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院 谭 喆 刘 环
温榆河公园(一期)位于北京市东北郊,跨顺义、昌平、朝阳3区(见图1),是北京第2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榆河公园面积约44.7km2,其中一期面积30.8km2,相当于5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最大的“绿肺”。公园建设充分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指导思想,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依托温榆河和清河两河交汇带来的一系列生态、交通和城市功能资源,承担了完善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区域生态品质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见图2)。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阶段将研究范围扩大至223.6km2,周边有未来科学城、天通苑组团、空港经济区、文化创意片区等用地,形成以郊野游憩、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市民休闲、文化创意为主的城市功能板块包裹中心公园的结构。
图1 温榆河公园区位分析
图2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鸟瞰效果
规划以“绿心、绿环、绿廊”的结构串联区域公共空间,形成绿色、共享的开放空间体系(见图3),完善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服务于城市组团。同时依靠绿网结构串联区域内产业功能组团,力图通过一个强有力的绿网体系起到黏合作用,突破行政区界限,加强区域内的产业联动与融合,将城市界面的资源禀赋与公园黏合,实现区域协同,在保障绿隔空间完整性的同时,最大化促进周边土地的集中高效开发,为区域功能提升带来可能性。
为实现区域协同,提倡“减量提质”,集中高效开发,规划建议将电子城未建设区域与周边地区进行置换,控制电子城北扩,保障北京第二道生态绿隔的完整性。公园建设践行TOD发展模式,结合M17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进行土地集中高效开发,服务天通苑及北苑两大居住组团(见图4)。
图3 区域空间结构
图4 用地资源优化调整
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面积相当于5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其依托的水系资源和未来营造的绿色空间所带来的区域生态价值不可估量。在蓝绿空间规划阶段,景观专业、生态专业与水专业密切沟通,提出了一系列景观生态策略。对既有的温榆河和清河水系形态提出近自然化的改善措施,构建远期具备弹性蓄洪、自净调节、回补区域用水等功能的河网系统,为公园及其下游城市提供清洁、安全的亲水环境(见图5)。
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场地因高架公路、高压电走廊以及河道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支离破碎,针对土地荒废衰败的现状,设计师提出以生态修复的手法改变场地现状,遵循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草则草的生态适宜性原则(见图6),通过逐步连接绿色斑块及丰富群落层次,实现有机供养,构建区域屏障,为土地注入新活力。
在此基础上,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构建复合型生境系统,以生态湿地为核心,划定“两带四区”生态空间管控界面(见图7),实现空间要素的科学布局,为不同生态位的动物提供栖息地,达到人类游憩与动植物栖息环境和谐共生的目标,营造北京东北郊生物多样性的新热点。
图5 水系统净化示意
图6 生态适宜性分析
图7 生态空间管控分析
以多功能复合生态湿地为核心,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为城市提供了一个涵养生态的绿心,在疏导城市雨洪、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区域气候、丰富物种类型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见图8)。
结合周边研究范围的城市功能分布,规划将设计范围外划分为五大汇水区,温榆河公园(一期)可作为区域中的综合性汇水单元,通过一系列低影响开发的海绵技术措施辐射周边区域,分担城市雨洪压力,使城市区域雨水利用率提升50%,总体雨水利用率达92%。
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地处山前平原区,结合地域性植被风貌,公园远期将形成覆盖率达85%以上的混生林,并建设90hm2的湿地。区域内长达18km的温榆河和清河水系经过逐级湿地净化,最终汇入中央185hm2的蓄水湖。经过重建的水生态环境构建了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人工栖息地,促进总体鸟类物种多样性,使其在未来3~5年提升10%,未来5~10年提升30%,包裹生态湿地的外围圈层,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将为周边提供一片近自然风貌的低维护城市森林。遵循潜在植被理论,基于对现有植被和土壤的调查,提出适宜当地的公园植被规划策略,为后续养护管理提供保障。公园规划结合温榆河故道植被风貌研究,有针对性地恢复历史上“稻田千顷、百亩果园、千亩绿荫”的环境氛围。
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的土方工程结合种植环境,充分发挥植物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风向进行疏导利用,起伏有致的地形有效削减了来自周边城市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公园中心的湿地系统提高了空气中的含水量,起到了降温增湿作用。
将蒸好的饭加入已消毒完成的酿缸中,分批拌入酒药并搭窝,初期发酵温度为26~28 ℃。后期加草帘覆盖保温,待有白色霉丝生长且品温升至35 ℃时,以酒浇饭4次,品温回落后加入麦曲,并在随后的发酵中开耙3次。在此阶段涉及的传统设备有大缸、草帘,可利用的机械设备有不锈钢泵等。
图8 温榆河公园(一期)多功能复合生态湿地效果
围绕“绿色、便捷、智慧、协调、宜人”交通组织原则,温榆河公园(一期)项目构建出高活力、高舒适性、多层次、环保协调的可持续绿色交通系统,支持园区和周边的良性互动,加强城市与滨水的联系。
规划结合游客和交通设施的容量预测,结合市域交通综合战略发展趋势,对游客分布和出行方式作出前瞻性判断,提出可与外部路网有效衔接、转换且兼顾公园核心保育和整体性的机动车组织优化方案。优化后的路网在保证过境交通顺畅的同时缓解了现状部分路段的交通压力。
内部交通规划制定多级环路、分区连通的游览模式。为创造更多的亲水可能,公园采用90%的生态岸线设计,结合河道形态改善和水位变化划分3类滨水界面(见图9),即融合滨水游憩带、可淹没带和内河带,营造不同模式和高程下的亲水体验,建议安装水位预警系统,为游客游憩安全提供保障。
图9 温榆河公园(一期)的3类滨水界面
温榆河公园(一期)融入文化、生态、园艺、康体、科普等版块,综合考虑周边城市界面的用地属性和服务需求,结合河网系统和过境交通体系将公园划分为五大景观区。
该区以温榆河历史故道恢复为基底,充分考虑周边未来科学城和临空经济区的区位条件,以故道漕运、驿馆、榷场文化为依托开展文化体验观光活动,为城市提供文化交流平台。
该区将清河再生水厂出水引入多级人工湿地,完成从沉淀、潜流过滤、表流曝气等一系列湿地净化过程,多样的水系形态向公众展示了生态保护和湿地净化的全过程。划定的生态隔离区短期内不对公众开放,采用最低强度照明,以确保场地中动植物的繁衍及其栖息地的迅速恢复。
该区对现状密集分布的绿色空间予以保留梳理,途径湿地净化系统的水体在远期内可达到III类水质,汇入中央湖区,作为景观用水,向游客开放,大面积弹性湖区提供了蓄洪空间,保障了下游安全。
该区保留利用现状农田,打造现代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开展都市农业观光旅游和农事体验活动,结合周边高端居住组团和创意产业开辟文创艺术组团,打造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绿色创意空间。
该区毗邻西部两大居住组团,植入特色商业水街,服务于周边社区,利用现状高尔夫球场地的低洼地形设置蓄涝区,将已建设的小公园融入到大的公园体系中,扩展服务于周边的运动休闲功能,提供全龄化的室外康体场地。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得益于广阔深厚的时代背景,各类生态技术及绿色环保措施将为公园的发展和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有力的支撑。雨水循环利用技术、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绿色交通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被应用于公园运营中。生态科研及监测体系将对公园的土壤、水质、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和光照等生态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实现智能管理。鉴于大面积的开放公园对于标识导引系统的高效要求,设计团队提出在未来引入“智能温榆河”游览APP,融入常规景点介绍导引、实时交通压力展示、最佳游线预测、线下活动发布等内容,加强公园与公众的互动,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参与过程。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以水为载体,侧重以水为核心融入产业,推广水科技、水教育、水文化、水游赏和水活动等主题,形成“产业带动+流量导入+活化运营”的可持续运营模式,实现公园远期自身营收平衡,与周边区域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科技创新、健康养老、空港经济等产业联动发展。
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是在生态视角下的一次公园规划实践,如此大规模的公园规划,如何将各类资源禀赋加以平衡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公园的综合生态效益,是各专业协同作业下的共同目标和挑战。基于此,设计团队期望能在前期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在远期实现自然做功。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在平衡生态涵养和游憩开发的层面作出了新尝试,界定生境保育和人为活动的空间,实现了各功能版块的有序分布。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结合当今的社会背景,力图对生态回归和城市发展视角下的公园规划作出正面积极的回应,打造具有北方水脉特征及近自然城市森林风貌的北京第五立面,将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蓝绿本底回补城市,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新热点。
项目名称: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主创:史丽秀、刘 环、关务军、谭 喆、齐良玉
开发团队: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
项目地点:北京市东北郊(跨顺义、昌平、朝阳三区)
设计面积:30.8km2
设计时间: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