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
摘 要:茶叶是澜沧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当前脱贫致富的主要项目支撑。通过对澜沧县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今后澜沧县加快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茶产业;现状;绿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930063
1 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澜沧县是普洱市的种茶大县,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茶产业在澜沧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8年澜沧县有茶园面积2.56万hm2(其中:古茶园面积0.24万hm2,现代茶园面积2.32万hm2,占全市现代茶园总面积的24.4%),野生茶树群落面积0.787万hm2。
目前,澜沧县有茶叶初制企业1034个,茶叶精加工企业29个,取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SC ) 30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201户;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有6个,市级龙头企业有3个。打造了普洱茶、名优绿茶、红茶等系列产品。据2018年末统计,毛茶总产量1.721万t,其中:名优绿茶1.703万t;红毛茶180t,总产值31.5亿元,第一产业产值6.6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3.4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4亿元。茶产业覆盖澜沧县20个乡(镇),6.8万农户、28万余人。茶农户均茶叶收入达9808.82元,人均茶叶收入2382.14元。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澜沧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脱贫致富、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古茶资源丰富,普洱茶发展态势良好
澜沧县种茶历史悠久,古茶资源十分丰富,县内至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景迈山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和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以及广泛分布于村寨周围的古茶园,景迈山古茶林面积1866.67 hm2,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种植年限最古老的古茶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是我国和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古茶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品质,备受消费者的钟爱,景迈山古茶林独有的价值,对澜沧县茶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普洱茶作为我国特有的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茶,在所有茶饮品中独树一帜,加工工艺独特,历史悠久,外形别具一格,口感甘甜润滑,并具有一定留香,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1.3 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步伐加快,具有建设或转换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基础
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遗传性稳定、繁殖系数大、发根快、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整齐、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是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主要措施之一。 到2018年底,澜沧县无性系良种茶园为6666.67hm2,良种率为28.1%。已获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3255.36hm2,是澜沧县茶园面积的12.7%,澜沧县茶园基本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管理水平。大林窝生态茶园良种示范场已成为云南省、澜沧市生态茶园建设典范。推广的品种主要有云抗10号、长叶白毫、雪芽100号、云瑰、矮丰等。这些新发展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溪水淌流,水质洁净,无污染源,生态环境好,开挖标准高,种植规范,管理科学,长势良好,有利于建设或转换成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
1.4 茶文化丰富浓重
澜沧县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饮茶风俗各异,茶叶花色产品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种茶、饮茶和茶叶贸易过程中,不但能加工出特殊风味、誉满全球的普洱茶,而且还孕育了丰富深厚浓重的茶文化和茶艺茶道,例如拉祜族“烤茶”、傣族“竹筒茶”、佤族“铁板茶”、布朗族“酸茶”,都是民族茶文化、茶艺的典型,吸引着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休闲游玩观光。驰名中外的景迈芒景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是澜沧县种茶历史的见证和茶文化的发源地。
2 加快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2.1 進一步提高对茶产业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发展茶叶生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建设发展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澜沧县要充分利用景迈山古茶林独有的生态价值,坚持走“稳定、优质、名牌、增效”加快茶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子;积极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改进传统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工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全面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开发深加工产品,促进产业升级,增强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弘扬茶文化,带动茶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澜沧县茶产业发展的“生态”优势,明确推出“生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成为澜沧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
2.2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促进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2.2.1 加快优质茶叶绿色生产基地建设
在稳定现有茶园面积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茶园生产布局,通过科学的改树、改土、改园等技术措施,建设 “优质高效”绿色茶园,解决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提高澜沧县茶产业的农业产值。并推广茶园绿肥套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茶园铺草和有机肥施用等技术推广,降低和消除化肥对茶园土壤及水资源的环境污染。推广茶叶种植和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主攻质量,提高单产,为茶叶加工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
2.2.2 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工作,为提高茶叶品质奠定基础
2012年以来,澜沧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现代茶园生态茶园改造工作,实现茶园内遮荫树全覆盖种植,2018年末已完成种植遮阴树甜樱桃、栘依、香樟、黄柏、杜仲等22个苗木品种487.44万株,有效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茶树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促进生态系统循环,使茶园内的物种更加豐富。根据生态茶园建设取得的经验及成效,继续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力争2020年实现绿色茶园面积占茶园面积的60%。加大茶园生态留养,保留148株/667m2,其余茶树全部挖出移栽进行生态留养,同时每建设完成验收667m2,县财政补助600元。
2.2.3 稳步推进有机茶园建设工作,为生产安全健康食品提供保障
在澜沧县内大力推广有机茶园建设,选择符合有机农业要求的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其他条件的企业或合作社进行现代茶园向有机茶园转换工作,已经取得有机茶园认证的茶园面积为3255.36hm2,认证标准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或联盟的标准,2019年省级财政给予已经取得有机茶园认证的补助200元/667m2,共投入补助资金1000万元。继续推进有机茶园建设,争取财政补贴,力争2020年实现茶园有机认证6666.67hm2。有机茶园认证工作的开展,为生产安全健康茶产品提供保障。
2.2.4 继续推进规范化茶叶加工厂项目建设工作
2016—2018年澜沧县新建(改扩建)规范化茶叶加工厂48个,投入华能帮扶资金960万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了生态茶园建设成果,增加了茶园生物多样性,可以绿化荒山,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至2020年,按照国家食品准入制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继续争取财政奖补建设规范化茶叶加工厂200个,坚决撤并一批规模小、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效益低的茶叶初制所,扭转茶叶初制所泛滥、无序竞争、抢收茶叶原料的局面。
2.3 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不断强化茶叶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
抓住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的有利机遇,依托“中国工程院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依靠院士专家的科技力量,对澜沧县茶产业绿色发展进行提质增效。2017—2018年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全县的茶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举办了“茶园的绿色生物防控、普洱晒青毛茶加工技术、红茶的加工技术及茶叶的审评技术”培训班;2018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启动对澜沧县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澜沧县茶叶绿色体质增效项目》,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澜沧县茶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澜沧县茶叶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制定适合澜沧县茶产业绿色发展科学模式。
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增强茶叶科技推广与创新能力,加快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生物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害、减少农残污染等方面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茶叶科技增长率,以促进澜沧茶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
2.4 品牌营销
2.4.1 创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打造澜沧县区域品牌
2016年7月6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成立,制定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章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企业标准》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实物标准样制作》等一系列联盟企业规章和标准,按照“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四有四可” 生产联盟企业产品,打造澜沧县区域品牌。
2.4.2 实施绿色名牌战略,打造普洱茶、名优绿茶两大品牌
澜沧县通过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认证、SC认证、家庭化茶庄园建设等方面,围绕“稳定面积、提质增效、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的方针发展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资源和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2个世界唯一性品牌,打造属于澜沧的区域品牌。用品牌树形象、树效益,坚持品牌高端化、国际化和生产营销品牌化的理念,增强核心竞争力,改变品牌杂乱和品牌多名牌少的现状。在保护好古茶园和古茶树的前提下,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力争在3~5a内,打造出以景迈芒景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为主的“澜沧古茶” 和“普洱茶景迈山”品牌,促进澜沧县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4.3 开展澜沧县普洱茶营销
建立健全茶叶交易平台,建设1个“澜沧茶叶交易中心市场”,吸纳澜沧、孟连、西盟3县茶叶资源,辐射临沧、景洪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将澜沧县打造成为普洱市规模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和成品茶交易集散地,为澜沧县茶叶企业和商家创建茶叶交易平台,集中展示、批发、销售名优普洱茶,提高澜沧县茶叶的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区域辐射力。建立澜沧县茶业网站和澜沧县普洱茶论坛,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不断完善澜沧茶叶市场监督体系及茶产业服务体系,解决网站建设和维护技术支撑,培养澜沧本土网络技术人才。加强和完善对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邦崴千年古茶树和重点企业、名优产品的宣传力度,以旅游观光、品尝千年古茶、观看民族茶艺歌舞等形式,推动茶叶市场营销,将澜沧茶叶推向国内外市场。
2.5 整合企业,培植龙头企业
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的茶饮品企业到澜沧县建立普洱茶原料生产基地,加大普洱茶饮料的开发力度,增强产业带动作用,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营,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和外来企业的资金、品牌、网络优势,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用现代企业引领产业整体发展,扶优壮大当地传统企业,发挥好基地开发管理、传统工艺及群众基础等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增强澜沧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县级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强做大,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 澜沧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绿色科技, 2014(12):40-41.
[2]鲁有书. 浅谈澜沧县“三品”茶叶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9):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