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促进特教学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2019-10-30 07:14杨秀然
神州·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实践策略

杨秀然

摘要: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我们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特殊群体,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必须重视特教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从特教教师需要具备的品质出发,围绕特教体育师资发展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特教体育;健康发展;策略;实践

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提升残疾学生的能力,是教师、社会、家庭的共同职责。作为一名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素质。特殊体育如何开展,努力让学生适应社会,体现其在社会中的价值,是体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教師应具备的品质

教师是一种职业,特别是特教学校的教师其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一名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师面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应对生命、教育及知识的理解更有深意。因此,教师应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尊重与关爱这些特殊的学生,热爱殊教事业,与这些特殊的学生共同创造并体验生命的价值。

特教工作具有复杂性,教学任务艰巨,这是由学生的特殊差异及教育需求决定的。特教体育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脑力劳动,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教师是“创造性”的劳动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确保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得到好的教育,教师应有持久的职业动力,饱满的工作热情。

特教工作比较繁琐,需要体育教师、康复医生及家长等多方合作。因此,教师应具备合作精神、交流能力。教师能与特殊学生、家长、其他教师及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作,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这些学生强身健体,发展智力,提升学生的能力。特教学校的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尽量弥补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缺陷,实行的是融合教育与医教结合的原则,应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必需的生活技能。特教体育教师应接受专业培训并累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

体育教师应突出“健康、安全”的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人性化”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优化体育场地、器材

特教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国家对:班级规模、活动场地(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及听力障康复训练室等都有明确规定,对视力障碍学生设置的跑道周围应铺设草坪。有的学校场地是水泥路面,不适合学生使用。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应配备专门的体育器材,开发智障学生的智力体育器材需要专门配置。有的学校配有正常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无形中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保障教学所需的体育设施。

特教学校经费不足,一些体育场地及器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导致这些特殊学生体育运动及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应发挥社会及团体的力量,拓宽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政府加大力度,对特教学校进行资金支持,改善体育教学条件。通过正规渠道筹集的资金,为学校添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材,扩大体育场地,配备专门体育康复训练室。为了完善学生的运动条件,教师可建一些简单的运动场地及简易器材,缓解体育器材匮乏的现状,满足教学的需求。

三、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及健康的教育。首先从安全教育入手,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如何预防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伤,运动中损伤的一些应急处理。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运动受伤案例,认识到安全的重要。在跑步中被撞倒、摔倒时应该怎么办?教师应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有的运动伤害一旦形成,就很难恢复,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体育运动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保障学生的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教给学生运动技巧,组织他们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应让学生了解一些的健康及饮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有的学生不注重饮食健康,经常吃一些三无食品,有的学生严重偏食,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教育。有的学生喜爱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学生光吃这些营养不全面。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还应搭配蔬菜、水果等食物,满足身体的需求。学生身体成长阶段,要做到饮食平衡。

四、开展多种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机能。组织这些特殊的学生做早操、课间操等,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动作,了解有关的体育知识并掌握一些运动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游戏为切入点,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游戏中学习一些运动常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为学生运动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绳子、球、饮料瓶、废旧报纸等,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资源,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一些体育玩具。利用废旧报纸制成“纸球”,引导学生往高空抛,用脚踢;用精美的包装纸制成“接力棒”;用废旧纸箱制成一些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可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体育活动为主,可以和教学活动穿插进行。一些与智力有关的体育活动、音乐活动或民间运动活动等,让这些学生融入社会。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翩翩起舞。民间有些运动活动,运动量不大,适合学生参与,“投沙包”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丢手绢”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东辉,商战群.特教学校卡巴迪体育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18(11):56-57.

[2]格琪.特教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好习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23-24.

[3]梁亚茹.成都市特殊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实践策略
效能监察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探讨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阳光管理 规范行为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