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丹
【摘 要】《美食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小巷文学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美食集” ,主人公朱自冶一生的食客经历也是中国政治历史变动的缩影,反映社会情势变化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义。本文从文本的另一个角度出发,解读《美食家》中蕴含的审美意义,从中收获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和更多的文化认同,从而树立对中国本土地域文化的自信和传承保护的自觉性。
【关键词】《美食家》;陆文夫;“吃的艺术”;审美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220-02
《美食家》是陆文夫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塑造了朱自冶这样一个对“吃”有着极致追求的“美食家”的形象,陆文夫用他诙谐幽默的笔调将苏州“吃的艺术”展现在人们眼前,小说最浓墨重彩刻画的是苏州别具一格的“吃的艺术”。《美食家》不但是把美食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同时也围绕着具有苏州风味的美食把《美食家》这部作品塑造出了独特的文化审美意义,本文首先解读《美食家》里所表现的“吃的艺术”,其次从审美建构、审美意蕴、审美价值三个方面解释《美食家》故事中蕴含的审美意义。
一、《美食家》“吃的艺术”
美食家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早在春秋时期先哲就肯定了“吃”是人类生存最本质的欲望,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当普通的食物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望的时候,一群懂吃会吃的美食家就出现了,尤其是在苏州这样自古以来的富庶地区,美食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飞速变化。“美食家”一词诞生伊始,就被界定到贬义的领域,这是明显的“后真相”现象,“后真相”跳脱了政治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后真相”现象不仅存在于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 而且也存在于我们中国。[1](P102-104)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孩子们进行着“反好吃”教育。“美食家”也就难逃被奚落、被鄙视、被责难的命运。陆文夫则在故事中传达着这样一种思想:苏州“吃的艺术”是值得传承的。陆文夫虽然不是苏州的土著,但是对于苏州菜的理解绝不亚于苏州当地人,陆文夫也曾说过:“美食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和绘画、雕塑、工艺、文学,甚至是和音乐都有关联。比如‘响油黄鳝‘虾仁锅巴,食前都会发出响声,这响声是音乐,是一种引起食欲、振奋精神、增添兴味的音乐。”
二、《美食家》的审美建构
从审美建构的角度,个体审美心理结构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高小庭对朱自冶的态度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美食家》的故事是以高小庭的第一视角展开的,高小庭的身份是朱自冶家的“房客”,穷人家出身的高小庭,“反好吃”的观念从小就根深蒂固在他的意识当中,他的态度从“反好吃”转变到支持和发扬美食,也证实了审美心理结构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点。《美食家》故事的时间是根据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政治变动为节点的,解放前的童年时代,高小庭的地位是低于朱自冶的,迫于生计只能依附朱自冶得以生活,这时对他的感情是嫉妒的藐视和厌恶。解放后在食品商业部门任职的高小庭想方设法地对食品行业进行改革,这时他想到的也是如何去改变朱自冶这一类人,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高小庭对朱自冶的态度转变为带有责任感的拯救。而后的文革运动中高小庭却和朱自冶一起受到批判,这时对“好吃”这种行为产生了反思,高小庭观念发生了变化,“我只知道忘记了过去就等于背叛,却不知道忘记了变化也是和背叛差不多的,同样是违反了人命的心意。”于是文革结束后高小庭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甚至特地请名厨杨中宝来讲课。
三、《美食家》的审美意蕴
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伦理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表达对人的社会活动的价值判断。[2](p147)《美食家》表面看来都是在写高小庭对于朱自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奢靡享乐生活的批判,一旦深入到作品内涵当中,就会发现《美食家》实际上是熔铸了陆文夫对于苏州这片土地的热爱,谱写的一曲对苏州吃的艺术的赞歌。《美食家》真正所表现的是在特殊时代里颂扬人文关怀的审美意蕴,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3](p178)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对传统美食艺术得到传承的期望。高小庭的命运代表了当时大多数底层人民的命运,当时社会底层有千千万万个高小庭,他们心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努力的活着,同时对于朱自冶那样生来衣食无忧沉迷享乐的“资产阶级”投以藐视的目光,这便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存现状。陆文夫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命运,将笔尖触及到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当中,写出更具理性和现代化的態度和理念。对吃的肯定,就是对人最本质欲望的肯定,这才让《美食家》成为传统美食文化命运的关注者,让人文关怀成为《美食家》审美意蕴的闪光点。
四、《美食家》的审美价值
《美食家》审美价值的体现首先是实现了快感与美感的转换。广义上的快感是指精神或者肉体上愉快的感觉,只要欲望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快感,美食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满足人类“吃”的欲望。而美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欣赏对象的美而激起兴感愉悦的感情状态,是对事物的美的反应,但却不是事物的美的镜子般的消极、被动、直观、机械的反映。[4](p146-153)《美食家》创作的立意就决定了这部作品将会实现快感与美感的转换,它摆脱当时的时代樊篱,找回个性和找回失落已久的人性,作家着眼于文化的反思和审视,不再以阶级斗争的眼光观察人物,不再写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着重写人的环境的变异性、复杂性,写世界的“集体无意识”文化积淀以及对人的影响,把人放到社会现实、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的种种复合关系中加以刻画,透过个体活动来揭示群体社会的文化心理,也通过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塑造生动、真实、可信与富有历史感、文化感的人物形象。[5](p146-153)
其次是物质到精神的升华,《美食家》的故事从时间维度出发,以故事化叙事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中国现代以来从政治风格的彰显,到人文精神的归来这样一个过程。文中对美食有大量生动细致的描写,文中在吃法上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朱鸿兴的“头汤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典型报道的发展也不例外。[6](p228-229)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那碗“头汤面”。在向读者展示苏州菜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展示了苏州人民在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生存智慧和都会生活的价值观。《美食家》从中国传统观念“民以食为天”入手,在介绍苏州传统美食的同时,将其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相结合,激起读者对苏州美食的兴趣。最后上升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通过学习自然, 使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相和合, 实现生存之长久和生活之健康,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7](p27-31)
陆文夫不仅给我们呈现了苏州的美食文化,更是把他对苏州的热爱挥洒得淋漓尽致,是对苏州吃的文化的高度认同。《美食家》包含了陆文夫对苏州市井生活的追忆,对社会主义的追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刘日照,程嫩生.论“后真相时代”成因及公众心理[J].东南传播,2018(11):102-104.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8.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85.
[4]王向峰主编.文艺美学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第146-153页.
[5]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373.
[6]徐紫薇,薛芳芳.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生态美学视域下人的解放[J].大众文艺,2019(05):228-229.
[7]刘日照,程嫩生.典型报道的“非典型”传播效果研究[J].新闻知识,2018(0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