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出生活的绚烂花蕊

2019-10-31 03:48刘志成
西部散文选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私语书稿体裁

刘志成

《与天地私语》是童如珍即将出版的散文集,也是继他《春的诱惑》之后的第二部个人文集。在当下,出版一本著作已非易事,对于童如珍的想法,我充满钦佩和敬意。一本小册子,是对一个作家的总结,也是对一个作家莫大的鼓励。所以我首先真挚地祝福他的作品集能够早日出版,早日与读者见面。

在茶余饭后,我一篇篇仔细阅览着他的文稿。他的书稿里收录的稿件,每篇字数不是太多,但很丰富,正适合阅读,且读起来非常惬意,生活气息很浓烈。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情怀,细读作品,恍若看见作者正与天地私语,邀花草赏月,同虫鸟聊天。当一个作家把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写入作品,我便打心底觉得高兴。纵观当下许多散文创作,它们已经脱离了生活,完全成了辞藻的堆积,华丽而不实;内容空洞,只是泛泛而谈,我自认为读之已毫无意义。最近各方都在倡导非虚构写作,而我认为,散文的创作首先就要非虚构,只有真实的东西才可以写得行云流水,才可以写得深刻,才可以让读者走进你的世界。作家童如珍在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可见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作家。

对于童如珍,我有所了解。他是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的会员,也在学会主办的《西部散文选刊》上刊发过一些文章。

起先知道他,是在山东分会的群里。他的作品在《西部散文选刊》于18年6月组织的“山东专号”上并未出现。直到编辑18年11期时,我才看到他的作品《家酿醇香》,我算是第一次认识了他。那时,我就觉得这位作家不简单,他把平实的生活写得如鱼得水,溢满真情,盈满爱意,我便在心里隐隐有一种期待他作品的冲动。前段时间,他把自己的书稿全都发给我,我才真正地走进了他的作品,走进了他的文学世界,我对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童如珍,笔名书头。1962年12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他先后在学校与党政机关任职。现为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艺委会副主席,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燕京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成员,《新蕾》杂志副主编。他善以文笔描绘实景,用真情撼动心灵。将自然万象、世间百态、生活体验、人生感悟浓缩于文字。他创作的小说散文,诗词歌赋,杂文随笔等见于纸刊与网络平台,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征文大赛奖项。

在教学岗位呆过,这便为他扎实的文学功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又在党政机关任职,这更使他的写作视野上升了另一个高度。说他是多面手毫不为过。他写小说,写散文,写辞赋,还写杂文,随笔,可谓在各种体裁间游刃有余,颇有建树。观望当下作家群体,可在各种文体中穿梭的作家少之又少。这足以见得童如珍的功力不凡。

我创作的主要体裁是散文。早期也创作过一些诗歌,但后期主要以散文为主。所以我想从收录于书稿中的散文简述一下。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据记载,“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被读者誉为“无声的老师”、“无墙的大学”的《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随着中国文学事业的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如今,散文是当今文学界最活跃的文体。因了字数的限制,报纸、刊物上大量刊载散文,它广受读者的喜欢。

有人说,人人都可以写散文,但要是想写好散文,那是非常困难的。散文,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叙述,简单的真情流露,它需要有思想来支撑,来体現。评论家贺颖女士在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论坛的讲话中说:一个清醒而独特的灵魂,才会赋予你发现这个世界的独特角度,一个人的思想与书写,唯有灵魂的参与,才能在最凡俗的生活中的时时刻刻,于大多数人最为熟视无睹的平凡场域中,感知得到它的独特殊异,并最终将之以文学的力量传递于世人。是的,散文的创作需要有灵魂深处的思想构建,它需要从文字中展现出作者隐藏于心底的强大追诉。

童如珍的散文,正如《与天地私语》书稿介绍中写的那样:朴实无华的语言,清新脱俗的观念,不由得使人顺着作者的视野与心灵轨迹,去触摸宇宙的脉搏,倾听天地万物的戚戚私语,让自己的灵魂涤荡洁净,蓦然升华。在他的作品中,承载着他的世界观和思想观。这些并不是通过他文章语言中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读者读后思索才可得到的“沉甸甸”。

希望他的散文之路越拓越宽,越走越远,走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一片辽阔天空。并坚持初心,书写生活,书写自我。

猜你喜欢
私语书稿体裁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初 雪
枷 锁
茫然的体裁
长恨歌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体裁好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