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朝关系的展望

2019-11-05 08:23田一隆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0期
关键词:十九大展望新时代

关键词 新时代 中朝关系 展望 马克思主义 十九大

作者简介:田一隆,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地方党史。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299

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条约的形式才得以建立的,但是自从冷战结束以后,中朝关系出现一定的波动与起伏。随着朝核问题的不断升级,中朝之间的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疏远,自2011年8月金正日最后一次访华到2018年6月金正恩访华之间的7年的时间中,中朝关系受到外界很大的质疑。因为在外交舞台上,诸多国家广泛关注着中朝两国的外交动向,特别是当金正恩在2013年成功当选朝鲜的国家领导人时,其首次外交访问的国家对象,更是一度成为众多国家的关注目标,而国家领导人的外交访问同样也在时刻体现着该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核心主张,也因此,当金正恩用五年时间稳固自身权力,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首选之站选择在了北京。因为此时中国刚刚结束了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当选为国家主席,新一届的国家政府也产生了。金正恩在短短时间内三次访华,与中方针对北南峰会进行战略上的沟通,且其沟通目的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用于修补过去损坏的两国战略关系,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建立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国元首间的深厚友谊,同时这也标志着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式进入到了新时代。

一、中朝关系的历史进程

冷战结束之后,中朝之间的关系确实存在一定的破裂之处。当时的背景是,中国在与朝鲜之间建立合作的同时,又与韩国建立了合作关系,中朝的合作关系与韩美同盟出现了势均力敌的现象,而此时中国在朝鲜与韩国尚未冰释前嫌的前提下与韩国建立了邦交,加上韩国苦心经营“统一”理念,朝鲜的不自信,使得中国的这种南北等距离邦交的战略引发了朝鲜的不信任,极大程度稍弱了中朝合作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角度来看,中朝之所以能够建立合作关系是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作为根基。 朝鲜式社会主义中的核心思想是“先军政治”及对“国际支配主义势力”的强烈反对,且这种思想已然成为朝鲜国家各阶层人民的普遍认知及价值追求。其意识形态亦是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上分析,物质决定意识。而朝鲜与中国的这种基于物质利益的合作关系是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此时若是能够与成员国的实际利益相符的话,就能够使得各个方面的道义观念与感情偏好的理想,使得合作的力量得以增强。但是还存在另外一种结果,即意识形态的存在不断削弱合作效果,本身厘清的利益关系及性质亦是显得含混不清。也因此此时中朝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再如之前那般亲密。

而中朝之间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曾明确表示禁止朝鲜半岛进行核研究实验,并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朝鲜输送核武器的行为。但是朝鲜却不顾中国的主张,先后五次公开进行核试验,遭到中国政府的谴责。2012年12月,朝鲜发射远程导弹,2013年2月,朝鲜在中国明确反对的情况下毅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2016年更是擅自进行氢弹试验的研究。

从某种程度上讲,真正的合作其实应该是携手与共,共同行动,共同担当风险。但是朝鲜与中国这种独自行动的行为,已经使得原本的合作关系风雨飘摇。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朝原本的合作条约中缺乏对双方行为的约束。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影响中朝关系的并非是因为朝鲜拥有核武器,而是因为朝鲜在面对美国的威胁的时候坚持用核武器来自保,这样使得朝鲜半岛的局势不安,而且还损害了中国的安全利益,这样使得原本就不牢固的合作关系更加名不副实。

二、中朝关系的纽带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时代大国外交政策做出明确规划及顶层设计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中国外交若要推动和构建新兴国际关系,就必须不断推进和构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这也就要求,新中国外交政策应当高度凝练新中国外交追求的目标及内容,同时也向世界亮明了我们希望与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 而从历史继承性角度上分析,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合作问题并不会因为朝核问题而就此画上句号。《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虽然是历史产物,但是这个条约仍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价值与意义,这种中朝两者合作的条约基础,是中朝之间合作的基石。尽管国内国际都有很多声音主张应该废除这项条约,但是专家学者们依旧认为这个条约的存在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够牵制住朝鲜,同时对于美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但是从当前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这个条约在现在的国际体系中并没有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因为这个条约没有相应的约束力,而且对于军事协调和相应的军事部署也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与朝鲜联手,但是从70年代开始,中國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与其他各个国家之间建立正常的邦交。朝鲜的核计划使得两国共同利益出现问题。

我国存在一定的观点认为,当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志等人为代表的伟大领导集体一一过世后,中国便逐步进入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时代。这个阶段,固然《中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仍在生效,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已然随着时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因为对朝鲜的失望,中国打算放弃原本的不结盟外交原则,另外一方面,中美关系破冰,中韩邦交改善,中朝失去共同的敌人。但是历史是永恒的,当今社会风云突变,中朝之间只能说是暂时失去了共同的对手,但是这个条约还是有效的,中朝两国政府没有刻意提出废除这项条约,那么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就依然还是具有一个不可动摇的纽带的。

自从冷战结束之后,不论中朝之间的关系如何改变,在朝鲜核武器的问题上,不论两国之间的对话存在多少的矛盾,两个国家都没有出现过实质性的恶化。中朝两国都谨慎的对待对方的合作底线,因为中国并没有针对朝鲜的核武器问题发布对朝政策,作为回报,朝鲜也就必须坚持“朝中友好是朝鲜党派始终坚定不移的立场”。中朝两国的关系看似是存在一定的矛盾而且还违背常识,但是从更深层次上讲,这种行为说明了当面对民族大义和历史情感的时候,这两个国家曾经并肩作战,用信念和鲜血攒下来的革命友谊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朝核问题是中国人民的底线,除了这个问题,中国很少公开谴责朝鲜问题。对此,中国还承受了来自其他国家“朝鲜问题中国责任论”的谴责。

朝鲜方面看到了中朝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上流传的“中朝关系异常”的说法并未认同,甚至还谴责韩国在挑拨两国的关系。 中朝两国的领导层在共享社会主义政治理念同时还在保持着相互信任的态度,因为如果两个国家争锋相对,最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朝鲜半岛再次发生战乱,使得整个国际发生争端,而对此谨慎的态度,能够使得在外界看来,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仍旧处于一种不可分割、不可挑拨的合作状态,虽然这种关系不能起到本质的作用,但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韩等国家对朝鲜的军事打击。当前东北亚政治关系十分复杂,中朝两国之间的关系虽然存在一定的隔阂,但是还是坚守了底线,这样为中朝两国关系缓和提供了可能。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朝兩国关系

(一)中朝关系走向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全新的时代背景,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已然进入了新的阶段,历史地位亦是随着长期努力而不断发生改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人民亦是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步,更是在短短的数十年间,成功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些成就,一方面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在表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日益加快,及其社会主义道理、理论、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不断拓展和发展。 也正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始终高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够不断的给人以选择和希望,使那些既希望自身得到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能够有一个全新的选择和解决方案,对人类社会的问题解决和发展进步亦是有着极大程度的贡献。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和指引,我国的外交政策变得愈发成熟和完善,即不仅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旗帜,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同时还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根本进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构建公平正义、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及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建设出开放包容、清洁美丽、共同繁荣的世界。

2018年,十九大会议召开之后,中朝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步入新时代。2018年上半年,百日之内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三次访华,这代表朝鲜领导人外事活动更加开放,中朝关系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次会晤的时间是美朝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后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可以看到金正恩此次访华的目的就是为了通报会晤的相关情况,这体现了中朝两国高层的战略沟通。此次会晤时机关键、级别最高、内容深入,透露出中朝关系发展和半岛无核化问题的大量信息。

后在新加坡会晤之后,美朝联合发表声明,表示对于无核化问题会接受中朝双方之前对此问题达成的共识,即在低门槛、双暂停、小步走和齐步走的节奏下,不断减少敌意、加强互动、尝试降温和谋求多赢,也就是说是中朝之前良好的互动才推动中朝关系走向良好。

对于中朝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三个不变”,即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两国关系巩固发展的立场坚定不会变、中朝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不会变和中国对朝鲜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支持不会变。这与首次会晤所提出的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朝关系,有了新的内涵,也指明了中朝关系的发展方向。新的时代背景下,中朝关系将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中朝除了政治战略会相互支持之外,更多的还会有经济方面的合作内容。

(二)中朝关系的展望

中朝作为两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其实是拥有发展友好关系的权利的。自上世纪90年代爆发朝核危机以来,良好的中朝关系一直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无核化的正资产,从来没有过中国利用中朝关系破坏半岛稳定的记录。在未来发展的时间内,中朝关系会进一步深化,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友好层面,而会发展成为某种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同样会在地区扮演建设性作用。现在朝鲜很希望实现和平发展,缓和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为自己构建全新的国际环境,这使得未来中朝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

每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都免不了要实行对外开放。而中国会是朝鲜走向开放时代的值得信赖的战略大后方,是朝鲜政治安全特殊与可靠的依托。中朝平等关系与上述战略互重可谓浑然一体,这是与地区内其他双边关系不一样的。

中国是有原则、守信用的大国,无论对国际社会,还是对邻国,我们都注重规则和信义。中国从不搞针对第三方的拉帮结派,也不追求自己的势力范围,跟中国交好的国家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没有一个国家被当成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世人对此有目共睹。

当前朝鲜对于中朝关系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历史的认知,首先是金正恩上台后的连续三次外交访问,这一事件不仅是打破了国际外交关系的惯例以及两国元首互访的传统,同时也是显示了朝鲜执政党及其政府和国家层面对于中国的格外重视和尊重,也充分体现了朝鲜当局对于中国的信任,甚至在没有实现进行考察的情况下,不仅恢复了中朝两方过往多年的外交水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作为朝鲜当局外交关系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战略伙伴,中国不仅是与朝鲜相交界的世界大国,还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在朝鲜的停战协议和贸易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亦是其核危机的最核心斡旋者。也因此,尽管早先朝鲜便于朝美峰会、朝韩峰会等会议中达成公式,但论及共识的实际达成和落实,还是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对于朝鲜而言,特别是对其半岛局势变化和永久和平稳定机制的建立而言,也依然是其可以依靠的伙伴和近邻。

现如今,面对全新的时代背景,朝鲜也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开放,因此朝鲜今后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并将改变其多年以来所坚持的“先军政治”思想,从而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文化的建设以及民生生活的改善上来,并通过体制优势的利用来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潜力优势,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以便实现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并使其早日跻身于国际先进的经济发达行列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战略目标规划,使得朝鲜越发看重中国的资本、技术、市场以及优秀的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借鉴,更是比国际上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具有着搭乘经济快车的条件及优势。

十九大召开之后,中朝关系迎来了新的历史转机,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成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朝鲜意识到要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在意识形态方面就必然有所转变,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呼吁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朝鲜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中朝关系走向缓和状态和进一步紧密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中朝关系走向,始终坚持本质方向的坚定,即尽可能不用武力解决问题,优先通过谈判进行协商,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坚持半岛无核化,从而有效维护半岛地区的和平稳定。

总之,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朝鲜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亦是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期。也正是因多年来中朝两国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得两国始终坚持着高举和平发展的伟大旗帜,并通过合作共赢来为两国的国民创作福祉,为本国的和平发展做出努力。中朝關系发展强劲,前途光明。中朝关系的未来也与东北亚的未来相向而行,至少中朝两国不希望这两个未来是彼此排斥的。中朝关系已经走出了冷战残存格局的无形限制,拥有了在这个时代的开放性和对外协作性。希望外部世界对中朝关系给予更多友好的呼应。

注释:

赵立新.中朝关系:曾经的“同盟”还能延续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2-38.

钟声.中朝友好合作焕发新活力[N].人民日报,2018-09-09.

卜永光.半岛局势与美韩关系[J].北京观察,2018(7):47.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马晓霖.百日三访:中朝关系正在迎来新时代[N].华夏时报,2018-06-25.

梁斌.“中朝关系发展与中国半岛政策”学术研讨会议综述[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2):154-156.

猜你喜欢
十九大展望新时代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