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课改精神 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

2019-11-05 12:14刘平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世界

刘平华

现代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生活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全面合格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传统教学老在书本的理性认识中绕圈子和下功夫,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很难听从现实世界的召唤而成为“书呆子”。长大之后踏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低下,创新意识不足,感到一切茫然,无所适从。面对这样的现实,反思我们教育课程与我们的生活世界之间,难道不是存在某种不和谐吗?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师生的真实生活世界,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真正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学校教育应该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关注师生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因此,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只有更好地走进生活世界,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是充满人性的教育。在语文新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把新课程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首先要明确新课程理念,把握好教材精髓

《新课标》中阐述:新课程应体现出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现实存在的体验和经验,关注某一时刻的生活感受,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尊重,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教育资源方面。在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看来,课程不是什么既定的学习教材,不是僵死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实践证明,源于生活的教材,才是学生热爱的教材。目前新教材内容的选择是有利于学生亲历探究的适合发现问题、解決问题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选择有时代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内容等。

故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这一教学观应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就必须要熟读深钻教材,将教材精髓内涵了然于心,深挖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等隐性内涵,切忌让丰富实在、鲜活生动的语文作品虚离于社会现实生活。总之就是要善于把教材教“活”,努力提高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驾驭能力。

二、精心设计教案,利用和挖掘好教育资源

传统教学时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忽略了教学过程的体验和感受,也忽略了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踏入学校时,都带着他过去的经验、情感等生活印记,生活在农村与城市孩子有不同体验。教师备课、设计教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的预期等,需要了解所授知识与其原有经验如何融合,以促进学生新知识的生成,生成教材文本中没有展示出来的“新知识”,并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促进学生新经验的增长。依据背景准备教案,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快捷、牢固,并可以感知所学的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平时生活和实践中来体会知识的来源。故而,对不同学生的讲授同样的思想就需要根据其特殊背景经验,相应调整所有例证与讲课方式。

如今的课堂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地,教材知识不再是学生的唯一材料和内容。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的教育资源,各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易激起学生对日常生活与自然奥秘的探索。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书本学科为重心转到关注人类发展的角度,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和开发具有本土化、乡土化的课程,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使知识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中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

三、要注重学生的活动和生活实践,开展好综合社会实践课

俗话说:“社会生活是大课堂”,而综合课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新课程要在开放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等实际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就尽量多开展生活实践课,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真正提高。要善于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体验感悟生活,有体验感悟才能创新。故学校就要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种班队会、课外活动、公益活动等,融生活、学习、活动于一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经历,在活动中去锻炼和提高,使身心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诸如环境污染、交通问题、风土人情以及变化莫测的社会现象等方面,都是学生真实生活和成长实际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一些诸如“坑蒙拐骗”“老实人吃亏,狡猾者得益”等歪风邪气、不正之风等消极丑恶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学生来自现实的道德困惑、思想难点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调查、辩论等方式,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动手、动口、动脑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和体验认知。对此教师要慎重施教,要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提高不良风气影响的抵御能力,让学生缩小对学校与现实社会认识的过大“心理落差”。虽学校说是育人净地,但不能一味描绘社会的完美,加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鉴别能力、耐挫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设课堂情境教学,使课堂内容与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进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师应将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化简”书本知识,下最深的功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这就需要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认知书本知识,更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课程结构,创设情景教学。情境创设可以采取展现生活情景、演示实物、再现图画、音乐演奏、语言描述等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从贴近生活的感悟中,激发学生思维情感的火花。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精彩纷呈的课堂则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把新课程同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才能使“死的知识”变成“生活化的知识”,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大课堂,实现语文高效的生活化教学,这是我们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程生活化世界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