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由胡连翠导演,韩再芬、侯长荣等主演的黄梅戏版《桃花扇》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本文主要针对该电视剧对孔尚任所作传奇《桃花扇》(以下简称原著)中的李贞丽一角的改编进行探讨。
【关键词】黄梅戏《桃花扇》;孔尚任《桃花扇》;李贞丽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05-01
李贞丽是李香君的养母,在原著中笔墨不多,主要出场有《访翠》《却奁》《拒媒》《守楼》《逢舟》等出,电视剧中将李贞丽的形象进行了补充和改编,使其更适合电视剧的情节发展和传播。
李贞丽与李香君的母女关系更多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李贞丽是在风月场上摔打惯了的,注重钱财和门户。在原著中,李贞丽重钱财、略俗气的性格特征体现在几个方面:李香君却奁,把妆奁都扔了,李贞丽的反应是“虽如此说,舍了许多东西,倒底可惜。”①“金珠到手轻轻放,惯成了娇痴模样,辜负俺辛勤做老娘。”②杨龙友在劝李贞丽代嫁时劝得也是“况且嫁与田府,不少吃穿,香君既没造化,你倒替他享受去罢。”③当她代香君出嫁时,临走还不忘嘱咐香君:“三百两银子,替我收好,不要花费了。”④
电视剧对李贞丽的风尘之气进行了一些弱化,使其更加豪爽大方。李贞丽出场就是在与几位嫖客和妓女赌博,提出赌注一千两,对方意将赌注改为李香君,李贞丽却嘲笑道:“我的李香君价值连城,一千两?隔着门帘看看她吧!”对方落荒而逃。此处有典可循“李贞丽者,李香之假母,有豪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⑤此处的改编,虽是为李香君出场埋下伏笔,但也将李贞丽性格中豪爽洒脱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她对李香君的待价而沽,让观众对她与李香君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揣測。在接下来与侯方域、杨龙友等人的交流中,李贞丽待人接物的举止、对于赌博的熟稔,言语闲谈间的精明都完整补充了她的鸨母形象。
李贞丽本性善良,对香君十分疼爱。侯方域逃走避难,李香君拒不下楼为其守节。而李贞丽作为鸨母却能允许她唯一的“摇钱树”不接客,香君被逼嫁人,她能牺牲自己,临走拜托杨龙友照顾香君。在《逢舟》一出,李贞丽在不知落水之人是苏昆生时也急忙救人,待将苏昆生救上岸第一件事便是问“香君独住,怎生过活?”⑥
电视剧中李香君和李贞丽的母女情刻画得更加深刻,李香君不愿意嫁给田仰,杨龙友让李贞丽进行劝说,李贞丽无奈说出得罪不起马阮,李香君大发脾气:“你不是我的亲妈妈,你不疼我!我不是你的亲女儿,你就卖我!你好狠心哪!”并且情急之中推倒了李贞丽。此时李贞丽一句“浪迹江湖十八春,送旧迎新无亲人。”将李贞丽的妓女生涯中的漂泊无依展现了出来,她收养李香君的原因不再是为了钱财,而是出于善良、同情、为了浮世中有个伴。她是真心为了香君着想的,侯方域生死不明,古时妓女最好的出路就是从良,现在田仰未尝不是一个依靠。香君跪下认错,立马认识到自己错怪母亲了。这时候二人的母女情分早已超出了鸨母与养女。李香君无奈寻死,李贞丽为救香君,才在万般不情愿之下代嫁。
原著中代嫁的原因并非仅仅为了救香君,杨龙友威逼利诱的成分居多,“少不得又装新人了”的李贞丽是如此老成,走的时候对钱财的执着更像是一个鸨母。而电视剧里的李贞丽看到香君宁死不屈,心疼不已,无奈之下才要跟香君分离,临走时将所有积蓄留给香君,一副决绝之相,此时画面冷月照楼,送亲音乐随风萧索,更助凄惨悲凉,此时的李贞丽,与其说是鸨母,不如说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原著中的李贞丽对于自己的命运有着坦然的态度,她嫁给田仰做妾,因其嫡妻十分悍妒,把她揪出洞房,打得半死,田仰被迫将李贞丽赏与一个老兵。半世的烟花生活,乱世中的辗转反侧,漂泊凄苦都未让李贞丽绝望。“妾心厌倦烟花,伴着老兵度日,却也快活。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那能成寐也。”她依旧善良、心系旧人,却也能稳定度日,乐得自在。
而电视剧中的李贞丽面对生活的磨难,在后期多了一份稳重、柔弱,少了一份洒脱之气。她在代嫁之后被打得死去活来,不堪受辱,跳河而死。她与电视剧开始时不同,面对困境,绝望之下,不论是以死来解脱,还是以死来抗争,都失去了豪爽之气和出世的洒脱之心。她更多的是哀叹自己命苦,生为女性在乱世难以立足,只是男子的玩物而已。如此的对比,更能加剧戏剧冲突,增加看点,也使得女性命运悲惨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在那个乱世之中,无论是李香君还是李贞丽,底层妓女的命运在都将是悲剧结尾。
注释:
①②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6.
③④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51.
⑤余怀.板桥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⑥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79.
参考文献:
[1]王瑶.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谢红莲.胡连翠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3]陈仕国.《桃花扇》接受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李谷鸣,王伟.一次成功的改编与创新——评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桃花扇》[J].黄梅戏艺术,1994(01):84-98.
[5]刘璐.《桃花扇》中李贞丽形象新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110-111.
[6]于学剑.《桃花扇》两女性评析[J].戏曲研究,1996,(00):16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