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云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区域活动是适宜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活动是孩子通过操作、摆弄材料来感知和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因而教师的地位变化和有效的指导对区域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地观察和指导呢?
一、材料投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融合
为了使区域活动能真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求,应注重各活动区的材料与主题活动内容达成一致性。随着主题活动的交替开展,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在此期间围绕主题活动对区域游戏活动的环境进行创设,以及材料的合理投放。并根据不同主题的进程及时而有目的的调整、补充、变化区域中的材料。让幼儿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区角活动中,大胆操作、大胆探索,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如主题活动《动物世界》,我们与幼儿一起搜集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动物玩具,布置动物世界展示台;布置动物饲养角,更好地让幼儿观察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美工区让幼儿制作些小瓢虫、野斑马及蛋壳小老虎,然后以悬挂的方式布置立体空间;收集各种关于动物的图书,放在语言区一起分享。区角活动浓烈的动物世界的情景,给孩子以强烈的感染,使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因而材料是幼儿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材料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教育因素。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
教师投放的材料只有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才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材料的提供虽然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挑战性,但不能超过幼儿能力所承受的范围。
2.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孩子,推动孩子的发展。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域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
二、选择观察对象,调整操作材料,巧妙运用观察策略
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决策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适时适宜地介入幼儿的活动,使区域活动正真成为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首先,观察从材料出发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投入前期,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一材料在与幼儿间的一个兴趣是如何引发,寻找到幼儿与材料两者之间的兴趣碰撞点,观察到材料能与幼儿良好互动,能让大部分幼儿自我参与其中,这就是适宜的材料。其次,观察从幼儿出发。观察要将全班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察。同时可在某一区域中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察。,能够让教师把握整体有目的地、有方向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针对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分析材料所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寻找对策将其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整,及时作出调整。使孩子在一个高效、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三、把握介入时机,寻找指导的时间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应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幼儿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学会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谈举止及行为表现,学会等待,寻找适宜的介入时机,在幼儿真正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种种设想试验、观察,寻找答案、发现秘密。在其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孩子提出新的挑战,继续引发孩子新的思考,促使幼儿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四、采用有效指导策略,鼓励幼儿探索发现
区域活动中老师能否采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因为观念是实践的先导,教师只有进一步樹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并使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幼儿才能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指导的前提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其次根据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现有水平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经验。
五、恰当到位的评价,利于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在观察和指导的基础上,做好及时的案例记录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反思和调整。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我们不断发现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区域活动把自主权、主动权、独立权还给孩子,通过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使得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活动,教师一定要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并恰当的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将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孩子的需求,为孩子们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