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锋 夏淼奇
摘要:城市建设发展下环境影响评价在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优势,对项目建设来讲做好全过程环保管理是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为环保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下面文章主要对环境影响评价下全过程环保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全过程;环保管理
1 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是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键环节,影响全过程环保管理的进度。全过程环保管理是指人为活动的所有环节都要贯彻环保理念。环境影响评价在人为活动建设前、建设中以及建设后都可以发挥作用。在人为活动进行之前,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合理预判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而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建设过程中;在人为活动完成后,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根据建设工程的实施情况,不断监测其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监测结果,合理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所以,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让环保理念贯彻落实到人为活动中,让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2 环境影响评价下全过程环保管理
2.1 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资料,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开展前期调查和研究时,必须详细了解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对其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源头管控是十分必要的。进行工艺选型时,应当优先采用目前国内外技术成熟、操作可靠、运行安全稳定、环境友好的设备设施,采用能耗物损耗小、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为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奠定了坚实基础,达到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
2.2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在环保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环评的规划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效环评及环保审批的重要措施。例如,工业项目现在几乎都是在工业园区内建设,而在工业园区几乎对环评报告进行了编制。理想的规划环评报告通常已经调研和勘察清楚规划地及周边的环境条件,对规划区的整体规模、产业定位有了详细的了解,并估算产业排放的污染物及对环境的影响,据此弄清楚规划区的具体环保和管理办法。一份满足这样要求的环评报告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内容很大程度是简化的,然而,目前很多的环评报告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如有关生态(公路、输变电)的项目,如果具有较长的线路,则必定涉及很大的范围,如果在规划环评阶段就将线路走向和敏感区充分考虑,那么在环评阶段侧重点就应是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否则在环评报告中要有很大一部分阐述项目与敏感区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具体解决办法,将方案不断调整,增加了环评次数和延长了环评周期。
2.3 工程实施阶段
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之中基础的一项便是工程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环境风险评估同时也是工程分析的延续以及渗土,因此需要将工程分析与环境风险评估进行有机结合。就当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可知,其对于生产过程之中所涉及的物质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例如原材料、中间产品、燃料以及最终产品等等,都需要进行理化性质、毒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共事故性有所了解。生产设施风险识别的内容主要包含生产装置、储运系统以及公用工程系统和环保设施等。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在该基础上,进行更加详细以及深入的环境风险评价,之后再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所得出的结果,对于工程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以及完善。
2.4 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在原来是由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建设是否遵循环评和环评批复的要求。而现在,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废水废气噪声已经不再受环境保护管理部位负责,而是由建设单位负责。原因是项目建设的组成部分要求有环保的相关措施,这一部分也是衡量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重点内容。对于原来的建设单位,关心的是环评获得批复,但对于现在的建设单位,关心的点不止于此,还要关心项目建设后能否满足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此时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为对项目建设的监管,监管环境条件合格并符合环保管理的基本规定。当然目前的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仍有一些问题的存在,还需更加规范管理。
2.5 引进新型的监测技术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环境监测管理也迈向了新的台阶,相关部门可以对现在老旧的设备以及监测技术进行更新,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系統,来提高监测管理的准确度,保证监测工作的稳定进行。例如,环境遥感技术就是新型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在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实时对数据进行获取以及传输,保证了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是推进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有效手段。新时代,人们要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促进项目全过程环保管理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克,陈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作用与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 2.25(2):25-28.
[2]李国刚,赵岑,陈传忠.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 4,30(3): 4-8.
[3]余琦粟,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的相关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 9,37(7):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