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10-31 06:52台州学院丁虹尹
小学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均分平均数平均分

台州学院 丁虹尹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整体情况集中趋势的代名词,应用于数学的方方面面。虽然不是实质的数字,但又的确来源于个体数据,反应真实情况。平均数算法的多样化,其算理和算法作为知识起点衍生出的内容,以及平均数与个体数之间的联系,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本文的灵感来源于锦园小学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平均分》和《平均数》,听完后我对于“平均数”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整理记录下来。文章将围绕“平均数”与“个体数”,对它们的两种计算方法(移多补少、总数均分)以及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一、个体数与平均数在不同学段的呈现方式

(一)低段教学,出现平均数概念,但不突显

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平均的概念是二年级学习“平均分”的时候。平均分意味着把总数分成若干份,使得每份都一样。举一个例子:“将15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个桃子?”我们知道答案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得到5个桃子,然而我觉得,这5个桃子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它应该让小朋友意识到,这样的分法的的确确做到了公平公正、数量一样,所以这个5不单是每人分到的桃子的个数,即我们称之为“个体数”,它还体现了每个小朋友都是分到一样多,是平均的,所以这个5也是这些小朋友所拥有的桃子数量的“平均数”。因此,在平均分的过程当中,个体数和平均数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与平均数类似性质的还有在高年级的时候会学到的分数,例如1/3,就是把1平均分成3份,1/5就是把1平均分成5份,每份都是一样多的。而大部分的学生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1/3+1/5的结果应该不是把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即得到2/8,就是因为这样的加法违背了“平均”的概念,两个个体数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由此想到把1/3和1/5都分得再细一些,再小一些,而且使得每一份的数量都要一样,因此把个体数都变成1/15,1/30,1/45,…,使得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达到“平均一致化”,然后再相加,即得出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应该先通分。

(二)高段教学,突显“平均数”的意义

学生初次接触到“平均数”的概念是在四年级下册第90页例一: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各收集了 14、12、11、15 个瓶子,整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在刚才低年级的情境中我们可以知道:“5”这个数字既可以代表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桃子数量,也可以用来表示他们每人分得桃子的整体情况;而在这个情境当中,想要用一个数字来表示4个同学收集瓶子的整体情况,“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就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出来,因为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反应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指标,形象地说,是很多不同个体数形成集合的“法人代表”。正因为平均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也衍生出了“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平方平均数”、“指数平均数”等,每一种平均数都有着其独特的计算方法和作用。而在小学数学中,我们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指的是算术平均数。

二、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方法是“移多补少”,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总数÷数量”(我们简称“总数均分”)得到。利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得平均数,因此我们在教平均数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把这两种方法一起说,但是仔细思考之后,我认为两种方法其实是不太相同的,因为求平均数的操作有两步,分别为“分”和“数”,两种方法的区别也就在此体现。

(一)“移多补少”是先分后数的过程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何把一堆总数不知道的硬币平均分成4份(假设正好能够分完)。我们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把这堆硬币叠起来任意分成4份,然后通过对每一堆进行增加或者减少达到平均分配。但其实我们在分好了之后并不知道每一堆硬币到底有几枚,只不过我们知道这样的分法的确已经使得每一堆的数量都一样了,至于平均数到底是多少,我们还是要通过“数一数”的办法去验证。因此我认为“移多补少”准确地来说是先均衡个体差异,而非直接求出平均数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挑扁担、分试卷等,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实际操作,或者能估出平均数的情况。

(二)“总数均分”是先数后分的过程

例如:求全班这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分是多少?我们肯定会选择数全班同学的分数相加再除以全班的人数,得到班级平均分。因为这时候,“移多补少”这样的方法在实际中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将抽象的分数转化成可以进行移补操作的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第二,数据太复杂,平均数估不出来,而且极大可能出现除不尽的情况。生活当中很多平均数的问题都是像这样个体数庞大、平均数又不是整数的,所以“总数均分”这种方法是求平均数最通用、最直接的办法。和“移多补少”比较,它的特点是不需要考虑个体数之间数量、大小的差异,因此比较适合于个体数量较多,比较抽象,或者不容易直接看出平均数的时候。

(三)在不同题型中,两种算法的优化对比

例如:例1:甲班43人,乙班35人,那么这两班的平均人数是几人?

算式:①(43+35)÷2=39(人)(总数均分)

②43-35=8 8÷4=2 43-4=39(移多补少)

例2:甲班43人,乙班35人,丙班42人,那么这三班的平均人数是几人?

算式:①(43+35+42)÷3=40(人)(总数均分)

②42-39=3(人)3÷3=1(人) 39+1=40(人)(移多补少)通过例1、例2,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平均数时,“总数均分”较为简单,“移多补少”比较麻烦。

再例如:例3:甲、乙两班平均39人,甲班43人,比乙班多几人?

算式:①39×2-43=35(人)43-35=8(人)(总数均分)

②(43-39)×2=8(人)(移多补少)

例4:甲乙两班平均39人,甲班新来2人,这时两班平均几人?

算式:①(39×2+2)÷2=40(人)(总数均分)

②2÷2+39=40(人)(移多补少)

通过例3、例4,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个体数、局部个体数变化求平均数时,“总数均分”较为麻烦,“移多补少”比较简单。

因此,归纳起来就是:“移多补少”体现的是个体差异,最适应于求个体数问题,“总数均分”最适用于求平均数问题。但两个方法也可以互通,因为平均数和个体数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在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结合高年级的二元一次方程来看,两种方法也有共通的地方。举一个例子:A+B=40,A-B=18,求A,B各是多少?如果我们把(A+B),(A-B)都看成一个整体的话,那么求A的方法就是(40+18)÷2=29,也就是说,A 就是(A+B)和(A-B)的平均数,这个求法体现的就是“总数均分”的方法;那么求B的最简方法呢?应该是用(40-18)÷2=11,这个方法在实质上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思想,B就是(A+B)需要取出来补给(A-B)的那部分。

(四)对于“平均数”起始课的一点想法

实习期间曾经听两位不同年级的班主任聊起她们两班的人数:老师甲:“我们班 35 人,你们班呢?”老师乙:“43。”如果是从两位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她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我们两个班相差8人”,但作为一个局外人,又是一名未来的数学老师,我想到的问题还有“那么她们两个班的平均人数是多少?”然后脑子里面的第一反应就是:43-35=8 8÷4=2 43-4=39,35+4=39。相信有不少的老师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只不过在我们的教材当中没有体现出来。因为我们在教平均数的第一节课,出现的就是4个个体求平均数,学生基本上会采用“总数均分”的方法。因为个体数量太多的原因,使得“移多补少”变成了只是让学生体会“用平均数可以表示这4个数据的整体情况”这个概念,但在真正计算的时候却没有将算理转化成算法,弱化甚至消除了“移多补少”算法的可行性。

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情分析,我在实习过程中尝试上了一节技能练习课,内容是《利用移多补少方法求3个数的平均数》,感觉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有一定好处。所以有个想法就是,在四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平均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从个体数为2个的开始教起,这样在不影响学习“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两种计算方法的思维逻辑区别。

联系以后要学的很多数学内容,我们会发现很多知识都是在研究2个个体和它们的平均数之间的关系。举几个例子:①求等差数列的平均数:例如1、2、3…99、100的平均数,实质上就是求1和100或者2和99…这些由2个数组成的数组的平均数;②浓度问题:甲瓶酒精溶液浓度为50%,乙瓶酒精溶液浓度为30%,混合后溶液的酒精浓度为35%,请问甲乙两瓶溶液的体积之比是多少?其中混合液浓度的实质也就是两瓶酒精溶液浓度的平均值;③函数对称:若点(x1,y1)和点(x2,y2)关于直线y=kx+b对称,那么x1,和x2的平均数x0以及y1,y2的平均数y0肯定落在这条直线上;④解二元一次方程:对于ax2+bx+c=0,利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其实就是以b作为平均数,然后调节a和c这两个系数的因数,使其符合要求。

三、个体数与平均数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

(一)个体数对平均数的影响

1.从大小上看,个体数对平均数的影响是相同的

若一组数据 1、2、3、…n,不管当中的某个数据增加 a,则平均数也会增加,增加的大小为a/n;反之,某个数据变小b,平均数也会变小b/n,即六年级将会初步接触到的反比例函数。

2.从数量上看,个体数会影响平均数的稳定性

个体数越多则单个个体对平均数造成的影响就越少;反之,个体数越少,平均数就越容易受到影响。这个也很好理解,若个体变化量为a,则平均数的变化量为a/n,当n越大,那么a/n的值就越小。

3.从大小、数量所形成的变化来看

我们可以用一组对比题型说明:

(1)张叔叔前一小时跑了4400m,后一小时跑了4000m,平均每小时跑了多少米?

(2)李叔叔前1小时跑了4300m,后两小时每小时跑4100m,平均每小时跑了多少米?

题(1)只涉及到大小对于平均数的影响,题(2)还涉及到了数量对于平均数的影响,这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做错的地方。生活当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判断题:箱子里有20袋面包,每袋面包的净含量为100g±5g,那么这些面包每袋的平均净含量是100g。这道判断题是错误的,但可能会有不少学生只考虑个体大小却没有考虑数量而导致做错。

另外,“数量”还可以衍生到别的词,例如百分比:商场一等奖的得奖率是5%,奖金100元,二等奖的得奖率是15%,奖金50元,三等奖的得奖率是25%,奖金10元,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知信息得到中奖的期望值;此外浓度问题也是相当于把数量看成百分比,这里就不再举例。

(二)平均数对个体数的反馈作用

1.平均数反映了个体数集合的整体情况

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用它既可以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更可以用来进行比较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例如比较小明和小红两人的1分钟跳绳成绩平均分:小明的五次成绩为:121、143、130、132、141,小红因为生病少跳一次,四次成绩为:127、131、145、138。在两人的测试次数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平均数就成了较为公平的方法。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比较平均数必须是在每一次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不然也是有失偏颇的:例如把这五次的跳绳成绩看成满分为150分的数学测试,因为测验的难度有别,假设小红缺考的这次正好是试卷比较简单(或者比较难)的,那么单求平均数的方法就不太公平,应该根据难度对试卷进行权重计算求出平均数,这个计算也属于平均数对于个体数集合的反映。

2.在数轴上,平均数使得所有个体数距离它的左趋近和右趋近之和相等

假设数轴上有两个点为a和b,且a<b,它们的平均数是c,则 a,b 是关于 c点对称的,且 c-a=b-c。

(1)举一个简单的例1:若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008,一个数是1006,则另一个数是(1010)(括号中为题目应该填写的答案)。因为在数轴上,1006在1008的左边,比1008少2,那么想要使得有个数和1006相结合得到平均数1008,这个数必须在1008的右边,而且比1008多2才行,因此是1010。

(2)接下来把两个点换成三个点变成例2:若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08,第一个数是1006,第二个数是1005,则第三个数是(1013),因为左趋近之和为(1008-1006)+(1008-1005)=5,所以右趋近之和也要等于5,即1008+5=1013。当然用1008×3-1006-1005也是可以的,这种计算方法的特点是适合个体数比较大,但和平均数又比较接近的时候,中学知识里面有一块求平均数的内容就运用到了与此相关的知识。

(3)例1还可以稍微变形成例3:若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008,一个数比1006小,则另一个数(比1010大),这样可以通过一个不等式,将所有合理的数据进行归纳。

3.平均数无法表示个体数

尽管研究平均数对于一个整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平均数的理论意义大过现实意义,因此单单看平均数是不够的,不然我们就会被它“欺骗”。例如:一个池塘的平均水深是1.1m,那么小明身高1.3m是不是下去就没有危险了?我们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池塘的最大水深可以完全可以超过1.3m,例如最大水深1.6m也是合理的,尽管这个个体数值和平均数1.1m相差了很多,属于极端数,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就有些类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也不妨碍有些产品因为特殊的原因卖出天价。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极端数的取舍,例如刚才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平均数去思考极端数,而在一些比赛打分上,可能会用去掉“最大最小数”的方法来消弭极端数对于平均数的影响。

综上所述,“平均数”涵盖的方面很广泛,是很多知识的起点,其中涉及到了数据计算、函数图像、解方程、概率分析等。在我看来,平均即一种“平衡感”和“公正感”,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让学生在不同的年龄层次深化这种感觉,加强数感,提升数学思维和精细化的计算能力。目前平均数的教学到了四年级就戛然而止,因此学生只习惯了利用“总数均分”求平均数,但是对于“移多补少”方法的学习,以及反过来利用平均数求个体数的能力比较缺乏,这种只会套用公式计算以及从“个体数”到“平均数”的单向性思考模式使得两者间形成了因果而不是双向联系。而正如上面所说,“平均数”与“个体数”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依存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也是很多数学思维的载体。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学情分析,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有的放矢,不单要在四年级引导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本质涵义,也要在更高的学段围绕这个概念,对于“平均数”、“个体数”之间的换算问题找到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猜你喜欢
均分平均数平均分
蝴蝶标本(外一首)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不一样的平均数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平均分一半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