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勇担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使命

2019-11-06 03:39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马开能杨子英和静平王增文
今日民族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云南

文/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马开能 杨子英 和静平 王增文

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回顾党在云南民族宗教工作领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以及所传承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必将为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党在云南民族宗教领域的工作史,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活教材,点点滴滴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同少数民族群众血脉相通、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并肩战胜发展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而不断前进的光辉历程。

1936 年4 月,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经迪庆,贺龙将“兴盛番族”的锦幛赠给归化寺

我们党自成立初始就自觉肩负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云南地下党组织建立初期,就已认识到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王德三任中共云南临委书记期间,在省临委设置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研究和领导少数民族的机构——少数民族问题委员会。1927 年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的第二年,王德三主持制定了第一个关于民族工作的《少数民族问题大纲》,指出“云南党部应该注意少数民族斗争的领导,少数民族在农运中是一支有力的军队”。同年,他还撰写了中国共产党首部民族工作文献《苗夷三字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少数民族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在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随后,1928年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建党以来第一个关于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各民族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我们党自始至终坚持的革命优良传统。1935 年4 月,中央红军在长征过寻甸时非常注意民族平等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朱德在柯渡乡主动到清真寺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出弱小民族要“争取民族解放”,回族群众不仅列队欢迎红军,还有十几个回族青年加入红军,红军为之单独成立回民队伍,一切风俗习惯和饮食起居都按回族习惯予以特殊照顾。1936 年4 月下旬,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经迪庆中甸,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藏族僧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归化寺(今松赞林寺)赠16 头牦牛慰问红军,贺龙等应邀到归化寺时受寺院最高礼节欢迎,将“兴盛番族”的锦幛赠给了当时迪庆僧俗上层人士归化寺松谋活佛,并发表了党的政策和北上抗日主张。在归化寺和藏族群众的帮助下,红军2 天内筹集了20 万斤粮食,并在归化寺派出的80 余骑护送下离开迪庆北上会师。1935 年和1936 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迪庆等少数民族地区时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根植了各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据党史研究,在解放战争时期,云南省各级地下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没有一个叛党,从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红色基因已深沉地融入各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并流淌于各民族人民的血脉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云南省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工作方针及坚持“慎重稳进”的工作要求。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相继向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出访问团、工作队、民族贸易队、医疗队等,采取“和平协商”“直接过渡”,以及“多予少取”“只予不取”、民族贸易“三照顾”等特殊政策,帮助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疏通民族关系、消除民族隔阂,迅速建立了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1950 年2 月,中共云南省委成立,按中央要求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二”工作方针,深入开展“依靠民族去团结各族群众”工作。1950 年6 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约见并嘱咐时任云南省委书记宋任穷:“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上层知名人士也不少,在云南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云南的工作搞好。”1950 年8月,夏康农为团长、王连芳为副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云南分团到达云南,并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慰问,在当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走遍少数民族村村寨寨,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心换心、以心交心,以真情换真情。这些工作的开展,迅速赢得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认同和衷心拥护,奠定了我们党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各民族人民中坚实的执政根基,并在云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巩固了各级党的组织和政权,随后成功进行了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和社会制度变革,分类引导各族人民跨越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全省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民族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为云南全省历史性的沧桑巨变和发展稳定奠定了坚实根基。1950 年7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和西南局的指示,决定设立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1951 年初中共云南省委成立省委民族工作党组,同年8 月,云南省委批准成立中共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负责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省委对民族工作的决定和指示,标志着新中国云南民族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

普洱(现为宁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和西盟民族团结“盟誓塔”,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最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及优良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1950 年9 月,云南省17 个少数民族代表共53 人到达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国庆后组织参观团到天津、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参观学习,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地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新生人民共和国的伟大,争取和凝聚了人心;迅速取得了少数民族对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新中国和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归属感,并增强了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边疆的信心。1951 年元旦,在普洱红场召开千人大会,赴京参观团中的普洱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宣传了参观学习中的所见所闻和体会,并和上千群众以剽牛、喝咒水等传统仪式,盟誓永远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党政军和各民族上层人士代表共48 人分别以傣文、拉祜文和汉文签名立约:“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并勒石立下“誓词碑”。同年1 月中旬,澜沧县边工委于今西盟县召开“佧佤山区各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大会”,边工委领导、中央民族工作访问团成员、赴京参观团中的佤山民族上层人士、各部落民族头人和各族群众代表3000 多人参加大会,并举行盛大的剽牛、喝咒水及传统“垒塔盟誓”活动,全体参会人员按民族传统每人将一块石头堆垒形成了一座长5 米、宽4 米、高3 米的“盟誓塔”,表达“永远听毛主席共产党的话,永远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决心。

1951 年,盘踞境外的国民党军残部攻占西盟区政府,同年5 月13 日参加赴京参观团和盟誓活动的拉祜族头人李保,被国民党军残部诱捕到境外并施以严刑迫其收回誓言,李保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信念毫不动摇,坚贞不屈,这位65 岁的爱国志士在被活埋至第七天、土掩脖颈时面对敌人最后“只要你说一句不再跟毛主席和共产党就放了你”的诱劝,仍不断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最后英勇就义。另一位参加赴京参观团和盟誓活动的佤族青年岩火龙,面对敌人和一些亲友的威逼利诱,始终拒绝收回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誓言,并拒绝到台湾“参观”,同年9 月2 日,岩火龙穿上毛主席送他的呢制服、皮鞋,戴上帽子和各地赠送他的纪念章,挂起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摆开各地赠送的礼物,把乡亲召集起来,他流着热泪说:“兄弟姐妹们,国民党土匪压迫我们兄弟民族,掠夺我们的财物,要我们互相分裂仇杀。毛主席、共产党要我们团结成一家人,我们要坚决跟共产党走,建设幸福美满的祖国。”待在场乡亲散去后,岩火龙躺在毛主席送他的毛毯上饮弹自尽,年仅19 岁。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1953 年12 月21 日给西盟县一干部的回信中指出:“十月二十七日给毛主席的信收到了,谢谢你的盛情。你和李保、岩火龙等同志在李弥匪军扰乱祖国边疆的时候,坚贞不屈,英勇斗争,这种忠于祖国的精神,值得赞扬。李保、岩火龙两同志为国牺牲的光荣事迹,将为人民所永远纪念。”“誓词碑”和“盟誓塔”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丰碑、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宝塔!见证并记录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努力奋斗,云南各族人民,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同胞誓死拥护和衷心爱戴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历史性瞬间;见证并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努力构建平等团结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启始和发展历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精髓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红色基因蕴含着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精神密码和使命担当的精神内核,它像一粒粒“种子”,深植于一代代共产党员身上,不断生根发芽、赓续传承;它像一粒粒“因子”,深融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血脉,不断激活,永续相传,勇往直前。今天,民族工作已经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塔”精神将永存并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和更加强大的伟力。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为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遵循。当前,做好云南民族工作,就要在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性质宗旨,通过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不息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勇担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使命,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千村万寨一个太阳照”,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正确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使命担当,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放到工作全局中思考、研究、谋划,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做好各项顶层设计,牢牢把握民族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激发和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而奋勇前进。

二是始终坚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把争取人心当作民族工作最大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扬党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切实维护各民族群众根本利益,满怀深情做好各民族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功能全覆盖;结合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进一步激发边疆各族群众“心向党”“跟党走”“感党恩”、千里边疆家家户户“红旗飘飘”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密切和牢固党与各民族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三是始终坚持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方向,秉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价值取向,把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塔”精神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各民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世代相传的思想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群众更好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倡导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自强、诚信、感恩”“心向北京、拥护核心”“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宽容的文化观、持续的发展观,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盟誓塔”

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着云南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大理州洱源县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

四是始终坚持培养民族干部,壮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骨干力量。“石做柱木做柱,干部人才是顶梁柱。”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民族地区工作能不能搞好,关键是干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和民族地区“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好干部标准,并提出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使用,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当主官,挑大梁。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我们要坚持“不懂、不会做民族工作的干部不是云南的好干部”“不抓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称职,抓不好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也不称职”的政绩观,大力培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一批批少数民族好干部,并不断壮大熟悉民族工作的各族干部和各类人才骨干力量,使之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坚力量,并确保民族工作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五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大磨小磨都绕不开一个磨心”,就是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聚焦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普遍比较滞后、与全国全省发展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与团结、繁荣与稳定的关系,“以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边疆繁荣促进边疆稳定”为基本路径,正向链接涉及民族因素的各种利益关系,把各民族群众的主要精力和意志凝聚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上来,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物质、精神文明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嘱托,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云南全省发展大局,加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进一步推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努力践行“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作为示范区建设当前的首要任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改善民生,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努力缩小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确保各民族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深入实施“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沿边地区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及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不断巩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项精品”“百名人才”工程,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促进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努力培育新的发展增长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六是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工作的基石。“公有理婆有理,法治才是硬道理。”要始终坚持和依法维护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工作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要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一家人”的思想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把“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作为为各族群众谋幸福、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途径;要始终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云南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项主要任务,注重差别化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统筹、协调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建立健全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及民族政策体系,维护和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焕发勃勃生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重要法治保障。强化法治思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和促进健康宗教关系;高度重视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抵御防范和严厉打击“三股势力”等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边疆巩固,以及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文明。

德宏州瑞丽市姐告夜景

七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讲好民族团结“云南故事”和“中国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新中国成立65 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树立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光辉典范,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民族事务治理提供了历史逻辑,并奠定了光辉成就、丰富经验和责任担当等基础性条件,为世界或国际社会民族事务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范本。

2015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民族关系亲密融洽,云南民族工作成绩突出,这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云南各族人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以全省、全国及全球的大视野和大格局,来统筹谋划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积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在示范区建设中创新性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让大理州郑家庄这样的民族团结和谐之花开遍七彩云南大地;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努力形成一批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云南经验”,进一步强化与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合作,定期策划重大主题宣传,讲好民族团结进步“云南故事”,进一步增强示范区建设宣传的高度、广度和示范效应;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从服务国家睦邻、富邻、安邻周边外交政策,探索和改进国际话语方式,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国际传播力,讲好“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故事”,进一步增进对外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云南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少数民族的服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