s,测试速度2 mm/s,压缩率75%。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研磨时间对“土豆饽饽”口感的影响

“土豆饽饽”手工制作费时费力,若进行工业化生产,就需找合适的机器替代。鲜薯组织研磨颗粒的大小是直接影响“土豆饽饽”口感的重要因素,由表1 可以看出,随着研磨时间的增加,颗粒逐渐减小,硬度值逐渐减小,粘附性逐渐增加,弹性也逐渐增加,咀嚼性逐渐减小但整体差异不显著(30 s 除外),感官评分先增后减,20 和25 s 处理的感观评分差距不大,15 和20 s 处理硬度适中,15 与20 s 处理之间的粘附性差异显著(P <0.05),前者粘附值较低,说明20 s 处理口感更好。因此,加之考虑减少耗能,选择最适的研磨时间为20 s。

2.2 淀粉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马铃薯渣混入湿淀粉后,再根据马铃薯的质量按一定比例添加成品淀粉,加入淀粉,有助于提升“土豆饽饽”软糯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由表2 可以看出,随着淀粉添加量的增加,感观评分先增后减,不同添加量处理对硬度和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 <0.05),咀嚼性和粘附性整体(1%除外)差异不显著。7%处理的硬度与4%和10%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添加1%和4%淀粉的皮料可塑性差,熟制品硬度小,可塑性差给制作过程增加难度,且感观评分相对低,弹性值较低缺乏弹嫩的口感;添加7%淀粉时,硬度值适中,黏性稍有增加,感观评价分数最高;添加10%和13%的淀粉,硬度过大,虽然咀嚼性差异不大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丧失“土豆饽饽”黏糯口感,且感观评分较低,添加13%淀粉的皮料较难成熟,蒸熟时间延长但皮内层仍有白色硬芯。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淀粉添加量为7%。

表1 马铃薯块研磨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potato tuber grinding time on product quality

表2 淀粉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starch addition on product qualities

2.3 皮薄厚对口感的影响

“土豆饽饽”皮的薄厚对口感和制作工艺的难易以及成品的品相都有一定的影响,皮过薄导致成品皮料开裂,皮过厚严重影响口感。通过感观评价试验可以看出,0.2 cm厚度的皮由于成品部分开裂或包裹不完整导致露馅,因此分数略低于0.4 cm的处理(图2),0.4~1.0 cm,随着皮厚度的增加,感官评价分数逐渐减小且差异显著(P <0.05)。同时皮不同厚度对制作工艺也有影响,将制作难易分为3 个等级,分别为很难(3 级)、难(2 级)、简单(1级),根据对10 名制作者的试验,0.4 和0.6 cm 皮厚度的“土豆饽饽”属于1 级,0.8 和1.0 cm 皮厚度的处理属于2 级,0.2 cm 皮厚度的处理属于3 级。因此,可以确定最适的皮料厚度是0.4 cm。

2.4 蒸汽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蒸汽时间对“土豆饽饽”的影响见表3 所示。最佳蒸汽时间为25 min,此时得到的产品熟透没有生马铃薯味,且口感品质最好。

图2 皮薄厚对产品感观得分的影响Figure 2 Effects of skin thickness on product sensory scores

表3 蒸汽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steaming time on product qualities

表4 最佳工艺产品品质分析Table 4 Quality analysis of optimum processing products

2.5 最佳工艺产品感官评分

根据最佳工艺参数制作“土豆饽饽”,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添加量7%、研磨时间20 s、皮厚度0.4 cm、最佳蒸煮时间25 min,得到的成品外形完整,颜色鲜艳,表皮黏糯饱满,风味独特,感观评分92分(表4)。

3 讨 论

关于“土豆饽饽”实验室制作和生产工艺并未见报道。本研究从马铃薯薯块研磨时间、淀粉添加量、皮料厚度、最适蒸煮时间4方面对工艺进行优化。其中,对感观评分范围影响较大的因素为不同淀粉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少时缺乏软糯的口感,添加过多“土豆饽饽”熟化后口感发硬且熟化困难,这与卫萍等[14]对马铃薯淀粉米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亦与徐丽等[15]对马铃薯淀粉肠的研究结果相同。马铃薯块研磨时间对“土豆饽饽”口感同样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过短,颗粒大导致硬度较大;研磨时间过长,颗粒小,破碎细胞增多,游离淀粉增加,粘附性增加,弹性减少。通过各因素的筛选确定了最佳的配方,具体为淀粉添加量为7%,研磨时间为20 s,皮厚度为0.4 cm,最佳蒸煮时间为25 min。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同淀粉添加量试验结果的质构分析中,硬度达到了较显著的水平,但在粘附性和咀嚼性方面的结果整体差异不显著,分析可能原因是由于所选择的参数水平差异较小。本研究简化了“土豆饽饽”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形成了一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加工技术,为“土豆饽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为“土豆饽饽”产品市场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丰富了马铃薯主食类产品,推广了地方特色小吃,为马铃薯主粮化增加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饽饽研磨口感
煤泥研磨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花饽饽“笑”了,年味浓了
清宫饽饽桌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切石研磨系统的创新设计
青菜口感嫩的办法
豆腐去卤水味切不易碎的办法
NUK多功能食物研磨套装168RMB/套
胚芽香脆饼干
买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