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梅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起着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等特点,但是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为确保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档案的特点及档案管理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城市规划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当前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开发利用;优化策略
城市规划档案是记载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它详细记载了城市发展的各项信息,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直接关乎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做好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组织城市建设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但是,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采取优化策略非常必要。
1城市规划档案的特点
1.1内容广泛,种类繁多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内容日趋复杂,需要记录并保存的档案也随之增加,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文件及前期调研资料,现场勘察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资料、施工计划资料、整体工程建设资料及竣工决算成本耗费资料等,对于这些内容都要详细准确地记录,以备后期的查询等工作。
1.2归档内容联系紧密
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统一形式,在划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城市规划档案也必须有很强的规范性,工程的前期规范、中后期进展等资料要准确反映流程全貌,在档案记录中要采取统一标准,主要包括规划时间、地点、范围及面积等要素,其目的是方便中后期工作人员查阅。
1.3涉及部门众多
城市规划档案牵涉的内容数量繁多,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土地管理、建筑、金融等多个领域,这些部门都要参与到城市规划档案的管理工作,具有社会性质,可以说是城市发展范围的覆盖,是城市的核心。
2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亟待优化与完善。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2.1设施落后
传统的档案保管模式一般是把全部纸质档案集中存储在档案室内,档案室空间狭小、管理落后,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存放档案的环境潮湿,以致档案发霉、被虫蛀,或者发生火灾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其次,纸质档案只有一份,一旦意外发生,档案将面临难以恢复的隐患。再次,相关部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管理资金严重不足,难以更新管理设备与档案存放环境。
2.2机制落后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地市只是根据自身特点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城市之间的交流沟通,导致管理效率较低,并且政府相关部门的档案数量众多,尚未建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成为阻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一大因素。
2.3信息化滞后
建立电子政务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相关部门并未制定电子政务的行业标准与规范措施,结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并且,对于管理流程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准备工作也不充分,严重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
3城市规划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策略
3.1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约束作用,为档案管理人员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所以,为高效开展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以健全的制度做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严格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工作职责,使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出相关责任人,减少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疏漏,避免损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时要结合具体实际,确保科学性与实效性,使工作人员明确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树立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另外,还要为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城市之间的档案资源可以共享,充分发挥档案资料价值,供相关部门参考使用,为城建部门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3.2理顺管理要素
档案管理部门往往对档案基础信息资料的整理汇编工作较为重视,但对其中相关数据要素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则不够重视。在新的城市规划编制中,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历年来的城市规划档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尤其是对诸如产业、居住、人口、交通等核心规划元素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与比对,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城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相关历史档案数据的整理、分析与比对,可以发现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对城市规划的不同要求,进而为新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针对當前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应根据档案部门整理的工业用地情况,在编制新的城市规划时,合理布局,从容积率、用地性质等方面进行整体统筹,满足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需求,服务于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例如,上海的城市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就走在了时代前列,人口密集、缺少绿地、建筑稠密曾经是上海城市建设的三大难题。相关档案资料显示,1978年上海人口密度已达4万人,平方公里,而人均绿地面积仅仅有0.47平方米。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汇总了上海市各区域的城市规划情况,为实际规划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参考资料。随后,上海城市规划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世博会后规划出占地面积近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00余万平方米的高端国际会展商务区,同时在该区域将建筑物高度控制在30米以下,避免建筑物过于密集。对于道路的宽度也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利于市民休憩,同时在规划中引入“城在林中”的理念,将大面积绿地穿插于建筑物中,实现建筑物与绿地的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3.3服务地区规划
规划档案包含着浓厚的城市文化。深入挖掘规划档案中的城市文化并对重点区域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是判断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支撑。在对一个城市地标性建筑进行规划、选址的过程中,相关规划人员要对档案中的历史人文情况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并提炼,使历史文化遗存能与园林景观及城市功能融为一体。
3.4进行专项分析
随着城市规划范畴的持续拓展,移动通信、广告布局及水源地保护等新领域规划工作的占比逐步上升,同时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调整工作方法,服务地区规划发展的需要,为新领域规划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3.5推进档案编研
推进城市规划档案编研工作,是合理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料的新途径。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工作人员既要对原始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文献汇编,还要对档案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文献编研,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再形成三次文献编研,从而将编研成果转化成高水平的档案资料。
3.6构建档案数据库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烦琐,在整理文件时甚至可能使文件遭到破坏,并且档案传递中有可能出现字迹磨损或者档案意外丢失或损毁等情况,严重影响档案管理质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档案管理数据库,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将全部纸质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并全部扫描进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作为副本存放,可实现城市规划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即使纸质档案意外损毁,也能有档可查,还能降低档案保管人员工作量,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查询,实现档案资料的长久保存。查阅电子档案可以有效减少对纸质档案的翻阅频率,有利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并且让工作人员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数字化建设,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档案保管成本。
4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档案管理的作用更为重要,它全面、准确记录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全部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参考。当前,我国的城市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方法,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管理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