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烁
摘要:文艺复兴是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的时代:人在改造外部世界中开始认识人自身。在这个收发展着的世界于人的内心,贮存、积淀为深层心灵结构,进而使之在世界的发展中外化、追加人的意志的过程中,蒙娜丽莎成为端坐在天地间认识了自己因而无可改变地确信并追求人的目的的人。但生命总是包含着痛苦与死亡,追求存在之恒定的价值总会在某一天陷入同存在分裂的危机。踏上现代之途的蒙娜丽莎同时也走上了二律背反的命运。
关键词: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 理性
一片神秘的蓝色区域打破了画面的平衡。它可见,却又无从估量、无法把握。因此,这神秘就是一个谜,它的谜底是确定的一个“在”,它在那儿在着,只是观者不知道或者说只有画者达芬奇知道而已。达?芬奇这般宣示着神秘的不可知为可知的神秘,是为了向观者宣读上帝的启示吗?
一、生存的意义
人是什么?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人靠着自身的生产力发现自己,人的内心世界开始觉醒。曾经人的心是纯思、纯意识,是人为设定的为着一个绝对不可能性的可能,以个体的抽象为代价。而当人意识到人才是人的原则和目的时,心总是要拖着肉体的,它没有绝对的独立性,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它总在确定----不确定的相互转换中,成为人真实的立足点。达?芬奇赋予蒙娜丽莎的胸脯整个画面最高的亮度,这里是蒙娜丽莎心灵所在的地方,观者看不清它的细节无法用任何形式将其确定。
在人认识自己的这一过程中,感觉作为人和自然的界面,起着中介的功能。五官和手是生成感觉的感觉器官,两者所处的地方在画面中亮度相同。蒙娜丽莎的表情是这生成了的人的感觉外化,是成为人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直接感性的表达。
蒙娜丽莎的胸部以下是食欲与性欲所在的区域,它们为身体运转提供基本的养料,是画面最黑暗的地方。
“人由灵魂和身体两者组成,两者中,前者高等,而后者低等。”1达?芬奇利用明度强弱建构了人的意识体系:人通过感觉去确证人的本质。
对“人是什么?”问题的任何肯定回答总是包含着“人不是什么”的否定回答。
身体与眼舌鼻口手同为感觉器官,为何达?芬奇要让蒙娜丽莎的身体整个地包裹在黑色----象征罪恶的外衣中?
理性向往纯洁完整,但肉体却要在时间中衰竭消亡。
来世的许诺坍塌,人回到最根本的生存状态:生死成为人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死亡这一至恶将记忆与生命一同毁去。”2一方面区别动物的人的死亡意识使人生充满趋向未来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这一意识又使人生充满面向过去的与生俱来的遗憾。纯洁完整和时间像两条绞索拉扯着达?芬奇。
正是这生死共时的纠缠把观念和由观念必然产生的理性判断悬置起来,整个地调动起人本能的原始活力,为生命注入了期待。如果没有这身体性情绪造成的习惯的经验、感觉方式的中断,就没有找到新的感觉方式的可能,也就没有艺术的创造、真理的发生。
而无论情绪还是感觉都是一种自在性的自然性机遇,体现个人的个体性差别。
“视觉即思索神圣的事物。”3在日常生活中,视觉常常不是思索。一块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岸边石头在考古学专家眼中可能是珍贵的化石。除无知以外,常识也常常会造成视而不见。经济与懒惰原则使人安于生活在常识的规范里,普通的就是个别的,似乎一切都一目了然。
具有思索的视觉,是超出常规的直觉。达?芬奇私生子的身份4使其天然地被划定在了生活的负面上起步。但他又被天然地赋予了那神秘得如同大自然般超于常人之上的敏锐观察力。达?芬奇能看到常人不能看见的东西,表达那些不能表达的东西。由此他的作为精神个体的个体性在对象中变成了从感觉上可以觉察到的因而是不容怀疑的力量,他在自我的直观中肯定自身并感到快乐;与此同时,他意识到他的个性将赋予社会意识以独特的发展形式。他渴望着,承受着遥远之切近的痛苦只为实现自己的全部热情。他被死亡追逼着,如果抓不住它,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主啊,我服从你,首先出于对你的爱,我应当合理怀有的爱;其次,因为你左右着人寿数的长短。”5终有一死的达?芬奇在死而复活中瞥见了十字架上的真理:残缺的个人在其有限性中可以同非存在的上帝达成自我否定的转换。人为着以人的目的而忍受与生俱来的一切限制、一切生存之苦,内在的主动性伪装转移成外在的被动性。天赋的敏锐观察力是达?芬奇使这一目的合理化的根据,禁欲及自我直观着禁欲强化了目的的合理性。简而言之,因信仰而欺瞒,因欺瞒而受苦,因受苦而得救,人有了活着的根据。
达?芬奇让蒙娜丽莎几乎整个肉体包裹在黑色外衣中,在这种否定的形式里,被肯定的已不再是死作为自然法则的盲目力量,而是人向死执着求生的意向。这与蒙娜丽莎那在亮光中闪烁着、跳动着生命力的心灵世界相呼应。
“我以为自己在学习如何生,而一直所学的却是如何死。”6人终究是被死亡追逐着的怀疑的生物。理性规划的先验目的总逃不过理性自身终有一死的否定。这对象化了的上帝能够建立生存的意义、提供人活着的根据吗?蒙娜丽莎的微笑透露着她内心的困惑。
二、知其必然的自由
“在暴涨的大河所引发的无法抗阻的洪灾面前,人类任何的预防措施都无能为力。”7画面背景的左边,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河流从高处自上而下的流向暗示河水随时都有可能淹没掉那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受必然性的支配,这条崎岖小路是人在神秘的大自然中获得的安全和目的。此时,人与自然混沌不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蒙娜麗莎的手指引着来到背景的右边。这是一个人化了的自然。
桥处在背景中最亮的区域,横跨在河流之上,河岸因此而出现,桥和河岸一起把广阔的河岸风景带向河流,河流、河岸和陆地进入互相的邻近关系中。桥把大地聚集为河流四周的风景,做好了应对暴风雨天气,洪水袭来的准备。不仅如此,桥也为人提供了道路,使得人通过桥穿梭在两岸之间,同时也保护着人,降低了其遭遇洪水的风险。人守护着大地,建立了可以居住的世界。
背景从左往右形成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圆形循环,这是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这个圆形有断裂,这断裂是在对自然的自觉塑造中生成起具有主体性的人。或者说,正是在对自然的自觉塑造中生成的主体性的人这圆才得以存在、循环,圆的圆心是蒙娜丽莎的心灵世界,因而这圆更是人认识自身、改造自身的过程。人和自然处在对立统一中。
这里显示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就是给客观的必然以主观自由的形式。例如:将绿色和沥青混合,便可调制出绿色。这是自然的必然性。而人可以用它来作画,这是人的精神的自由。人和自然的关系即自然和必然的关系,这里有一个可以触得到的证明。
“自然界内没有哪种原生手段,可供自然完成人类用双手所做的工作。”8蒙娜丽莎的手就是要触摸这证明,把人从屈从于自然带向“和自然竞争”。9蒙娜丽莎的手象征着理性,是圆形得以循环的逻辑环节。
此外,圆形循环是有断裂的,因而它的每次循环都不是重复的。这就是说,在具体的条件下,人只能和自然的某一属性互为对象化,这个生成了的对象化本质即必然又处在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联系之中,促使人不断去追求、去对象那在普遍联系中必然这样或者那样呈现出来的更深刻的本质。这圆是一个无限循环着上升发展的过程。
桥本是人为了能在自然中获得安全而存在,桥因桥而存在。现在桥因人而存在,目的变成了手段,自然不过是人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单纯工具。
达?芬奇在10岁那年目睹了艾尔诺河的河水冲破河堤之后整个佛罗伦萨都淹没在洪水中的惨象。10修桥防洪不仅是达芬奇生命间跨越生死的表达,更是人依照人的意志分割土地并建立适合自己生存空间的证明:在洪水面前,人终于不再无能无力了。
人通过驾驭自然实现了自由,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限制。画面中这向着人心内收外扩的圆同时也划定了自由的范围:人对自然的改造始终要受到必然性的制约。人虽然能架桥防洪,但水量相比于画面左边明显锐减。
人,这个天地之精英的大写的人,怎么能老是屈从于必然性呢?
蒙娜丽莎身后藏在阴暗处的飞行器,是达芬奇小心翼翼捧出的欲望。它把人从大地上连根拔起,是人按照人的意志重新分割土地、开辟世界的生活节奏的尺度,人们可以用它来縮短时间和空间以尽可能快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它是现代人时空观的象征。这时候,人不单单要做自然的主人,人还要做宇宙的主宰!
但是飞行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一旦对象化,它就成为既是人自己支配的力量也是支配人自己的力量。“人类所造的这种机器欠缺鸟类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必须用人的生命模仿。”11它能载着人脱离地面,也能机毁人亡。
达?芬奇悄悄地藏起他坦露的欲望。
三、理性主宰的世界
达?芬奇在笔记中讲述了一个关于鲸鱼的寓言故事:自然的造物鲸鱼从“我”面前游过引起巨浪,而“我”豪不畏惧观察着这一切并无意间发现一个隐秘的洞口。“我”在畏惧和渴望的驱使下,进入黑暗的洞中。这里有了能吞噬一切的时间,并重新给予被吞噬的生命不同的居所,自然的造物在这里“必须遵从上帝和时间在造物身上定下的法则”。这划定人神区域的洞口下面的人上不去,只有上面的“我”和自然的造物能够下来。12
洞的上面是无时间的真理世界,洞的下面是有时间的物质世界。“法则”是被洞下物质世界承纳为普遍的规范原则,它也是在这个物质世界“重新给予生命不同的居所”的尺度。也就是说,这“法则”即理性,涵盖了科学理性和道德理性。“我”是在这洞中唯一的“法则”的认知者,那么“我”就是这“法则”,“我”就是执承纳物质世界与真理世界双方为自身环节的更高的普遍性,只“遵从于上帝和时间”。“我”遵从上帝吗?
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一条线泾渭分明地隔开人神两个区域,神秘区域并不向人敞开,背景由远及近有着一个由高向低的走势,蒙娜丽莎端就是那个从真理世界走下物质世界的“我”,端坐在背景前。
“我”掌握“法则”,在大地上建立了适合人居住的世界。“我”用手指引人们来到“我”建立的世界。这指引的手奉行“我”的意志即奉行“法则”,因而这手有可能对人说不也有可能说是,或者说正是在说不时,才能体现“我”的意志,体现“法则”,这手才具有了意义。不然蒙娜丽莎与两边的背景完全的隔就不必通了,完全的通就不必隔了。
达?芬奇把纯属个人的自愿自律的自我完成转化成为了普遍的他律原则。“人被称为万兽之王,我却认为是禽兽之王。”13当人们只关注平凡日常的生活,不去追寻生存的意义时,达芬奇认为这是因为人被动物性欲望所支配,丧失理性的结果。生活的世俗性是不能进行道德评价的,人的生存的意义正从这平凡日常的生活中滋养、萌发的。达?芬奇要求每个人都要像他一样过着禁欲求知的生活。“我”认为人是禽兽之王,言下之意,人不应该是禽兽之王。事实判断后承接“我认为”开启的道德判断,来表明“法则”、“我”对世界秩序的调节。那些在世俗生活中沉沦的人没有资格获得“我”的指引,只能在大自然中自生自灭。“我”奉行的是上帝的意志,执行的是上帝给予“我”的权力。像刽子手对卡洛斯王子说的话:“我要杀你,是为了你好!”
但上帝对“我”的独宠又不允许每个人都像“我”一样,都像“我”一样禁欲求知又怎么体现“我”的唯一性?
蒙娜丽莎的手使得左右两边有了距离,距离就在梦娜丽莎之中。人要想从左到右,在获得手的指引之前必须先发现有右边的存在,即发现距离,然后在手的指引下以便能从左到右消除距离。这可以消除的距离不过是距离的游戏,并不是距离本身。所以这手是拒绝任何人从左到右的,它是绝对的否定性,“我”是不可接近者。
“我”成了“我”在死而复活中瞥见的上帝-----超然于一切显现者之上的绝对否定性。
追求目的最终超越了目的!
晚年达?芬奇返回家乡,父亲去世因私生子的身份引起了遗产纠纷;遭到米开朗基罗当众的羞辱;给苏丹写信建议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修建一座桥遭到了拒绝......14现实世界屡屡受挫而不得志,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交出了内心潜抑的欲望,梦想变成了现实。达芬奇又把它藏起来,不让世人看见,只要它还没被世人看到,它就还是梦想,永远在追求中。自我意识着这隐瞒,达?芬奇的内心不会再有安宁了。
蒙娜丽莎端坐在西方现代文明史的入口处注视着现代人已经五百年之久了。世界是什么时候了?人杀死上帝,为了个人从无所不包的理性价值中争得存在的权利。紧接着又在技术理性筹划的存在的毁灭中杀死人自身。西方人开始迫切要求返回那条蜿蜒曲折的天然小路,返回人的自然之根。我们呢?按照自然的面貌塑造人人没有主体性,理性是我们必须补上的。可之后呢?我们该走向何处?
脚注:
[1]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310页。
[2]同上,第305页。
[3]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
[4]米莱娜?马尼亚诺:《达?芬奇》,杨柳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版,第10页。
[5]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304页。
[6]同上,第305页。
[7]同上,第206页。
[8]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280页。
[9]同上,第95页。
[10]丹尼尔?史密斯:《天才的另一面:达?芬奇》,肖竞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20页。
[11]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263页。
[12]莱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笔记》,周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293页。
[13]同上,第73页。
[14]同上,第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