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视野”,原本是指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整个空间范围。辞海解释为“视力所及的范围,思想和知识的领域”。历史视野应可指我们所能感知的历史领域。“视野缺失”则无法看到完整的空间,那么“历史视野缺失”则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历史,造成思维的局限和不足。例如: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这是2017年全国卷1第25题,学生错误率高,认为该题材料与选项的关联不明显。这道考题实际上暴露了我们现行教材以及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学生缺乏关联思维,无法从整体把握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视野的狭窄。
历史学家白寿彝曾指出:“所谓从整个历史发展看问题,一个是横向看,看在全国范围里起了什么作用,发生了什么影响;再一个是纵向看,看上下几千年”“从整个看问题,那才看得清楚,从局部看局部怎么能看清楚呢?”而我们现行高中教材是专题式的,在时序上是断续的。高考却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历史阶段和历史发展趋势,这对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那么,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去培育学生的关联思维,从而拓展其历史视野呢?
主题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提炼主题是明确教学目标、渗透核心素养的必备过程。有主题的教学设计才能使一节课有深度、有高度。一般情况我们可以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出发提炼出能够统揽全局、涵盖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内容的主题,以此构建历史的横向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某段时期的历史。笔者以两汉时期为例加以说明。
2017版新课标的相关内容: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从新课标的要求不难看出,汉朝政治上削藩、军事上开疆拓土以及思想上尊从儒术等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来展开的。教学设计如下:
以时间轴+历史地图导入,渗透时空观念并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整体把握两汉时期的历史。
通过两幅地图的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西汉前期和后期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这样学生必然会产生很多疑问,如西汉与匈奴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西汉初年没有解决,汉武帝时期却能够得以解决?西汉为何能开辟丝绸之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为何采取不同的经济、政治、思想措施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结合文字材料让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阅读教材思考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经济、政治措施或制度?并分析原因
问题2:思考汉武帝即位之初面临怎样的形势?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问题3:对比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治国理念和措施,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汉初和汉武帝时期面临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措施甚至不同的治国理念,从而使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一步步巩固。在此更渗透了唯物史观,任何政策、措施、思想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最后师生围绕这一主题将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措施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整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历史的生命力在于其始终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习惯于从一个一个固定的点去看某个制度、某个人物的思想、某个历史事件,而忽视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我们认识的僵化。其实僵化的不是历史,而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我们的认识才是丰满的、全面的,才能真正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下面笔者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对此加以说明。
2017版新课标的相关内容: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中枢政务机构。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以时空为框架,首先梳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脉络,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并非两个毫无关系的制度,而是有着明显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汉武帝时期的“中朝”的核心尚书台,就是原本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曹魏时期取消了尚书台与少府之间的隶属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到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九卿则演变为九寺、五监,负责执掌一些次要的事务性工作,受制于六部。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演变,不仅仅是中央权力机构名称的简单变迁,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其中更蕴含着皇帝的家族事务逐渐与国家政事分离,中央政治制度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趋势。
当然,历史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可以有机统一在教学设计中的。仍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在纵向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打通横向的联系。如三省六部制虽然从机制上理顺了皇相间、宰相间的权力关系,却并不意味着皇权的真正加强。数百年的武人、门阀所构成的统治集团,依然可以通过传统的入仕途径干政乱朝。因此,隋唐帝王就不能不同步思考另外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统治集团的重组。于是,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逐渐得到统治者的青睐。这样就将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有机统一到统治集团重组的主题中去了。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不是更立体、更富有逻辑性呢?对于学生而言,是不是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
世界意识就是要求我们走出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割裂的误区,在世界史的整体框架下去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从而加深对我国各个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认识。这种意识对于学生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笔者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来加以说明。
新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与2003年版课标相比,新课标强调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凸显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将甲午战争放在中日改革的大背景下,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可能学生对于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对于甲午战争不能仅仅从战争本身来分析,我们将历史的眼光拉长拓宽,从19世纪中期洋务运动展开,并将其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现代化浪潮之中,德意志的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英国的议会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中国与日本几乎同时起步,为何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有因才有果,我们探寻甲午战争失败之果,其实更应追寻“其因”。当我们深入考察中日改革之路,就可以发现,虽同为改革,方向和理念却迥然不同。我们是师夷长技,日本是脱亚入欧;我们是中体西用,日本是全盘西化。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我们对于自身和西方认识上的严重不足。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还在坚持“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却已经在呼吁“一定要使日本变成一个西洋式的文明富强的国家”。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将视野放在中日的对比之上,通过“两种方向迥异的变革运动”“两种大相径庭的历史判断”“两种迥然不同的西学之路”“两种完全相反的战争预测”“两种完全不同的战争准备”等一系列的比较。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站在那个时代去反思,去体会。
由此可见,世界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加宏观、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更深切地理解历史长河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辉煌或落寞、成功或屈辱,兴盛或衰败都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可以不断追寻和思索的人类财富。对于中学生而言,理性而深刻地看待本国和世界,甚至曾经的敌国,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应有的品质,也是我们强化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