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艺术与科学的较量

2019-11-01 11:15黄小薇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9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工智能

黄小薇

摘  要:艺术与科学本属两大学科,从本质上来看,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交叉的可能性。然而,于2011年2月17日落成的新加坡的艺术科学博物馆(ArtScience Museum)成为全世界第一座融会艺术与科学的博物馆,其标志着艺术与科学的合体并非空谈。自计算机面世以来,使得传统的艺术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才刚刚得以稳定下来,人工智能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工智能完全代替呢?众所周知,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原创性。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已经让这一核心产生轻微动摇。当曾经的事实演变成疑问时,伴随而来的是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意见的争论。王蕴红教授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中,艺术将成为其最难接近的部分”(转自崔爽,2017)。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上的角色,到底它是否可以读懂人心,从而进行艺术创作,还是只是属于科技的算法得出的结果,或者两者皆是?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计算主义;机器绘画

1 导言

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可以令一张简单的照片改头换面,甚至通过对颜色的调整、画面的合成、原始素材再加工等等,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张照片,变成具有更强大视觉冲击力的电影海报。软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与工艺,加入科学技术的元素,成为了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媒介。不难发现,一部分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例如版画、国画等艺术家,他们对添加了科技元素的艺术创作是持抵触态度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传统艺术家选择放下画笔,逐步转型为数字媒体艺术家。利用传统工艺与数字媒体的完美结合,创作出具有新的视觉元素的艺术作品。例如:在完成一幅水墨画的创作后,通过利用电脑后期制作,添加互动媒体技术,使得一幅静止的水墨画变成活灵活现的动态画作。从这方面看,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最典型的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应用在艺术创作中也是必然趋势,正如数字媒体艺术的一样,在发展初期,人工智能面临来自各个领域的不同声音,有人表示赞许,因为人工智能给艺术创作带来惊喜;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是基于一些由人工智能介入进行的创作令人忧虑。例如:复制原创作品(油画等)等较为负面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明朗。更重要的是,一些不恰当的应用有可能误导从事艺术创作的年轻人。

2 人工智能与人类在创作上的较量

人工智能出现对艺术创作迎来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比起当初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显得更具争议性。早在2018年10月23日佳士得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幅由人工智能制作的,名为《Edmond Belamy肖像》的作品以七千到一万美元的价格起拍。人们纷纷议论到底艺術家的价值是否不再如前?博登的观点是“在数字艺术中,计算机不只是个工具,可以将其比作一支新画笔,帮助艺术家们做他们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情。相反,如果没有它,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做到,或者甚至想都不用想”(博登,2017:84)。而在近期引起注意的,是一则由美国摩根大通银行聘请的人工智能撰稿人为其撰写的文案“没错,你可以把你手中的股权解锁现金”。该文案赢得的点击率远远超过该公司原本的文案写手。这无疑又是一则人工智能击败人手创作的例子。令人不解的是,到底这例子中的人工智能是如何赢得人们的喜爱的?难道人工智能真的可以读懂人类思维,洞悉人类喜好从而进行创作?一台无情的机器人甚至超越人类对人类的了解?学者张开是这样理解的:“人工智能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够模仿人类智能行为的智能机器,这其中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语言识别及处理、智能图像识别及输出、深度学习等等”(张开,2019:1)。虽然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够与人类智能相提并论,但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产生过程进行模拟后也能像人那样进行部分简单思考,而且未来甚至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超过人类智能。

回到前文摩根大通的文案例子,根据其首席营销官Kristin Lemkau的介绍,这一文案的成功源于数据库的建立。机器人通过收录的一百万多条的词汇,并按照这些词汇的元素,包括叙事、情感、描述、格式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再重组并加以调整,最后创作出最合乎人意的文案来。Kristin Lemkau进一步解释,如果有人向机器人提出问题,例如:问为什么选择用这个单词而不是另一个,机器人实际上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他们的选择不是根据某个单词或词组的意思,而是根据数学答案。学者李丰解释“经典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被看成是建立在‘归纳建模思路上,即模型来自于对规律或规则的归纳,建模即在描述被描述对象的规则或本质,所以模型中的每个变量和函数都具有特定的规律或规则意义”(李丰,2018:96)。这也许就是机器人与人类在这场创作较量中取胜的根本原因之一。

3 科技成就与艺术创作

“一个艺术创作新样本只有不能被深度学习算法根据艺术史经验建立起来的万能函数所完全拟合,才算得上‘艺术创作”(李丰,2018:98)。那么,到底是人工智能成就艺术,还是科技的手段使艺术的本质核心意义有所偏差呢?那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怎样厘清?对此,李森教授的见解是:“(科学与艺术)永远不可能相交,但是永远一起在伸向远方,因为科学的路径是直线向前的,而艺术不是,艺术是永远后退或者回归,永远用人类感觉和感知的眼、耳、鼻、舌、身、意初心、诗意初心召唤人的精神回归家园、回归天空同辽阔、与河山同起伏、与花草同柔弱的栖居之所,是作为人话之花的艺术,而不是科学”(转自张雪荣,2018:90)。同样的道理,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的见解是:“假设有一台机器,它的构造使它能够思考、感觉以及感知;假设这台机器被放大但是仍然保持相同的比例,因此你可以进入其中,就像进入一间工厂。假如你可以在里面参观,你会发现什么呢?除了那些互相推动和移动的零部件以外,什么都没有,你永远都不会发现任何能够解释感知的东西”(转自库兹韦尔,2016:35)。虽然“人工智能”一词并没有被莱布尼茨教授直接引用,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大胆地理解,莱布尼茨教授所指的“机器”是计算机。由两位学者的观点看来,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似乎是不可能融会的。

利用人工智能科技确实可以制作出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复制品。然而,一幅达芬奇著名的油画《蒙娜丽莎》被无限复制后,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不复存在。在此,单纯就原作创作而言,同一艺术家,同一画面女主角蒙娜丽莎,处在不同的时间,拥有不同的心情,也不可能画出与原画一模一样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艺术的核心价值“独一无二”,这里指的不是復制性的不可能性,而是指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心境、创作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艺术创作者与观众的沟通,因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家与观众沟通的载体,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一些作品时会感触,甚至当场流泪,这是因为通过一幅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内容,尤其还有画面背后的信息,艺术家想要述说的一个故事、一段经历、甚至一份心情。恰恰是这些,人工智能尚未可实现。

学者刘润坤指出“通过艺术品,人类的灵魂超越空间的有限性,可以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受众进行交流。人类灵魂的空间有限性使得人类有了交往欲望,而这种欲望也成为艺术创作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每一部艺术作品背后都凝结着渴望与同类交流的艺术家的灵魂”(刘润坤,2017:72)。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或者到达哪个层面,人工智能是不能代替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学者汪毅毅认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拥有洞察社会大背景而做出审时度势的‘创意能力?其生成的作品可否成为文化与艺术的引领者?基于同样工作原理下的人工智能作品又是否拥有能够见证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参考价值?基于上述对人工智能工作原理的解释,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汪毅毅,2018:99)。然而,博登的观点是“在数字艺术中,计算机不只是个工具,可以将其比作一支新画笔,帮助艺术家们做他们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情。想法,如果没有它,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做到,或者甚至想都不用想”(博登,2017:84)。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我们只能理解为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元素、增添了新技术,从而令其作品在展示方面与传统工艺有区别。新技术可以带来新的创造力,而这项新技术绝对不可能代替艺术家的思维和灵感。

4 总结

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选择一个合适的媒介使之呈现,就像油画需要颜料、画笔和油画布;石膏像需要石膏为原料等。学者也提出:“媒介的艺术‘传达是指艺术信息通过媒介诉诸受众的感官,达成知觉,形成认知并触发受众合乎预期的情感体验”(陈端端,2015)。前文借助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们提出了复制与不可复制的分界。“一篇文章的意思同它所使用的纸张和语言文字没有关系,在复印和重新印数时不会降低价值。但一幅画的质量会随着它所使用的材料一次次失去价值,蒙娜丽莎的真迹是画在画布上的,而印在明信片上的蒙娜丽莎却完全是另一幅画。然而安娜卡列尼娜无论是口袋书还是普通书,依旧是安娜卡列尼娜”(陈端端,2015)。而通过算法实现的创作也不属于艺术创作。只有合理的、正确地对待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才能避免走进误区。模拟艺术家创作风格进行的所谓创作,也只能被视作为“复制”的另一手段而已。正如赵兴博士与瞿振明教授的访谈中,瞿教授认为:“艺术创造里面有多少劳动的成分,人工智能就可以代替多少”(孟繁玮,2017:6)。换言之,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里面扮演的角色只是工具,要代替人类进行艺术创作,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崔爽(2017),“人工智能会‘放过艺术吗?”《科技日报》.

[2] 张开(2019),“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批判”。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3]李丰(2018),“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人工智能能够取代艺术家吗”?《现代哲学》,第六期.

[4] 张雪荣(2018),“2017年‘艺术与科学对话现状概述”。《民族艺术研究》,第一期.

[5] [美]雷·库兹韦尔(2016),《人工智能的未来》(盛杨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6]刘润坤(2017),“人工智能取代艺术家?——从本体论视角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民族艺术研究》,第二期.

[7] 汪毅毅(2018)“技术与内涵的一致性–广告设计人工智能文化内涵彰显的可能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第二十期.

[8] [英]玛格丽特·博登(2017),《AI:人工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孙诗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陈端端(2015),“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东南大学博士论文.

[10] 孟繁玮(2017),“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美术观察》,第十期.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湖南省艺术创作规划审稿会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