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道地药材保护与发展对策

2019-10-31 00:56浙江省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322300宗侃侃
新农村(浙江) 2019年10期
关键词:磐安中药材药材

浙江省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 (322300) 宗侃侃

浙江省磐安县是“中国药材之乡”,也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全县有药用植物1 219种,种类数量占全省的68%,道地药材“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主产于磐安,俗称“磐五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磐安境内的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药镇”是全省唯一以中药材为基础产业的省级特色小镇;浙八味药材市场是长三角地区硬件设施最好、交易面积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近年来,磐安依托“药乡”独有的生态资源,以“磐五味”中心品牌为引领,以“浙八味”药材市场为引擎,以“江南药镇”特色小镇为平台,努力打造全域“中医药健康养生园”,推动“药乡+药市+药镇+药园”四位一体融合发展。

1.道地药材种植情况

磐安中药材种植始于唐,兴于宋,有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上中药材最大种植面积达6.6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不含木本),当前实际种植的面积为4.2万亩。浙贝母已成为磐安的当家品种,全县种植1.35万亩;元胡县内种植7 000亩,此外,还有本县药农到仙居、东阳、缙云等周边县市租地种植;白术、玄参近年来种植规模有所萎缩;白芍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面积基本稳定在1 200亩。近年来,铁皮石斛、三叶青、白及等珍稀药材以及覆盆子种植面积增加明显,目前全县已有覆盆子6 000亩、铁皮石斛1 000亩及三叶青、白及等珍稀药材500多亩,已成为中药材产业新的增长点。2017年,全县中药材总产值5.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4%,总体发展形势良好。

2.主要问题

(1)种质资源退化,种植规模萎缩 种质资源是道地药材保护与发展的基础。目前,由于磐安缺少必要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机构,品种选育相对落后,且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药农的药材种源往往自繁自育、自留自用,商品化程度相对较低。多年种植后部分道地药材品种(如玄参、白芍等)出现品质退化情况,种子种苗质量难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药农因产量不稳定、效益不明显而弃种。目前,磐安中药材种植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连片生产规模偏小,基地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受到外地市场冲击及中西部地区中药材产业扶贫政策和县内可种植田地、农村劳动力等要素减少的影响,白术、玄参两味道地药材萎缩较为严重,种植面积已不足高峰期的十分之一。

(2)缺少龙头带动,市场竞争力不强 中药产业生产经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少龙头型企业,且带动作用不强,不足以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被动形成“卖药材,买药材”的单一模式。产业集中度不高,各自独立经营,无序竞争时有存在,难以形成集群优势,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另外,由于“单家独户”的种植模式,以至于种植不够规范,生产加工水平不高,“磐五味”品牌产业化不强。中药产品结构仍较为单一,特色优势品种少,主要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主导产品的优势不明显,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影响了产业化形成和发展,造成磐安道地药材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优质优价未得到体现。

(3)资源利用率低,三产融合不足 总体来说,磐安县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仍以原药材销售为主。中药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链短,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一二三产有机衔接不够,跨界融合还未成体系,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从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看,中药农业发展基础虽然扎实,但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规模和组织化程度仍需提升;中药工业比例偏小,道地药材消耗率低,发展相对滞后;以浙八味市场为龙头的中药商业发展较好,带动周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大;中药与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还未真正形成,产业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挖掘。

3.对策建议

(1)科技兴药,确保磐安道地药材品种优势

一要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整合县科技局、中药材研究所、大盘山管理局的相关科研资源,加强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省中药研究所、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联合开展浙贝母、元胡、白术、玄参、白芍等磐安道地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建设浙江省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和大盘山珍稀药用植物繁育驯化基地,重点做好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研发工作,筛选出抗病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同时,开展磐安县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全力构建道地良种选育繁育体系,确保良种市场供应,满足磐安道地药材的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磐安道地药材产品的研发。鼓励科研院校或龙头企业以磐安道地药材为原料,深度开发浙贝母、白术、白芍、玉竹等药材产品,如白术膏、玉竹酒、磐安药膳等养生保健产品及其他中药衍生产品等。

三要强化服务联动和支持。以省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为契机,构建全方位产业服务体系,涵盖磐安道地药材基础研究、技术指导、产销对接、宣传展示、金融服务等一系列功能,并试行“共享车间”“集中仓储”等创新方式,引导农户、企业、市场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实现多方共享共赢。

(2)质量兴药,推动磐安道地药材品质提升

一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当前,应以“磐五味”为主的磐安道地药材中药材技术标准体系为基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药材商品质量标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和中药材初加工、贮运、包装等质量标准,扎实构建磐安中药材绿色品质保证体系。

二要着力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出台政策,鼓励同仁堂、康恩贝、天士力等大型药企到磐安建立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规范化生产基地,使之成为磐安道地药材的核心基地和品质代言。

三要加强市场监管,实施质量保障工程。继续开展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假劣中药材产品;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完善市场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第三方监督检测平台;以组建“江南药镇中药产业联盟”等形式,加强磐安中药材生产经营流通主体的自律和监管,从而实现磐安道地药材的优质优价。

(3)融合兴药,发挥磐安道地药材品牌效应

一是以“政府引导、公司主体、市场运作”方式,促进“政府、企业、市场”三方融合。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制订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磐安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发展;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式投入参与磐安中药材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完善优化营销体系,以打造浙产道地药材的集散和交易中心为目标,构建互联网线上道地药材交易平台,打响“磐五味”道地中药材品牌,实现与其它地区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达到“产业支撑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是延长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三产融合。首先要在稳定磐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中药材深加工和产品开发能力。同时,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特色小镇“江南药镇”的创建,顺应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推进磐安中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旅游文化、养生养老、医疗保健、休闲观光等产业的高度融合,构建“道地药材+”中药产业融合发展磐安模式,打造“中国磐安·江南生态养生源”品牌。

三是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三者融合。继续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与招引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开展“招院引所”,建立专家库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三者融合,不断提升磐安中药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发挥磐安道地药材品牌效应,打响“磐安道地精品药材”品牌。

猜你喜欢
磐安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磐安工业园区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浙江磐安:“交旅融合”,服务“两山”经济
平均落差300多米 杭绍台高速磐安大盘山路段即将完工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