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要想做好扶贫工作,就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
——题记
脱贫路上追梦人
俗话说:路本无径皆脚下,再通达的道路也都是人走出来的。
人总是要经历一些逆境,才能够真正懂得通达的意义。回看新中国走过的历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并非一帆风顺。亦如脱贫,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可如果不经历伤筋动骨般的疼痛,又怎能脱胎换骨,彻底摆脱贫困。
自古以来,贫困就如影随形,吃不饱像一道枷锁,深深缠绕着人类的身心,也束缚着发展的脚步。如今,时代在进步,经济在腾飞,总体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状况较内地发达地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新疆南疆地区,长期相对贫困,直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水平偏低,甚至造成一些人渐渐地丧失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丧失追求幸福生活的欲望。
所以,摆脱贫困绝非是概念上的消除和口号式的应付,更不是花拳绣腿、摆花架子,而是要大踏步地追,跨越式地赶,实事求是地落实,真抓实干地进行。不仅要让所有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小有书读,大有事做,老有所依,还要让所有人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个不落,牵手共迎小康社会的到来。
“风筝迎风才能飞翔。”每一个成功的希望和幸福的未来都是来自不懈的奋斗和持久的努力。是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实现梦想的道路一定不是坦途,但只要我们抓住党的好政策、好机遇,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向前奔跑,我们期待的美好梦想一定可以实现,我们憧憬的幸福生活也一定能够到来。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带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正式吹响。
放眼神州大地,各族人民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正在书写一部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正在印证一场中华民族走向小康社会的时代变革。
时间如此紧迫,任务如此艰巨,新疆各族人民岂能落后!
自2014年开始,“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开始工作在广大农村、城镇社区一线,成为新疆大地上一道亮丽如虹的风景,一批批工作队员前赴后继,努力工作。
仅2018年,就有一万两千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七万六千名工作队员,他们带着党和人民的重大嘱托,肩负着“全民奔小康”的历史责任,抱着“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非凡志向,为大家舍小家,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将对党的忠诚与热爱镌刻在了广袤边疆,将对人民的真情与厚意倾洒在天山南北。
虽然他们坚守在荒孤冷寂的偏远村落,可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寂寞,反而更加全力以赴地为人民奉献青春、尽职尽责地创造性开展工作。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乌恰县黑孜苇乡坎久干村,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员们,正在用坚实的步伐带领全村农牧民奔走在脱贫之路上。他们带领全村的村民集体脱掉了贫穷的帽子,齐力迈向幸福的小康之路。正如工作队队长新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军所说:“只要你心无旁骛地做事,所有的困境都会成为成功的阶梯。作为新时代的逐梦者、见证者,只要胸怀梦想、脚步不乱,就会抵达胜利的彼岸,实现心中的梦想。”
是的,有梦就有追逐,有追逐就会有挫折,但只要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就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
赤贫岁月已远去
乌恰县,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下属的一个边境小县。它坐落于中国最西部,帕米尔高原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海拔2300米以上。这里有我国的“西陲第一哨”,也是祖国“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
这里地处两山交界,地貌呈侵蚀性断块山地,属于地震强烈带,也是帕米尔高原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壳活动较为活跃。自1889年以来的100年间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就达7次之多。最近一次发生在1985年8月23日,震级7.4级,造成房屋倒塌3万余间,67人死亡,200余人受伤。地震还造成了地质破坏,裂缝、崩塌、滑坡及喷沙冒水异常现象随处可见。9月12日又发生了6.8级的强余震,直接造成了5公里多的地震带断裂。所有的土坯房坍塌殆尽,使得本来就被贫穷折磨的农牧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灾后重建政府拨款给农牧民盖了砖房。可乌恰县又先后经历了2008年发生的6.8级地震,2012年发生的5.0级地震,2018年发生的4.9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再结实的砖房也经不起多次地震的摇晃和风雨的侵蚀,当初坚实的砖瓦房如今也变成了危房。
乌恰,是柯尔克孜语“乌鲁克恰提”的简称,意思是“大山的分岔口”。常住人口以柯尔克孜族为主,占全县总人口的70%。
2019年3月26日傍晚时分,我一路辗转,来到了这个被称为“神奇天际”的地方——克州乌恰县黑孜苇乡坎久干村。
黑孜苇乡坎久干村紧邻乌恰县城,是由原乌恰县国营羊场改制而成的城郊村。全村有三个村民小组,319户971人,有柯尔克孜、维吾尔、汉、回、哈萨克5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为柯尔克孜族,共744人,占总户籍人口的76.6%。2014年新疆能源集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入驻以前,这里是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达139户467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之多。那时村子里处处是破败的景象,除了那条一脚踩下去灰尘能灌满裤腿的土路让村民们烦恼不已,摇摇欲坠的房屋也让村民们成天提心吊胆,更别提贫困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在坎久干村,抑或是整个乌恰县,村民的住宅基本上都是政府统一建造的砖瓦房,赈灾救济的痕迹随处可见。虽然大部分村民家里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但外部却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地处地震断裂带上,再结实的砖房也无法与灾难抗衡,再加上他们的经济条件差,哪里还有能力顾及那些表面的东西。就像村支书吐尔达力·哈山所说:“肚子都吃不饱,哪还有钱弄房子。再说,今天你花钱弄了,明天又地震了怎么办?与其花那个冤枉钱,还不如多买几公斤土豆和白菜吃呢。”
在新疆能源集团的精准帮助下,在全体“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共同努力下,如今坎久干村已经渐渐地走出了苦难,摆脱了贫穷。
看着村民井然有序的生活和恬静优美的村景,我以为坎久干村的过去很是不错呢。可是当新疆能源集团现任的“訪惠聚”驻村工作队长蒲建宏告诉我村落以前的景象时,我还是委实吃了一惊。
他说:“刚入驻这个村的时候,村里破败不堪。往村委会门口一站,说句难听话,全是鸡粪的味道,胃浅的人估计要吐,因为对面就是废弃的养鸡场。粪无人清理,经长期风吹日晒,那发酵后的气味弥漫,臭不可闻。其他地方到处都是沟沟坎坎,脏脏破破的,简直就像是垃圾厂一样,杂草、垃圾袋和卫生纸应有尽有。为了整治环境卫生,董事长亲自带领我们全体工作队员们清理垃圾。为了让农牧民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季,能源集团出资每年给村民发放过冬用煤。我们还给每个贫困大学生每年一人2000元的捐助(不包括政策性补助),包括内高班和内初班的学生,只要他们愿意读书,好好读书,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有书可读。”
其实,这不过是他们几年来扶贫工作的冰山一角、小荷一尖而已,时间才是最好的验证,接受才是最好的肯定。经过两年多的沟通和磨合,村民们终于明白,认命不行,只有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农民也一样可以做一个逃出泥沼的幸运儿,一样可以摆脱贫穷,走出苦难,做一个对生活有美好向往的人。
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向善向好的心是坚定的,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是迫切的。工作队几年来所做的一切他们看在眼里,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一心为百姓干实事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更认可了这群与他们情手相牵的新疆能源集团驻村工作队的伙伴们。
工作队积极与当地部门洽谈和协商,使村民们顺利搬迁至新的小区,住上了城市规模化的抗震安居房,还为村里修了四通八达的柏油路。村民们终于逃离了无穷无尽的地震恐慌,也告别了雪漫裤腿和泥沾鞋帮的土路。祖祖辈辈的悲苦命运就要在他们的身上改变。
紧接着,经过村两委紧锣密鼓的规划和部署,加上全体工作队员们的辛勤努力,现在村委会前面的养鸡场已经彻底清理移除,并平整出了很大一块地,计划要在这片土地上建一个既具规模化又具现代化的商业园区,让坎久干村民们利用市郊的地理优势经营商业。
我在走访的过程中,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过去村里的状况真是太糟糕了,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天晴的时候灰尘灌满了裤腿,下雨的时候泥浆沾满了鞋子,春秋就更不用提了,反正一年四季就没穿过一双干净的鞋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住的房子,生怕哪天一觉醒来就到了天堂。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的生活开始一天天改变,不到三年时间,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在整洁舒适的富民安居房里,幸福得很。”
旧村落里烤馕人
3月28日下午,因工作队有会议,我准备一个人去村里走走。我步履轻松地向那神秘的村落旧址溜达过去。
那里是被遗弃了的等待拆除的老居民点,废旧的房屋已经被震得摇摇欲坠,破烂不堪,感觉随时都会坍塌变成一片废墟。这里的村民已全部搬迁新居,只有几户人家还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这里也是村委会准备要推平盖大棚的地方。
我是想来看看地震遗址的,感受一下这么多年来农牧民是如何在贫穷和恐慌中度日的。这里的老居民点基本上还是比较集中的,都是灾后重建的房屋。两排房屋中间有一条被车辆压得坑坑洼洼的土路,看似很宽阔,实则只有很窄的两条道可以行走,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挤压得面目全非了。
在这片没有多少生气的遗址中,我突然嗅到了浓郁的烟火气息,于是顺着烟雾缭绕的香气,走进一间虽然破旧不堪,但已被加固过的民房里。就在这个七平方米左右的房屋里,我看到了一个跪在馕坑边上打馕的男人。他正在熟练地把弄着一个圆盘大小的面饼。弄好形状后,又在上面压上印花,撒上芝麻,沾上葱花,然后放在一个圆形的布托上面,再放进馕坑,猛地一下扣在馕壁上。过了一会儿,他又将刚才放进去的馕用钩子钩出来,抹上一层清油,再扣进去烤一会儿,一个清香味美的馕饼就诞生了。
这个打馕的男人叫艾力,今年42岁,维吾尔族。也许是因为常年的烧烤工作或家庭压力,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艾力的脸膛被烤得黝黑,可他依然做着这个足以养活整个家庭的工作。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着一家妻儿老小,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男人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
台面上堆了一堆的馕饼,估计有一两百个,想必他很早就起来了吧。我很好奇地问:“师傅,你是不是很早就起来和面了?”
“是啊!我五点就起来和面了,要不然赶中午烤不好,下午卖给谁去?”艾力笑着说。
“现在才十一点你就烤了这么多,一天你要烤多少个?”
“每天最少要烤三百个才能赚到钱,烤太少了就赚不到。”
“烤三百个能赚多少钱?”
“不一定,平均每天可以赚150元到200元。”艾力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笑容,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捉襟见肘的,毕竟还有两个学生要供。
艾力告诉我,他大儿子在太原理工大学上学,小儿子在内地上内高班,两个孩子学习都很好,这也是他唯一的希望。他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十来岁就跟师傅学烤馕,学了六年才出师。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常年烟熏火燎地跪着打馕,身体早已不如以前了,他希望将来两个孩子有出息了,他就不干了。
“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退休了有退休工资,生病了有农村医疗,我们不需要孩子赡养我们,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艾力边干活边对我说,言语中透着对国家深深的感激和爱,这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我问:“这里的人都已经搬到新楼房去住了,你为什么还在这么危险的旧房子里烤馕?”他的回答让我心底里佩服,他说:“我们的新小区靠近市区,不允许烧煤,用电烤炉会增加成本,我只能在这里烤好,再拿到市区去卖,这样既省钱又不违反规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说起现在的生活,艾力更是激动不已:“现在生活简直是太好了,房子、医疗、养老、教育都给解决了,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习近平主席的肚量太大了,全国的老百姓他肚子里都能装下呢。我们住在这么远的地方,他都能关心到呢,真是太感谢了。以前我们过的生活真是太苦了,晚上没有电,点的都是煤油灯,房子里都烧的黑黑的,还啥也看不清楚,就那样还不敢烧时间太长,得省着点用。现在都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晚上跟白天一样的亮堂。电费也从过去的6毛降到了4毛,一个月也用不了多少电费,也没什么负担。以前我们吃的都是苞谷面馕,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现在孩子们吃的都是白面馕,没有肉还不吃饭,这样的生活以前哪有?”
“你家没有地,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也挺不容易的,那你有没有领低保?”艾力看着我边摇头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他擦了擦手上的面粉说:“以前生活不好的时候有,不拿没办法,生活不下去,孩子们也上不起学。现在国家啥都管了,还拿低保就太不像话了。”他边说还边用食指往自己脸颊上抹:“现在国家富了,外国才不敢欺负我们了,如果我们再把国家吃穷了,外国还会来欺负我们国家的。如果那样,我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所以我去年就把低保给退了。”
国旗飘在高原上
坎久干村有三个小队,其中三小队位于60公里以外、海拔3000多米的肖热力山区。在这个闭塞的高海拔区域内,三小队的常住牧民人口51户172人,他们居住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放牧,还有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为祖国戍守边疆,维护边境。每逢冬季,肖热力山区便隐于白茫茫的世界之中,天凝地闭,雪虐风饕,封山长达7个月以上。
大雪封山道路封闭,车辆无法通行。而此时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非常恶劣,牧民们的生活环境异常艰苦,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进入4月以来,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牧民的情况,能在第一时间赶赴山区看望、慰问守边护边的牧民群众,解决他们灾时所需,工作队随时都在关注道路开通情况。他们等啊盼啊,终于等到道路开通了,而此时已是五月中旬了。
5月14日清晨,由工作队长李建军带领的车队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携带精心准备的爱心物资向山区进发。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准备好了200个“爱心馕”和充足的糖果衣物,并一一分装好,准备入户走访时送给乡亲和孩子们。为了能让长期生活在山区的牧民们体会到党的关怀,李建军建议在牧民相对集中的地方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和集中宣讲活动,还特地为牧民们准备了宣讲的政策性资料和全民联系卡,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国家的惠民政策,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实干苦干,争取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幸福小康之路。
由于南疆气温骤升,冰雪快速消融,极易发生融雪性洪水。车队翻达坂、趟河流、爬山坡、越沟壑,一路险象环生,状况不断。当车队行驶到一处河流,由于水量大、水位高、流速急,一辆车过水时被呛熄火,陷在了湍急的河流中动弹不得!车队立即停了下来。看着越来越急的水流,大家顾不得多想,迅速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全部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在大家齐心协力连推带拉下,终于将陷在河流中的车子拽了出来。历经4个多小时艰难跋涉,车队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见到了心心念念牵挂已久的村民。看到由于长年受高海拔影响和强紫外线照射个个嘴唇发紫、皮肤黑里透红的牧民们骑着马早早地等候在那里时,大家非常感动。李建军颇为动容地说:“与他们艰苦的生活相比,我们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是啊!人的生命虽然是脆弱的、渺小的,但面对生活却要坚韧和顽强。无论是优越地过,还是困苦地活,都必须假借时光之手和血肉之躯顽强支撑着、忍耐着、继续着。这些生活在边疆地带的人们,尤其是高原和山区的农牧民,虽然他们以前的每一天都被贫苦和忧戚充斥着,长期的贫困环境的闭塞使他们被现代社会落下。对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入驻,他们既没有激动也没有冷漠得拒人千里,而是保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
得知工作队带着他们的所需物品来探访他们时,他们的内心是十分期盼的,也是非常感动的。正如李建军所说:“当我们的车队抵达指定地点时,村民们已经全部集中在那里守候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渴盼的眼神,让人看了心情久久都不能平复。”
其实对于高原上的牧民而言,祖国70年的成长与变化,最直观的是羊群变大了,生活变好了。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大山就是羊群。对于升国旗一事,他们内心很期盼,那种神圣的场面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如今终于有了可以亲身体验的机会,怎能不激动?
为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帕米尔高原上空高高飘扬,简单的互动后,李建军亲自选址,带领村干部和牧民们安装旗杆。这既是村级阵地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工作队的重要职责,更是山区172名牧民的热切企盼。在大家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历时一个多小时,总共三节、高达10米的国旗杆终于安装好。李建军亲自主持升旗仪式,全体人员整齐列队,神情庄重。伴随着用汽车音响播放的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原上冉冉升起,人们凝视国旗,齐声高唱国歌。大家都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一位牧民双手跷着大拇指,满含热泪地说:“今天我真的是太高兴了!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放牧生活,参加升旗仪式是今生头一次。国歌响起,我真的很想哭。以前我们每次遭受灾难,都是党和国家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内心十分感激,但无法表达,也无处表达,只有好好放牧,现在可好了,有地方可以表达了。以后想念党想念习主席的时候,就来这里仰望国旗,歌唱祖国。高原虽然气候寒冷、生活艰苦,但有了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我们什么也不怕。”
工作队员们深知上一次山不容易,總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多给群众传递党的真情和宣传党的声音。升旗仪式结束后,全体牧民自发地围坐在国旗杆前,静听李队长的宣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就像这次的雪灾,虽然它可以将山路封住,可它却封不住我们相互牵挂的心。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56个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都是一家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要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儿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坚决远离宗教极端,积极配合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工作,努力拼搏,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持续不断的掌声在广袤的高原上久久回荡。
大家庭里共成长
我刚到工作队采访的时候,发现每次吃饭,队员们都会自觉地在自己的饭碗边放一张餐巾纸。我并不觉得奇怪,以为这餐巾纸是用来擦嘴的。我吃完饭,就将擦嘴的餐巾纸扔了,可队员们吃完饭用餐巾纸擦完嘴后还擦碗。
“你们平常也是这样?”我疑惑地问濮佳队长。
“对呀!我们平常都这样。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习惯性地用擦完嘴的纸把碗里的油擦干净了再扔掉,这样既节约了用水,还不用洗洁精,因为我们都是轮流做饭洗碗,避免了那种好吃懒做的情况发生。这些都是董事长教的。” 濮佳说。
我有点惊讶。
“我们董事长就跟我们的大家长一样,啥事都能替你想到,包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的要求是,你不会干活没关系,但你得有一颗勇于学习的心,不能啥都依靠别人。就像做饭,好多人可能在家不做饭,但到了这里,你就必须得自己动手。做的再不好他都说好,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你肯做就是进步,他都会鼓励大家的。” 濮佳自豪地说,“他说,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工作或学习上,生活也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一个人如果思想上是巨人,行动上却是个矮子,那么他的人生肯定是不完美的,我们要二者皆备,追求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的完美人格。”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刚来驻村的第一年,村里到处都在搞改造,李建军彻彻底底地放下了领导身段,全身心投入了基层建设,成天灰头土脸的,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特别是夏天,为了整理村集体环境,他親自带领大家从羊圈开始清理。羊圈里的羊粪板结很厚,空气中又充满了沼气,天气又火热,苦不堪言。
“其他人感觉受不了了,会出来休息一会儿再进去干,而他即便累了也站在原地休息不出来,一直坚持到挖完才出来。回到工作队时他感觉嗓子不舒服,坚持几天更是疼痛难忍,结果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氨气中毒,嘴里和嗓子里已经大面积溃烂了,就这样,他还坚持与大家一起劳动。”提起这件事大家都很动容。
后来李建军才告诉大家,其实他刚开始就感觉有点呼吸困难,他想是因为羊粪太臭的缘故就没当回事儿继续干,结果几天下来大家都还好,而他却莫名其妙的中毒了。原来其他人每天都会更换一次性口罩或更换口罩里面的过滤芯,而他却一直戴着那个被污染得早已没有了防护作用的口罩在干活。
其他队员因没能及时提醒他而感到愧疚,他却云淡风轻地说:“生命就是用来经历的,没有经历怎么知道生命的可贵。”
李建军带领工作队员们一干就是18天。特别是他中毒后还不下火线,装车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用手一块一块往上搬羊粪。看到这些,村民们不再无动于衷,开始自己动手清理羊圈了。
村民们对李建军和工作队彻彻底底地服了。
杏园里的幸福事
坎久干村除了赶上了中央和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经济的有利时机,在地理位置上也有着明显优势。它距离乌恰县城仅2公里,距离喀什和阿图什也不过90公里,而且全程高速,区位优势明显,知名度较高。
新疆能源集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几年来的倾情付出和辛勤努力,赢得了坎久干村民的高度信任。村民们对于他们提出的振兴乡村计划和打造“百杏生态园”的构想更是全力支持。
“百杏生态园”依托坎久干村杏园内上百棵树龄近百年的古杏树和依山而立的高原自然生态风光而建,是具有柯尔克孜特色的集“赏、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手笔。是整合了新疆能源集团专项帮扶资金、乌恰县扶贫资金和江苏常州援疆资金共同建设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
当你行走在坎久干村的乡村大道上,很难想象这是一条乡村道路,感觉像是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现任工作队长蒲建宏告诉我:“一般的乡村道路很窄也很薄,返修率相对较高,而我们为了长远的计划,也为了杏园的发展前景,将这条村道共铺了三遍,厚度像高速公路,宽度像城市街道,宽敞美观、平整结实。打造“百杏生态园”就是为了给乌恰县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也是为了让村民能够有一个收入稳定、就业方便、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他们想到了,也做到了。凡事从发生到接受总有一个过程。这条乡村道路也不例外,从拆迁到建成,再到接受,并非那么顺利。尤其是刚建好的时候,村民们对于乡村环境并没有太多干净整洁的观念,依然延续着脏乱差的习惯。
“冬天冰雪覆盖还好一点,一到春天化雪的时候就遭殃了,路面上全是羊屎,踩在脚底下就像和稀泥似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村民们也不打扫,依然在路上赶着羊群。”提及此事,蒲建宏无奈地说。
为了帮村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李建军亲自带领全体工作队员们一遍遍地打扫。时间一长村民们也不好意思了,参与进来一起打扫,慢慢好习惯就养成了,道路一脏,村民们就会自觉清扫。
任何事都一样,只有把它管理好了,村民也就爱惜了。他们也知道这样的环境来之不易,他们也知道干净的环境看着也舒服。
除了那条直通杏园的村道外,园区里的石板路美观结实。施工方的负责人说,杏园里的道路都是百年工程。路基的最底层铺的是20厘米厚的戈壁层,然后是20厘米厚的混凝土和5厘米厚的干硬性砂浆,最上面又铺了5厘米厚的花砖,厚度达到了50厘米。这些花砖都是李建军亲自设计的图案,很精美,形状各异、色彩多样。
园区两侧是木栈道,用的是俄罗斯进口的防腐木,颜色黝黑雅正,路面平整光滑,绝对是夏日里浪漫赏花的休闲雅道。夏日,木栈道两侧的杏树中间开满了波斯菊和格桑花。来这里休闲的人们,既能品尝到高原杏子的独特美味,又能观赏到高原之花的灼灼华光,行走在悠悠木栈道上,客人们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在杏园建设过程中,用工全部使用了本村村民,为不少人提供了挣钱的机会,使得老百姓从内心里觉得这是一件兴村富民的好事情。
村民图尼萨·阿仁说:“我们杏园里的杏子又大又甜,每年成熟了以后吃不完就浪费了,等杏园建成以后,我们的杏子就不再卖了,主要是让游客来旅游观光的同时能享受到采摘杏子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人来我们村里旅游,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再就业的机会,这样挣的钱比卖杏子可多多了。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还有3000多元工资,比在外面打工还挣得多。”
坎久干村的村民是何其幸运,他们找到了从根本上去改变家庭命运的办法。杏园的成立,使村民回流人数倍增,家庭幸福指数更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状态。
成功属于信念坚定的人。在全体工作队员们的辛勤努力下,坎久干村的杏园项目日趋成型,进展飞快,杏园的旅游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也基本形成。
村支书吐尔达力·哈山说:“现在不仅是村干部的眼界和思路打开了,老百姓对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很足,对美好生活更是充满了向往。”
同心养殖同心圆
穿过杏园,往山边走两三公里路便到了坎久干村的养殖基地,136个整齐划一的羊圈像安居房一样矗立在山边。同心骆驼养殖合作社就在羊圈的后面。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养殖基地基本没人。我悄悄走近,发现每家的羊圈里不仅养了羊,还有牛、马、驴、牦牛等牲畜。也许是因为环境太过安逸,也许是因为众生皆得安饱,我没有听到它们过分的喊叫,透过门缝看到它们和谐相处、安逸自在。
绕过羊圈,我来到了同心骆驼养殖合作社。幸运的是,我正好赶上了一只母骆驼生产。看着那只可爱的小宝宝在驼妈妈的帮助下努力挣脱胎衣,真想出手相助,可又怕破坏了它们的自然生产法则,只好远观。终于挣脱胎衣的小驼羔,还未等眼睛完全睁开,就想逞能站立于这个世界,无奈腿脚太软,几经周折,最终未能成功站立,累得趴在了地上。可能是因为刚刚从妈妈温暖的胎胞里出来,还不太适应温差,渐渐地,小驼羔的便冷得发抖。妈妈舔舐着小驼羔身上的血迹,似在鼓励它尽快站立起来。
还有一头母驼在不停地嚎叫。养驼人马麦提图尔荪·阿不都卡地尔告诉我:“你真的很幸运,这个骆驼也将在今天临产。一天之内能赶上两个母驼生产,是会有好运的。”
我曾经在罗布泊腹地探访过野骆驼,知道骆驼是很神奇的生灵,它们能够在火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穿行,又能在不毛之地罗布泊存活,既能对抗群居的狼群,又能抵抗恶劣的生态环境。
他还告诉我,以前每家每户也只有几只骆驼,现在成立合作社以后就有一百多头了,除了四十多头待产和哺乳的骆驼,还有十几个可爱而又肥硕的小驼羔,其他的都赶到山里放牧去了。
“听说驼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我好奇地问。
“驼奶卖得特别好,每公斤60元,还供不应求。我们的驼奶是不加水的纯奶,骆驼散养的,奶味道和浓度也好。我们的骆驼吃的是高原地区的盐碱草,喝的是无污染的高山雪水。生产期的骆驼一天就得1600多块钱的草料,而且我们对草料的产地和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必须是优质草料。下一步我们还要生产骆驼奶粉和其他奶制品,把我们的骆驼产业做起来。”
“听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脱贫致富的产业构想。”
“这些都是工作队为我们筹划的。要不是他们想法多、点子多、办法多,我们可能到现在都脱不了贫,更不要说富裕了。”
“以前的生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一说到以前,村民们都那么感慨?”
“能不感慨吗?以前烧煤没煤,烧柴没柴,就连住的土坯房子也是刮风漏风、下雨漏雨。一到冬天,人冻得瑟瑟发抖,个个穿得跟熊似的,就那样都觉得冷。再说那时也没什么衣服可穿,不是亲戚给的,就是别人捐的,要不就是各种颜色的旧衣服拼起来做的衣服,几乎就没有穿过什么新衣服,要多困难有多困难。现在的生活,跟以前饿死的人梦想的天堂一样,想要啥有啥。”说起以前的生活,阿不都卡地尔不停地揉搓自己的双手,似乎在刻意掩饰着自己内心的酸楚。那双黝黑且布滿了老茧和裂纹的双手,已经将历经磨难的岁月清晰记录了下来。
看着他如此激动,旁边的哈书记接过了他的话头:“我俩是发小,他家的条件我知道,确实很苦。那时候他家兄弟五个,吃穿都成问题,他从八九岁就开始劳动,当车夫帮助家里挣工分。那时候好好劳动一年才能挣300到350块钱,要是不好好劳动,挣的就更少了。”
“现在每年的收入怎么样?以后有什么打算?”为了不让他们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苦难记忆中,我忙转移话题。
“现在的年收入15万有呢,以后我还准备要大力发展驼奶产业。”说话间,阿不都卡地尔顺手从酒缸里舀一碗驼奶酒让我品尝。酸酸甜甜的,真的很好喝,喝完胃里暖暖的。
我早就知道骆驼的繁殖率很低,所以对同心骆驼养殖社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得这么好,充满了好奇。
哈书记看出了我的困惑,说:“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教给他们致富的技术,培养他们主动务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贫困,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却是无限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抱团取暖的合作模式。经过一年经营,2018年2月4日坎久干村召开了建村史上的第一次分红,现场向3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2017年度的分红1000元。
也许是因为幸福来得太突然,也许是因为心中存有太多感念,合作社社员木斯塔帕·玉麦日阿洪激动地说:“这是真的吗?怎么觉得像做梦。给大家分红,比我自己拿钱更幸福、激动。真的太感谢工作队以创新的模式组建了经营合作社,我要学好养殖本领,靠养骆驼脱贫致富。请大家相信,只要我们把骆驼养好了,大家就有更多的就业和分红机会,我们的幸福生活真的就在眼前,真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千亩田地总关情
坎久干村以前是一个国营羊场,这里的村民大多是以前国营羊场的职工。2007年国营羊场转制成为农村以后,羊场的职工自然而然成了农村的村民。
身份的转变,并没有使坎久干村民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相反,人多地少,没有保障,贫穷与坎久干村村民如影随形。
除了同心骆驼养殖合作社以外,驻村工作队想尽了办法帮助村民创造致富的机会和学习致富的本领。最让我震撼的是,为了给村集体创收,驻村工作队在李建军的带领下,为村委会开辟了一千亩荒地给村集体创收。
“这一千亩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真不容易。以前这里荒草遍地,可再荒再乱也要把这片地开垦出来创收。按当初的地价估算,一亩地一年按最低价格500元出租的话,一千亩地一年也有50万元的收入。50万元对一个以前零收入的村集体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固定收入,可以做很多事情。有了这笔收入,村委会就有了说话的资本和做事的支撑,所以我们必须将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站在那片广阔无边的田地边,工作队队长蒲建宏边回忆边说,“从打井到开垦种植,再到铺滴灌买种子,都是我们亲力亲为,包括出资出力。很多队员们本来还挺白净的,等荒地开好了后回去休假时,黑得连家人都不认识了。”蒲建宏轻松地笑着,可我知道他内心中万丈激情后的辛酸。
有时候想象与现实的距离总是让人无法估量,我存疑于这片曾经荒草连天的土地是如何开垦出来的,存惑于这片泽人的心田是否能释放出沁人的心香。于是我将自己充满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蒲建宏队长和队员伊力亚尔:“1000亩荒地都租出去了吗?目前有没有产生效益?”
“当然,开垦出来的第二年我们就租出去了,自然也产生了效益。你看,这片地刚开始全是盐碱地,我们在每片土地上都铺设了滴灌,种植了苜蓿,就是希望土壤能有所改良,效果还算不错,基本上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蒲建宏笑着回答。
自然生态就是这样,荒之逾荒,繁之逾繁。今天的垦荒,便是明日的繁盛。着眼长远,既造福子孙,又扶贫扶志,何乐而不为?!如果缺乏远见卓识,不能授人以渔,就算解了燃眉之急,那也只能是蓬草之雀、藩篱之鷃。
脱贫攻坚也是一样,坚而不攻,贫必随之。只要我们追梦于脱贫之路上,毫不动摇,临危境而永不退缩,百折不挠,贫困必可摧之,梦想定能实现。
我顺着蒲建宏指的方向放眼望去,阳光洒在密密麻麻的黑色塑料滴灌上,淡淡地泛着微光,早已风干了的枯草虽然没有了生气,却也依然摇曳多姿的立于风中。忽然一只飞雀落在路边的铁丝网上,用一双黑黝黝的眼睛打量着我,嘴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似乎在诉说着自己曾经的荒凉与孤寂,又似乎在述说着工作队员们垦荒的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