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2019-11-05 12:14高灵阳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研究活动老师

高灵阳

独立人格的内涵主要包括:执着追求、矢志不移的坚定信仰;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良好作风;坚持真理、沉着冷静的理性思维;孜孜不倦、勇于攀登的求索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勇于负责、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宽广胸怀和处事态度;审时度势、机智灵活、坚毅果断的智慧头脑和气魄胆略;宠辱不惊、淡泊诱惑、独立不倚的磊落襟怀和高尚情操等等。

21世纪是充满民主氛围的竞争社会,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培养对象经得起未来社会竞争的考验,使其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并进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显身手,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其在学习生活和事业进取等各个方面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断超越,优异杰出,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下面就我带领的课外小组的一些探索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俄罗斯教育家洛扎诺夫曾说,学校不应拘泥于规则和机械性惯性死板动作的体制,应该不用语言,不用教诲,而凭本身的气息和意义起到作用。 因此,老师应该拋弃“师道尊严”的传统陈腐观念,以民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交流和各种活动中,更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出一种使学生有一定自由感的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激发,使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我们小组的各项活动都没有规定得过于死板,首先征求学生意见,先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从活动内容、形式到活动程序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由学生自己构想确定,再把方案集中到一起讨论。如果学生的设想与老师的要求有差距,老师也不强制更改,而是用交流商讨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比较探讨,说明老师的意图,提出自己的意见,拿出自己的方案与学生的相参照,尽可能多采用学生的设想,加以完善,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劳动受到了尊重,得到了肯定,又提高了认识,参与的热情和创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现在,这些同学大都能够独立组织小组的日常学习活动,并且也能够独立组织和主持班级或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同时,他们能自觉地把各种活动同自己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新的提高,既锻炼了自己,促进了学习,也使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大大增强了进取心和自豪感,学习奋斗的热情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只有实现教育的民主化,才能培养出现代人的个性和人格特质,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逐渐养成对真善美的崇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老师在做好教学内容的拓展深化工作、加强辅导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带领的课外小组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各科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研究课题。如生物学科,开展了关于学生上课转笔现象的研究,转基因食品与我们的生活,DNA结构模型的制作,高度近视的调查等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多方查阅资料,增加积累,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认真总结研究体会,撰写研究报告。老师则给学生以方向性的指导,点拨引导,提出建议,而不去干预他们的具体研究。对他们的个人见解,只要言之成理,老师就加以肯定和赞赏,并且利用公开课、各级报刊或各种活动课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加以展示,使学生体验成功,进而激发他们不断创造、不断进取的拼搏热情。

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把社会生活同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如带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当地的大气及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超市中转基因食品种类和销售情况,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尤其应该给优等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创造的机会,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发掘他们自身的创造潜能。的确,优等生平时在这方面拥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机会,但是,我们要做的则不是仅仅让他们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出众,或者说这样做远远不够,甚至只满足于这一点还会助长他们滋生一些不良意识(如自我膨胀,唯我独尊等)。我们应该做到,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创造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要尽量安排一些能充分显示学生智力、道德、意志力的活动,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知识性、挑战性,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增强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因此,不论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还是一般的交流探讨活动,老师都要布置一定难度的研究问题或习题,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高度。现在,这些学生自己创办刊物,征稿、编辑、打印均由自己完成,自己可以确定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理科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报告,开展小发明和小制作。对一些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进行研究,如,如何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如何防止当地的水土流失,如何减少锅炉的污染,如何改善光照条件,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提出整改建议,其中有些建议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三、因地制宜,创设磨砺意志的情境和机会

老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向这些优等生强调,既然我们很多方面都比较优秀,就应该准备承受更大的压力,敢于迎接各种挑战,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担当更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要把一切艰难和挫折都要看作是磨砺自己的难得机会。

在进行各种活动之时,要进一步理解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以往,学生往往是在课堂内听老师讲解、阅读、欣赏各种艰难困苦的,老师应该打破这种在封闭的虚拟状态中进行教育的老模式,经常向学生布置一些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艰难感、孤独感、挫败感,了解生活的艰辛和自己在未来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我校的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了,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较以往的学生有了很大的飞跃,不论在高考中还是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都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绩。

猜你喜欢
研究活动老师
“活动随手拍”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老师,节日快乐!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