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行观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意义

2019-11-01 08:52杨建辽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内化论语思想品德

杨建辽, 孟 远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9)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1]实现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知”与“行”的统一,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试金石。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知行偏差现象较为普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缺陷是一个重要方面。孔子是知行统一论者,在促进知行转化方面有着内在逻辑。因此,探讨孔子知行思想,分析知行转化的内在逻辑对我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继承:孔子知行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早在《尚书·说命中》就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2]239的说法。孔子在批判继承《尚书》的基础上,对知行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知行思想。

1. 知、行及其关系释义

“知”与“行”在不同的语境和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知”与“行”兼具动词和名词的含义。就本文来说,“知”是指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认识;“行”是在道德认知指导下所作出的道德行为。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不同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概括起来,可分为行重于知、知易行难、知行合一、知先于行、通过行才是真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行易知难等八类。对同一思想家,比如孔子,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宋志明就认为包括孔子在内的先秦中国哲学的知行关系是行重于知,他指出,“但在重行这一点上……并没有原则分歧”[3]。而牛伟、王英则认为孔子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儒学的本质体现在‘知行合一’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即个体把内在之知转化为外在之行。”[4]

2. 孔子是知行统一论者

不可否认,孔子重视道德实践,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2]42即使学习再多的知识,不能够上通下达,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这句话从侧面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2]19,直接指出,行动要走在言语的前面。但这并不代表孔子轻视道德认知。恰恰相反,孔子同样重视道德认知的积累,认为道德认知是道德实践的前提。

孔子认为“学”是修身进德的前提。他在总结自己一生时写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2]18孔子把“志于学”作为自己的人生起点,通过学习“礼乐”培养“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2]26在孔子看来,具有忠信品质并不值得骄傲,重要的是要好学,通过勤学积累道德认知,为形成道德品质提供原料。

孔子虽不是中国哲学史上提出“知行合一”的第一人,但这并不影响孔子注重知与行的统一。从《论语》的相关论述中可以发现这一点。比如,孔子在评价弟子时指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2]24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不光要看他说了什么话,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和他说的一样,是否能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说,孔子是知行合一论者。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是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道德的形成过程就是实然不断趋近应然的过程。这种“应然”是内容及其实现的双重问题。这就是说,这种“应然”是建立在对社会经济生活及人的正确认识与反映基础之上的,具有现实性和客观性,这为人们的品德修养提出了目标与要求;这种“实然”则是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状,为这种“应然”的实现提供了必要与可能。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不注重以理论解释世界,相反,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在正确解释、认识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在道德领域亦是如此。“所谓道德,就是道与德的统一,是由道而成德的过程。”[6]在这里,“道”是指社会伦理秩序之“应然”,“德”是“道”的外在表现,是道德实然向道德应然趋向的过程,是道德实践。因此,道德应然包括认知与实践,是知与行的统一,是由“知”不断向“行”转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应然”与“实然”、“知”与“行”矛盾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124历史地说,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灌输于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是该历史时期之道德“应然”,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在这种“应然”的引导下不断地由“实然”趋向于“应然”,实现“实然”与“应然”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联结“应然”与“实然”的桥梁,是促使“实然”不断趋近“应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知行转化,实现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和孔子的道德追求是一致的。问题是孔子是如何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内在统一的呢?

二、转化:孔子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

孔子作为知行合一论者,在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统一方面有着自己的逻辑和机制。厘清这种内在逻辑和机制,对于创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正名”以明德

“正名”,即名副其实,使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名分相称,是给个人确立符合自身身份的道德标准,明确自己道德修养的方向。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大夫、士僭越礼制,行为与其身份不符。孔子提出“正名”,认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2]42孔子认为,为政首要的是要使“君子”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只有这样,社会才可能安定有序。那么,与“君子”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呢?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行为规范,明确了“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行。这既为君子提出了道德要求,也是君子的理想追求,激励着君子毕生在实现“仁”的道路上前进。

2. 内化以养德

内化是指在明德的基础上将符合自己身份的道德标准培养成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过程,是自己修身进德的过程。养德是孔子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为此他设计了一系列的方法。

(1) 立志。孔子的“志”是关于个人精神修养的道德追求。志向作为一个精神目标,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和付诸实践的动力源泉,在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人格修养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28,强调志在精神修养上的首要地位,足见孔子对“志”的重视程度。只有“志于道”,才有可能引导人们加强对礼乐制度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2) 好学。好学在孔子的进德之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强调好学是成就自己一生的首要前提。一个有十户的小村子,孔子谦虚地认为一定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忠信之人”,但却没有和自己一样好学的人。在孔子看来,“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2]30教化学生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化道德。也就是说,学习不仅要学习客观规律,也要培养道德。而道德培养是更重要的方面,“修习目的不是纯粹的博闻强记,也不是为了炫耀辞章,而是为了学习父子、兄弟、夫妇之伦理道德。”[7]学习知识是为道德培养的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以道德知识为主。这当然与当时孔子“为政以德”的道德理想相一致,与新时代的学习有区别。但必须承认,学习在道德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总之,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并讲究学习的方法,通过学习来获取道德认知,加深对道德的理解,从而为道德修养奠定基础。而只有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人们才可能将这种道德认知实现内化。如果说,实现道德内化是品德修养的传送带,那么,好学则是需要传送的产品,通过内化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3) 知礼。“礼”有两层含义,即规矩制度和个体内心的道德认同。知礼,首先是学习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和规矩制度;然后在社会规矩制度的约束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18用法制禁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即使免除刑罚也没有羞愧之意。在法制禁令下,人们虽然不敢为恶,但为恶的心理还在。但是如果用道德礼制来引导民众,则对为恶感到羞耻并且极力追求善。知礼,要有道德主体的内心认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2]39。人们遵从这种公序良俗的过程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人在依“礼”而行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的进序。只有这样,“礼”才能成为约束人道德行为的外在规范。

(4) 尚乐。“乐”本指音律优雅的音乐。但儒家认为,“乐”还有培养道德情操,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礼记·乐记》)[2]566,“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2]569。儒家推崇音乐,发挥音乐在培养人们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一是将道德理念、道德要求内含于音乐之中,二是优雅音律本身就有种使人心情舒畅、陶冶情操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理念内化为民众的情感,实现受教育者内心情感要求和外在规范要求的和谐统一。

这一系列方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有其自己的内在逻辑,即立志-好学-礼乐教之。树立符合自身身份要求的道德目标作为自己精神修养的努力方向;通过好学吸收、掌握符合这种道德目标的养料;并通过外部约束、内在感化的方式培养这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将这种道德内化于心。

3. 外化以成德

成德, 即依从内心道德认知和外在道德约束成功实现思想品德认知向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 。思想品德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的结合体, 只有顺利实现这种转化, 思想品德才能形成。 作为知行统一论者,孔子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对道德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实践,听其言而观其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2]39“克己”, 即用内化于心的道德认识约束自己,“复礼”, 即践行外在的道德规范, 强调用内化的“仁”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实践。 孔子为顺利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通过三个阶段, 五大步骤的有机结合,设计了一套知行转化的教化机制,如图1。

图1 知行转化的教化机制

其中,明德是孔子由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的前提。孔子认为“正名”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2]42。名副其实是孔子树立的一个被大家公认的符合身份地位的价值标准,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和精神动力。养德是孔子由思想品德认识向品德行为转化的关键。“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2]39,孔子认为,道德的外化关键在主体的内心,在于内心的服从和认可。如果内心不认可,即使再好的秩序也会被人们抛弃。因此主张通过学习道德认知,并在外在礼仪制度的规范和音乐感化内心的双重作用下,实现道德的内化。“成德”是孔子人格修养的最终结果和外在表现。孔子非常重视思想品德认知向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既要“观其言”,还要“观其行”。为了成功实现这种转化,孔子除了注重学习、知礼、尚乐外,还强调发挥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模范作用。

三、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 孔子的知行转化逻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对中国产生几千年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转化机制有其内在的逻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其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思维、理性直观的能力,能够指导人们有目的地认识事物、解释事物并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非理性因素则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等。非理性因素能够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情感和意志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因素,“既是思想政治道德认识转化为思想政治道德信念的催化剂, 又是思想政治道德信念转化为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的推进器”[8]。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起作用。在孔子知行转化的逻辑中,既强调好学知礼的理性培养,也不忽视立志尚乐的感性教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的认识过程。

现代心理学认为,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是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稳定行为习惯的过程。一种道德认知的获得,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实践决定的,但这并不否定学习的重要作用。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道德认知的内化。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内化起源于对道德概念的把握,通过内心的认可才能形成。道德意志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中介,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可以说,内化的过程,道德意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成,而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意志的作用下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孔子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与教育心理学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有某种契合,即通过学习掌握“仁”,通过礼制约束和音乐感化实现“仁”的内化,并在“礼”的约束下实践“仁”。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也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持之以恒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教育系统与客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教育系统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中介共同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以教育中介为纽带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教育客体则处于主体地位,二者如鸟之两翼共同推动教育效果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受教育系统的直接影响,还受周围客观环境的间接影响。同样的,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强调要教与学相结合。“教”是指教育者的传授,“学”是指受教育者的学习,强调受教育者要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27;注重启发学生,发挥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突出环境因素,强调周围环境对人思想品德的影响,“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2]41。通过周围环境的熏陶、引导,实现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

一言以蔽之,孔子的知行转化逻辑符合心理认知和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我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重要思想资源。

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借鉴孔子的知行转化逻辑

借鉴孔子知行转化逻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仅因为其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在理论上,继承、转化孔子的知行转化思想是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避免两种极端:一是过度强调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理性教育,或者盲目肯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感性教化;二是过度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接受式教育”,或者盲目肯定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育”。要既强调学习在道德养成中的原料作用,又不忽视音乐疏导情感的功能;既强调发挥教师的身正示范作用,又不忽视对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28(《论语·述而》)的教育方式。这对我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重大价值。

在实践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特别理想,生活中知行偏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孔子的知行转化逻辑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从实践效果看,孔子的知行转化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孔子的知行转化逻辑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证明,确实具有认识上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可能解释在历史浪潮中这种思想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因此说,通过继承、转化和发展孔子的知行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3. 在继承孔子知行思想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孔子是知行合一论者,实现知与行相统一的理论前提是“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2]39。孔子认为,教育客体的内心认同是道德实践的关键。但是,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学习和实践又是人与人相区别的枢纽。为此,孔子设计了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路径:①用“正名”的方法制定公认的符合个体身份地位的道德标准;②这种道德标准要成为人们精神修养的价值追求,发挥理想信念的动力作用;③在这种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学习吸收这种道德认知的养料;④在礼制约束和音乐感化的双重作用下培养这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完成道德内化;⑤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付诸道德实践,促进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借鉴孔子知行转化逻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做到以下四点。

(1) 细化符合教育主体身份地位的道德标准,发挥教育主体的道德模范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41(《论语·颜渊》)孔子认为,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对老百姓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习近平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9]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进一步规范教育主体的道德要求,提高教育主体的道德修养,用道德主体的人格魅力引领教育客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促进教育主体的知行转化。

(2)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既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精神修养的动力源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2]28孔子认为立志加强道德修养,是我们精神修养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0]个体亦如此,必须有理想信念的鼓励与指引。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以理想信念作引领,以理想信念为前进的动力。

(3) 规章约束和内心感化相一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孔子认为“礼”在精神修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强调“礼”的约束规范作用,人在“克己复礼”的过程中加深对“仁”的理解,实现“仁”的内化。需要指出的是,“礼”的规范作用的实现,更多依靠的是社会舆论力量与道德主体的内心认同。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强化道德舆论对教育客体的约束作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兴媒体在引领社会舆论方面的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氛围。一种品德形成的关键是内心的认同。品德行为的实践与否关键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品德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也就是说,思想品德的培养关键在于内心的认同。优雅的音乐在培养道德情操、感化人的心灵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音乐创作的题材,既通过歌曲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宣扬了核心价值观,又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化人们的心灵,实现内化于心。总之,外在社会舆论和内心感化的双重作用有助于实现思想品德的内化于心。

(4) 重视学习与强化实践相统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并不否定学习在获取间接经验中的作用。列宁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1]。灌输,从教育客体的角度来说,就是加强学习。孔子重视学习在精神修养方面的作用,主张要教与学相统一,学与习相促进。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既要发挥教师的教的主导作用,也要启发学生学的主体意识;既要强化学习的基础作用,也要发挥温习反思的巩固作用,在教与学、学与习之矛盾运动中提高学习的效果,加深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实践是思想品德的外显,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孔子不仅强调通过学习等措施将道德认知内化,还重视付诸道德实践,“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2]24。孔子通过建立道德评价机制、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来实现道德认知的外化。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同样需要注重教育客体的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孔子的知行观,尽管是封建社会的反映,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某些精髓依然适合于中国当下。中国人民正处在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这样的梦想要求我们从历史中、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新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摆脱固有偏见,在挖掘、继承孔子教育思想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内化论语思想品德
选择
如何读懂《论语》?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