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林地变化原因及林地保护实施成效

2019-10-30 02:57焦武宾包小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动态变化林地

焦武宾 包小兰

摘要    本文从林地面积分类及其变化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林地资源现状,并分析了林地变化的原因,包括人工造林更新、自然灾害及其他因素等,总结了林地保护利用措施实施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当地林地管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地;动态变化;保护成效;甘肃定西;安定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15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00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定西市安定区林地范围扩大、林地面积增加。同时,实施农行万亩员工林、社会援助、城区面山提升改造、公益林管护结余资金等项目,安定区森林质量大幅度提高,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

2013年安定区被列为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县,对安定区辖区内的林地范围、林地保护利用状况(地类)和林地管理属性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更新修正了安定区林地“一张图”数据,完成了2013—2014年度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2016年对2015—2016年度林地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更新。根据《甘肃省林地变更调查操作细则(试行)》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成果验收检查办法》(资地函〔2012〕2号)的要求,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甘肃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安定区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对全区19个乡镇和车道岭林场、红土林场的林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查清了林地变化状况,调整了不准确的图斑,建立了图形库和数据库,修正了林地“一张图”。

1    林地资源现状

1.1    林地面积分类

定西市安定区全区总土地面积360 110 hm2,其中林地面积139 460.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8.73%;非林地面积为220 649.9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1.27%。全区森林覆盖率为17.81%。各类林地面积状况见表1。

1.2    林地变化情况

一是林地范围变化。林地范围扩大面积35 592 hm2,全部为退耕地造林工程,分布在全區19个乡镇。二是地类变化。林地地类变化面积72 932 hm2,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地类变化66 192 hm2(退耕地造林35 592 hm2、退耕还林荒山造林 30 600 hm2)、三北防护林工程地类变化4 000 hm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地类变化670 hm2、造林补贴项目地类变化2 070 hm2,分布在全区19个乡镇和2个林场。根据林地资源调查数据,非林地变为林地的面积35 592 hm2,宜林地变为有林地的面积为37 300.01 hm2。三是土地权属变化。土地权属变化面积69 413.33 hm2。2010年,安定区对19个乡镇的74 080 hm2集体林地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其中69 413.33 hm2集体林地权属发生变化,林权归个人所有或连户承包经营。四是公益林林地变化。公益林林地变化面积为37 597 hm2,将一般公益林调整为重点公益林,纳入国家级公益林管理,按照225元/hm2兑现管护资金。五是林地保护等级变化。林地保护等级变化面积约为37 597 hm2,林地保护等级由Ⅲ级变为Ⅱ级。

2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土地变化总面积为360 110 hm2,其中林地面积为139 460.1 hm2,占土地变化总面积的38.73%;非林地面积为220 649.9 hm2,占土地变化总面积的61.27%。林地中有林地面积为16 002.08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11.47%;疏林地1 372.69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0.98%;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为48 143.04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34.52%;未成林地37 190.81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26.67%;无立木林地面积为13 852.38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9.93%;宜林地面积为22 874.69 hm2,占林地变化面积的16.40%。

2.1    人工造林更新

由于间隔期内人工造林,前期地类为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本期地类变为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通过造林更新(人工造林)变化林地总面积为72 932 hm2。造林初期,通过实施退耕地造林工程将非林地变为林地的面积为35 592 hm2;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将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为4 000 hm2;实施荒山造林工程将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为30 600 hm2;实施天保工程将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为670 hm2;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将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为2 070 hm2。

2.2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等能引起林地地类发生变化,变化总面积约为32 230 hm2。造林初期,将非林地或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约为72 932 hm2,不同树种造林的成林年限不同,达到成林年限后,由于灾害等自然因素使林地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约为32 230 hm2,全部由未成林地变为无立木林地。其中,实施退耕地造林工程后,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无立木林地的面积约为27 270 hm2;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后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无立木林地的面积约为3 200 hm2;实施天保工程将宜林地变为未成林造林地的面积约为470 hm2;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无立木林地的面积约为1 290 hm2。

2.3    其他因素

其他自然因素引起的林地地类变化面积为37 597 hm2。调查数据显示,安定区有林地面积增加10 440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27 157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10.4%。在实施退耕地造林工程以后,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有林地的面积为5 330 hm2,变为灌木林地面积为27 157 hm2;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后,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有林地面积为800 hm2;实施天保工程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有林地面积为200 hm2;实施荒山造林工程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有林地面积为3 330 hm2;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将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有林地的面积为780 hm2。

3    林地保护利用成效

安定区林地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1]。在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严格实行保护林地、节约利用林地、优化林地资源配置等能有效地提高林地保护利用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进行生态布局,依照划分的南部水源涵养林、中北部水土保持和中部水川区经济林三大功能区各自的资源现状,进一步明确了经营利用方向;林地分类清晰,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保护措施实施到位;林地分级管理措施明确,严格实施森林保护措施和林地恢复措施,林地资源受到了保护,林地质量明显改善;严格执行安定区区域主体功能划分的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区域差别管理措施和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措施,生态建设发展方向明确,有效促进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安定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职责,不断提升了林地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首先,林地利用方式粗放,造林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经营水平低、经营粗放,林分生长差、质量低,林地综合利用效益低[2];一些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未合理开发,林地利用不充分。其次,林地保护意识弱、保护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山区随意占用林地现象,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弱,林地保护工作难度大;林地管理措施不到位[3];林地保护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测、监控措施;非法占用林地时有发生,林地保护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建议

4.2.1    合理区划林地保护利用区域。一是按照林地分类经营的原则,把安定区林业用地按其用途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分类经营;二是按林地是否可被征占用于非林业生产建设,严格依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区分为禁止征占用、保护限制征占用和可征占用3类林地,实行严格的保护利用措施。

4.2.2    严格进行林地保护管理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安定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二是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增强法制意识。切实把林地管理法制宣传作为林地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和抵制非法使用林地的自觉性。三是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林地监管力度。林地保护管理应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作用,建立林地管理台账,强化林地管理,将林地检查管理工作延伸到基层,进一步减少管理上的漏洞,最大限度增强林地使用的控制能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林业管理队伍的领导,重视林业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使林地保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4]。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林地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依法查处非法征占用林地案件,为林地保护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    参考文献

[1] 包小兰.定西市安定区森林资源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J].甘肃林業科技,2012,37(3):72-75.

[2] 李继忠,包小兰.安定区水保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路径思考[J].甘肃农业,2017(23):124-125.

[3] 焦武宾.定西市安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552(19):40-42.

[4] 曹学良.新时代定西林业发展的新路径[J].时代农机,2018,45(7):43.

猜你喜欢
动态变化林地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林地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
外出务工、家庭老人特征及农村家庭贫困的关联研究
侦查阶段“证据材料的动态变化”监督与控制研究
广西木材产量动态研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动态变化的网络系统安全处理机制研究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