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员如何把握舞台节奏

2019-11-04 06:10刘少艺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行动人物节奏

刘少艺

摘要:节奏一般是说物体和实物运动时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的过程。艺术中的节奏主要表现为肢体动作和心理动作的起伏变化。在舞台上我们要创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就一定要找到不同的心理形体自我感觉,而人物的节奏,则是找到和体现这种自我感觉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演员,决不能忽略寻找人物特有的内外部节奏,这也是表演技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节奏;人物;心理;行动

引言

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那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言语中各种音节和字眼、动作中各种举动的正确的旋律激起精确的节奏,对于正确的体验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节奏是利弊相兼的。它既能帮助你,也能危害你。节奏如果用的正确,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正确的情感和体验;如果用的不正确,就会产生不正确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只能通过适当的节奏才能得到纠正。所以作为一个演员,决不能忽略寻找人物特有的内外部节奏,这也是表演技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什么是节奏

节奏一般是物体和实物运动时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的过程。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节奏之中,人们在不同的生活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节奏。同时,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同样情况时,表现出来的节奏也是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思想性格不同,决定了每个人在同样情况下都会有各自特有的不同的节奏。

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戏剧舞台节奏必然与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处。艺术中的节奏,主要表现为肢体动作和心理动作的起伏变化。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有其所拥有的背景,所处的环境,所赋予的人物性格,行动更是人物在舞台上所必要的,而且只要有行动就会有节奏。这些由人物所引申出来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舞台节奏的变化。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大学四年的艺术实践,从人物背景、人物性格与心理、人物行动这三个大方面,浅谈一下演员如何感受并且掌握舞台节奏。

二 从人物出发,在实践中感受舞台节奏

(一)人物背景

行动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同时它又与行动者为什么要去完成这一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人们完成一个动作时,他的速度与节奏在客观上主要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在主观上则是由行动者在完成一个这一行动的目的、欲求的强烈程度来决定的。运用到表演中,人物的节奏就可以说是规定情境与人物心理欲求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个规定情境,我可以把它理解成人物背景,是客观存在的,它可能不会改变,但也不会一成不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剧本,大到时代背景、国家、民族,小到具体的事件和事实,都要仔细地进行分析,并且要感受它的存在。我们需要的节奏,并不是独立自在的节奏,而是和引起情绪的规定情境相联系,和它经常包含的内容相联系的的节奏。每一个节奏的内在内容、情绪和细微特点都是不同的。

我曾经参演过话剧《日出》的演出,这是曹禺先生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日出》以抗战前的天津社会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为中心人物,以陈白露住的某大旅馆(惠中饭店)华丽的休息室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翠喜的房间)为活动地点,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恐慌影响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里,日出之前,代表腐朽势力的上层社会在黑暗中“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种种活动,和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我在该话剧中饰演王福生,是酒店的茶房,三十来岁的样子,善于察言观色的势利小人。在第一幕中规定情境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情境变化,人物行动节奏也截然不同。这一幕中王福生上场想让陈白露见一下有钱有势潘经理,此时的王福生是为了能从陈白露的身上捞点好处的同时也能讨好潘经理,所以像平时一样,他的节奏是较为平缓的。当陈白露说自己累了不想见潘经理时,他选择拿出陈白露负债的单子,“提醒”陈白露由。最终陈白露勉强答应见潘经理,王福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准别走时发现了得罪金八爷的孩子“小东西”,他生怕这件事情连累自己,此时他紧张起来,语速加快,语气也加重,尤其是黑三在外大喊着找人的时候,屋里王福生紧张到了极点,后来一番讨价还价陈白露答应出了任何问题由自己担着,王福生非常兴奋,这时人物的节奏又有一个明显的加快,最终离开了现场。没有感受规定情境,没有感觉到任务和动作,是不可能想起和感到节奏的。这两者紧密联系,互相牵引。规定情境会引起节奏,相对的,节奏也会使我们想到相应的规定情境。

(二)人物性格与心理

每一个内部或外部的性格形象都有自己的节奏。在舞台上我们要创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就一定要找到不同人物不同的心理形体自我感觉,而人物的节奏,则是找到和体现这种自我感觉的重要因素。演员在表演中,如果能夠使人物的情感发展起承转合,有层次,有变化,而且在表现人物的情感发展时,注意运用内外部技巧使之有起伏,有不同的色彩,有积累,有爆发,也就会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来。

1.人物性格

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拥有的人物性格是不一样的,仔细研究剧本和分析角色,从而逐渐把握住人物性格的基调,做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行动,也就产生了不同性格的人物所独有的节奏。每一个事实和每一个事件也一定是按着和它相适应的速度节奏来进行的,如果节奏和所进行着的事情所赋予人物的性格不相适应,那会造成滑稽可笑的印象。

在我指导的话剧《马生笃学》中,有一个反面人物公孙耀。这个人物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哥,有一定的学时,自负张狂、爱表现自己。入学前选拔首席弟子时遇见了为人低调,学识渊博但家境贫寒的马生。二人在对诗时,公孙耀一度认为自己肯定赢,没想到马生的知识储备比公孙耀多的多,公孙耀一度答不上来,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肢体和语言节奏需要紧凑,不能拖泥带水,所以这时的行动节奏不能放慢,一旦哪里节奏慢下来没有衔接好,就会影响对手和后面的演出。这样的紧张节奏在管事宣布马生胜出陡然停住,不能说完全没有了或者变了,只能说营造了另一种效果,以人物性格来说,公孙耀之后更加气愤,虽然内心气愤,但语言节奏缓慢,冲着去拜师的马生一字一句说出来的话更带有了警告的意味。

2.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理,也就是内心的活动。之前提到了行动中的节奏,是客观的情况和主观的欲求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我所理解的人物心理便是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理欲求。人的每一种激情、每一种心境、每一种体验都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要试着倾听,情感在内心中的震颤、跳动、奔窜、发鄂。在它的这种看不见的活动中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时值、快慢,因而也就是节奏。

《屠夫》是以二战中德意志帝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为背景,在维也纳一个普通家庭里,屠夫伯克勒一家被卷入到专政的政治漩涡中,通过这一家的凡人琐事反映出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在这部剧中我饰演屠夫的好朋友哈青格尔。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好人。演出最后一幕战争刚结束,法西斯被打倒一片歡庆。哈青格尔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像往常一样到伯克勒家里打牌,当遇见被抓走的疯子“希特勒”时,他下意识的行礼,并吓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后来伯克勒告诉他这是个疯子他又战战兢兢的回到了屋里。

(三)人物行动

人物行动是舞台节奏的基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物的背景、性格、心理直接影响了舞台行动,而行动直接影响了舞台节奏,所以说人物的节奏就充分体现在人物的行动当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那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节奏。”明确指出了行动与节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人物在行动中的节奏可以分为心理节奏和外部节奏。

心理节奏是人物的思想情感变化的强弱、快慢、长短和张弛;外部节奏则表现在形体与语言上的强弱、快慢、长短和张弛。外部节奏是内部节奏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内部节奏也决定了外部动作。如果演员对自己在舞台上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能直觉而正确地感觉到,那么正确的节奏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内部产生,就会自然而然配置好语言的强弱和动作的快慢。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是完全一致的。

《屠夫》第四幕的演出中也是如此。刚参加完儿子葬礼的比内尔心情是十分沉重的,被卡尔搀扶着缓缓的坐在椅子上,面对静静的多瑙河,心中的悲痛,感慨不言而喻,情感涌动的幅度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在内部节奏上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在外部节奏上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方式来,只是静静的抽泣,尽管在言语上有些愤恨,但却不是激烈的。而这也恰恰能够表现出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的悲伤情绪和无力感。

2.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相互影响并相互辅助。

一般来说,外部节奏是由心理节奏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但是在表演上,演员有时也可以利用外部节奏的变化来引起心理节奏的变化。由于人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部节奏的强弱、快慢、长短和张弛的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到一个人心理节奏的变化。在完成一个行动时,如果你加强了你的动作的力度、速度和幅度,你的心理节奏就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话剧《家》中梅芬与表哥觉新分别的一场戏。梅的性格是内向的,柔弱的。尤其在失去与大表哥的爱情之后,内心更如一潭死水。这样的行尸走肉,却还必须被默默摧残,远嫁他乡,只为了冲喜,冲喜不成,反被家人说成扫把精。守了八年习惯了忍受,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诗词歌赋,习惯了落花听雨,习惯了独自垂泪。这样性格的一个人必须有大家闺秀悲伤的感觉出来。一开场便是梅一个人在静静收拾行李,凭着感觉体会到了心上人的存在,然后走到窗前静静靠着回想。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悲伤的情绪,所以这就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调整心理节奏,慢慢的、轻盈的做每一个动作,从心里相信这是真的,这样梅芬的整个基调、语言和动作节奏就逐渐在我的形体自我感觉中形成了。

又如电视剧《医馆笑传2》,这是一部戏剧,节奏明快。我在这其中饰演受成,二十几岁,比较笨拙,势力。在演出时我给他设计了一些能体现人物的动作,喜欢模仿自己的老大抄着手,大嗓门,不懂装懂被别人拆穿时就喜欢用暴力来掩饰等等,这些动作都增强了外部节奏感,而这种外部节奏又引发出一种欢快的、轻松的心理节奏,也为我塑造人物起到了辅助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物为出发点,仔细分析人物背景,揣摩人物的性格、心理以及行动,对演员把握舞台节奏是很关键的。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内心视像,没有人物情感,没有规定情境,这是办不到的。只有将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激起我们的情感。

此外,影响舞台节奏的因素还有很多,包括剧本的风格、导演的处理方式、舞台布景、灯光、音效、服化道等等,尤其是在导演给予舞台节奏或者舞台调度时,要绝对摒弃“拿来主义”和“表示主意”,这也是我在戏剧表演中最需要克服的问题,不能为了完成舞台调度而去把节奏仅仅是演出来,只有充分感受到,才能有所回应。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舞台节奏最重要还是要靠演员自己去体验,演员在理解、感受体验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外部特征之后,能掌握人物行动的节奏,从而把人物体现出来。相对的,节奏又有助于演员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也成为在情绪上去渲染欣赏者,在情感上引起欣赏者共鸣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我认为这也是伴随每个热爱舞台的演员一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演员自我修养》(下卷),[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中国电影出版社。

[2]《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李月,文化艺术出版社。

[3]《表演艺术教程 演员学习手册》,林洪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电视表演学》,梁伯龙,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中国电影出版社。

猜你喜欢
行动人物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