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9-10-30 06:58夏素花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精品山东省

夏素花

[摘           要]  结合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鲁教职字(2016)37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通知》,这两个文件,以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为例,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和思路、建设计划等方面探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为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基础;建设目标;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18-02

根据鲁教职字(2016)37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通知》,我校积极填写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书,化工单元操作被评选为2017年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依据《山东省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一门山东省立项的品牌专业——化学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资源共享的需求更为迫切,如何建设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真正发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作用,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认真思考了以下一些问题。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基础

2016年4月,我校化学工艺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认为第三批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立项建设单位。一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教职发〔2013〕6号)、《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继续实施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职字〔2014〕3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要求,科学规划,稳步展开,狠抓落实,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这根主线,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以课程建设和开发为核心,以高水平师资团队的打造为灵魂,以全面提升教学管理为保障,以系统规划全面完善教学设施为基础,以服务能力提升和对兄弟院校的支持为拓展,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

强化信息化建设,建成数字化校园、数字化车间和多媒体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班班通和微课制作平台,教学设备省内领先,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课程作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着手与企业合作进行资源完善和丰富拓展资源等工作,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及持续更新和建设工作。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思路

我们共享课程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化学工艺专业“校企共育,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进行化工单元操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我们针对现有课程资源将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让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让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进一步明确课程的职业导向和职业能力要求;完善符合学校实际和满足行业需求的教学内容的遴选机制;进一步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全面推行体现“理实一体,五环四步”的教学模式;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升级单元实操设备、单元仿真软件等);以课程教学资源库为核心,构建线上线下自主学习系统(班班通、蓝墨云班课等);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课程团队;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将本课程打造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而使课程建设的成果辐射全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三、课程建设计划

(一)课程建设组织工作

成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规划先导、项目管理、全员参与的课程建设体系。课程负责人认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根据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对项目建设提出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建设步骤和建设措施;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商讨课程建设问题。

(二)课程内容及资源建设

1.課程内容建设

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课程内容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课程建设工作的基石。课程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托,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培养对基础、专业知识的实际要求,结合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合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推动教学、实训的融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载体,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同时以相关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基本知识与该学科最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和学习热情。理论知识围绕实践过程展开,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中心,强化化工单元意识,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孩子喜欢学、能够学、学得好、用得上。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贴近生产、贴近科技,使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校企合作,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课程资源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资源”是基础、是关键。建设的课程资源要颗粒化、系统化、结构化,具有经常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针对性,让课程资源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让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具有一定实效性,能够真实实现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享用最好的教育资源。在平台上除了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课件放到平台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程开发团队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有关课程设计、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的方方面面,其建设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要建设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单靠课程负责人和是不够的,必须打造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建设,要善于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结合起来,从团队带头人遴选、团队结构、青年教师及名师的培养等方面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

1.选好课程负责人,组成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一支高水平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建设中选好课程负责人非常关键。首先,课程负责人应是学科带头人,同时有很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能团结带领一个团队去潜心建设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光靠课程负责人难以完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才能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团队建设还要注重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重视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师资力量优化配置;提倡以老带新,以新帮老的团队精神;倡导敬业爱校、教书育人、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良好师德。教学团队负责人原则上由长期担任本学科教学任务的、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且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创新意识强,教学效果好,长期从事本学科教学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通过省内外的培训学习,提升其主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团队、科研团队建设的能力。

2.培养具有一定信息化资源建设能力的教师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需要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学录像资料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是资源库中的重头戏。无论是微课的录制,还是教室内的课堂教学实录,都需要多媒体课件、录像设备、录制軟件、视频美化软件做支撑。授课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其他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以顺利完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微课、现场实录等多种课型教学录像的录制任务。网上共享课程的教学活动也离不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向团队教师提出挑战,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从母版背景的选择、排版和布局到文本与图片的结构处理及幻灯片出现的方式、视(音)频资料的剪辑与插入方法等,都需要教师操作。我们有必要培养具有一定信息化资源建设能力的教师团队。

3.培养具有教学研究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青年教师虽然有饱满精力和工作热情,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团队的未来和希望,但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同,大都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专业实践培训,所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建立健全教师的培养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不竭源泉和持久动力。

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把建设工作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资产、教学成果和教学财富。要形成“建中用,用中改,不能为建设而建设”的建设理念。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精品山东省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长三角加快实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示范工程
精品画廊
贵州铜仁万山区: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釉光青精品欣赏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