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卿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它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较低年级更加枯燥,更加抽象,绝大部分的中高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反感。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更要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说说个人的一点心得。
一、新课导入阶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的导入多用在低年级,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我认为在中高年级更应该在新课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首先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较低年级有了更多的抽象知识,也更枯燥,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因此利用多媒体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现实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知晓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阶段
大量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素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不再单调,教师能灵活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选择不同的素材资源进行特色教学。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六年级第一单元的《圆的认识》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都是圆的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的行驶场面......接着再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车轮“变成”了三角形或多边形行驶的场面,最后画面又出现轮子是椭圆的行驶场面,学生观看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课堂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并争先恐后地举手示义……同学们都喊着说:“不能这样的,坐上去谁受得了!”“会被抖下来的!”。在这样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的教学情境下,已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时,老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处于兴奋又愉悦的心理状态。这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便弄清了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也培养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学生练习阶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把各种不同的问题隐藏在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接触着数学、感受着数学、应用着数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数学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以及应用当中。
比如在《正反比例》一课中,学生学习了正反比例知识后,对这部分知识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针对学生的这一疑惑,我在新课教学后,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棵又高又大的树,园林工人很想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高?工人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在保护环境与解决问题之间达成一个一致的方案。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说说有什么办法?在学生经历思考、讨论还不能解决问题后,启发学生认真观察情景中同时也出现了树在阳光照射下出现的影子,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树的高度与它的影子是成正比例的。我们可以根据正比例的特点: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我们可以先求出某一個矮的物体的真实高度与影长的比值,利用树的影长÷比值,就可以正确测量出树的真实高度,又不破坏树木,还能保护环境。通过这一练习,不仅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让学生深深明白,正反比例知识不是枯燥的,它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提高了开放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和理解数学。
四、课外拓展练习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一个公式可以有不同的探索过程,学生多掌握一种方法,对他今后的发展,进一步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一堂新授课结束后,一般我都会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找找还有没有解决今天问题的不同解法。学生可以利用上网、查阅各种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这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无瑕的。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能过分的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不能把它当做神丹妙药,整节课都在使用,表面上看是精彩无限,但因此也失去了数学学科的严谨、科学性,这样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可以存在至今,肯定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吸收传统教育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