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天津 300191)
磷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是指能为当季作物吸收的磷量。了解土壤中有效磷的供应状况,对于施肥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浓硫酸(1.84g/mL);浸提剂(0.5mol/LNaHCO3);钼酸盐溶液;酒石酸锑钾溶液(5g/L);抗坏血酸溶液(10%);2,4-二硝基酚指示剂(0.2%);磷标准使用液(ρ=5.00mg/L)。
分光光度计:具10 mm 比色皿;恒温往复振荡器;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150mL 具塞锥形瓶;一般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
称取2.5 g 试样置于干燥的150 ml 锥形瓶中,加入50.0 ml 浓度为0.5mol/L 的碳酸氢钠浸提剂(浸提剂温度需控制在25±1℃),塞紧后置于恒温往复振荡器上,在25±1℃下以180~200r/min 振荡30±1min,立即用无磷滤纸过滤,滤液于当天分析。
取7 支50ml 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浓度为5.00mg/L 的磷标准使用液0,1.00,2.00,3.00,4.00,5.00,6.00ml,用浸提剂加至10.0 ml,加水至15~20ml,加入1 滴指示剂,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调至溶液近无色,加入0.75ml 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 秒后加入5ml 钼酸盐溶液,加水定容至50ml,混匀。将上述比色管在室温下放置30min,用10mm 比色皿在880nm 波长处,以去离子水为参比,分别测量吸光度。以磷浓度(mg/L)为横坐标,空白校正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绘制结果见表1。
表1 校准曲线绘制结果
根据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附录A 中有关方法检出限的规定,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7 次空白试验,将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7 次平行测定的空白样品浓度的标准偏差,按下列公式计算方法检出限。
7 次测定结果分别为:2.37μg、2.74μg、2.74μg、2.37μg、3.11 μg、2.37μg、2.74μg。当取样量为2.50g 时,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检出限为0.4mg/kg。
按照 《土壤 有效磷的测定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04-2014)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分别对有证土壤标准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 次,检验精密度。
有证土壤标准样品GBW07459 测定结果为15.5mg/kg、16.4 mg/kg、16.1mg/kg、16.1mg/kg、15.2mg/kg、15.5mg/kg;实际样品测定 结果 为9.3mg/kg、8.5mg/kg、9.6mg/kg、9.3mg/kg、8.2mg/kg、9.7mg/kg。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平均值为15.8 mg/kg 的土壤样品的平行样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3.0%,平均值为9.1 mg/kg 的土壤样品的平行样结果绝对偏差为0.61 mg/kg。
对上述有效磷含量为(15.7±1.0)mg/kg 的有证标准物质(GBW07459)ASA-8 的6 次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平均值结果为15.8mg/kg,6 次测定结果和平均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
综上,本文按照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对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步骤,对校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准确度等技术指标分别进行实验验证,证实该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仪器普及率高,且检出限较低、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具有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