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洞箫:以竹问江湖

2019-10-30 03:24郭钰婷
海峡旅游 2019年7期
关键词:洞箫音孔南音

郭钰婷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南音洞箫至今保留着“十目九节”的选材标准,往往万亩竹林只有一支可用,这是制箫人始终守着的“根”。但与此同时,他们让这支南音的伴奏乐器经历数度演变,如今已经能够脱离南音,以独奏、组奏的形式登上舞台,终于,让南箫也能“开枝散叶”。

在泉州老城里兜兜转转,抵达“御音斋”之前,会先路过当地香火鼎盛的“关帝庙”,采访那天恰好有台湾信众在庙前游神,锣鼓喧天,几名壮年男子肩扛神龛,忽然大喝一声,像是被神明压得不能自已。再往前几步路,拐进名为“古玩街”的地界,“御音斋”就藏在低垂的屋檐下。这里是杜志阳的乐器店,也是他制作南音洞箫(简称“南箫”)的工作室,每逢制箫时,屋内有悠扬的箫声在梁间扶摇飘荡,若有人以琵琶、二弦、三弦合之歌之,即为南音。这庙前的锣鼓、梁上的南音,互相应和着,便是刺桐城的生活。

万里挑一竹,方成南箫

杜志阳是“御音斋”的主人,初识是在微信上,发现他将“南箫研制”四个字作为自己微信名的后缀,也不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这个行当原本并不存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初学南箫时并没有人是专门研制南箫的。老师傅们为了维持生计,大多什么乐器都做一些,但都不太精通。要是其中哪位能做出一支好南箫,就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10个人里能找到1个吹得好的,但100个人里都不一定能找到1个做得好的。”杜志阳以此来形容南箫制作的难度。无独有偶,在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里,导演也用了一整个章节去描述尺八的制作技艺。这两种同样由唐尺八演化而来的古老乐器,虽然在不同国度演化出不同形态,却默契地保留了对制作材料的严苛要求。

依照古法,制作南箫的竹材有严格规定,必须是长度在55厘米到58厘米之间、拥有“十目九节”的竹子,竹龄在3年到5年为佳。“目”指竹子相对平直的竹段,而“节”指突起的竹节,竹子要恰好在合适的长度拥有足够的竹节,可遇不可求,这也直接影响了南箫的数量和价格。但制箫20多年,杜志阳发现老祖宗定下的這些“麻烦”规矩其实很有道理:南箫通常一目两孔,因为竹子的内径不同,所以音孔位置也有所差异。而十目九节的竹子,除了用大拇指发力的后孔之外,其余每一个孔都能打在平滑竹段上,吹奏者的手指因此得以密实无碍地按住音孔。同样,年龄在3年至5年之前的竹子,其竹纤维疏密适中,有利于管身震动发声。

20多年来,除了自己上山寻竹外,杜志阳也会委托永春、德化地区的竹农上山寻找合适的野生小毛竹。像他这样跟竹子混了几十年的人,见过的竹子足够多,只要拿起来轻轻一吹,就知道它能够做成什么调,又会出现哪些问题。可等人好不容易找到那合适的万分之一,竹子被采回来,还要先在室内阴干2年,去掉身上多余的水分,才算有资格被做成一支箫。制作南箫的过程,大致包括阴干、切头、烤直、画中线、做吹口、画音位、开竹封、钻孔、调音、刻印等步骤,再细究下去,每一步都是门道。譬如“烤直”,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用火灼烧竹子表面不平整的部位,使之变得笔直。步骤看似简单,但火候稍有差池,脆弱的竹子就会开裂,变成废材,而竹子笔直与否完全倚仗制作者的眼力判断,没有任何工具辅助。像杜志阳这样做了几十年南箫的人,早已经练出一副好眼力,他指着墙上的字画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我都不用人帮忙,随便一挂就是正的。”

与内径统一、音孔一致的北箫相比,南箫的制作要难上数倍,就算是经验老道的师傅,每次制箫时也还是要不断琢磨,但凡音孔的位置、大小差之毫厘,音准、音色就失之千里。说起来,杜志阳还算是有些天赋。13岁那年,尚读小学的他独自上山寻竹,仿照老师的南箫做了一支,不曾想这支南箫竟然音准无误,只在吹口有些瑕疵。

每一支南箫,都是传统文化的集合

杜志阳把自己不同时期制作的南箫,都挂在工作室墙上。从形制上看,既有传统6孔的南音洞箫,也有改良后带着弯管的低音洞箫。他从墙上取下一支今年新做的,管身以竹雕为饰,手法细腻,正应了那句:“每一支南箫,都是多种传统文化的集合体。”自古,箫被视为最符合中国文人气质与审美的乐器之一,在乐理之外,融合了包括书法、篆刻、绘画在内的多种技艺。自然,杜志阳的书法功底深厚,在以南箫闯出名声之前,就先以刻字积累了一些名气。他认为做箫需要灵气,至于自己有没有,留待他人去评说。

眼下,杜志阳收了一个徒弟,却说不准这个年轻人要多久才能出师。在他看来,要想做出一把好南箫,最起码要把箫吹好,才知道手中这支箫的问题出在哪儿。他曾经在文化宫演出10年,白天在工作室里埋头制箫,晚上把新做好的箫带上台,通过演出发现新的问题,回来继续琢磨。演奏者和制作者的双重身份,也让他的南箫拥有许多充满善意的设计。南箫在冬天吹奏时,因为内外温差大,所以管身容易出现裂缝。演奏者上台前都习惯先用身体将箫捂热,却还是难免意外。传统的修补方式名为“扎线”,即用线将管身开裂的部分捆紧,线扎多了就容易影响声音震动。于是他琢磨出依照榫卯结构,用金属铜来填塞裂缝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修补部位对南箫本身的影响。

杜志阳相信,南箫存着祖辈留下来的“根”,那是万万不能变的规矩,但在规矩之外,制箫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上世纪70年代,吴孔团和施信义两位前辈通过对传统演奏曲目的创编,使南箫不再依附于南音唱腔,开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大众视野。从传统的6孔南箫、8孔南箫到加键南箫,原本单旋律的南箫逐渐可以吹出半音、转调,表现力日益丰富。到了近些年,在恩师陈强岑的指导下,杜志阳终于制作出了低音南箫和高音南箫,又进一步拓宽了南箫的音域。千百年来,南箫代代传承着,也代代变化着,最终每一位制箫人,都将以手中竹,问江湖。

猜你喜欢
洞箫音孔南音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论阮音孔的改制与变迁(下)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我国古代“琴箫合奏”组合的形成溯源与嬗变初研
李进杰的南音情
洞箫陪伴一生何求
——访南音洞箫制作师李志瑜
龙郁的诗
探究陶笛发音频率与开放音孔组合总面积的关系
南音乐器配合的多样均衡之美
浅谈中韩“洞箫”的历史脉络以及交流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