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柳
中国古代的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的尊称,传说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故称炎帝。炎帝还有另外一个称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有一个透明的肚子,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最早的农业专著《神农本草经》,发明了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神农氏的故事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佐证,即便是《神农本草经》也是口传而已,因为那时还是结绳记事年代,没有文字,东汉时期才整理成书。可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是哪一种农作物?
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话题,考古学家的答案并不完全统一,西方的观点是小麦,因为在古埃及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了小麦的残骸,于是推断大约在万年前,当人类还住在洞穴里的时候,就开始把野生的小麦当作食物了。东方的学者认为是粟,也就是小米,理由是在内蒙古敖汉旗发现了大量小米的化石,经中国和世界考古专家多次反复碳化分析研判,权威认定出现在八千以前,故命名“八千粟”。
自从“八千粟”的出现,攸关小麦的争论便销声匿迹了。
九月的气候最为适宜,不热不凉,成熟季节的干爽糅合在微风里,阳光也不像酷暑时那么肆无忌惮了。这个时候,我和作家同仁们,开启了穿越时空的采风之旅。在敖汉乡间村路上穿行,秋天的味道丝丝漫卷,灌满浆的玉米撑开包皮露出黄橙橙的牙齿,向日葵把头转向太阳的方向,焗成暗红色的高粱活脱顶着红缨的江湖汉子,名声在外的胭脂稻则开始泛黄了。当然,看到最多的还是谷子,绿油油的谷子地平展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籽粒饱满沉甸甸的谷穗把头齐刷刷地垂向土地,似乎对土地的滋养哺育无限依恋与感恩。
敖汉素有世界小米之乡之誉,从敖汉博物馆展出的八千粟化石标本推断,敖汉小米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時期,距今八千二百多年,那时华夏农耕的先祖炎帝神农氏还没有出现。敖汉人真的很幸运呵,那么早就吃上了小米。感叹土地的憨厚,无穷无尽的付出。小米是谷物中最低调的,主动把自己归类于杂粮族。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行走的这片土地先后被石镰石斧、青铜器、铁制梨锄和现代农机具反复耕耘过,历经远古刀耕火种和现代农业的索取,可土地依然是老样子,默不作声,憨憨地奉献。土地是万物生长的依附,是生命的起点和归宿。艳阳高照,秋韵悠悠,米香缕缕,勤劳的敖汉人在致富的道路上快步行走,这里的人们对土地格外钟情。虽是浅秋,但路旁的花朵未凋,林木摇青,走上一段曲曲弯弯的山路,前面,就是敖包山了。
敖包在塞北很常见,敖包常常与爱情故事连在一起。车在半山腰处停下,徒步行至山顶,眼前为之一亮。平展展的田野绿波荡漾,林网成荫,农庄掩映在苍翠的绿霭中,远处的老哈河波光隐隐,大自然的丹青妙笔把敖包山周围勾勒得钟灵毓秀,视野之内一派葱茏苍翠。敖汉的朋友介绍,倘若是在深秋,五颜六色的枝叶满坡满谷,层林尽染,那才是敖汉最壮目的风景。心里暗自感叹,如此山清水秀,蒹葭苍苍,必是富庶丰腴之地。
您真的猜对了,这里就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的世界小米之乡。
在敖汉旗博物馆,玻璃展柜里罩着几粒黑糊糊的东西,馆长说这就是“八千粟”,小米的化石。真佩服考古学家的眼力,他们凭借蛛丝马迹和依稀模糊的细节就能考证复原历史,这么小的颗粒混杂在土壤中,且经过几千年的风蚀,他们是如何辨认分离出来的?2001—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考古大队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从三个地点采集植物标本进行浮选,从中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籽粒,其中黍占90%,粟占10%,呈人工栽培形,黍即黍子,粟即谷子,说明谷子最早在这里得到驯化和栽培,经北京大学和加拿大、英国权威机构以C14碳化手段检测论证,距今8000多年以上,比欧洲地区发现谷子早2700多年,由此奠定了敖汉旗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旱作农业起源地的重要历史地位,并由此推断敖汉地区有近万年的农耕文明史,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敖汉旗是公认县一级出土文物最多的地区,境内的小河西文化遗址年代在8500年前,出土的锄形器、磨盘、磨棒与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认定是原始农业的萌芽。而农业的启蒙与发展与人的居住密不可分,恰恰在“八千粟”化石出土地发现了兴隆洼、兴隆沟等大量古村遗址,说明人类活动与农耕文明相辅相成。在出土的陶器上,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个“米”符号写在陶片上,字体清晰,估测是甲骨文早期形态,从而也证明当时周围种植大量谷物。
在石器时代,农作物由野生到人工栽培,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特征,实际上到伏羲、女娲和神农原始社会中期,一些农作物应该被发现了一些,尽管比小麦、黍子和谷子发现的晚了几千年,至少不会是单一的小米,但我想一万年前笃定没发现棉花,自然也没有棉布,先民们或是兽皮裹身,或是赤身裸体,黑峻峻的还有从原始密林走出的痕迹,用石器收割庄稼自是粗糙潦草,留下毛茸茸参差不齐的茬口,居住的是石屋石洞,靠燧石取火,可是没有铁锅,原始人做小米饭的工序实在想象不出。敖汉小米就是在那样朴实的环境下起步,古老而神秘。风风雨雨,岁月磨砺,时代变迁,粟和黍这些古老的农作物不但没有在发源地灭绝和消失,而且繁衍不息代代传承。
农耕文明辉映历史前进的脚步。在敖汉8300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到处都摇摆着谷子健美的身姿。先民们用石耜耕种,用石刀收割,诠释远古农耕文明是在石器时代起步的。既然历史给这片土地植入粟的基因,即便是延传到现代农业的今天,仍然保持祖宗的模样。由于粟和黍多生长在旱坡地,株型较小,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在很大程度或田间管理诸多环节,依然延用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只是不再使用石镰石刀石斧,用锋利的镰刀收割谷子,自然不会像原始社会那样杂乱无章,留下的茬口更低,谷子地的垅条宛若写在大地上的诗行。2012年,以粟和黍为代表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又被国家农业部列为第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小米在中国,中国小米在敖汉,世界小米之乡定格在这片耕种万年的土地上。2013年8月6日,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在敖汉召开,来自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小米与农耕文明进行深入探讨。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精彩生动,视野宽泛,见地独到,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理论性。截止到2018年,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已经召开了四届,敖汉小米似乎有扯不完的话题。
博古论今,以史为鉴,是一个理性民族的优秀品质。对于敖汉,他们并非在躺在历史的矿床上沾沾自喜,不厌其烦地张扬过去,在理清过去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借助小米之乡这一平台,走出新的高度和境界。歌德说过,“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敖汉旗没有固步自封,在小米的系列开发上从没停止脚步,从农耕文明过度到现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对接和财富的转换与增长,与时俱进,推进小米产业化。在敖汉,谷子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农作物,也是第一大杂粮作物,敖汉小米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市场对敖汉小米认可度很高,是赤峰乃至内蒙的原生态绿色健康农产品,成为与红山文化齐名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岁月淹没了许多往事,可睿智的后人总能一件件从历史的古井中打捞出来。触摸八千粟的源头似乎很遥远,可感觉它又离我们很近。2012年5月,在出土“八千粟”化石的敖汉兴隆沟遗址又有重大发现,竟然出土了一尊令世界讶异的泥塑陶人,被考古界命名为“中华祖神”。祖神盘腿打坐,面带惊骇,嘴巴圆张,像是在提醒人们,很多未知的东西还沉睡在地下,但历史的真相总会显现,就像潮水褪去礁石一定会裸露一样。
(此文获首届全球环境500佳“启功杯”征文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