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让古诗词教学焕发新彩

2019-11-03 12:52郑海英
教师·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群文阅读

郑海英

摘 要:近年来,群文阅读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证明,“群文阅读”也是古诗词教学中具有很大突破性的阅读方式。将群文阅读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从“一篇”到“一群”的阅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大大增加,学生还可以就一个议题,进行一组诗深入的、透彻的学习。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阅读的习惯,进一步增加其阅读量,提高其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改善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群文阅读;素材选择;议题设计;朗读想象;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46-02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之一。学生在学习启蒙阶段学习诗词,其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沉积文化底蕴,更能使学生感受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小学教材中编入的古诗词,篇篇都是经典,其韵琅琅,其意明朗,其境深远,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阅读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诗词年代久远,语言形式和表达与当前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上小学生生活经验、理解能力不够,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历来就是一个教学难点。

近年来,群文阅读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古诗词篇幅短小、易操作,非常适合开展群文阅读。将群文阅读应用到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其系统地学习古诗词,还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改善阅读品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无裨益。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通过一组古诗的学习,既入意境,又得内涵,还得方法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文两相顾,群文可禆益

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合理选择群文素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两个关键因素是素材的选择和议题的设计。该如何进行选文,如何设计议题?笔者认为不但要考虑文本内容的关联度,而且还要从学生的学龄特性和认知规律出发,考虑文本内容对小学生的切适性。如此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一)“群”时顾“文”——关注文本的关联度

诗词群文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诗词学习。作为群文的诗词都是为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取向上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因此,在选文时,首先应当立足文本,从文本主题思想、体裁特点、语言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出发进行议题的选择。选文时要对文本反复斟酌,反复聚合,力求议题清晰明确、内容理解正确。可以把结构、内容、意境等相近或相关的诗文放在一组,围绕相同的议题进行阅读教学。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编入同一课中,将两首诗进行组文。教师教学时可以紧扣诗题中的“送”字设计“送别”的议题,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两首诗歌中诗人一样的离情,不同的情怀——孟浩然在烟花三月将往东南形胜之扬州,李白的离情情深而不滞;元二在春雨细绵中前往的安西,王维的别意惆怅而担忧。再引入《赠汪伦》《别董大》进行群文组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二)“群”时见“生”——关注学生的接受度

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维力,因此群文选文对象也是学生。在选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明确学生观,要关注当前学生学情,从学生的学龄特性和认知规律出发,在选文形式的展现、篇幅的长度、内容的深度上要符合阅读对象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理解接受能力。在进行群文阅读时,任何呈现给学生的文本都应当是适度的,是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充分来学的。

二、意法两相宜,群文方精彩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共现,以丰富的、多层次的内容达到对某个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这是单篇课文阅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正因如此,教学时不提倡对群文进行精讲深挖,而从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以及阅读方法的习得这两方面加以重视。然而,古诗因其体裁的特殊性,其群文阅读较一般的群文阅读不同,既要突出古诗的文体特征,又要达到群文阅读的根本目的。所以,古诗群文阅读需要其特有的学习方式——感受意境、想象画面,以达到体悟含蕴、情感。

(一)“群”中得“意”——朗读不可少

群文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是数量与时间。由于受数量与时间的限制,教师通常选择浏览、跳读、速读、扫读、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鲜有朗读训练。然而古诗词群文阅读与其他题材群文阅读不同。大凡诗歌,都讲意境,而诗中妙不可言的意境美则“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语)。因此,古诗词群文阅读,除了适当的静思默读,仍应以朗读为教学重点。相较于传统诗歌阅读教学中反复朗读单篇古诗的枯燥乏味,对相同议题的群组诗词的连续朗读,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在朗读中深化感悟,升华主题。特别是那些横向结构能增强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二)“群”要聚“法”——想象不可缺

诗歌是想象的果實,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想象在古典诗词中被广泛应用,展示了诗人对客观世界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诗人的所见所感变得生动、具体而感人,作品的主题变得丰富而隽永。因此,想象是古典诗词突出的艺术特点。教学中只有结合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展开想象,还原审美意象、还原情境,方能沉入其意境,寻得其意味。这个教学重点,并不因为课上阅读的篇数增加而改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群组诗歌进行想象引导?笔者认为,可以抓住诗词中关键字眼(诗眼)、典型的意象、文化符号等,给学生一个想象的支点,让学生以此展开联想和想象。

(1)抓住诗眼展开想象。诗眼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一首诗中最精彩、最传神的字眼。王安石《泊船瓜洲》的一个“绿”字,杜甫《春夜喜雨》的一个“喜”字,都提炼得至当至隽,将诗人的情感凝聚其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时,需要准确把握住诗眼,在诗眼上花力气,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以达到对诗情的体悟。

(2)抓住典型物象展开想象。相同议题的组文,往往会有一些相同的物象。如以“月”为主题的群诗《泊船瓜洲》《望月怀远》《静夜思》《月夜忆舍弟》,月亮在诗中是诗人寄托情思的物象。群文阅读时,可以以“月亮”为支点,引导学生感悟月圆之夜人们思乡怀亲的普众心理,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教师的提炼,学生就会“掌握学习阅读的方法,学会有方法的阅读”。

三、“拓”“延”两相和,群文见真章

主题式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从课内走向课外,由此及彼,向深度、广度拓展,活跃思维,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古诗群文阅读绝不是只停留在一组古诗上,它是向学生打开了古诗词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学生将领略到一个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学世界。通过它,学生能积累更多的古诗词,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因此,一组古诗词群文阅读不是终点,还要做好拓展延伸,将课上习得的方法进行课外的实践。

(一)诗词歌赋,口不绝诵

以诵读经典的形式开展古诗词群文教学的课后延伸。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心田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诵读经典,不失为一条学习经典的“捷径”。实践证明,通过课后多样形式的学生对诵读活动,学生既加深理解了对诗歌的理解,又能为诗词的背诵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更进一步提高了诗词阅读欣赏素养。

(二)引用名句,抒发情感

比如学了以上四首送别诗后,可以启发学生关注诗句的写法,学会联系引用古诗名句,书写生活中的离别之情。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回环复沓”,却起到了方法上的迁延的作用。如让学生在写毕业赠言时,运用名句抒发对老师同学的情意。有学生给老师写下了“冰心存玉壶,朱笔写师魂”饱含情意充满文化气息的句子;给同学则引用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名句,既富诗意,又显情怀。

(三)以诗带诗,联合组动

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与综合性学习进行整合,是一种简单有效并且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有效教学策略。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背诵”中王维的《鸟鸣涧》,课上针对本首诗及王维诗歌中“空静灵”的特点进行群文阅读。课后,再引导学生由此诗而展开联想,去学习四首王维不同时期的诗词,进行“组合联动式”。课上群文的议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关的阅读方向,这样方便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议题的开发。这些议题没有严格的规定或是规范,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有机组合,将几首诗巧妙地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再进行比较、揣摩、领悟,从而增加学的广度与深度。学生运用表格、图画、思维导图、研究小论文等方式展现自己联动组合的成果,达到诗词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四、结语

古诗词的群文教学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来增大课堂教学的效能,扩容学习的空间,同时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诗词文本中的核心要素,巧妙组文,艺术性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诗词天地中触摸诗心、体悟诗情,从而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军晶.不只是多读了几篇文章——“群文阅读”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分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6(4):4-7.

[2]王雁玲,尹 浪.为学生的建构而反馈——群文阅读课堂教师反馈的艺术[J].語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6):5-7.

[3]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1):33-37.

[4]杨 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课外语文,2018(4):90.

[5]于殿辉.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99):68.

[6]廖 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快乐阅读,2016(18):38.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