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当代教育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化教育。什么是生活化教育,说白了就是教育即生活。新課标就有强调“各门功课都应该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教育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语文教学也是,更不用说作文教学。
在中国,上世纪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叶圣陶先生是多么重视生活对作文的影响。本世纪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镇西也非常重视生活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他的作文教学训练材料都是来源生活,作文要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学者不断的提出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或者说出他们对这的问题的思考。
我所处是学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较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苍白空洞,就像流水账般,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大多都是杜撰捏造应付了事。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非常的怕写作文。造成这种局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学校信息较封闭落后
因为地理上和设备上的问题,农村学校是学生相对城市的学生接收到是信息是比较慢的,所以在知识的更新上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学生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比较少。这就造成这里的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许多事物理解的宽度和深度就不到位。这在客观上就造成这里的学生在写作上题材少,内容浅。不过这个问题是很难甚至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二、农村学生从家庭带学生个人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不可否认,农村有很多的学生是隔代抚养,属于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不管是重视不够,没有投入,有的甚至是“放养”。学生自己对学习也是不重视,对写作文都是应付了事,一些后进学生是直接不写了。其实就是学生不仔细观察生活,在课外不积累,这在主观上造成了这里的学生怕写,甚至是不会写作文。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一定的效果,虽然做不到让学生爱写作文,但让学生起码能写作文了。首先解决积累的问题。初中的学生如果只靠学生的自觉是比较难的,老师也要起监督推动作用。规定学生每周要熟读三到五篇优秀作文,老师要监督检查。如抽查个别学生读了哪些文章,内容是什么,你喜欢文章中的哪句话或哪句让你映像深刻。让学生真正把文章读到心里而不是水过鸭背。有些学生观察生活有自己的想法,但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不知从何下手,写出来的文章词语也言不达意。丰富的积累是写作的重要条件。其次在作文布置上,不在是课本题目是什么就什么,从学生出发,从身边出发。布置作文的时候引导学生都以身边发生,学生能感受到的为例。如写风景的,引导的时候就以学校为例。学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老说都是熟悉的,然后可以再提示学生村庄中他们最喜欢的某个地方,从一个点在到一个点,慢慢的同类作文就都可以写了。
其实生活化作文就是把写作放到生活中,写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如实的写出来,多看多感受多积累,那么写出来的生活就如繁花般美好精彩,而且真实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