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把式

2019-10-30 03:52王喜平
飞天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洋张家老爷

王喜平

1

贾爷盘腿坐在炕上,炕烟从窗户缝隙里钻了进来,他“吭吭吭”地咳嗽了几声,然后继续摩挲他的鞭杆。鞭杆的竹节很大,凸成了,嶙峋的疙瘩,一节一节,就像患了大骨节病的指头。鞭杆本来是长鞭子上的,因为断了,所以贾爷将它截成了短的。短的更好,坚硬,柔中带刚,像段钢筋。它的美感就在于从小到大一个个排列的疙瘩,握在手中好像古代的某种兵器。把握的地方正是两个疙瘩的中间,稳稳的。而把握的地方还用皮条编织成了纺锤状,好像一条鱼鳞整齐的尖吻鱼。时间长了,鞭杆古香古色的,玲珑剔透,让人产生强烈的盘摸欲,总想握在手中感受岁月的美好与峥嵘。

贾爷不光摩挲鞭杆,同时摩挲鞭条,一根三尺长的鞭条油浸浸的,泛着黄澄澄的光芒,倒像金丝编的。可见贾爷摩挲这杆鞭子花了多少年月的工夫。坐在炕上的賈爷经常扬言:如果谁不听话,就要鞭子抽他。这话,最早是他说给老伴的,后来是他说给儿女们的,很有威慑作用。当然,贾爷几乎不用鞭子抽人,仅有一次,贾爷将鞭子舞得“啪啪”作响,鞭梢竹签一样扎在贾爷老伴身上。贾爷老伴影子般躲进厨房去,迅速将门掩上。鞭梢又从门板缝里蹿了进来,倏倏倏,蛇的芯子一般。身上起满了豌豆大小的红斑,火辣辣的疼,贾爷老伴再也不敢慢待朋友了。那个时候,贾爷和老伴都还年轻,夫妻俩都还有点个性。贾爷当然不敢着实去抽老伴,只是点到为止,不然,还不皮开肉绽。

顺着侧身,贾爷老伴旋开了门帘,手中的方盘在一个平面上摇曳着好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她小心翼翼地将方盘搁在炕桌上,低眉瞟眼贾爷,说,再休捂抟你的兀(那)了,吃饭。贾爷老伴将一大粗碗浆水面从方盘里端在炕桌上,还有一小碟儿咸菜和一小钵儿油泼辣子。浆水面清清的,不见杂面旗花儿,尽是金条一样的洋芋棒棒甚欠成色地沉在下边,这还是贾爷老伴格外给贾爷舀的,如若其他人,那则更清。咸菜不用说了,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了,可是一小钵儿油泼辣子那可讲究得很,红红的辣子青花瓷的钵儿,如不仔细观察让人误以为什么文人雅士的一盒印泥。

贾爷先没吃饭,看着慭慭小心的老伴转身离去,这才过瘾地抽了一口水烟。好像浆水面吃不饱,必须吸口水烟来垫肚子。水烟瓶就在炕桌上,像只孤单的仙鹤伸着细细的脖子,仿佛它也饿着,经贾爷这么一吸,脖子更加细长了。青铜的水烟瓶与青花瓷的小钵儿一样,都是贾爷赶大车时从外地淘来的,也算古董儿。

贾爷在炕桌上蹾了一下筷子,刚要吃饭,就听院子里的马匹打着响鼻重重地踢踏。他急忙推开窗子向外望去,头像长歪了的一只大葫芦。他就知道小儿子四喜打着马匹,说时迟,那时快,贾爷一把摸过立在炕角的鞭子,标枪一般地射去。那鞭子,拖着长长的尾巴,如蛟龙,似闪电,正在半空套住了四喜甩下的长鞭。长鞭一个回环,反绕过来缠在四喜的脖子上,鞭梢S形重重抽在了他的脸上。一条血棱顿时凸了起来,好似一条吃饱淤泥的蚯蚓。四喜摸把生痛的脸,还没明白咋回事呢。

不如畜生的东西,马匹不能打的,说了几十回了也不听。贾爷怒不可遏,隔着窗口骂着。三说两骂,贾爷已经纵身,翻出窗子来,在院子里的干马粪上滚了一个蛋蛋。院子里晒着半拃厚的马粪,随时填热炕用。贾爷要打四喜,去捡自己的鞭子,却与四喜绞在一起。别看贾爷近将六十岁的年龄,身子骨还很硬朗、灵敏、迅捷。

贾爷老伴知道贾爷的脾气,闻声,急忙撵了出来,佝偻的脊背好像一只单峰的小驼。她将两手撑开,弓的两头一样顶在贾爷与四喜的中间。她可不希望贾爷再打四喜,四个儿子,只有四喜是他硬让跟着赶车的,说啥手艺无人继承。

2

马槽里的草料好久都没这么满了,天然的清香在马圈的气息里分离再分离。可是马都打着响鼻将草料拱到旁边专挑下边的豌豆吃。咯噔噔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天车滚过。哈哈,有细粮不吃粗粮,马是有灵性的,跟人一样。

贾爷捋着胡须,脸上散发着怜惜的光芒。这帮奸,贾爷在骂,然后抚摸着马的脊梁,凸起的椎骨让他再次陷入嶙峋的回忆……

那一年,十二岁的贾爷因为自小喜欢马车被程脚户(车夫)看中带着学赶车。项圈、辔头、缰绳、肚带、后鞧,所有的皮具在贾爷眼里都是怎样不可思议的手艺,精工细作。还有铜环、铜扣、铜钩、铜链、铜叶子,锃亮得金子一样,贾爷无不想像一种珍贵的光泽。贾爷总是等着卸驾的时候,趁机摸摸皮具与铜件,将它遐想为具有某种神力的宝贝。他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一驾马车,云游天下。

而赶车,就像刚有汽车时的司机,吃得非常香呢。如果不是贾爷聪颖而善悟,人家程脚户根本不会收他为徒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啊。程脚户五十多岁了,脚力渐渐不足,必须找个合适人选,传承他的精湛绝活呢。说个实话,那时整整一个县城,也见不到几驾马车。屈指可数的几驾马车都是大户人家的,张家三驾,刘家四驾。而大户人家是要雇脚户的,就是现在的司机。程脚户就是被张家雇用了。程脚户本是陇西通安驿人,最后落户本县了。设驿的地方,马车自然就多脚户自然也就不少,而程脚户的技艺属于最末流的。竞争实力不够逼得程脚户在外谋生了,当然,他还依然打着陇西通安驿的招牌。不言而喻,程脚户的技艺就是在被张家雇用之后练就的,具备练兵之器,技艺自然长足精进,以至成家落户,养家糊口了。

开始,程脚户并未教授贾爷学赶车,而是让他跟在马车后边拾粪。拾粪的辛苦主要在于拾粪之后还要赶上已经行远的马车。这就要看你的脚力与拾粪是否娴熟了。

赶车并非单纯的赶车,它还包括一套挂套,一套口令,一套鞭法,一套绳技,一套装卸等等。比如口令:嘚是行,吁是停,驾是快,嗷是慢,嘟是转,嘞是缩,捎是退。马匹不会说话,除了踢踏,就是嘶鸣,人必须给它一套口令使它明白。当然马匹的踢踏与嘶鸣,人也必须懂得它的用意:愤怒、胆怯、疼痛,还是疲惫。口令易学,鞭法难施,策辕马,策骖马,策骈马,还是驷马全策,都是很有讲究的。

拾粪也是必备的技艺,第一次拾粪,贾爷两只眼睛盯着马的屁股走了十多里路,也没等到一泡马粪来。他在大脑里无数次地演示了拾粪的动作,他想展示自己的欲望从眼睛里喷出来,好像两串毛茸茸的狗尾巴草。

程家爸,马怎么还不屙粪呢?贾爷加快步伐跑在程脚户前边,说。一个背篼空空的,背着一点也不重。

程脚户咀嚼着腮帮,将坏坏的一笑埋在皱纹里,说,我怎么觉得重得很,你再背上一截路了试试。

背篼外边鞔了一层破羊皮,背篼里邊的粪痂结了一指头厚。背篼确实不轻呢,程脚户知道贾爷的心理,故意让他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又走十几里路,背篼好像在长,越来越重,背带将贾爷的汗衫勒进肩膀里,也成两道螺纹状的沟壑。痛得不说,只就汗水好像掺了沙子的碱水,蚀得浑身难受。贾爷的脚力渐渐不支,一次次地将背篼向上颠起,然而背篼落下的重力更让贾爷不堪重负。这个时候,程脚户暗暗吆喝一声,将鞭子在空中甩了一下,好像黑色的闪电。马都明白程脚户的用意,嘚嘚嘚地加快步伐,跑了起来。

一道尘烟,在轰隆隆的车轮声中黄龙般地升腾起来,贾爷跟在后边,仿佛黄龙腹中的一只蚂蚁,吭吭地咳嗽。就在这个时候,贾爷发现一绺马粪好像遗落的蛋糕,囫囵地排列在黄龙的肠道里,啊,这正是贾爷一路盼望的金蛋蛋,贾爷揉揉眼睛,不假思索地歪起左脚底挡着马粪,然后用粪笊拾起马粪。马粪很大,七八疙瘩就满一粪笊,贾爷按照演练好的动作向着身后的背篼扣去。说起容易做起难,粪笊还没到达左肩后边马粪便已跌落下来,全部灌在他的头顶上。粪水黄黄的,贾爷稍有迟疑,几道瀑布已经飞流直下三尺,挂在贾爷脸上。贾爷打个颤栗,急忙用手两抹,戏台上吓人的脸谱顿然呈现在不愿散去的尘烟里。扣粪要快,全靠惯性,贾爷根本不懂。

马车渐行渐远,贾爷顾不得脏臭了,索性解下背篼用手拾。一颗一颗,好像叼食拉仓的黄鼠狼。

望尘莫及啊,然而贾爷非得迎头赶上。程家爸,慢一点。贾爷奔跑着喊了两声,那声音好像力不从心,根本达不到追赶马车的速度。

贾爷加快了步伐,身上的背篼上下左右地晃荡。如不注意观察,误以为这边那边两边啃着贾爷脑袋的动物。

吁——一片榆林的旁边,程脚户终于将车停了下来。总有半锅烟的工夫,贾爷这才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刚到马车的旁边,他就一头栽倒,好像冬天的一泡马粪,腾腾地冒着热气。

程脚户在车辕上磕着旱烟锅子,讥笑贾爷稀。烟锅下边一溜烟灰带着火星消隐了,好像流星的残骸。他还没有注意贾爷的妆点,伸手去解贾爷的背篼,嚯,一层油彩涂在贾爷脸上,仿佛黄脸的秦琼,而他的手更像枯死的黄杨木树杈,那么剐人。这是怎么了?程脚户惊愕着眼神,一把拍在贾爷手上,问。

呜——贾爷竟然憋屈地哭了。

男子汉大丈夫,哭啥呢,程脚户拉着要扇贾爷的架势带他到榆林旁边的淖坝里去洗。此路程脚户经常通过,特别熟悉周围的环境。

淖坝旁边,贾爷的脸倒映在蓝天白云里,犹如被鹰冲破的伤疤。贾爷不忍过多观看极度丑化的容貌,迅速将头淹进水里,好长时间才换一口气。哗啦,蓝天白云全都破碎了,在一波一波的皱纹里变形。贾爷只是惜疼自己的脸,连连将蓝天白云击打得无法复原。

卸妆的贾爷重新清亮起来,有点帅气的样子。他将汗衫一趁洗了,光着膀子凸显一下少得可怜的肌肉。他是故意的,要让程脚户看看,他就是男子汉。但他有点后悔,跟着别人学啥赶车的,又脏又累。先前马粪当头满灌的情景让他憎恨马乃至一直钟爱的马车。

欲打退堂鼓吗?贾爷的眼神空空的,好像失落颜色的玻璃。程脚户早都看出了贾爷的心思,但他没有闯进贾爷的视线里,而像专注于车事无暇顾及其它地解开了马的岔子。然后,他将长鞭舞动成黑色的霹雳,啪啪啪,十几檗榆树枝碧云般地落下,缓缓的,像被神剑削下的绸缎。还有几鞭是从贾爷的鼻尖擦过,差点削着贾爷,可惜有惊无险,贾爷毫发未损。谷篅,你把榆叶拿给马吃。贾爷的小名叫谷篅,程脚户收着鞭子说,我到那边地里拔(偷)个旱萝卜去。

贾爷还在愣神,脑袋好像被雷殛了,他没发现程脚户还有这等神功,嗯,就为这个,刚刚萌生的念头重又回到九霄云外去。他摸摸似乎发麻的鼻子,确定鼻子完好无损之后才从脚下拣起榆叶放到马的嘴边让吃。但他瞅着马的屁股,判断哪匹刚刚屙了马粪的偏不给它吃。贾爷的异常行为引起了马的警觉,就近一匹嗖地甩着马尾抽打贾爷。哎哟,马尾抽在贾爷眼睛里,刀割一般地疼,原来马也拥有神鞭的本领。贾爷恼羞成怒,拔下马车上的鞭子就抽这匹马。可是贾爷不会使用鞭子,第一次抽去的鞭子便是莫名其妙地拐弯抽在了他的脊背上。贾爷倒吸凉气,索性倒转鞭子拿着鞭杆敲打马匹。打马是有讲究的,头面不打,关节不敲,硬器绝对不拿。贾爷可是三样都犯了,专用硬器敲打马的头面和关节。他妈妈打他,一根掸子把儿专敲额头、关节和拐胡儿,最疼。啊,马匹纵有千般憎恨可是套死在车上只有任人欺凌了。

蓝艳艳的天上白云飘,黄燊燊的山坡火如烧。脊背淌汗心里浇,千里赶车为吃饱……

程脚户吼着歌谣转到那边地埂上,好像他没到那边萝卜地里去。

贾爷听见程脚户的声音立即停止了打马,而且佯装喂食。马都扭着脖子不吃,贾爷硬塞时,马就弹着蹄子警告。

不吃拉倒。贾爷扔下手里的榆叶,嘀咕,谁怕谁呢。贾爷满脸的不屑,好像干脱一件让马吃了哑巴亏的美事。

谷篅,你把这个旱萝卜拿到淖坝那边洗了。程脚户一屁股坐在土坎上,用手甩着额头上的汗,说。这天,晒得地要着火呢。

贾爷接住程脚户扔来的萝卜,绕开自己刚刚洗了衣服的地方去洗萝卜。

唉,马怎么没吃呢?程脚户奇怪地过去察看。马的神情忧郁,眼中噙着泪花,因为马没犯错。啊呀,马的嘴唇、眼眶全都渗着血,足下一片凌乱的蹄迹。程脚户绕着马车转了一圈,终于发现端倪——马被打了。程脚户怒火中烧,可他压住火气,紧紧握着鞭子而不动一点声色。

贾爷喜笑颜开地跑了过来,手中的旱萝卜好似一团红色的火球。

啪,程脚户朝着贾爷面门这就甩去一鞭子,好像一把利剑削去。可是鞭子没有打着贾爷,而将贾爷举着的萝卜削为两半。

贾爷突然看见一朵黑色的云阴沉沉地压来,就要下起一场霈雨。嗨,我把你个不谙世事的畜生!一声闷雷从那朵黑云中间炸开,炸得贾爷蒙头转向。

情况不妙啊,贾爷扔下萝卜拔腿就跑,岂料已经晚了,程脚户一鞭子甩去缠住了贾爷的腿,贾爷好像段木一样摔倒了。程脚户一抽鞭子,贾爷滚得更比下山的碌碡。完了,贾爷吓得魂飞魄散,只听歘的一响,搭在车辕上的汗衫便已飞向空中,接着又在歘的一响中汗衫裂为两半。程脚户彻底发威了,一个鹞子翻身,腾空而起,裂为两半的汗衫在一阵好似电流的咝扭扭声中迅速裂为碎片,然后惊恐而散。程脚户打着贾爷的汗衫,就等于打着贾爷。程脚户还不解气,绕着贾爷舞动起来,鞭子就像密不进沙的钢网裹着贾爷。贾爷只有死了一般地闭着眼睛,任凭恐怖的声音穿破耳膜从而抽痛他的每一根神经。

呜——鞭子好像箭般射去,正好插在车辕的插筒里。程脚户终于收鞭了,顶天立地地站在贾爷眼前,说,如果你愿意学你就跟着好好学,如果你不愿意学你就拿上这几个铜板回去,一点也不强求你。程脚户掏出几个铜板,扔在贾爷身边,铜板好像逃出笼子的小家鼠,四边滚开。

程脚户一套鞭法,精湛绝伦,彻底使得贾爷折服了,他很感激程脚户一点也没打他。他匍匐到程脚户脚下,抱着程脚户的腿,一言不发。但他表示跟定了,跟着程脚户学鞭法。程脚户甩腿,喝他回去,可是贾爷猴子一样死死地爬着,程脚户没有将他甩出。

那好,那你说说你为啥打马?程脚户拉起贾爷,换种口气说,马是有灵性的,不能随意毒打,它是人的朋友,忠实耐劳,无怨无悔。如果随意打你,你的心里是啥滋味?

贾爷还是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簌簌流下。

那好,那你过去对马三鞠躬,表示认错,然后正式拜我为师,学赶车。程脚户摆着头,好像风中的葫芦,示意贾爷过去。

对马鞠躬,这是贾爷极不乐意的,他的自尊好像砸了匾额的门面,受了极大伤害。他的步子软软的,个子突然矮了三尺,就要低于地面了。他在鞠躬之前先向程脚户瞥了一眼,看见程脚户不容亵渎的神情那么严肃而凝重。本来,贾爷是想敷衍了事的,现在,他只有恭恭敬敬地弯腰低头了。就在贾爷弯腰低头的那一刹那,他看见马对他的鄙夷、反感与戒备。

拜师自然隆重一些,程脚户取出火石点燃三根干草,插在几块胡墼缝里做为香,他盘起双腿坐在香的后边,而贾爷跪在香的前边,表示尊卑。程脚户曾是拜过师的,他就按照自己拜师的程式使得贾爷拜师。磕了三个头,贾爷称了一声师傅,程脚户这便教诲贾爷:赶车首先要爱车,尤其爱马。赶车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学做人,外圆内方,好像麻钱,有价值。再就是挂套、鞭法、绳技、装卸……各种技术,多着呢……

这事耽误的时间长了,按黑赶不到通安驿了,匆匆吃过干粮,师徒发韧,继续前行。贾爷似乎来了劲头,依然背着背篼跟在车后拾粪。他穿着程脚户的半褂,那么宽敞,好像一袭道袍,飞扬在作法的神秘当中。有时碰见一颗石头,贾爷当粪拾着,练就一点技术。贾爷终于总结出了关键所在:扣粪要快,不让粪笊丝毫停顿,哪怕扣到外边,也别扣到身上。

他又开始盼望一泡马粪试试。

午后时分,才到乱石滩。一路赶来,马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何况今天行进,先慢后快中间停,马的使力很不均匀,如不调剂一番,欲速则不达。

亂石滩是必须饮马的地方,乱石中散布着一个个清澈的水窝子。程脚户取下车辕下边的皮桶子刚刚让贾爷淹了一桶水,就见四匹马的蹄子一同扣起,烦躁不安。程脚户以为狼来了,可是环顾一下没见狼的踪影。程脚户让贾爷将皮桶放在辕马嘴下先饮辕马,他则脱下鞋来洗脚。谁知,四匹马一起嘶鸣,全都跳了起来,几乎要将马车掀翻。开始,程脚户以为马还排斥贾爷,不让接近。

不知好歹的家伙,还记仇呢。程脚户嘟哝着非得亲自过去照料。可是马匹惊慌失措,向着老路奔跑起来。就在这时,程脚户隐约听见一种轰隆隆的声音低沉地压向耳边。是雷吗?程脚户还在不经意地辨别什么声响,可是余光扫见一道土墙一样的东西从他的左侧推进过来。程脚户抬头望去,啊,快,大事不好!他在纵身上车的那一瞬间也将贾爷拉上了车。驾,驾,驾!程脚户东倒西歪地三声吆喝,马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车拉出数十丈远。程脚户还没缓过气来,一人多高的山洪已经摧枯拉朽,冲下乱石滩去。那气势,漫天褐黄,土的颜色。狼群常遇,山洪还是首次遇到。上游肯定下大暴雨了,而下游的人还不知道。

吁——程脚户吆停马车,惊魂未定地呼喊。啊呀你看,这么凶险,是马救了咱们!

贾爷一声哭叫,跳下马车,抱着一匹马的前腿痛哭流涕。他可真的服了马的灵性了,胸腔更有山洪一样的内疚充斥。这时,贾爷真正开始爱马,他用手掌轻柔地抚摸着每一匹马的脖颈,悄悄私语,说着谁也听不见的心里话。

看够山洪的壮观,他们继续前行,顺着一条长坡攀上大营梁去。

到达通安驿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西沉的太阳还为他们余留一点红光。程脚户直接将马车吆到董家店里歇脚,他让贾爷将马粪倒到马厩旁边作为见面礼,这是规矩,以便冬天将炕烧得滚烫。卸套的马匹精疲力尽地挪到水池旁边饮水。三匹骖马主要让开一点位置,使得辕马先饮。辕马也不客气,一气下去水位便是下降两个指头。辕马躲开时三匹骖(骈)马抢了起来,你推我搡。店小二添了两桶水,用着粗俗难听的语言骂,好像就想要了马命。贾爷双目怒视,拳头攥得石头一般。他已做好准备,如果他敢打马贾爷就和他拼命,尽管店小二的体魄可敌贾爷三倍。可是贾爷看中了立在墙边的一把铁锨,情况紧急时他就一锨拍了店小二的头。

程脚户特意要了三升豌豆添加到绵草里,做为马的特别犒劳。店里的草料就像人的饭菜,除了纯草,还有豌豆、包谷、油渣、谷衣等等,就看是否给马开个小灶。通常情况,都是脚户克扣马的草料,这次,却是程脚户为马掏自己的腰包。

来到通安驿,除了探望父母,程脚户还得去看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师傅李脚户,他要告诉师傅他也收徒弟了。李脚户,曾因收了程脚户而声名扫地,他教的徒弟不行么。谁曾想,程脚户出人头地,也算衣锦还乡,给师傅撑脸了。

李脚户正在炕上抽水烟,咳嗽的声音像要咽气,那口痰欲下不上的,依靠水烟咯出的方法已经无济于事。

李家爸,程脚户这样叫声师傅,急忙放下手中的茶叶和点心拍着李脚户的脊背。

你又来了吗?上次拿来的茶叶还多着呢。李脚户有些担待不起地说,他们的眼睛里都没水,现在才知道高看你的。李脚户手中一截劈得比香还细的麻秆一直燃烧着,等着李脚户将话说完。趁着空档,李脚户抓紧时间咳嗽一声,才将水烟瓶凑在火焰上咕噜噜地吸了一口。

李家爸,我也收徒弟了。程脚户拉着贾爷向前推荐。谷篅,赶快给爷爷磕头。

贾爷按照程脚户吩咐,跪在炕前给李脚户响响地磕了三个头。

李脚户美美地咳嗽一声,笑哈哈地趋身向前,来拉贾爷的手。他的嘴仿佛一个坍塌的山洞,只有一颗牙齿孤零零的悬挂着,好像就要掉下的岩石。随着两声痰壅的咳嗽,他在不失时机地教诲,好好学,走南闯北,比种地的好……

贾爷连连答应着握紧了李脚户的手。他的手,瘪瘪的,如同冻干了的鸡爪子。

油灯,顶着一粒黄豆,可怜得再也不能可怜了。但它不可想象地放大着三个人的影子,前俯后仰,变化多端。

沉黄的光里一直弥漫着闲言碎语,浓度越来越高,谁家的师傅死了,谁家的徒弟将车赶到沟里去了……贾爷听着新奇,眼睛放射着黑色的光芒。

3

这趟,他们的目的地是陇西县文峰镇。从迭部林场经过岷县拉来的木材都在这里集散。一副上好的柏材棺木四个大洋。张家要给榆中亲家代购四副棺木,打发程脚户过来操办。程脚户也将贾爷带来了。

贾爷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车马,更未见过这么多的木材,那不亚于上趟兰州逛省城。贾爷的职责是看好马车和财物。有对比才有鉴别,贾爷坐在马车上,倚栏观察每一驾马车,挑选哪一驾精工细雕或有特别的地方。当然,某驾最美的马车是他着意排名而赏心悦目的。出于私心,他觉得自己的才是最美的,从车到马。

其实,程脚户也不懂木材,转了一个下午只听人家谈论。柿子红、鹅雏黄、鸡骨白,都是入流的柏材棺木。上好的柿子红六个大洋一副,上好的鹅雏黄四个大洋一副,上好鸡骨白两个大洋一副。程脚户心想,如果四个大洋能买中等的柿子红就好了。

心里没个底数,那么只有歇店,等着明天再看了。

文峰号称旱码头,各类餐饮自然不消多说的。绿颜色的鸡汤粉可是贾爷从来没有见过的,青青的菠菜汁加在粉里,粉就成了一块块碧绿可爱的翡翠,晶莹剔透。贾爷的脚步停住了,好像发现了什么宝物。那就吃鸡汤粉吧,程脚户必须满足一下徒弟的欲望,毕竟贾爷还是孩子。其实,鸡汤粉并非什么大餐,而是名副其实的小吃,小小的碗里仅有一疙瘩带骨的鸡肉,然后就是鸡汤里的绿粉,还有葱花、芫荽、红辣椒丝,放在碗里,好看。对于只求饱腹的年代里吃鸡汤粉可是极不适宜与划算的,它只能解馋,啖嘴,而解馋之后嘴则更馋。所以,它的魅力就在于此,吃了一碗想两碗,吃了两碗想三碗。不过卖小吃的都是聪明人,卖鸡汤粉、羊杂碎的旁边总会搭配卖腊肉馒头或酱拌面的,以便吃得扎实。

贾爷翻搅筷子,一疙瘩鸡肉上下沉浮着,好像害羞的小女孩。贾爷的嘴搭了上去,滚烫的碗边又让他的嘴唇退缩回来,他只能嘘着凉风吹满一碗的小波澜。

贾爷一连吃了三碗鸡汤粉也不见饱,连他自己也不好再要了。因为这个时候程脚户才吃了两碗,而且还没吃完。

掌柜的,取四个腊肉馒头来。程脚户最后一扬小碗,转身向着旁边卖腊肉馒头的摊主说。

好嘞——卖腊肉馒头的摊主等的就是这句话。先前,贾爷风扫残云的架势,早已使他断定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他一翻手,蒸笼的高温还没来及烫他,四个腊肉馒头便已一气哈成地摆放在碟子里,冒着咬人的热气,好像一窝可恶的小白狗。

腊肉馒头不像一般的馒头,扁得好似偷工减料的瓜皮帽,刚能扣个头顶,而像倒扣的半个大冬瓜,高高耸起。从上到下,馒头平切四刀,每一层都夹腊肉,咸咸的香。肥加瘦,薄搭厚,肥如水晶,瘦比玛瑙。

贾爷硬装吃饱的胃口突然空洞起来,迅速腾出半个盆子的空间,迎接新食物的到来。

就这么吃吗?贾爷半张着嘴,等待程脚户的发话。

只要你不怕烫,随你的便。程脚户将碟子一直推到小方桌的那边,说。可别胀坏肚子。

程家爸,你先吃吧。贾爷强忍着急切的心,说,可是口水还是流了下来。

起风了,一丝清凉毛茸茸地划过。程脚户望眼头顶斜垂的柳条,又望望正好西沉的太阳,说,不急,先让凉会。

怎么不急呢,贾爷借口试验烫不烫,伸手过去,拿了一个腊肉馒头。他不由自主地哈了一声,又将腊肉馒头倒在左手,再倒右手,再倒左手,最后他还是忍受不住烫手,重新倒在碟子中。但是,腊肉馒头散了,好像地震后的佛塔,七零八落。一片腊肉掉在了地上,贾爷的两只指甲老鹰扑食般地迅猛,掐起了腊肉,还有腊肉上的灰土,弧线形地撂到嘴里。嗯,这么咸,然而滋味非常地香。有意思的是贾爷凶狠的手指,鹰喙那般的锋利而形象。

贾爷已经控制不住食欲的惯性,再将碟子里的一片腊肉弧线形地啄到嘴里。依然滚烫的温度,一路滑下,使他好似吞了火栗的猴子,拍着心窝跳了起来。

程脚户一直看着,直到贾爷一连吃完两个腊肉馒头他才动手,而且迟疑着再等贾爷吃个。

贾爷从未这么过瘾过、吃饱过,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李脚户说的,好好学,走南闯北,比种地的好。所以,贾爷更加坚定了跟着程脚戶的信念,赶车。

从街走过,贾爷腆着肚子,好像偷了菜瓜揣在怀里。这娃娃有病哩吗,肚子里长了个啥?一个穿着黑衣的小脚老太太走在他俩侧边,不停地说,给娃娃看看啊,耽搁劲大了。那个年代的她,绝对不会想到,贾爷能吃那么饱。

到柴家店去,不到两里的路,贾爷爬山一样地喘气,巴望不得尽快到店。可到店里,贾爷坐卧不安,饱膈打得让他断气。而腊肉里的盐分着火一样地让他口渴,他不由自主地抱着冷茶罐,一气一气地喝冷茶。贾爷彻底成了一只充气的羊皮筏子,鼓胀得浮在炕上。

这一夜,贾爷辗转反侧,永远记住了陇西的腊肉馒头。

翌日的太阳灰蒙蒙的,倒扣的铁锅那么闷热。而贾爷放着熏天的臭屁,让人离他三丈。为了放个惬意的响屁而不致过于丢脸,贾爷一直落在后边,然后肆无忌惮地排空憋人的浊气,屁眼门就要被冲脱圈了。

转了半圈,程脚户朝着昨天中意的一家木场走去,商量一个可行的价钱。心想稍好的柿子红能不能商量到四个大洋一副买下。最后,商家总算答应了,总共四副,每副四个大洋。还算满意吧,程脚户正要将手塞向钱袋时,贾爷像车猪粪地熏臭过来,急忙说,程家爸,到那边再看看去,我也打问了一家。程脚户有点意外地看着贾爷,犹豫了半晌,朝着商家说,那么,就到那边看看去,估计娃娃的眼光不行。

程脚户的脚步还没走到木材跟前就说,不行不行,黄瓜瓜的一点不红。可是,一位长者点着拐杖将程脚户挡住,说,棺木要看木质好赖,颜色有啥用处呢,油漆一上,啥都遮住了,埋到土里更就看不着了。

梆梆梆,长者又用拐杖敲着木材。

多少钱一副?程脚户有些犹豫了,上前摸着木材,说,牛说牛大,角说角长,家家都有道理,我可被人搞晕了。

五个大洋一副,你的这个娃娃讲到三个半了。长者说,要不是说四副,低于四个大洋,别想。

先前,娃娃老汉闲谝的,要价五个,实心想买,四个能拉。贾爷说,两副呢。长者说,还是四个。贾爷说,三副呢。长者说,还是四个。贾爷说,四副呢。长者心里一惊,量他没有这个数量与大洋。贾爷说,一言为定,我叫大人去。贾爷转身离去,这便叫来了程脚户。

这个时候,老老少少过来四五个人,一哄而上,大呼小叫地磨着价钱,大有抢购之势。长者一分不少,硬硬地扳着四个。程脚户不知是托,完全被他们的氛围笼罩了。他一咬牙,响响地拍出十四个大洋。

大壮、二壮。长者一接大洋,吆喝一声,两个儿子出来帮手,挑四副棺木,放在场地中间。

木材确实不错的,致密而坚硬。程脚户心想又能按照四个大洋的预计给东家节约两个大洋了。

但是,返回的路上,程脚户一直忧心木材的颜色,不是心目中定格的那么红。时不时的他就后悔,怎么听了一个娃娃的胡话,恨不得给谁两个大洋,立即使那棺木成色就此红些。

再到通安驿歇店的时候,好几个人都在打听棺木的价钱,贾爷忽然产生灵感,可将棺木卖了,再去购买程脚户所想的那种红。

当然,贾爷始终没敢开口,生怕火上浇油,惹得程脚户怒起。

出了陇西地界,程脚户突然安慰贾爷,如果张家怪罪起来,你休担心,你是娃娃,有我挡着。与其说程脚户安慰贾爷,倒不如说程脚户安慰自己,他的心里已经承受不住想像中的责备。

程家爸,你休担心,我有办法。他将背篼向上一颠,扣着粪笊上的粪渣,说。如果有人想要,卖了,再买好的。

啈,谁又不死,三长两短,要买这么多棺木。程脚户瞪眼贾爷,斥责,你这娃娃,屁事就是多,乖乖地把路走。

中午时分,到了定西唐家堡。程脚户停下马车,立起辕撑歇脚。他在仰头喝水时看见不远的院墙里一片金黄,他可差点忘了,又是麦杏熟的季节。每年这个季节,无论哪里,程脚户都要买些麦杏回家。做脚户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买到各类物资,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个特别重要。他让贾爷看着马车,自己则向那边院墙走去。

贾爷等了不大时间,一个摇着礼帽的乡绅过来了,他的墨镜架在鼻头上,就要跌下来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眼镜上方的两颗珠子。他凑近看了看马车上的棺木,用指甲抠着,问,娃娃,棺木卖不卖?

卖呢。贾爷打量着乡绅的模样,说。柏材,木质好得很。

多少钱?乡绅随便问着,但觉贾爷做不了主。

六个大洋。贾爷以貌取人,觉得乡绅不是买主,应付着说,

便宜不?乡绅认真起来了。

便宜呢,五个半大洋一副。贾爷没敢多让,估计乡绅也不成心要的。

一共几副,全要下,五个卖不?乡绅一本正经地盯着贾爷,等待贾爷回答。

卖呢,总共四副。贾爷眼珠滴溜溜地转着,盘算一副上边能长多少。

其实,贾爷只是试探和演练一下,没想正式拍板的。可是乡绅将墨镜扶上鼻梁,说,我取钱去,就是大柳树下边的那家,马上过来。乡绅觉得这是他家大人安当好的,娃娃晓得内情。

贾爷还在傻眼,胆怯怎样交待程脚户时,三四个后生已从大柳树那边的小巷口出来,拥向马车。不由分说,他们解开大绳,两边爬上马车,大声喊着,韩家爷,木材硬梆得很,五个大洋划算着哩。

慢慢卸,慢慢卸,小心马车翘起了。乡绅撩着长衫赶了过来,挥手说。几个老的身体都不太好,提早准备下,免得措手不及。

乡绅掏出大洋,叮当叮当清脆地数了两遍,然后交到贾爷手里,说,娃娃你再数一下,装好,休让滚了。

贾爷捏着满把大洋,冰冰的,心里好像地面塌陷般的失落与空荡。他的喉头哽咽着一块肉瘤,感觉诚信、礼仪的乡绅让他无言以对和反悔。他想,即便天大的错误,已经回天无力了,任打任罚,全由师傅了。

他们将棺木全都转走了,程脚户还没来。等待程脚户的时间更比受罚的还要煎熬……

程脚户笑哈哈地来了,杏子上倒扣着一朵骆驼蓬。骆驼蓬难闻得很,用它保鮮的杏子却是神奇的香甜。

谷篅,快来吃,甜得很。程脚户放下竹籝喊叫贾爷。可是贾爷扑通跪在程脚户面前,两手捧着二十个大洋,哭诉,程家爸,我将棺木卖了。程脚户一路跑来,欣若欢猫,还未注意棺木是否存在,惊诧地将头扭向马车。啊,这可咋办呢,程脚户叱咤着差点瘫倒。这还了得,他又叱咤,踉跄着去拿鞭子。贾爷知道鞭子的厉害,急忙匍匐过去,抱着程脚户的腿,仰面哀求,程家爸,咱们再到陇西文峰买去,长了六个大洋。贾爷将大洋捏在一个手里,两个大洋叮地掉到地上,滚了老远。

程脚户半空撇下鞭子,唉地一声,蹲下身子用手埋着变青了的脸。

现在的娃娃,程脚户也从心里佩服,进货出货之际,连省带长,就弄八个大洋,真是了得。程脚户一年的工钱也没八个大洋,而且还是废旧物什来顶账。罢罢罢,那就再跑陇西文峰一趟。

再到陇西文峰,程脚户重又看了四个大洋的柿子红,仔细抠点,木质果真不如三个半大洋的鹅雏黄。程脚户要到那家再买鹅雏黄时,贾爷挡住了,说,程家爸,还是由我去商量。

贾爷装得无所事事,闲闲地转了过去。拄着拐杖的长者翘着大拇指赞许贾爷,碎碎的,就会来事了。

再要不?长者捋着疙瘩嶙峋的拐杖,说。这货以后难寻了。

大前天买的略为贵了一点。贾爷故作踌躇地说。如果再能便宜一点,还能再要几副。

如果还是四副,三个三拉上。长者继续捋着拐杖,盘算更大的生意。

三个的话,就能拉上七副。贾爷估算着,三七二十一个大洋,还剩一个大洋,散吃散喝:鸡汤粉、腊肉馒头什么的。

每副四分,连半个大洋赚不到了,长者心里一痛,可他舍不得即刻到手的二个八的利润,忍痛答应贾爷了。

贾爷打开钱袋,抓了几块,挑块品相好的,猛吹一气,凑近耳朵听个脆响,揣进怀里,然后掂掂整个分量连同钱袋递给长者,说,总共二十二个,数了几十遍了,我刚装了一个,现在二十一个了。

大壮、二壮,又要七副。长者喊着两个儿子,说。这下果真便宜了。

长者数着大洋,心想,时下年月,料场堆着许多木材,也是不好,说不定哪天战事征用,那可亏损大了。大洋总比木材隐蔽、安全一些。

程脚户过来,得知贾爷多要了三副,怯得心都沉了,好像一直坠落的铅块。

贾爷戳下程脚户大腿,悄悄给他那块大洋,安慰说,程家爸,你休怕,给马把好料加上,咱们安安心心地吃喝,半路上,再将三副给人卖了,还能长些。

让这碎鬼把人套深了。程脚户装着大洋,施个阴沉的眼色,怒嗔,出个岔子,我可要了你的碎命。

一路,程脚户快马加鞭,尽量赶着延误的时间。欲速则不达,贾爷劝导程脚户,将马累坏那可纯粹回不去了。程家爸,慢慢走,回去就说木材不行,一直等着好的。

程脚户满脸苦楚,声东击西,狠狠抽响一声鞭子。贾爷听见那边鞭响,自己却是毫无防备地挨了一鞭子,痛得哇哇乱叫。他不知道程脚户怎么突然动怒,迅速躲开两个鞭长的距离,惊慌而茫然不解地望着程脚户。要打,早就应该打啊,何必等到这个时候。程脚户说过,出了岔子,才要惩罚的,怎么突然反悔了。

心眼多过筛子的碎鬼,莫非哪个妖魔丢了诡计心窍,让他捡到了。程脚户心里暗叹着,很是匪夷所思。其实,程脚户抽着自己的无奈与身不由己,盛感年岁老去,能力不及。长江后浪推前浪,晚辈迟早要将先辈送走。他说,做人还是诚信为本,平淡流长。

贾爷摸着身上的血棱,盯着程脚户补了又补的皮虎(鞋),欲言又止,似乎不屑程脚户的教诲。

然而,程脚户还是将车慢了下来,不按贾爷的说劝不行。他用鞭子顺着贾爷身上的伤痕再抽一鞭子,说,始终记着师傅的这一鞭子,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贾爷默默点头,表示认可。

云田乡、通安驿、马河镇、唐家堡,一路行来,打问棺木的人越来越多,都因价格过高而作罢。而随路途的遥远,贾爷又是一路涨价。他想,唐家堡时每副还以五个大洋卖了,因为这车木材比上车还好。岂料,遍访整个唐家堡的人家再没一家要的。乡绅那样富有的家户再也没有了。

等待时机的时候,马车好像走得很快,还没遇见下一个打问价钱的就已到了定西景家店。距离县城只有十里路了,再也不能前行了,不然事情就要暴露了。贾爷盘算,万一不行就将自己扔到景家店,以自己的名义慢慢等待商机。景家店的人不认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了程脚户的徒弟。

卸下三副棺木,程脚户片刻不待地又向县城驶去。尽量不让别人知道,棺木就是张家的马车拉来的。

张家全家老小都在盼着马车的到来,担心有啥意外发生。往常,走趟陇西最多六天时间,这趟却是十天。

程脚户就按贾爷说的解释了,木材确实多得很,可是要选合适的,也不容易,都是以次充好,价钱扳得老高。总算等到一家新来的几车,挑了四副。程脚户的脸迅速地涨红起来,他装得兴奋,或者赶得吃力。

张家太爷划着木材,瓷锭锭的,不禁大喜,说,让你操心了。

有些颜色稍微红一点的,都是朱砂水浸泡的,差一点上当了。程脚户补充着说,臉上流着的汗水更比朱砂水的红。他一撒谎,脸就红了。

次日中午,贾爷就将棺木卖给一个姓李的通渭人了。同是住店的通渭人,可是祖传的木匠,认得木材。贾爷开价七个大洋,通渭人只出六个大洋,贾爷心想的六个半大洋没能实现。

十八个大洋揣进怀里,这是贾爷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贾爷全将大洋交给程脚户,程脚户吓得发抖,手像摇着筛子。他连一个也不敢拿,又将大洋塞在贾爷手中。

你就不想抬埋咱的程家爷和程家奶了?贾爷将程脚户问得哑口无言,然后平分大洋,每人八个。

程脚户突觉天塌地陷,山崩地裂,如同做了天理不容的事情。穷人的棺木,半个大洋的薄板儿也都破费了,哪能这么奢华呢。

4

不过,贾爷学艺还是非常刻苦的,先从最喜欢的鞭子开始,然后就是驾驭。程脚户曾经劝他,去做木材生意。贾爷狡黠一笑,道破玄机,担核桃趁枣儿的顺手生意只能一次,哪能长久去做呢,如果没车,仅就雇车也会花销很大一笔的。因此贾爷练就着可以养家糊口的本领,赶车。

闲暇时,他爱听程脚户谝传,尤其李脚户打鬼的故事。程脚户说得绘声绘色,就像是他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可他根本不信李脚户所说是真,所以他没好好练就技艺,曾给李脚户丢脸了。可是贾爷不同,听得两个眼珠都要暴露出来了,李脚户的一根鞭子在他眼前飞舞,出神入化,打得女鬼粉身碎骨。他在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遇到一个女鬼,他将打得更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所以贾爷按照程脚户的传说,练就了李脚户空中打鸟,水中打鱼的神奇鞭法。

贾爷跟了程脚户四年,十六岁的贾爷已经壮如磐石,而且各种技艺无不精湛出众。程脚户正要打发贾爷出师,去寻自己的前途,可是程脚户从车上摔下,腰椎骨折,不能驾车了。贾爷没能想到,张家竟然旧情不念,丝毫不记程脚户曾经的劳苦,绝情地将他谢辞了。而张家看上的新驭手正是程脚户的徒弟贾爷。本来,贾爷愤懑满腔根本不想搭黏张家的,可他为了苦难的程脚户还是答应了张家。

贾爷的第一趟差事是去岷县拉茶叶,岷县虽不产茶,但是西南的茶叶通过甘川古道到达岷县,源源不断地流入西北。宋朝时期就在甘川古道的咽喉要地岷县茶埠设立茶馬司,开设茶集商埠,办理以茶易马了。那时的岷县,道路崎岖艰险,感觉特别遥远,去趟岷县最少二十多天。贾爷虽没去过岷县,但是贾爷有信心有胆量去趟岷县。初生牛犊不怕虎,任何事情都有第一回。

正是新茶上市的时候,张家哪能不去囤积一点茶叶呢。贾爷孤胆前行,张家甚是高兴,暗自庆幸程脚户的受伤没有影响关键时刻的营生。

就在张家准备盘缠、货款、干粮的同时,贾爷也在积极准备。他到各个集市上去,收了整整一车青麻,然后全都寄放在景家店的一家农户里。这是贾爷早就打听好的,旱区的青麻要比二阴地区的好,纤维坚韧而耐久。他又打着担核桃趁枣儿的主意。

事事谨慎,千万小心,小心没大错。张家太爷叮咛着,将干粮袋子拴在车栏上,他向大门张望一下,察看是否有人通过门缝窥探。待他完全确定安全后,说,这是盘缠,细详些,还能给你落点。然后,他又朝着大门张望一眼,神色诡秘地将钱袋擩在贾爷怀里,小声说,装好,这是货款,整整五十个大洋,到了岷县,休乱撞,就寻“聚馨楼”和“沁神斋”,只有这两家的茶叶地道,货真价实,打了多少年的交道,都是知根知底的商家。

沉沉的一疙瘩东西坠在贾爷的衣襟里,贾爷用劲束下腰缠,以免溜了下去,说,张太爷,我会小心的。

你的本事好着哩。张家太爷踮起脚,拍拍贾爷肩头,说。这么高的后生,神仙见了也怯三分呢。

一团欣喜的云在贾爷脸上飘散着,有点满怀信心的红。他将眉毛一扬,两支飞镖一样锐利,说,张太爷,你放心,我会见机行事的。

贾爷的表演那么完美而天衣无缝,他根本没有因为张家太爷的夸奖而飘飘然。他非常清楚张家太爷的用意,无非是要让他乐不可支地卖命而已。他的心中始终记着师傅悲惨的结局,他想,如不留个心眼,前车之鉴的命运将在他的身上重演。

发韧起程了,张家太爷送他老远。

清脆的铃声在林阴道上摇曳,使得清晨的阳光有了金属的质感。马车轰隆隆地压过,地面有点美梦初醒的激动。贾爷并未得意忘形,只将老道与稳重做成不紧不慢的假象。

张家太爷望着逐渐缩小的背景,微微点头,心里赞叹,嗯,一点也没年轻人的冒失。他的心沉甸甸的踏实,好像收了麦子的惬意与实在。

到了景家店,贾爷先给那家农户十个铜板,叫他帮忙装了青麻,说,以后的交道长着呢,别让外人掺和进来。闲置的草棚还能赚钱,农户主人明白贾爷的意思,连连拍着嘴唇,表示守口如瓶,岂敢透露信息于别人。

封了农户的嘴,贾爷一路前行,快向岷县进发。他要赶出时间,先将青麻卖了。

荒郊墅外,老鸹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还爱抬杠的长者;崇山峻岭,幼猱的哀号,空谷旋响,如同被遗弃的婴儿。所有来自奇怪的声音,无不让人头皮发麻,心生胆怯而噬命的恐惧。

贾爷记着事情,一车青麻压在心里,使得所有恐惧无处占据他的心里。如果青麻难以处理,或者因此而耽误时间,都将胜过虚幻的心理恐惧而成现实的人身灾难。

过了陇西县菜子镇,贾爷一路打听青麻的价格。到达漳县殪虎桥时,路边一位老大妈正在纳着鞋底。贾爷又是喝停马车,询问青麻的价格。老大妈用针划着头皮,看看贾爷,又看看马车上的青麻,打捞着记忆里的印记,说,上个月几个会宁人拉了两车青麻,没卖掉,又拉回来了。她捻着手中的麻绳。又说,我给他们灌了两罐茶水,他们给我一把青麻。

哪怕扔了,也不能拉回啊!青麻似乎变成了青石,重重地压在马车上同时重重地压在贾爷的思想上。贾爷勉强鞠得一躬,谢过老大妈,甩着鞭子,继续前行。马车颠簸起来,无论怎么飞奔,贾爷都觉得有根绳子拽着,牵拉马车的奔跑。贾爷不由自主地甩去鞭子,要让马车挣断这根绳子的羁绊。雷声阵阵,浓尘滚滚,马车犹如踏向云霄天宇,撒下消逝的影子。

前边,一驾悠然自得的马车躲闪不及,已被贾爷他们惊到砾石滩里去了,差点翻车。赶车大叔气急败坏,捡起一块石头,狠狠地摔了过去,石块疾驰着然而已经望尘莫及,只得泄气地弹于路的中央,成为路的一颗黡痣。赶车大叔无奈地叫骂,撵(赶)死去的家伙……

贾爷提前一个时辰到了漳县大草滩,再走就到木寨岭了。木寨岭可不是好走的,必须养精蓄锐之后一气翻越,然后才能到达岷县老幼店,再歇疲乏不堪的脚。不然,困在木寨岭上,不是被狼吃了,就是冻死在夏天的一场雪里。贾爷望望木寨岭的方向,又望望西斜的太阳,前行不能,歇店尚早,只得不敢冒险地兴叹一声,吆车进了车马店。

贾爷躺在一方炕上,突觉不可言语的寂寞与惆怅,他的眼前不时飘忽着几个会宁人拉麻的丧气与情景。他开始后悔了,将几年攒下的大洋全都押在石头一样的青麻上。不仅如此,一旦事情败露,东家告官,还有牢狱之灾呢。

一路奔波,贾爷也像脱底的皮袋,瘫成一坨了。枕头上,他迷迷糊糊地看见,门板突然开裂,变成一副枷锁,铺天而来。贾爷吓得失声大叫,嚯地从梦中翻了起来。就在当儿,贾爷看见一个大叔站在当地,愤怒地盯着自己,眼睛就要爆破了。店已住满,仅此一个铺位,店家将大叔安排进来了。大叔没理贾爷,径自撇过贾爷多占铺位的行囊,上炕打理铺盖。打理完毕,大叔一言不发盘腿坐在炕沿边上抽旱烟。一锅一锅的旱烟,好像峰火台上的狼烟,直冲冲冒到房顶,然后蘑菇云一样地翻滚下来,笼罩在贾爷周围。贾爷喉咙好像卡了干蒺藜,呛得直掉眼泪,剧烈的咳嗽就要将五脏六腑咯在手心了。可贾爷毫无抵御之策,只有等着往死里熏。

掌灯时分,店家端来了油灯。铜盘里的灯油是有限量的,灯油燃尽之前,必须干完所有琐碎事情:吃喝拉撒睡。灯油是麻油,金贵得鲜血一样。

大叔,别抽了,吃点干粮吧。贾爷打开干粮袋子,说。死面饼子里夹的咸臊子,撑肚子得很。

这还差不多。大叔磕下烟锅,说。年轻人,大车不能那么赶。这次把我弄到河滩里,下次就该轮到你自己了。

贾爷猛然记起半路惊起一驾马车,原来就是大叔的,冤家路窄啊,这可咋地是好!

贾爷急忙跪在炕上,连连赔礼道歉,啊呀,大叔,我的心里装着麻烦事情,一点也没在意驚着你的。边说,贾爷已将干粮塞到大叔手里了。那时的干粮很稀罕,路途的干粮更不消说了。

啥地麻烦事情么?赶车大叔半空举着干粮,眼睛放着青光,问。你说出来,就不麻烦了么。似乎,贾爷不说他就一直盯着。

贾爷双手捧着大叔的手,直将干粮送到他的嘴边,说,大叔咱们吃着说。赶车大叔咬了一口干粮,咸咸的,肉臊子的滋味让他牙齿锋利了一半。

贾爷没敢透露自己投机钻营的,只说拉了一车青麻,听说青麻的生意不好,上个月几个会宁人拉的青麻又拉回去了。

赶车大叔停住咀嚼的嘴,好像突然死亡的老牛。半晌,他又咀嚼着腮帮子,说,岷县火烧沟有家商户,回民,做着各种生意:皮货、木材、当归、大豆……老交道了,过去之后,我给他说,先将青麻换成当归,再将当归卖了。

可是贾爷不知当归何物,不要当归。贾爷的差事是茶叶而不是当归。而事实上,贾爷根本不知当归怎么处理的。要处理,也只能在岷县本地处理。岷县家家都有当归,要处理只能贱价处理,那么,赔本已经不可避免。

贾爷的脸色煞白起来,好像一泡冻干的马粪,上边有层浓浓的霜。

要不然,再把当归卖给我。赶车大叔看眼变成月牙的死面饼子,说。我是来拉当归的,正好把你的麻烦解过了。不过,要换上乘的当归,不然我给东家不好交代。

赶车大叔姓姚,通渭马营人,也像贾爷一样,是给东家做贩运生意的。

那能成不?贾爷忧心地看着赶车大叔,再给赶车大叔一个死面饼子,说。姚大叔你自己拿着吃。贾爷嚼着死面饼子,倒觉没有一点滋味,问,人家商户骂你不?休让事情没弄成,还把你装到里边。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下水自直。赶车大叔坦然起来,一副任何事情都能斢腾的安心,说。找人商量哩么,啥事办不成么?去了再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次日,贾爷不紧不慢地跟在赶车大叔车后,生怕惹得赶车大叔不爽,他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赶车大叔身上。而在翻越木寨岭的盘山车道上,贾爷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加快。一条盘山车道,犹如原始森林的肠子,迂回于遮天蔽日的罅隙里,蜿蜿蜒蜒,崎崎岖岖,阴阴森森。两驾马车就像寻找出口的甲虫,爬行在森林的肠子里,暗无天日。幸亏结伴而行了,不然果真有点毛骨悚然的可怕。

下午,天空沉了下来,一片黑云被天恶在木寨岭的山头,闷雷就像石磨的沉沉滚动,可是云端飘下来的是雪。木寨岭的天气就是这样,魔鬼般地变幻无常,打着雷,下的却是雪。贾爷不由自主地心急起来,“驾”地一声,将鞭子甩了过去。赶车大叔故意左拉缰绳,使得马车占中,不让贾爷有丝毫超车的空隙。他望望云势,用手指着山脚,说,别急,正好能按傍晚下到老幼店。——马都乏了,如果下山惯脱,根本无法刹车。赶车大叔更懂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尽管他不可能说出文人嘴里的成语。

雪,氤氲起来,迷蒙着大山与森林的神秘,贾爷好像钻进蒸笼的老鼠,混沌而不知方向。他只感觉,鹅毛覆盖的山道,白白的,让人无可选择地朝着未知丈量,再丈量。

快到山脚,雪居然停了,伴随贾爷心里的阴影也在不经意的回眸之中消散而去。

岷县老幼店是必须歇店的,然后一气到达岷县县城。尽管路程稍微远点,可是中途歇店,梅川、茶埠都不划算。

到了岷县,贾爷忐忑的心在一种馝馞的苦味中煎熬。他不知道到处弥漫的馝馞的苦味就是当归的气息。他只觉得胆汁上蹿,满嘴苦烈,好像吞了黄莲。他的嘴唇青紫地皴裂着一种轮廓,仿佛放干了的饺子,依然保持着固有的棱角。他让赶车大叔先去火烧沟商量,自己躲到一个拐角的地方等待。

回民商户姓麻,一听有人送麻上门,不禁大喜,说,那就甭倒弯子了,干干脆脆,你买你的当归,他卖他的麻。

赶车大叔答应一声,赶快去叫贾爷。

贾爷听了回民商户的意思,欣喜若狂,恨不得自己也成一匹骏马,这就将青麻拉去。嘚——驾——贾爷使劲吆喝,马却没能将车拉动。贾爷一鞭甩去,四马受策,一同用力,马车发出了疼痛的呻吟。急切中,贾爷竟然忘记发韧,车还刹着。

吁吁吁——赶车大叔急忙喝住马匹,怒斥贾爷,没放韧木,弄坏车轮,看你咋做。赶车大叔从贾爷手中夺过鞭子,放开韧木,慢慢将车吆去。

青麻拉到商户场院里,回民商户安当人手将麻卸下。好赖参差,上中下质量不一。回民商户观察一番,说,两种办法,要么都按中等取价,要么上中下分开取价。

麻大爷,你看着办吧,怎么都成哩。贾爷不敢主张,央求回民商户说。只要能够处理就已万幸了。

这样吧,你们先到岷县街上打听一下,掌握青麻价格之后,咱们再做商量。回民商户抓把青麻,捏一捏,原又扔在地上,说,公平合理才能取信于人。

贾爷环顾一眼堆满场院的货物:皮货、木材、当归、大豆……盛感人家就是做大生意的派头与气魄。

问完价格,贾爷听了赶车大叔建议,取了中间价格,免得因为分等而致的好多麻烦。

回民商户听完报秤,斤头几乎就和贾爷说的完全一致,便是点头作决,就按你说的斤数开账吧。

账房先生眼疾手快,啪地一摆算盘,算盘珠子便像听话似地上下排列开来,大有神来之技。嘀哩哒啦,算盘珠子响起,他的指头就像弹着古筝的歌女,尖细而长,只是油黑得让人联想老鹰。一串珠子的碰撞,啪地一声结算的脆响,总共三十一块,账房先生盯着深邃的眼睛,说。回民商户微微点头,他便当着众人的面,一个一个地数着大洋,清脆的声音好像天界的银铃,让人耳明眼亮。然后,他用牛皮纸将大洋卷成半截“金箍棒”,并让账房先生给贾爷开了回牒。所谓回牒,相当于今天的发票或回执,专门用来限制脚户的,多少货物,多少银钱,东家一目了然。

贾爷万万没能想到,一车青麻竟然净赚九块大洋。他想,要将所赚大洋全部交给师傅治病。他连连谢着回民商户,不停地磕头。回民商户拉起贾爷,说,买卖公平,自愿交易,完全没有必要大礼。贾爷又给赶车大叔一个大洋,作为酬谢。赶车大叔死活不要。老幼无欺啊,在他以为,贾爷还未完全成年。贾爷无奈,只得磕头再谢,然后安安然然去办茶叶事务。

5

所谓的“聚馨楼”和“沁神斋”,好找得很,“聚馨楼”在小南门,“沁神斋”在大十字。饱经风霜的匾额高悬楼头,召示着与生俱来并且同生死共存亡的信条。到底就是不同,贾爷被“聚馨楼”和“沁神斋”的檐牙高啄勾住了心,两边来回地观赏,神往天上宫阙的独具匠心。

至于茶叶,“聚馨楼”、“沁神斋”,都是明码标价的,批发价、零售价、处理价,再没讲价的道理。因此,贾爷并未急着进购,先到整个县城打听一番行情,做到心中有数再说。除了想着东家的生意,贾爷还想积累一些经验,留给自己使用。

进购怎样的茶叶,进购哪家的茶叶,贾爷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将五十个大洋一分为二,“聚馨楼”、“沁神斋”两家各进二十五个大洋的,而且上品中品下品各占三分之一。如此,所进茶叶就有一个参照,不怕东家疑心这家不好那家好,这个品级以次充好,可能那个品级正宗了。贾爷的聪明,就在于关顾了各个层次的需求者:买茶叶的不一定都是买上品的,还有买下品的。毕竟下品茶叶价格便宜,大众都能消费,而下品茶叶因为销量较大,利润总额往往高过上品茶叶。

“聚馨楼”、“沁神斋”虽然没有讲价的道理,但是根据进货,是有饶头的,相当于今天的回扣。饶头,当然不会写在回牒当中,经办人完全可以私得。意外的惊喜,火焰一样烧在贾爷心底,使他热血沸腾。贾爷思索半晌,讓他们的管家将饶头全部兑换成了大洋,以便携带。

两个大洋泛着耀眼的光芒,又以太阳的形式落入贾爷的腰包里。贾爷禁不住诱惑地再次将手塞进腰包里,挼得大洋嚓泠泠地暗响,从而产生心理的快慰感、满足感。

一日傍晚,贾爷又到老幼店碰见了赶车大叔。本来,贾爷摸完整个市场行情,推迟一天行动的。可是赶车大叔的马车车轴歪了,非得跑趟梅川雇来匠人拾掇一天。都怪贾爷那天惊了赶车大叔的马,将他的马车蹾到砾石滩里,弄出了隐患,车一载重,便是暴露出来,非得修理了。

见了贾爷,赶车大叔又是不由自主地胸闷起来,肚子鼓胀得好像怀着娃娃的婆娘。贾爷怎么赔罪,赶车大叔全都不受,哪怕贾爷又掏一个大洋哄他。

清晨,赶车大叔赶早套好马车,趁着悦耳的鸟鸣上路了。心想,翻过木寨岭,到达大草滩的时候贾爷又会赶上自己。毕竟赶车大叔年长气衰,而贾爷年轻气盛,赶车速度要快。

贾爷一觉醒来,窗缝里的亮光好像几道金光灿灿的刀刃,切割在对面的墙上。贾爷的眼睛被这刀刃刺痛了,便用手背使劲揉着从而能够适应新一天的开始。呵——他将一个懒腰伸得极其畸形才算舒服的起炕动作。贾爷身上的被子造山运动般地褶皱起来,将肉眼刚好观察到的灰尘飞扬在刀刃一样的亮光里,奇妙而有线条感、几何感、立体感。

姚大叔,姚大叔。站在阳光铺就的院子里,贾爷大声地喊着对面客房里的赶车大叔,耳朵好像驴一样地翘着。

甭喊了,甭喊了。店家提着扫帚过来,鼟地蹾在脚下,说,早都走了,太阳刚一冒花就将马车套好,走了。还有客人睡懒觉呢,他不让贾爷大吵大叫。

怎么不辞而别了,贾爷心里关了一只野猫,欲要挣脱牢笼地抓狂。贾爷愣愣地站着,不知丢了什么的失落,他想,赶车大叔走了,或许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面了。他想,怎么也得再次赔个不是,以后一定牢记他的教诲。

贾爷知道赶车大叔会在大草滩歇店,可是贾爷很想陪他翻越木寨岭。心里一急,贾爷匆匆收拾行囊,早餐顾不得吃,套好马车追赶赶车大叔了。

行不二里,贾爷就觉肚子咕噜噜地大叫,好像另一驾马车追赶过来。贾爷不知那叫饥肠辘辘的,只觉车轮一样的响声辗得心里发慌。翻越木寨岭必须整整一天的时间,空着肚子怎么能行呢,贾爷只有就着凉水向着嘴里抿着炒面。急促的喘息不时地将那炒面吹出,好像呼着白汽的冬天。还有那么几个突然冒充妖怪的喷嚏,一股浓烟,惊得马匹防不胜防地震颤。

过了正午,贾爷还在汗流浃背而不经意地追赶着。就在刚刚转过山顶的那个大弯里,一个人影突然抱头鼠窜地朝着贾爷迎面跑来。紧接着,又是两个人影朝着这边赶来。贾爷定睛瞧去,前边的人影正是赶车大叔。贾爷刚一心惊,赶车大叔就已到了贾爷眼前。贾爷大呼,姚大叔,怎么了?

谷篅赶快,遇上打劫贼了,他们要杀我。赶车大叔直冲冲向着贾爷扑来,拉一把贾爷,说,赶快跑。

贾爷这才发现后边的两个蒙面大汉,举着贼亮贼亮的朴刀追来。

两个蒙面大汉发现贾爷,一个向着赶车大叔砍去,一个向着贾爷砍来。

说时迟,那时快,贾爷鞭子一甩,啪地一声,率先打瞎了向他砍来的大汉。大汉应声倒地之际,闪电一样的鞭子惯性地盘去,同样打瞎了另一个大汉。

鲜血是红的,好像浸了朱砂的眼泪,涌泉一般地流了下来。然而眼前漆黑一团,突然下到地狱的漆黑。两个大汉捂着被打瞎的眼睛,鬼哭狼嚎,变成了地狱从来没有的活鬼。

姚大叔,你来看,他们爬到地上了。贾爷喊叫着手腕猛地一抖,好像挑着什么,鞭梢便如箭般地射去,倏溜溜地钻到一把朴刀的把子下边卷了起来。贾爷恰到好处地一收鞭杆,朴刀便如飞龙,腾空而起,旋转着向着贾爷呈来。贾爷稳稳接住朴刀,插在车栏上,又用同样之法收了另外一把朴刀。

赶车大叔不明就里,拔腿还逃跑。贾爷倒转鞭子,投标一样地掷去。鞭杆擦过赶车大叔肩膀的那一刹那,鞭子弹簧一样螺旋形地缠住了他的身体。啊,完了!赶车大叔禁不住地惊悸,绝命地喊出声来。

姚大叔,把我的鞭子拿来,他们让我打倒了。贾爷摇晃着手里的朴刀,喊叫。姚大叔,你休怕,有我呢。

赶车大叔认得贾爷的鞭子,停住脚步回望身后,贾爷手中的朴刀闪烁着明晃晃的亮光让他心惊肉跳。当他看见两个黑影在地上打滚时,他才疑心忡忡地踅身几步。

贾爷迎了上去,一同解着赶车大叔身上的鞭子,说,姚大叔,没事了。

前边还有三四个呢,赶紧调转方向逃跑。赶车大叔惊魂未定地拉把贾爷,说,所有当归连车抢去了,还要杀人呢。

姚大叔,你先别急。边说,贾爷已经倒绕鞭子,刀子一样地剥开了两个大汉的蒙面。鲜血已经糊过了他们的面容,看不清详细的形骸。贾爷憎恨他们的行径,一声怒吼,几下抖腕,已经双双削去了他们的耳朵。

赶车大叔吓得连连惊叫,亲眼见证了贾爷的鞭法与怒不可遏的红眼。

姚大叔,赶快追。贾爷扬臂,将手中的朴刀插在赶车大叔的脚下,飞身健去。

赶车大叔没敢紧跟贾爷,借口赶车,远远落在贾爷的马车后边。

追不半里,转过一个小弯,一个蒙面大汉突然横在贾爷面前,手执朴刀,大喊,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打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

贾爷脚步都没停下,一鞭甩去,打个措手不及,蒙面大汉的嘴角已经裂到耳根,好像刚刚吃了尸体的野狗,滚到路的一边。

贾爷放下大汉不管,三步跨前,声如宏钟,朝着大汉身后的另外三个大汉喊道,放下凶器,免得一死。

三个大汉一同扑来,三束亮光好像闪电般地袭来。贾爷不慌不忙,一个腾挪,闪过身去,随后背飞揽月,套取三个大汉手中的朴刀,抖动到不远的马车上。三把朴刀,插在当归上,好像站立不稳的仙鹤。

束手就擒,免得一死。贾爷一手握鞭,一手拽着鞭梢,一个巨大的圆环半绕在他的头顶,喊道,小心眼睛。

话音刚落,一个率先扑上来的大汉已经捂着眼睛,嚎叫到路边的水沟里。他不知道什么东西击中了他的眼睛,只觉一条黑影钻进眼底,一直扎到他的大脑里。

其他两个大汉见势不妙,四拳呼应,左右夹击贾爷。贾爷使出金钟罩,一条鞭子呼呼生风,裹得水泄不通。他在玩呢,等着赶车大叔赶来,观赏他的身手呢。可是一个大汉好不识趣,不惜鞭子抽了脖子近身抓住了贾爷的鞭条。贾爷只得应急,反身回力,将鞭杆倒插在他的喉咙里,将他插得要命的窒息。

最后一个大汉伺机而动,同样不惜挨打地来扼贾爷的脖子。黑熊扑怪,好是凶猛,贾爷闪身要取赶车大叔鞭子的同时,手中的半条鞭子已经死蛇挣扎地抽中了他的眼睛,让他失去了光明。

贾爷是不能离开鞭子的,离开鞭子,他最多只能应付一个大汉。贾爷拿到赶车大叔的鞭子,喉咙里插着鞭杆的大汉,正好拔出口中的鞭杆。哪能让他获得喘息的机会呢,贾爷还不顺手地一鞭抽去,恰好抽瞎他的眼睛。

赶车大叔来了,看着满地翻滚的大汉,绕了大半个弧线,诧异着惊呆了的神情,说,谷篅,你把他们怎么了?

我把他们打倒了。贾爷把手中的鞭子交给赶车大叔,说。我把你的当归和马车夺来了。

谷篅,赶紧跑吧。赶车大叔接着鞭子,撇下手中的朴刀,说。这些家伙杀人不眨眼。

贾爷一听,过去拣起自己的鞭子,说,姚大叔,你休急。边说,贾爷几丈开外地舞起了鞭子,抽得四个大汉嚎啕大叫。他们的蒙面一个个地碎了,好像黑色的蝴蝶飞了起来。

贾爷吃了炒面,喝了凉水的一股屁劲,似乎爆炸开来,直将他们打得血肉模糊,全都掉了耳朵。

两驾马车的马匹,全都看不下去,嘟嘟地响鼻,弹着蹄子制止。太过残忍了,它们眼前,一片血红,浑身颤抖。

猛从惊诧中清醒的赶车大叔也是匍匐过来,哀求,别打了,别打了,给他们一条生路。

贾爷收鞭的时候,靠着惯性,最后打瞎了裂着狗嘴的大汉。

之际,贾爷什么不顾,扑通,跪在赶车大叔眼前,说,姚大叔你休着气,那天我真的一点也没在意,把你的车弄坏了。

嘿嘿,你这碎鬼。趕车大叔魂还没收回呢,气得笑了,问,这是谁给你教的鞭法?

听我师傅说的,我自己练的。贾爷仰面望着赶车大叔,等着赶车大叔原谅,说,我师爷把鬼都能打住。

说时,头顶正有几只铜雀飞过,贾爷斜眼瞥过,跃起一个后空翻,鞭梢神出鬼没,忽从胯下旋出,单打铜雀一只。那只铜雀受鞭,不偏不倚,反方向顺着鞭梢,直蹿一个大汉的喉咙,他就是敢于试鞭,吞了鞭杆的那个。他在暗暗摸寻,欲找什么利器,拼死扑上。贾爷突然发现了,再次让他窒息,有意让他痛不堪言。

人比鬼更可怕呢,杀人越货,丧尽天良。赶车大叔环顾一下满地哀号的大汉,心中无法抗拒的害怕,催促贾爷赶快下山。

贾爷收拾六把朴刀,拿块石头,嚓嚓地全部退了锋口,说,拿到大草滩,找个保长报官。

赶车大叔赶着失而复得的马车,庆幸万分。他还走在前边,只是车速不由自主地快了。他很担心,几个蒙面大汉还会追来,或者遇到别的打劫贼。每个拐弯,他都借着转身回头看眼贾爷——这个身怀绝技的毛头小子。

报官之后,他们都不相信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竟然能够降服六个打劫贼,逼得贾爷显露一手。

贾爷名声大振,更加夸张的神奇传播开来,之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木寨岭再也没有发现打劫贼的出没。

6

贾爷一直供养程脚户,直到程脚户死去。程脚户腰椎骨折,半身不遂,生活极其窘困。他可不像贾爷,投机取巧,弄得一点光阴。多亏贾爷八年的外饷,全部给予程脚户治疗,不然程脚户死得更早。而事实上用于治疗程脚户的草药,几乎没有什么作用,除了心理安慰和所谓的活血化於,骨折可是无法复原的。临走那天,程脚户依然处于剧烈的疼痛当中。其实,他是绝食而死的,他装着水到嘴边就吐,不能进食。贾爷二十四岁了,早都超过成婚年龄,程脚户再也不愿耽误贾爷了。程脚户向来都是老实人,可在最后,他还是否定了自己。一股浑浊的泪从他的眼缝里挤出,饱含着因为老实的悲愤。尽管程脚户没有表明,但是贾爷读懂了他的泪水,过于老实只能亏待自己,现实就是例子。

从这一刻起,贾爷决定干番事业。他拉着程脚户的手,说,程家爸,你放心,我一定拥有咱们自己的马车。贾爷牙齿咬得噔噔响,脸上的肌肉顽成了核桃一样的疙瘩。在他以为,程脚户落得如此下场,都是东家的过错。程脚户赶车大半辈子,东家竟然将他残忍地抛弃了。

赶快成家……程脚户缓缓地松开了手,说了最后一句话。

程脚户的丧事办得简朴而隆重,贫苦人都来哭丧,搭把帮儿。他们都曾乘过程脚户的车,吃过程脚户带来的新物儿:板栗、花生、核桃、柿饼、红枣,哪怕半颗或一粒。于是,一种欷歔的悲哀在空气中流淌,将记忆深处的怀念荡到心灵的岸边。这就暗示着穷人的抱团与富人的孤立。贾爷礼节性地请了东家,东家张太爷捋着稀疏的胡须,剧烈地咳嗽着,硬从咳嗽的血痰中分离出几个可以拼成一句话的言词:天生的……晦气货色,再别……缠……缠我……我们了。又是一连串的剧烈咳嗽,张太爷八十多岁的高龄,垂而不死。他才鬼的形骸,晦气货色呢。

噢,那就算了。贾爷装得猥猥琐琐,好像詟惧非常地说,他们全都提起东家。

让……他们……提去。张太爷根本没有察觉,贾爷胸中燃烧着一团暗火,欲要烧毁整个东家的暗火。他用拳头捂着胸口,说,别……理他们……

贾爷退了出来,好像一团黑色的空气。

断七之后,贾爷又要发韧出车了。东家早都等得不耐烦了。这趟差事,还是贾爷出的主意,将这边的青麻拉到岷县去。而贾爷深谋的则是:能将岷县的柏材棺木拉来。他没料到,东家居然安当,让他回来时将“聚馨楼”和“沁神斋”的茶叶拉上。那么,来去都不空车,贾爷的谋算无形中泡汤了。

晚夕,贾爷正在闷闷不乐,两只蚊子飞过他的耳际,将他的额头当作停机坪。贾爷拍了好几巴掌,也没拍住蚊子,而叠加在他的额头上的手印仿佛有着一定厚度的红绸子,凸了起来,应是缎子吧。贾爷怒不可遏,好像打着东家,甩起一条随身的短鞭,倏地打下了一只蚊子。他正寻找另一只蚊子的踪影,房门却被敲响。

谁?贾爷在问外边的声音时,手中的短鞭已经拉弓一样地举起。如果他的手腕稍微一抖,鞭梢便如利刃或者黑箭一般地蹿出门缝去。

我。门外,敲门的声音变成了人的声音,而且很气实地回答。但是,贾爷没有听出谁的声音。不过,好像没有什么敌意和危险。

贾爷端过灯盏,把着门栓开了门。门枢疼痛地呻吟着半开一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是的,古铜一样失去光泽的昏暗里,赶车大叔还有一个俊俏的陌生女子站在半开的长方形里,仿佛刚要上演的牛皮灯影戏。

八年了,贾爷竟然没有认出赶车大叔。沧桑格外用功地在他额头上多修了两道梯田。梯田里除了歲月,什么都没生长,而在梯田的上边,满是绵延山顶的白茅草。

谷篅,你认不得我了?正在贾爷调动曾经的记忆的时候,赶车大叔抿着薄瘪瘪的嘴唇,说。走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来,你的这里难寻死了。

熟悉的身影瞬息浮现出来,好像永定河里的一朵浪花,就要绽在人的脸上。而这熟悉的身影又随时间的流动瞬息消逝,好像河水的无情,什么都要被它带走。贾爷惊呼一声,将门开得更大一些,说,姚大叔,赶紧进来。

赶车大叔却将身边的女子推在前边,说,谷篅,这是我的碎女子,紫荞。

紫荞羞答答地进来,一个乖巧的踅身,躲在贾爷身后的影子里。有鬼作祟的心虚让她好似一团烟雾。她想叫声谷篅哥,谁知舌头变成了石头,硬硬地堵在嘴里,犹如铅铸一般。这是赶车大叔早就教她,千叮咛万嘱咐的,紫荞也在心里练了一千遍一万遍。这可关系紫荞的人生大事呢,紫荞却没勇敢的把握。自从八岁开始,赶车大叔就给紫荞灌输着一个英雄的形象。紫荞心目当中,贾爷就是那个战无不胜的神。好多次,她都梦到这个神,浓眉大眼,嘴阔似海,手中一条长长的鞭子,盘向天空,化作一道闪电。每当梦此,紫荞总是有种冥冥的力量,信心百倍。

赶车大叔施了一个眼色,紫荞没有看见,却在贾爷脸上划过一道黑光。

贾爷隐隐感到赶车大叔突然造访的目的,倒是禁不住地惶恐起来,近在眉睫而又日日筹划的结婚成家,悄然而至,他却完全没了心理准备。他将灯盏照在炕沿边上,说,姚大叔,赶紧坐下。他趁礼让也将自己躲在一个阴影里。

长长的干粮袋子好像饥饿的牛肚子,空荡荡软塌塌皱巴巴地吊在赶车大叔的手里,证明着赶车大叔和紫荞的困乏与疲惫。但是,赶车大叔突然不饿了,如潮而涌的精神,灌遍全身。他从贾爷的境况判断,贾爷还是单身一人。他原打算,如果贾爷成家,就将紫荞许他做小。如果贾爷还未成家,那就再好不过了。紫荞天生的美人坯子,赶车大叔至信不疑,贾爷一定看上紫荞。他从紫荞八岁开始,又为贾爷养了八年,终于使她出落得仙女般的美貌,如花似玉。只是紫荞至今没有裹足,依是先天的丫脚片子。赶车大叔祖祖辈辈的脚户出身,知道脚的重要,最是反对女娃缠足。三寸金莲,他怕贾爷受了传统审美的影响,因为紫荞的丫脚片子而嫌怨。

紫荞,你也坐到炕上去。贾爷转身,寻找着紫荞的影子,说。我把谷面炕炕取下来,你们吃。

贾爷拿过门旁的柳树杈杈,踮着脚挑下房梁上的干粮笼笼,放在炕桌上。干粮笼笼挂在房梁上,免得小猫老鼠不经主人的允许不讲卫生地享用。

赶车大叔也不客气,掰块谷面炕炕塞到紫荞手里,说,紫荞你吃。他的意思,是让紫荞气实一点,这里将是她的家。

紫荞接住谷面炕炕,两手捧着,窸窸窣窣地吃,好像得了一棒包谷的松鼠。这是为防馍馍掉渣的良好习惯,即便富户人家,也会这样,这是整个民族的美德。因为很有教养,紫荞没有盘腿坐在炕上,而是跪在炕桌旁边,活动在墙上的影子,更像一只可爱的松鼠了。如果盘腿而坐,紫荞也是侧盘,而不是两腿从中跨开地双盘。两腿从中跨开,那是什么样子啊,紫荞还嫌害臊呢。

赶车大叔开言了,神情有些忧郁,像片被霜煞了的葵花叶子,褶皱着绿色渐失的褐色。去年,五十五岁的他也被东家解雇了。脚力衰减,一天的路他走一天半,脚腕好像晒干的牛筋,硬硬的,难以复原的疼。不言而喻,赶车大叔也是没钱养活紫荞了,而紫荞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赶车大叔希望紫荞能够穿得好点,就像她的名字,一身碎碎的小花。当然,紫荞也该出茬(嫁)了,正像花骨朵一样的时候,他要将她捧给贾爷。赶车大叔也是两手捧着谷面炕炕,他将下巴一扬,停住松鼠那样的啃噬,说,我没舍得让她缠脚,舒舒服服的,让她跟上你跑去。赶车大叔停顿一下,想起紫荞刚会奔跑的身影,犹如荞花丛中的蝴蝶。他笑了,说,紫荞是我给她起下的名字。没文化的人,看见什么好看,就起什么名字。

贾爷浑身燥热,哪怕一根长头发也会让他想入非非。走南闯北,他曾见过各色女子,就是没有见过紫荞这么美貌的。但他犹豫了,他知道自己家徒四壁,一点也没聘礼。他说,我程家爸刚刚去世,还欠下三个半的大洋呢。

赶车大叔将谷面炕炕转到一个手里,昂起脖子,拍着炕桌说,你救下我的命的,我专门将她养大给你送媳妇来了。

炕桌上的灯盏跳动一下,依然摇晃着贾爷的脸,仿佛更爱听着桃花运的从天而降。贾爷推下灯盏,干粮笼笼的黑影正好遮住了他那就要着火的脸。姚大叔,贾爷害臊而又感激地叫了一声,然后随机磕下的响头砸得炕面就要坍塌地震颤。

赶车大叔再拍一下炕桌,说,那就成了么。

贾爷挪下炕去,端来一个比他的头还大的陶茶罐,蹾在炕桌上,说,姚大叔,你喝,然而贾爷更比赶车大叔口渴。

赶车大叔又将茶罐推到炕桌那边,说,紫荞,你喝,这是你谷篅哥的凉茶。

紫荞早都渴了,只是没敢开口要茶。她抱起茶罐,迫不及待地昂起头,伸直的脖子好像兔子偷食圆茄时的躯体。茶罐压在紫荞头上,如同连体的葫芦。茶水汩汩地灌下,也从茶罐的口沿流出,顺着紫荞脖子一直到达某个山峰的脚下,形成一道让人遐思不已的瀑布。紫荞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她让沁人心脾的惬意迅速到达极限。

贾爷一直瞅着紫荞的脖子,不由自主地也将脖子伸直,好像茶水是从他的喉咙灌下,也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愜意。他的眼睛直愣愣的,有些发呆了,他可从未这么专注地看过一个女人,尤其没有衣着遮掩的脖子。

至于紫荞的丫脚,影在炕桌的黑暗里贾爷根本无暇在意了。他没见过女人缠脚的,可是见过小脚女人走路的,颤巍巍的,一种钻心的疼痛,直从脚底到达骨髓,再到极度扭曲的嘴唇。让人困惑不已,女人为什么要缠足呢?丫脚不是好好的吗,就像男人一样地奔跑?因此,贾爷更爱丫脚。

要熄灯了,赶车大叔让紫荞睡在贾爷身边,可是紫荞用手挡着眼睛,遮住难为情的灯光,拉赶车大叔睡在了中间。

翌日,马车的旁边多了一个倩影,可是倩影的美丽与马车的粗犷那么地不相搭配。几双奇怪的眼睛刺了过来,怀疑贾爷拐了哪家的闺阁小姐。贾爷甩过鞭子,一一扫过他们的睫毛,喊了一声,紫荞,走,咱们上路。

几双惊慌失措的手,急忙揉着来不及闪烁的眼睛,躲开八丈的距离,庆幸没有过多间焉,不然,眼珠没了。

紫荞决意远行了,跟着心目中的英雄,浪迹天涯。她的脑海里,还没居家过日子的意识。做别人的婆娘,仅仅只是她父亲的意愿,她还没有这个概念,快乐的小鸟是她与生俱来的本性。

……漳河,清泠泠地流淌着,仿佛天际跌落的银练。紫荞从未见过这么丰沛而湍急的水,她禁不住激动地坐在一块楔石上,让个白色的旋窝婆娑着好似火铲的脚心。水珠溅到她的脸上,凉爽顿然激去了骄阳下的疲劳。

贾爷索性蹚在河里,让水淹过膝盖。

忽然,两只小天鹅一样的白桨在贾爷的眼前荡开,击起无数浪花。啊,是紫荞轮番激荡的脚,情趣而肆无忌惮。贾爷从未想过,紫荞的脚是那么的白,他趁水花的遮掩,蹚了过去,冷冷捉住了紫荞的脚。嗯,紫荞努力挣扎,又让一只逃脱了,更加制造调皮而桀骜的水花。贾爷猛地用劲,紫荞唉地呻吟,终于停住了拍打,如同被擒的水鸟。面对男人的强大,紫荞应是温存而柔弱的。

捧着紫荞的脚,贾爷仔细地端详着,犹如获得一件鬼斧神工的尤物。贾爷第一次怜惜女人的肢体,好像呵护着什么的小兽。

紫荞的脚,白皙无暇,温润如玉,每个脚趾,都是一个满满的羊奶头。这么娇小可爱的脚,一旦缠了,绝对是对天物的亵渎,贾爷这么想像,潜意识里感激赶车大叔的开明。

流水潺潺,鸟鸣啾啾,风声融融,天籁的音符在森林的顶端交汇,让人犹若置身人迹罕至的奇境。

笑语朗朗,啊——呕——耶——紫荞却在故意制造幽静的回音和旋响。

哞——哞——哞——贾爷只能吼出狼嗥一般的牛叫,老天没在他的身上留下一个声乐细胞。

不管贾爷、紫荞多么欢快、留恋忘返,他们都要天黑之前赶到大草滩歇店。木寨岭的翻越,必须养精蓄锐。何况马匹不像他们的闲情逸致,一车青麻,驼峰那样地隆起,早已使得它们筋疲力尽。

紫荞第一次宿店于外,马粪与火炕的气味混合在紫荞的大脑里让她产生另外一种愉悦:遥远的深山老林,也有这么温馨的栖身之地。

那年,正是这方火炕,我和姚大叔睡到了一起。物是人非,以后,贾爷多次歇店于此,新识不少朋友,就是无缘再与赶车大叔觌面。贾爷感慨万端,说,八年了,那时候,谷篅哥还是个黄黄子,差点将姚大叔的马车惊翻了。

两个相距半丈的梦乡,中间是块空阔的土毡。他们的鼻息平静而均匀,就像绿色的草地或者湖面。贾爷、紫荞都未越过突来乍到的情缘而破坏天生的纯真。因为,紫荞还没明白怎样才为人妻,而贾爷还不晓得怎样开始消受人间尤物。这个时候,他们确实以为必将兄妹永生,一辈子。

到达岷县,回民商户听说情况有变,说,那就再等下回吧。五副棺木是贾爷去年早就定好的,回民商户一直给他留着,而定西这边的四户人家也在一直等着贾爷拉来用材。

紫荞思索好半晌,说,要不,雇驾马车一同将棺木拉去。

可是哪有本钱和运费呢,贾爷原想是用销麻的钱,或者收了四户人家的钱进货的,谁知回去重车,所有打算也就失去意义,烟消云散了。

怎么进货呢?账房先生眼珠滴溜溜一转,乜着紫荞,说,除非有啥抵押,不然无法发货。

紫荞知道身无分文,然而还是摸了一下口袋,戏谑说,那就把我押上。

好。账房先生一拍账本,说,那也能行,我们负责送货,等着货款和运费收回,你就回去。

紫荞孤身一人,怎么回去呢。贾爷可不答应了,哪怕没有这桩买卖。他牵一下紫荞的衣袖,说,走,到那边把茶叶进上早点回。

贾爷、张家老爷好像黑夜的影子,更加黑色地掠过巷口的拐角,然后加快了脚步。还不到半里路程,张家老爷便是气喘吁吁地提不动了箱子,他说,谷篅,你帮我提上半截。贾爷接过张家老爷手中的箱子,总有好半袋豌豆的分量,沉沉的,但是提把光滑而合手,有种无法形容的舒服感。贾爷猜测,不是金条就是大洋,贾爷没有见过金条,而金条的分量要重这可贾爷知晓的,所以,贾爷断定箱子里的是大洋。那么,张家老爷提这么多大洋干啥去?贾爷的进一步猜测逐渐漫延开来,在疑惑的雾霾里加重。他的心,是片茫茫荒野,笼罩着迷蒙的尘烟。

城的西门,已经名存实亡,两扇铁钉锈蚀的大车门早都瘫痪两边,半步不能挪动。洞开的门洞吞噬着夜色的黑暗与清风,总也不能满足,成了饥饿的魔鬼。

穿过门洞,就是荒无人烟的西川了。西川,毫不规则的田地横七竖八,仿佛黑云白云的尸体,畸形地落在地上。白天,有人劳作于此,夜晚,断无人影于田。因为除了一条向西蜿蜒的大路,就是随处可见的乱鬼坟与水沟里的骷髅了。坟头,随风摇曳的茅草鬇鬡着让人联想死人的头发。微风和煦的夜晚,自然幽火明灭了。其实,幽火也是很好玩的。一个大的幽火,一旦被个草秸树枝一挂或者碰到一块瓦砾瓷片,就会分成两个、三个、四个。有人曾经见过,最多八个。

不管幽火多么好玩,然而人人谈火色变,总与鬼字相连,所以俗称鬼火。

那么,也就不难理解胆小如鼠的张家老爷为啥要让贾爷壮胆了。

走在灰白的大路上,风声鹤唳,任何丝毫的响动都会使人毛骨悚然,头皮发麻。张家老爷始终牵着贾爷的手,生怕贾爷离开半步。贾爷的手厚实而有力量,张家老爷握着好像倚着一棵老榆的树杈,不怕刀斧剑戟和风雨雷电。这是张家老爷第一次这么亲近一个下苦人。说白了,如有什么异常情况,张家老爷好让贾爷当个替死鬼什么的。

然而,贾爷却在期望,怎么能够遇到师爷李脚户收拾的那种女鬼,从而试试他的鞭法。他的眼睛扫视着,搜寻着,放射着黑色的光芒,反而使得疑似鬼魂的魅影退避三舍了。因此,鬼在心里,心里有鬼自怯呢,自己吓自己。邪不压正,一身正气,哪儿有鬼呢。

应该来说,西川此道,贾爷并非过于陌生,去西寨,到内官,都要经过此地,哪儿有道水沟,哪儿有段崖碴,贾爷还是大概晓得的,他会根据地形的不同,略加小心,他害怕的是人而不是鬼。即便是人,一两个人也奈何不得贾爷。

西川的尽头就是中川了,中川再西,就是西寨和内官了。中川有些庄户,聚集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中川堡了。中川堡有户杨家,俗称中川杨,专门开着赌场,方圆百里,三县八乡的人都到這里来赌博,他在其中抽头子。当然,这是秘而不宣的秘密,只有行道里的人知晓。当然,不是担心官府来查抄,而是害怕打劫贼来杀人。这么动荡的,官府忙着打仗哩,哪有心劲关注社会治安呢。

今天晚上是场大赌,这是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约定好的时日与对决。张家老爷经常输着,企图今晚全部捞回,毕其功于一役。这次,他准备了三千个大洋。之前,他到三官庙上抽了一签:时来运转,银河奔流。张家老爷怦然心动,热血上涌,几乎等不到这一天的来临。他按捺着不可告人的觊觎,私下欺骗管家,说,有笔暗买卖,利润丰厚得了得,肯定能够做成,借些家里的大洋他去拿下这桩,然后分给管家好处。管家可不相信他的那套,向上扶扶黑太阳一样明亮的眼镜,说,好处算了,要借大洋,借据留下。张家老爷稍微迟疑,目光透视着管家,想想也对,一旦图谋成功,补上大洋,抽回借据不就得了?当然,只要管家能借,好处也是不可少免的。

就在管家收了借据、交割大洋的当儿,管家突然变卦了,说,还是给太爷打声招呼吧。

怎么,那怎能行呢,好事就要在这化作泡影了,张家老爷吓得面如土色,竟然扑通跪地,求着管家。

管家只有依着张家老爷了。

管家何等老道呢,这着,他就完全可以摆脱干系:都是张家老爷跪地逼他的,他敢违抗张家老爷吗?

那时,张家太爷依然健在,张家老爷完全属于背着张家太爷的暗赌,小打小闹开始,进而养成这次大赌。

到了中川杨家,五六个貌似仆人的壮汉守在拱门两边,倚靠一辆架子车的堵挡不让随从人员进得后院,面目狰狞,声音凶恶。后院,花木掩映,葳蕤的深邃中透露着西厢房斑驳的灯光。贾爷稍微向里张望,就被一个壮汉一拳,打得趔趄后退。

谷篅,你在外边等着。张家老爷隔着拱门,三言两语地说。听见我叫,你就过来。

贾爷愣愣站着,然而觉得毫无立足之地,好似一枝树枝难以支撑的乌鸦,点点晃晃。

到侧院的老客房里去。一个声音低沉地指教贾爷,说。都在那边,老客房的人多得很。

贾爷拐过一个房角,到了所谓的老客房前边。老客房的门半掩着,传来嗡嗡嘈杂的笑声。贾爷靠近房门,闪烁的灯光将他的面庞照成花儿一样的鬼脸。

谁,进来。一个声音询问着,那么凌厉,好像一柄利剑刺了出来。

贾爷没敢回声,将门推大一些,踅了进去。

哐当,贾爷背身将门阖上。

不要将门关严,外边的声音听不见。还是那个凌厉的声音,贾爷侧眼过去,看得清楚,是个武夫装束的人,一把朴刀就在他的手边。

贾爷将门打开,还是先前那么宽窄,生怕过大过小,又要被人喝斥。

贾爷环顾一周,自顾自地坐在一条长凳的边上,虚虚的,屁股就要溜了下来。

好半晌,贾爷这才熟悉情形,他们都是武夫或者夜行衣的打扮,都有武器随身:三节棍、流星锤、齐眉藤、鸳鸯剑什么的。他们都在闲聊,自斟自酌地喝茶。

贾爷不敢参言,也找一个杯子,悄无声息地喝茶。

贾爷听清楚了,他们都在自诩何年何月何日打败了某个武林高手,保护了主子的钱财和生命。贾爷哪有这等功绩,自惭形秽得就要灭失了,好像秋云般的衣裳宽敞了三倍,还在宽敞。

后来,他们就说主子哪一次赢得痛快,给他多少赏钱,而哪一次输得精光,痛不欲生。他们一同说起张家老爷的臭手,除了胆小,就是输钱的胖官,每次来送大洋。当然,他们还不晓得张家老爷这次带着随从,胆大而来。他们根本无法将保镖头衔与贾爷联系在一起。

这个时候,贾爷才知张家老爷是来赌博的。他虽憎恨东家,可是他们如此藐视张家老爷,他也心里难受,好像猛烈地槌痛。毕竟张家老爷信任贾爷,还给一个大洋的好处。下苦人总是讲恩情的,贾爷握握拳头,抱紧了随身的短鞭。贾爷不只长鞭如电,短鞭更加出神入化,晴天霹雳。

然而贾爷一次次地用茶浇灭心中的怒火,没与他们理论。按照相貌,他们都是资深武夫,贾爷都应称作大叔。贾爷哪敢造次呢,只有一心祈盼张家老爷能赢,让他扬眉吐气。

哎哟,谷篅啊,我的大洋……第一遍鸡叫的时辰还差那么一截,张家老爷却是滚到院里嚎叫,声音尖利,好像捏着鸡的脖子。

贾爷听见张家老爷喊叫,第一个冲出门去,手里鞭子拖在身后,好像一条老鼠的尾巴。

几个武夫闻声不对,也是操起家伙,奔了出去。

张家老爷滚在院子里,左右摔打着棕榈箱,箱子好像被风吹刮的车窗,在黑夜里磕响。箱子已经空空如也,只有黑色的空气充斥其中,无论怎么都难倾倒出来。张家老爷提前输光了大洋,心痛得就要断气了。拦门的两个壮汉一起扑来,捂住张家老爷的嘴,阻止张家老爷惊动左邻右舍的哭叫。他们拖着张家老爷往老客房里走,好像处理一具尸体。张家老爷手里的棕榈箱哐当地掉在地上,好像一口盛敛婴儿的棺材。

还说呢,张家老爷就是个输钱的胖官,这下相信了吧。几个武夫嗤笑着来捡棕榈箱,说。给张家老爷收拾好,下次还要提大洋呢。

贾爷怒火中烧,嗖地一甩鞭子,鞭梢便如一根手指在黑夜里摸到箱子的提把,倏纽纽地打个蛇结,将箱子拽了起来。箱子在空中阖上了,平稳地旋转起来,然后款款地落在贾爷的手掌上。

几个武夫扑空了,有点莫明其妙,有点恼羞成怒。

紧接着,贾爷一个箭步,蹿进了老客房的门。他的鞭子柳叶一样拂在身后,掠过几个武夫的脸,嗡嗡的,痒痒的,好像乱飞乱撞的蛾子。

嚯,这等高手。几个武夫惊呼着再也没敢跟进。

张家老爷躺在地上,嘴角泛着白沫。贾爷拍着张家老爷的胸部,让他顺气。

趁着天黑,赶快背到远处去,不然不好收拾。两个守门的壮汉暗递眼色,说,离开心痛的地方,就会好些,输了大钱的都是这样。

贾爷无奈,只有背着张家老爷回家去。

贾爷健步如飞,一道更黑的影子划过二更的黑暗。

张家老爷迟迟不还借款,管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从张家老爷的神情里已经断定,张家老爷所谓的暗买卖早都做砸了。怎么办呢,管家闭上眼睛,藏在黑黑的墨镜后边,思忖良久,终于抿紧嘴唇,微微地点头,有了解扣之策。

这天清早,管家躲在花坛后边,等着张家太爷出来。门刚一响,管家便如偷了母鸡的黄鼠狼,从那葡萄架下窜过。不紧不慢,然而鬼鬼祟祟,正好使得张家太爷瞧见。

是谁?张家太爷的视线被啥撩了一下,模模糊糊地难受。张家太爷揉了一下眼睛,黑影已经不见了。定有什么隐情,张家太爷神经似被钩子钩痛了,立即紧张起来。张家太爷迅速运转大脑,幸好还能复原影子逝去的线路,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踏寻过去。可是影子折个拐角隐在花木的斑驳之中了。正恁凝愁,管房的门却是阖上了,吱扭地一响。张家太爷准确无误地判断,影子进了管房。管房的门声他可是听惯了的。

张家太爷毫不犹豫地推门进去,管家正好拿着一张什么东西观看,急忙掩藏,已经来不及了。张家太爷一把夺了过去,张家老爷写的那张借据,纵横为四,破了面相。张家太爷大眼瞧去,厉声断喝,这是咋回事情?

管家啊呀倒地,觳觫如筛,战战兢兢,断断续续,然而漫天落下地说了整个经过。

这可不是管家告密,完全不关管家的事,都是张家太爷正好撞见的。

管家那么善于表演,真像待宰的羔羊,张家太爷哪有不被迷惑的?

管家终于合理地摆脱了自己的干系,而张家太爷一病不起。

程脚户去世后的某天,张家太爷躺在不堪重负的老躺椅上,似乎采着使人延年益寿的阳气。忽然,乌云恶来,遮住了正午的阳光,花园如同云的老巢,阴翳、黑暗、压抑而深沉,四面袭来的阴气就像摄人精髓的魍魉,使人恐惧而寒冷。这时,张家老爷突然闯进他的视线里,好像乌云的精魂,游荡在花径的两头,似乎等着管家出来。张家太爷气急败坏,手指戳着张家老爷,你……你你……这个……不……不肖的……败……家……子……

张家太爷一口气没能接上,撒手人寰,駕鹤西去。

8

张家老爷成了掌柜的,隔三差五地潜到中川去赌博。其实,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半个定西城的人都知道张家老爷赌博。但凡一千大洋以上的大赌,他都要带贾爷去,贾爷也得一两个大洋的好处,接济家里,一大家子加在一起超过一尺的大口等着吃饭呢。一尺长的大口,哪怕喝凉水,也能将个淖坝喝干了。如此这般这般地过了十年,张家终于衰落下去。也算张家的皮张厚,能够这么长久地支撑张家老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毋庸置疑,贾爷为了自己生计,丝毫不敢懈怠地出车,也给张家挣下数以万计的大洋。

这日,有桩从榆中三角城空返顺车旱烟渣子的营生,贾爷正在暗自高兴,盘算能否赚下四五个大洋养活家里时,张家老爷悄无声息地过来,拍把贾爷肩头,说,今天出去,最快啥时才能回来?最快四天,这是张家老爷早就知道的,可他就要这么一问。

贾爷手中的缰绳一抖,好像一只野画眉刚从晾衣绳上飞起,踩得绳子晃来晃去。因为毫无在意,贾爷明显被惊着了,但他赶快一拉缰绳,定住了神情,说,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吧。贾爷掐着指头,给自己延长喘息和定神的时间,以为张家老爷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快去快回吧。张家老爷看眼贾爷,脸上压着厚厚的阴云,他要踅身离开的时候,说,咱家的马车一驾能卖多少钱?为了亲近,张家老爷说的是咱家的马车,好像贾爷就是张家的一员。

大概一千个大洋吧。贾爷摸摸车辕上的铜包头,盯着金子般的澄光,说。这还是保养得好着,不然最多八百个大洋。

噢,那就一千个大洋吧。张家老爷淡淡地说了一句,心痛而又毅然决然地离去了,再也没看马车和贾爷一眼。

贾爷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愣愣看着张家老爷的背影,视线好像放着远去而失魂落魄的风筝。

这月下旬,又是一场大赌,张家老爷下定决心,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可是他已输光了家产,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只有赖以生存的三驾马车了。他要卖了马车,筹备赌资,背水一战。他的嘴里念念有词,用破釜沉舟的成语作为自己的精神力量与咒语,好像某个巫师驱鬼降魔。而张家老爷驱除降伏的正是自己,将自己驱向灭亡。明眼人早都看出,张家老爷神经质,精神出了问题。

这趟差事贾爷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将车洋姜(菊芋)拉到了榆中三角城,然后空返而归。心里有鬼自怯呢,空手借棍,旱烟渣子的营生贾爷一点没敢沾染,他怕张家老爷逮住,吃罪不起。一路,空车轻飏,像要腾空而起的尘埃,使得贾爷满心空洞,如同失去什么的空荡。这些年,他趁空车趁惯了,如不带些生意,总觉少了什么。

唉——,贾爷不停地砸下沉沉的哀叹,使车善解人意地沉重起来,缓慢起来,那么遗憾,那么忧郁……

暮云下的炊烟笼罩在房脊周围,久久地不肯消散。贾爷像被蜘蛛网住的昆虫,根本无法摆脱厨香的吸食。他添着马灯的麻油,心想,今晚迟些给马上料,晚夕睡到料马棚里,就不回来了。他知道紫荞做的癞疙瘩就要盛碗了,现在过去,又得急急忙忙地赶来吃饭。

贾爷正在踌躇,张家老爷却像一张破席子飘进贾爷的视线里。他的长衫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褴褛而龌龊。他的手中提着一个食盒,黑色如漆的油垢见证着食盒在那沧桑岁月中的熏染。这个食盒早都不用了,搁在南仓房里盛了五年的灰尘,几乎要被無言的灰尘埋葬了。它的缝隙能让筷子自由出入,掉在地上成为竹子的木乃伊。张家老爷将他擦拭干净,再次提装食物。乍贫难改旧家风,但有比没有强,有它总显一点富户人家的气派。

贾师,你还没吃吧?这里有韭菜炒鸡蛋呢。张家老爷将食盒举在掌上,好像某个阔少的一只鸟笼,说,专门给你提的。张家老爷神情落寞,然而眼睛中笑出了水花,点点泪光。这可果真专门安排厨房炒的,现在的张家,一碟韭菜炒鸡蛋也是好菜佳肴。

贾爷纳闷得很,将张家老爷请到炕上。穷人家只有炕上能使客人一坐。炕桌,是方神坛、吃饭、闲聊、重大事项的定夺,都在这里。张家老爷挽起长衫,居然坐在了炕上,安然而无嫌恶。穷人的炕上是有小动物的,虱子、虼蚤、土虫,一不小心钻进裤腿,再到裤裆,往死里咬。其实,张家老爷身上早都有了虱子,人穷,虱多钱少,这是必然规律。

张家老爷打开食盒,里边果真只有一碟韭菜炒鸡蛋,那缕热气早都遮不住张家的寒酸而让人不忍下咽了。

张家老爷,我家的浆水癞疙瘩,你尝上一碗。紫荞一方盘端来了两碗浆水癞疙瘩,还有韭花、咸韭菜、油泼辣子。这个季节只有韭菜最便宜,不然,平时连韭菜也没有,而油泼辣子是紫荞专门给张家老爷准备的。她款款地放下方盘,说,大鱼大肉吃多了,吃碗浆水癞疙瘩通肠、刮油。

可是,张家老爷哪有大鱼大肉呢,粗茶淡饭已经很多时了。但他嘴上说着尝一碗、尝一碗,好像真的大鱼大肉吃多了。

张家老爷埋头吃着癞疙瘩,一口韭菜炒鸡蛋也没舍得吃,全给贾爷让着、留着,如同关爱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四男二女,贾爷的六个孩子头像一堆没有长大的冬瓜,垒在窗户下边的台阶上,听着屋里的吃饭声。他们暂时还不能吃饭,如果吃,就没招呼张家老爷的了。而且他们听着张家老爷说话,他们印象之中,张家老爷很少光顾他们寒舍,要来就是紧急安当出车事宜,三言两语。

张家老爷一吃就是三碗,怀里好像揣着一个冬瓜,可他舌头扫着嘴唇,还想再吃一碗,到底就因肚子过胀而作罢了。那碗小盆一样的个头与肚量,平时,不管老小,浅满稀稠,都是一碗,再没第二碗之说。

言归正传,张家老爷再提马车的事情,一千大洋,三驾马车三千大洋。他吞吞吐吐地说。贾师,你认识的人多,约托个人将马车卖了。

干啥要将马车卖了呢?贾爷吃了一惊,如同闻雷色变,说。张老爷,这是断了张家的生路啊!

何尝不是呢,同时断了贾爷一家八口的生路啊!

贾爷扑通跪地,哀求,张老爷,我给咱好好跑,维持生计一点不成问题。

张家老爷跳下炕来,跪地的声音堪比惊雷,更加哀求,就此一回了,前些日子我做了一个梦,发财的好梦,漫天雪花,落下之后,全是银子,耀眼的银子。求求你了,约托个熟人将马车卖了,我知道老天会眷顾我一次的。

张老爷,你再别赌了,我给咱好好跑,居家过日子一点不成问题。贾爷两手摇着张家老爷的肩膀,张家老爷的两只胳膊好像波浪鼓,左右敲打在贾爷的身上。

可惜张家老爷心意已决,神仙也难扳回了。他给贾爷叩了一个响头,拱手求求贾爷,起身离开,连食盒也不要了。他的步履忽左忽右,好像折角分明的折尺。

在此之前,张家老爷已经打听了几户要家,最多的也就六百大洋,三驾马车总共一千八百大洋。他在企图贾爷的好价钱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就是张家老爷的灵魂深处。

贾爷还在跪着,直直的,像被雷殛的树桩,他已无暇顾忌张家老爷,自家已经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

六个孩子一拥而进,扑向食盒里的韭菜炒鸡蛋。炕桌一个趔趄,差点被掀翻。

挨鞭子的畜生。贾爷一声咆哮,更比鞭子的凌厉,他见六个孩子凝成了一团,心里疼痛极了,犹如刀割一般,突然,他像泄气的皮球,缓缓地说,明天都没饭吃了。

这么如雷一喝,隔壁厨房里的紫荞吓得撂下勺子就往这边跑。她正在分饭,每人半碗,她没发现张家老爷离开的,她以为贾爷与张家老爷发生了什么争执。先前她就听见鼟的声音,一直心疑呢。

紫荞看见,贾爷、孩子都在凝固着,仿佛灌了水银的殉尸,等待抬到墓穴里去。紫荞推把贾爷,贾爷居然倒了,僵僵的,真像一具死了多时的尸体。大牛、二蛋、三宝……赶快把你大(爸)扶起来。紫荞急忙拉着贾爷胳膊,喊道,张老爷呢,他把你怎么了?

贾爷一头忤在地上,摆摆手,说,张家要将马车卖了,全家都没饭吃了。

蚂蚁搬泰山,一群孩子竟将贾爷扶到炕上。

紫荞拍着贾爷胸部,让他缓缓说。孩子们哗啦围了一圈,好像一骨朵大蒜,紧紧将贾爷围于中间。而紫荞则是旁生斜出,长偏了的那一瓣,另类而依偎着他们。

贾爷这才道了所有原委。

空气死一般地沉重,一点没有流动的气息,好像夜幕封死的铅块。一家八口,全都沉默着,更要死亡的窒息。

活人还让尿憋死。紫荞终于打破沉默,说,那就咱们自己买下。

说得轻巧,那是三千个大洋,不是三百个大洋,孩子渐大,刚刚盖了两间茅屋,贾爷家里连三个大洋也没有啊。人都没有吃的,再加十二匹马,喝风屙屁呢。妄言胡说,这不是紫荞糊涂了吗!

不是,绝处逢生,关键时刻,紫荞总有意想不到的主意,别看紫荞一字不识,脑筋却像水晶一样精明透亮。就像那年岷县拉运棺木,紫荞提出了雇车的主意,结果使得贾爷净赚十五个大洋。

当事者迷,事实上贾爷倒是糊涂了,他的脸上灰蒙蒙的,像在凝目洞窟中的神像,注视着紫荞的轮廓,希望紫荞指点迷津。

明天你到通渭马营去一趟,让我大(爸)约托一下,看能不能从钱庄里贷上。紫荞用手背一拍手心,说,树挪死人挪活,斢腾总比饿死的好。如果能成,大牛、二蛋、三宝帮着养马,四喜帮着照看五凤、六凤。

其实,四喜刚满六岁,连他自己都要大人照看呢。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韭菜炒鸡蛋几乎全部剩着,贾爷没敢吃,只有张家老爷催促几次之后他才象征性地搛点,贾爷总觉吃着自家的癞疙瘩气实。紫荞一盘端来所有的癞疙瘩,给每个碗里分拨一点韭菜炒鸡蛋,算是打发一夜的晚饭了。

翌日,天还麻麻的,贾爷就已上路,向着通渭马营进发。不然,天黑之前不能到达,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困在华家岭上……

紫荞父亲——赶车大叔听了原委,捋着银白的胡须反复思量,半晌,他竟然同意了紫荞的想法,说,你是赶车的,没车赶,全家都就饿死了。他重重地咳嗽两声,将旱烟锅子背在身后,又说,走,寻你董家爸去,让他约托一下,到钱庄上贷上。

所谓的董家爸,就是赶车大叔从小的伙伴,土里滚泥里钻,后来家境好转,置了五垧良田,当着不大出名的小地主。贾爷从未见过这个董家爸,跟在赶车大叔身后,心像毫无节奏的鼓槌,忐忐忑忑地乱敲着。

半途,赶车大叔拿出一张祖传秘方,作为感谢董家爸的回报。

大洋贷上了,董家爸将大洋分成两包,一包两千七,一包三百。他出着主意安当贾爷,就说只凑了两千七,如果张家老爷能行就可节省三百个。如果张家老爷不行再给他两百个或者三百个。

回来。谁知张家老爷逼得眼睛里边滴血呢,少了一个大洋也不行。他想,贾爷能够贷上两千七肯定还能贷上三百。

贾爷佯装推了两天,最后,一个不少地给张家老爷凑足了三千个大洋。不过,经过杀磨,张家老爷将整个马圈搭给贾爷,不然,贾爷没处圈养,而张家老爷留着马圈除了臊臭也没啥用。

交割清楚,张家老爷立即让贾爷钉死了通往大院的小门,以防安全和各种不测。

事实上,再推两天,别说两千七百个大洋,即便两千五百个大洋张家老爷都成呢,因为赌约渐近,就在大后天,这个赌约张家老爷不能自行改变。

这次大赌,贾爷还是陪护张家老爷到中川去。他再一次地见证了张家老爷输得精光。不到三个时辰,三驾马车卖得的大洋便已灰飞烟灭,不翼而飞。张家老爷始终不知,关键时刻他们都用一边封着水银的假骰子,心照不宣,共同捉弄张家老爷呢,好多年了。

死人一般的张家老爷,还是贾爷将他背回的。那么轻薄,一张纸,张家老爷就是另一种概念的鬼。

最后,張家老爷输了整个院子,自杀了。喝了砒霜的张家老爷栽在永定河滩里,躬着腰,两手扶着肚子,像只饿死的老狗。好多人都去观看,贾爷拿张破席将张家老爷尸体盖上了。有人怒斥贾爷,谷篅,你可忘记你程家爸是怎么死的了?

9

贾爷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将贷款还清,息加息,利滚利,总共七千二百三十五个大洋。衰老羸弱的马匹也被换了好多茬,车况良好,运输能力非凡。马车终于成了贾爷自己的了,他终于完成曾经的许诺,给师傅一个圆满的答复。上天有灵,程脚户肯定欣喜极了。关键是,贾爷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修建了新的房屋和马舍,不再来来回回地两边跑了。

那一年,大牛身强力壮,贾爷正觉后继有人的时候,大牛却被抓了壮丁。贾爷心痛死了,要知如此,还不如趁小捣到炕眼里烧了,再没这等事情。没过两年,二蛋长成,又被抓了壮丁,贾爷气急败坏,差点给那保长动了鞭子。不是规定好的每户一丁吗,怎么抓去两人呢?大伙硬将贾爷劝下了,胳臂哪能扭过大腿呢。

东躲西藏,三宝终于成了一个家,次年三宝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呀呀乱叫,惹得全家高兴。有了孙子,贾爷成了名副其实的贾爷。说实话,贾爷做爷爷是迟而不是早的问题。过去,像他这种年龄,早在五六年前就已做了爷爷,都因大牛、二蛋接连被抓了壮丁。

正是这年,彭大将军的部队开过定西,要去解放兰州。军部驻在大城里,贾爷也去看新鲜。听了宣传队的演讲,贾爷积极投身支援前线的工作中去。贾爷还给彭大将军表演了鞭技,受到彭大将军的高度夸奖。贾爷笑逐颜开,喜形于色,也让三宝参军做了解放军战士。他说,如果打仗遇到大牛、二蛋,也让他们过来,弟胞三个抱到一起,窝子里休乱打。事实上,大牛、二蛋所在的国民党部队早都起义,改编成了解放军的一部分,只是贾爷无从知晓而已。

定西城北十八里铺,有道河,名曰苦水河。河水不大,然而河水奇苦无比,如名也。夏季,山洪袭来,沟沟壑壑的苦楚,全都从此泄入永定河,再到黄河。苦水河的两岸,白茫茫的盐碱就像厚厚一层积雪,千年不化。盐碱上泛,两边崖沿也成白色,仿佛银阙玉殿,煞是好看。极目远眺,整个苦水河就像一条白龙,伏地欲飞。

从定西到兰州,必须经过此河,到嚵口、到车道岭、到榆中……

军马经过枪林弹雨、炮火连天,这种场面倒是从未经过。第一驾马车老远瞧见,就已嘶鸣起来,掀翻了整个马车。辎重倾覆,大炮侧翻。随后七八驾马车躲闪不急,绞到一块,惨不忍睹。而且惨状连锁反应,一直向后延续。

贾爷见状,一声断喝,甩起鞭子,打得苦水河白烟四起,仿佛降服着什么河神。鞭声,啪啪啪地作响,正像军马听惯的机枪。

军马见了,顿时停止骚动,好似刚刚下火的一锅排骨,停歇翻滚。贾爷不失时机地喝令,停止前进,赶快整理马车,好像他是部队首长。

贾爷行家里手,一一解开辔头、车套,先将马匹解救出来,再将马车扶正。当时的部队,汽车已经很多了,可是远远不够,马车的地位和作用无以取代与或缺。

三匹军马严重受伤了,连长拔出盒子枪,决定给个痛快,枪毙受伤的军马,以防拖延行进速度。

贾爷一生爱马,急红了眼,死也不怕地用胸膛堵住了枪口。连长一个踅身,命令两个战士将贾爷架到一边去。

连长再一次地举起了盒子枪。说时迟,那是快,贾爷连续两个鹞子翻身,半空中一鞭甩去,连长手里的盒子枪便如着了魔似的飞到空中,好像鱼竿钓到的鱼。连长没有见过贾爷的鞭法,刚在愣神,贾爷已经跪在连长眼前,哀求,让我给你们养好,一定给你们还来。

连长无奈地砸着脑袋,大声解释,大叔,你不知道,这是部队,耽误行军,那可吃罪不起。连长伸手要枪,大叔,你看马匹多么疼痛,给个痛快吧!

贾爷据理力争,如果我不施法,军马死也不敢过河,再次绞到一起,难道你要打死所有的军马?不信,那你试试?

连长话语软了下去,大叔,那么你说,应该咋办?

四喜,快把马车赶来。贾爷招着手,吩咐,卸下三匹中马,配到军车上去。

四喜已满十八岁,绝对能顶人用了。这次,本来他也参军打仗的,可是部队没有同意。

四喜动起手来,贾爷瞟眼连长,意思搭把手儿。部队,人手多的是,连长心领神会,一声搭手,几十个战士一同行动起来。

军车套好了,而贾爷的三驾马车全都少了一匹中马。贾爷宁愿自己的马匹受累也不肯枪毙军马。

与此同时,十几个战士帮着贾爷放足草料,将三匹受伤的军马圈到苦水河的一个山洞里了。苦水河,贾爷最是熟悉不过的,哪儿有个山洞,哪儿有个冲沟,了如指掌。

临走,贾爷拍拍三匹军马的鼻梁,心里猛地抽搐一下,好像撕下一块肉来,他在暗暗地安慰、祈祷,一定挺住,我一回来就把你们接去。

几行浑浊的水,从那军马的眼睛里流出,似有汩汩的声音,更比苦水河的苦涩。

贾爷最后看眼军马,忧心忡忡地转身离开。

马车整理完毕,继续列队开拔,马匹依然惊慌失措,不敢前行。

贾爷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了,上前察看情形,忽然发现所有军马的眼睛里全都映着一条可怕的白龙,惊恐而忧虑,于是指令连长让战士们卸下几车草料来,厚厚覆盖在苦水河上,拦腰斩断了白色的盐碱——似乎,是让那条白龙驮负着通往那边的路。

贾爷的三驾马车无数次地通过苦水河,驾轻就熟,铺了一层草料,倒像睡惯席炕的老头突然睡在毛毯上,虽然软活,可是很有过分享受的不安。

贾爷的马车示范而过,军车便如首尾相连的驼队,全都接踵而过了。贾爷站在河的中间,每驾军车通过,他都拍左骖的面颊,念念有词,以示没事。军马都要向着贾爷注视一眼,好像借取什么力量。

运送完毕,部队到达预定位置。

贾爷有功,奖赏就是三匹受伤的军马,是死是活全由他去处置。

精心调养,打着夹板疗伤,草药如同草料喂养。半年之后,三匹军马重新恢复了曾经的神气,赤红的颜色,好像飞腾的晚霞。由它,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贾爷始终记着它们屁股上的烙印:NO.012,NO.636,NO.743。其中,最是NO.012威武,马尾如瀑而下,骚动不安,俗称大骚蛋。

贾爷舍不得军马拉车,只是闲暇时到处溜溜。

三匹军马膘肥体壮,溜滑滚圆,稍有开阔之地,便似腾云驾雾,健步如飞。

千里马志在千里,岂能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而事实上,贾爷已经无力供养军马。

彭大将军打胜兰州(青海,新疆),挥师凯旋。賈爷牵着三匹军马,等在路边,部队犹若滚滚铁流,浩浩荡荡。似曾相识:汽车,马车、大炮、枪支、连长、战士……一朵朵浪花,浮现而来,消失而去;消失而去,浮现而来。贾爷等待、寻找着什么,是那连长还是他的儿子,一样的颜色使他瞅得眼花缭乱,无策以对。

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匹军马见了自己的部队已经精神抖擞,好几次地悬蹄嘶鸣,欲要归队了。一时半会,贾爷也不知道将军马交于何人合适,可他不想使得军马急切,按捺不住了。他怕军马套在一起,绞出什么问题来。他解开了缰绳,任由军马驰骋寻找。

军马归队了,物有所值,贾爷了却了一桩心愿。没有哪人表扬贾爷,只有军马悬蹄而起,深情的一揖……

那一年,贾爷孙子贷款买了属于自己的汽车,蓝色的东风卡车,专门拉运钢材,从兰州钢厂运往全国各地。就像当年的贾爷贷款买了属于自己的马车,实现梦想。当今世界殊,贾爷不得不赞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又一年,重孙买了轿车,比那黄球鞋(吉普)高档多了。曾经地委书记坐的小轿车,贾爷同样享受了。贾爷闭着眼睛,嘴唇合不拢地笑。他的笑,黑黑的,好像敞开的洞口,薄薄的嘴唇,没有一颗牙齿,核桃或者大枣的甜蜜直接可以到达心底。

有了曾孙的贾爷,精神依然矍铄,他的那杆鞭子就是插在曾孙的房间里。精工细雕的花台上放着一只花瓶,而花瓶里插的就是那杆鞭子。鞭杆冒出花瓶一拃多长,鞭条自然下坠,刚到花瓶脚下,煞是艺术。贾爷欣慰这种传承,时常去摸鞭子的光亮。由那光亮,他能想起半个世纪之前的马车。当然,马车已经绝迹,再也见不到了,甚至连马也难见到了。由马,贾爷可以想到与马相关的驴,美食文化的街道上开有几家驴肉馆,香葱驴肉、红烧驴肚、驴油板肠的喷绘好像磨盘那么大,色香味就要溢出广告了,让人垂涎欲滴。只是贾爷从不光顾那里,哪怕儿孙盛情邀请。他怕由驴想马,心中隐隐作痛。

是的,一百多岁的贾爷,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嬗变。

责任编辑 阎强国

猜你喜欢
大洋张家老爷
悬浮屋
不怕火的双手
厨师与老爷
秀秀台
五行真经(6)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只对你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