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山歌作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流传于江西九江城门乡大、小城门湖一带,因此又称“城门山歌”,后又逐渐在马回岭、黄老门、狮子等乡镇流行,是区域劳动人民劳作时用来舒缓疲劳、振奋精神、愉悦心灵的一种传统民歌,因其旋律中只出现三个乐音,故又称“三音山歌”或“三声腔”。九江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大多以劳动、生活、爱情为主要内容,其唱腔明亮、高亢、曲调悠扬婉转,具有浓郁的赣北地方特色,被称为九江劳动人民的抒情诗和教科书。
随着历史变迁和经济发展、现代农村劳作方式的改变和人们价值观取向的转变,人们对九江山歌传承的热情和关注度正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新时代让九江山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彰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已成为学界面临的一项课题。本文拟对九江山歌的文化生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合理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一、九江山歌的地理与文化环境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隔江相望,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之称,是闻名天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土地肥沃,名人辈出,民风淳朴,文化璀璨,是孕育九江山歌的肥沃土壤。
(一)自然地理
现有研究认为,九江山歌的最初发源地应该是九江城门盆地区域。九江城傍临长江,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隔江相望,古为“吴头楚尾”,其文化具有楚文化、吴文化、赣文化的融合特点。城门盆地是江西省北部岷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九江城西十里处。城门盆地南高北低,具有水域和田地各两分、埂垄与山地各三分的特点。虽九江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时起,但由于城门盆地地理位置隐蔽的特殊性,住在城门区域内的居民一直平稳,并未受战乱殃及,所以乡风、民俗都没有大断层过,较完好地保留了九江山歌的古风遗韵。由于城门盆地属典型的赣北稻产区及养捕区,劳作期间难免用歌声来表达记录心中的苦闷、喜悦,抒发对生活的思考、爱情的憧憬等。
谈及九江山歌的名称来历和功用,当地红心村村民一位叶姓老人告诉笔者:“九江山歌在我们这一直叫‘城门山歌,为扩大‘城门山歌的知名度,政府故在申报非遗项目时将‘城门山歌更名为九江山歌。因我们这里劳动任务多,季节性很强,有挖冬地,除草、耘禾等都用山歌来打趣,所以唱山歌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劳动疲劳,增加劳动效率,为劳作助兴,一般集体性地劳动都会用‘三声腔来演唱。”
(二)文化环境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古韵。千百年来,九江山歌主要以劳动人民口耳相传为传承方式,当地古文献也多有记载九江山歌的当时流唱情形。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霖雨苦多 江湖暴涨 块然独望 因题北亭》中的“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就描写了当时九江山歌的流传盛况场面。在明代九江府志中,有乡间民歌流唱着“山歌本是古人留,不唱山歌忘了祖”的文字记载。
谈及九江山歌的文化传承价值,有着“九江歌王”之称的现已80多岁高龄的徐嘉琪老师告诉笔者:“我们九江山歌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九江山歌的‘三声腔最有特色,按照我们当地人的说话语系习惯,1、2、5三音在生活语调中出现最多,所以,我们习惯以1、2、5三声行腔为歌。1984年8月,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孙慎和中国《聂耳全集》编委会全体成员在我们九江市人民剧院观看了九江民间音乐舞蹈专场节目,对九江民歌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九江的民歌看来确实丰富极了,很有特色。1985年,曾获华东地区民歌演唱会改编一等奖,演唱一等奖的九江山歌《新打脚车四部头》就显示出它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九江山歌生存的文化土壤也和我国众多民间音乐艺术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土壤一样不断变化,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劳动生产模式和农业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加上现代新型音乐艺术形式的多元化,青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取向转变,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九江山歌的生存空间和文化发展环境。
二、新时代背景下九江山歌生态环境短板
所谓的新时代,是基于特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战略选择。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的主要需求和社会矛盾从最初的简单被动的索取转向了主动参与,在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路径中,人们要学会研判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需求,主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主动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思路去探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路径。
九江山歌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近些年,地方政府也不断探寻其最佳保护、传承路径。例如,九江山歌的源头城门乡成立了九江山歌传习所,并整理了九江“三声腔”山歌100余首,对有影响的九江山歌传承人刘玉荣、叶金花等骨干进行了保护与培养,将山歌文化融入当地校园文化中。但在田野考察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九江山歌目前仍存在下列短板。
(一)宣传不足,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宣传不足,部分当地民众还是对“三声腔”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些学校虽有山歌引入校园文化的举措出台,但形式大于内容,深度探究其文化内涵不够。由于缺乏專门创作人才,作品内容和创新形式普遍不够精彩,难以吸引年轻一代有活力的群体。相比传统文化,年轻人还是更热衷于现代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导致目前“三声腔”的继承人仍主要为中、老年人群体,甚至出现了继承人断层的问题。
(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市场力量难以介入,缺乏稳定舞台
当地政府财力不足,市场力量难以介入,导致九江山歌没有经常性、稳定性的展示大舞台。尤其是市场力量参与性不够,对外宣传不足,导致九江山歌在现代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难以焕发出强大的艺术感召力和商业吸引力。
(三)缺乏专业资料网站和平台
通过网络查询,笔者很难找到一家当地文化部门网站和平台系统、详尽地介绍九江山歌前世今生的历史文化溯源资料。挖掘历史资料不够充分,涉及传承人传习经历的影像资料和有特色的演唱曲目为数不多,文化抢救性挖掘、整理速度滞后于传承人衰老的速度,数字化影像档案记录整理缺乏专门音乐人才,特别是对九江山歌传承人口述史方面的挖掘和研究还留存诸多空白,导致很多鲜为人知的传习经历和传习方法无法让大众知晓。传承人在公众心中缺乏存在感,导致传承人影响力偏弱,无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传承,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合理有效的传承与保护路径
九江山歌是九江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江西地域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有效的九江山歌传承和保护路径值得人们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拓思路。
一是结合九江的自然风光、璀璨文化、地理特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旅游文化,以旅游推动九江山歌的保护和创新,并以旅游产业为根基,建立和推广九江山歌的文化品牌。这样既可以商业利益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当地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当地劳动产业的升级,也可通过经济发展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激发当地群众的民间文化保护意识。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引进科学的非遗文化保护理念,谋求九江山歌与时代的契合点,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推进创新,以此强化九江山歌的传承和保护。传承、保护是九江山歌的发展前提,政府要在保护体系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明确九江山歌的保护不仅体现在音乐素材、技能上,更要体现在音乐创作、风俗文化和艺术内涵等方面。
地方中、小学校要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九江山歌文化,要积极引导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激发九江山歌焕发出内在生命力,让九江山歌和新时代的年轻一代审美需求相契合。在创新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西革命历史、现代男女爱情等为题材进行创作,保留“三声腔”的基本唱腔特点,丰富表现形式,将现代音乐的旋律和传统旋律相结合,让“三声腔”更加舒展、优美,激发现代观众的情感共鸣。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学者、高校音乐院系参与九江山歌的保护,探究九江山歌的创作和表演特征、规律,形成学术研究,挖掘九江山歌音乐形式中的艺术价值。
三是积极做好九江山歌草根阶层的口述史的记录、整理与挖掘,九江山歌的文化保护应该具有活态性。由于一些资深传承人、亲历者、见证者年岁普遍偏高,随时都有人亡艺绝的危险,当地文化保护部门要有与时间赛跑、迫在眉睫的意识,启动对现有传承人及传习者的口述志调查工作。调查中,可以通过先数字影像记录,后完善整理的思路,记录保存好九江山歌这一草根阶层的宝贵而又鲜活的音乐资源、影像数据,抓住他们传习人生的重点和亮点,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九江山歌的文化保护网站、数字化共享平台以供后来的研究者不断学习探究,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了解这一传统文化。
四、结语
新时代,人们仍然敬重先民的劳动、文化和生活底蕴,在那样的劳作方式和艰辛的生活状态下,九江山歌依然传承了上千年,证明了其不息的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保护和传承九江山歌的路徑上,人们要继续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传承理念,加强领导、宣传教育,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开展普查,建立完整数据库,增强大众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九江山歌必将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豫章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课题“九江山歌传承人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YG2018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一平(1969-),男,江西兴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