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10-30 02:57刘灿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刘灿

摘要    掌握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和不足,对于推动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调查研究为背景,阐述了衡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当前存在的管理粗放、林地流转困难、加工技术不齐、资金投入不足、品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经营标准精细化、林地流转规范制度化、加强市场监管、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延伸科技创新链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衡南县油茶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湖南衡南

中图分類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25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油茶树、白花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的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衡南县地处湘南,是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之一,2009年以来衡南县把该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了以点带面的“三区”产业布局。衡南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提出打造“全国油茶品质第一县”目标。油茶在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国土绿化、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效益。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不但可以提升农业效益,更能促进农民增收,更是盘活农业农村经济的着力点之一。近年来,多位学者对油茶产业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刘作云等[1]认为,应该从拓宽投资渠道、化解投资风险、规范林地经营、提升科技水平、打造优质品牌等方面推动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化解衡阳油茶产业困境。姚记标等[2]认为,落实农村政策、革新机制、提高产量、扩大扶植、广泛宣传、综合利用等是将油茶产业打造成耒阳市特色产业的基础。梁瑞军等[3]认为,思想重视、资金投入、经营水平、林地流转、龙头带动及组织领导等是实现衡阳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的保障。钟奕灵[4]认为,必须以现代林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兴林富民”为宗旨,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低碳环保为前提,以综合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统一规划,科学引导,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综合开发。谢 超等[5]认为,应从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强化农户的土地流转意识等方面发展油茶产业。陈永忠等[6]指出,我国油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受油茶良种缺乏、油茶附加值低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困难。学者们从各方面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推动了油茶产业发展,但对于衡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缺乏具体深入调查研究,对策缺乏针对性,对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指导性不强。衡南县为全国油茶重点县之一,油茶产业占全市油茶产业比重约10.1%,本文以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衡南地域特色、产业布局、政策扶持、精准扶贫等方面深入研究,全面分析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为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推动衡南县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面积持续增长

衡南县自2009年确定为全国油茶重点县以来,通过对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进行新造,对荒芜油茶进行改造,种植面积连年攀升,2013—2018年衡南县油茶种植造林面积分别为948.20、2436.87、3 456.87、4 590.53、5 870.53、7 337.73 hm2。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衡南县现有油茶林面积26 653.33 hm2,占衡阳市油茶产业面积10.1%,年均增长率14.4%,其中老油茶林面积19 533.33 hm2,占全县油茶面积73.29%,新造7 120 hm2,占全县油茶面积26.7%。

1.2    产值不断提升

近年来,衡南县在对原老油茶林低改垦复的同时,通过良种+良法、套种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方式种植新油茶林。一方面,在使油茶新造成活率提高的同时不断提高挂果率;另一方面,采取复合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益,使油茶产业产值不断大幅提升。据统计,2018年全县油茶产业产值达25.96亿元(一、二、三产产值),其中,2012—2018年茶油产量及产值见表1。

1.3    经营主体逐年增多

衡南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油茶种植习惯,民间油茶更是广泛使用。近年来,通过政府广泛宣传的油茶种植致富理念深入人心,全县油茶种植主体参与其中,出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形式。截至2018年,全县油茶种植主体达到814个,其中6.67 hm2规模以上经营户主体183个,66.7 hm2以上规模经营主体14 个,333.33 hm2以上规模经营主体2个,666.67 hm2以上规模经营主体1个,油茶种植经营主体数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表2)。

1.4    加工能力不断加强

近年来,衡南县以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为依托,提出打造“全国油茶品质第一县”的目标,加强加工能力,先后新建多家油茶加工企业为全县油茶加工生产提供保障,为衡阳地区油茶种植提供加工生产服务,涌现出如大三湘、展望、日灿等多家知名加工企业,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成果奖、湖南创新家等多项荣誉。加工工艺由传统的木榨法、机械压榨、高温提炼等方式,转变为现代冷榨和鲜榨,使加工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年加工油茶5 825 t,占衡阳地区9.2%。

2    采取的措施

2.1    強抓顶层设计

衡阳市历来是全国油茶核心产区。近年来,市政府致力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衡南县结合实际情况,将油茶产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结合作为“一把手”工程项目来抓。先后多次召开政府会议部署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将产业年度生产任务逐项分解,逐个考核压实责任,确保年度生产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并采取县级领导连点示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式,确保基地建设按产业发展规划实施。

2.2    出台优惠政策

衡南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实行领导责任制。为推动产业发展,政府牵头整合全县涉农资金项目,鼓励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支持发展油茶庄园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油茶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油茶产业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对油茶新造、低改垦复、脱贫攻坚、基地育苗等方面形成专项资金扶持、专项奖补制度,确保衡南县油茶在衡阳市乃至全国的地位,致力打造“全国油茶品质第一县”。

2.3    充分发挥聚合优势

为推动产业发展,衡南县充分聚合优势,从各方面推动产业发展。一方面,在种苗上给予充分保障。在现有1家省级定点育苗基地的基础上,再成立1家现代化标准化育苗基地,并从优良品种中再优选培育适宜品种,确保衡南县油茶种苗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模式上给予特色推广。为破解现有油茶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使广大林农受益,衡南县推出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采摘养生等于一体的油茶庄园模式,形成规模适当、管理精细、机械化程度高的现代化庄园。

2.4    加大宣传力度

油茶产业的推动宣传是关键,为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合理地引导鼓励业主经营油茶,衡南县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大力宣传。一方面,召开大规模、高规格会议。采取政府领导、社会引导、业主主导的参与模式,实行县、乡(镇)、村三级书记组合宣传发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情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媒体广泛宣传报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介针对性宣传报道,把政策宣传到位,把效益分析到位,让群众放心。

2.5    提高科技创新

科技是产业助推器,衡南县致力打造“全国油茶品质第一县”,品质关键在于科技。因此,衡南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先后与中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助推油茶产业链研发,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不断改良生产加工技术,不断延伸油茶产业链。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油茶产业共申请专利成果142项,占衡阳市油茶产业申请专利总数72.3%,其中全县实用性专利34项、发明专利91项、外观性专利19项,确保了衡南县油茶产业的优势,使衡南县油茶加工能力在全市乃至全国领先。

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衡南县油茶产业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迅速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衡南县油茶产业的长足发展,如管理粗放、经营质量低、林地流转困难、加工技术良莠不齐、投入资金不足、品牌影响力低等。

3.1    管理粗放、经营质量低

近年来,衡南县油茶产业在政府推动和引导下,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但在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造成部分林农业主种植跟风,存在认识不足、资金链断裂、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等问题,出现了造林成活率低、抚育滞后、管理粗放、个别放弃培管而荒废等现象,给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极大地打击了油茶业主的信心和积极性。

3.2    林地流转较为困难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衡南县共有林地面积124 966.67 hm2。一方面,自2008年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县实行分山到户责任制,将原有山头地块划分小块区域,形成一山多户、一户多山等现象,加上部分群众思想守旧,造成林地连片流转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全县现有紫色页岩面积40 533.33 hm2,紫色页岩上种植油茶目前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这些原因都严重制约了林地流转,影响了全县油茶产业规模经营发展,而且林地流转手续十分复杂,据不完全统计,产权证办理需要经过10多项法定程序才能完全办好,极大影响了油茶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秩序。

3.3    加工技术良莠不齐

衡南县结合地域优势提出打造“全国油茶品质第一县”目标的关键在于拥有国省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加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随着全县种植面积的增长,年产量不断提高,全县油茶加工生产企业加工问题日益频发。目前,全县油茶加工企业初具规模,但远远不能容纳全县产量,造成部分县内油茶外加工现象严重,而且县内大部分加工企业技术较为落后、加工方式较为单一,影响油茶加工技术的创新推广,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4    扶持资金投入不足

油茶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产业,衡南县大力宣传发展。近年来新造丰产林面积逐年增加,全县已形成种植油茶的浓厚氛围,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项目整合资金、补贴、支持的文件,但在油茶产业投入方面仍然不足,政府补贴资金也十分微薄,加上县域财政经济实力有限,补贴、资金到位较慢,上级专项支持资金十分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业主的积极性和规模经营。

3.5    品牌优势突出不够

衡南县作为全国油茶产业重点县之一,拥有多家国、省级龙头企业。尽管拥有多项专利成果,但在品牌上仍然十分欠缺。目前,全县中国驰名商标仅“大三湘”一家,湖南名牌也仅“展望”一家,其他品牌也只是在县域较为知名,全县品牌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虽然“大三湘”公司在海外不断加强宣传推广,品牌知名度有所提升,但仍需不断加强。

4    对策

油茶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国土绿化,更是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着力点[7]。虽然近年来衡南县努力发展油茶产业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油茶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仍需要解决经营管理、林地流转、市场监管、融资渠道、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衡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经营标准精细化

衡南县油茶生产种植粗放是普遍问题,发展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适度控制规模提高产量效益,采取“良种+良法”手段,做到生产机械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灌溉自动化、种苗良种化,使劳动力成本降低、管护成本减少,提高经济效益。

4.2    林地流转规范制度化

林地流转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瓶颈。针对当前林地存在流转难、流转贵等问题,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规范林地流转制度,把流转流程明细化、制度化,形成林地流转标准体系,简化、优化流转程序,节约流转时间;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森林不动产登记实行不论面积的按处收费制度,政府给予油茶产业林地流转办证政策优惠或给予补贴,切实降低业主及企业的税费成本。

4.3    加强市场监管

油茶产品中物理壓榨油、浸出油、其他调和油和土榨茶油等,在生产工艺、成本、质量方面区别非常大,影响整个茶油产业链的价值。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责任与分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予以严厉打击,让茶油行业健康发展。

4.4    拓宽市场融资渠道

资金贯穿油茶产业整个生产链,对于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于油茶产业的补贴力度,把生产发展、脱贫攻坚、宣传推广、科研创新、贷款贴息等各方面结合,引入农业信用担保和风险基金,撬动资本市场,解决油茶产业融资难、融资慢和融资贵等问题。

4.5    延伸科技创新链

以国、省龙头加工企业为主体,以省、市油茶创新平台为依托,成立县级油茶科研支撑机构,开展油茶种苗培育、生产培训、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等相关技术服务,推动油茶经营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延伸油茶产品链,攻克技术难关,提升油茶产品附加值。

5    结语

油茶产业对于我国粮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油茶产业是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衡南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将油茶产业作为农业支柱性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油茶是一个具有富民、绿色、健康的好产业。为此,把油茶产业发展好、建设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助力乡村振兴,更能实现脱贫致富。

6    参考文献

[1] 刘作云,阳海林,彭忆兰.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8,5(4):44-49.

[2] 姚记标,罗斌.湖南省耒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7):62-63.

[3] 梁瑞军,阳海林,唐嘉锴.关于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设想与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3):85-87.

[4] 钟奕灵.梅州市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5(9):236-237.

[5] 谢超,石宝玉.永顺县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9(3):101-103.

[6] 陈永忠,罗健,王瑞,等.中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38(1):10-12.

[7] 许茂贵.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绿色科技,2018(1):23-24.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