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婷
当我们踩着夏天的太阳抵达漳州,看到的竟是一幅略带反差的小城画卷。柏油路环绕着百年榕树,住宅区毗邻着土地公庙,现代包裹着传统,而漳州人在其中无缝切换,守着旧的,也迎着新的。看似懒散的漳州人,其实心里都铆着一股劲,对不在意的东西便不去争,可一旦放在心上,又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极端的严格。你只有在这里走一遭,才能懂这座城市“慢”里带着的“不将就”。
区别于厦门的开放包容、泉州的拼搏上进,同样身处闽南的漳州,一直以来都显得安适从容。漳州人把这种略带缓慢的生活步调称为“不争”。他们骨子里带着历史老城的自重,不争,不是没有东西争;也带着农业城市的自足,不争,是不需要努力去争。
这种性格,与其长达千年的农业历史有关。唐代建州之初,刺史陈元光即提出“劝农重本”的方针,招徕流亡百姓,着力推广中原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自那时起,百姓在这东南一隅春耕秋收,因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终得“嘉禾两度新”。漫长的农耕历史在漳州人骨子里刻下鲜明的烙印:内心守旧,向往安定。
但漳州还有隐藏得极深的另一面——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月港”,也在这里。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海上贸易,让这座农耕城市大开眼界,在明朝政府为海上贸易开启绿灯之前,不少漳州人就靠走私致富,“风向帆转,宝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湾争驰”。月港更是因此成为当时沿海少有的热闹之地,被民间誉为“小苏杭”。
看似懒散的漳州人,其实心里都铆着一股劲,对不在意的东西便不去争,可一旦放在心上,又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极端的严格。当我们踩着夏天的太阳抵达漳州,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略带反差的小城画卷。即使是在繁华的市中心,也能轻易寻找到骑楼、庙宇、茶桌仔。柏油路环绕着百年榕树,住宅区毗邻着土地公庙,现代包裹着传统,而漳州人在其中无缝切换,守着旧的,也迎着新的。
曾有漳州本地的老熟人跟我们说过一个笑话:漳州曾被评为“堵城”,调查者发现漳州人的通勤时间要在1个小时左右。他后来算了算,家里人每天上班确实要用1个小时——骑着小电驴,一边慢悠悠地晃在路上,一边纠结今天要吃什么早餐,等十足惬意地吃完一顿豆花粉丝或是卤面,抵达公司刚好1个小时。我们听罢大笑,直言调查者应该亲自跟着漳州人走一遭,才懂这座城市“慢”里带着的“不将就”。
于是走在夏日的漳州街头,丰盛如筵席的水果摊提醒我们这里是号称“插根扁担就会发芽”的“花果之城”,而随处可见的四果汤和生烫店,又隐隐透露出漳州人对“吃”这件事的爱与重视;于是我们逛进府埕和侨村,像当地人一样泡茶聊了整个下午,才知道每一个泡茶据点都带着历史沉淀;又到公园走了走,偶遇一场中西结合的露天卡拉OK,就这么不经意发现了漳州夜晚的另一面。
夏天的漳州适合随性走走,漫无目的,就有收获。或许这座城市正适合度过一个舒国治式的理想下午:宜于泛看泛听,浅浅而尝,漫漫而走。不断地更换场景,不断地移动。蜿蜒的胡同、窄深的里巷、商店的橱窗。就像牌楼一樣,穿过便是,不需多做停留。时至今日,这于你我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不妨试试,就像受到夏日召唤,破土而出的蝉,来一趟你便知了,夏之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