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2019-10-30 02:57李跃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香菇产量

李跃

摘要    大豆杆、玉米秆、小麦秆、五节芒、芦苇、杂草等秸秆分布广、储量丰富,如将其用作生产香菇的原材料,前景将十分广阔。本研究选择了麦秆、玉米秆、大豆杆、五节芒、芦苇、杂干草等6种原料与适量木屑混合作为培养料进行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麦秆、玉米秆、大豆杆、五节芒和芦苇等可以取代部分木屑来生产香菇,且秋栽产量高于春栽,为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香菇;栽培时间;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8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传统的香菇栽培原材料主要为椴木和木屑,完全依賴于森林资源。随着食用菌产业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森林资源已难以满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需要;再者,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和资源的逐渐减少,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因此,探索开发新的食用菌培养料已成为促进该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大豆杆、玉米秆、小麦秆、五节芒、芦苇和杂草等废弃秸秆资源丰富、数量很大,如将其作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生产,将大大拓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空间[2-3]。近年来,笔者开展了“以草代木”,即利用农作物废弃秸秆和部分野生植物作培养料栽培香菇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培养材料选用了小麦秆、玉米秆、大豆杆、五节芒、芦苇、杂干草、木屑等,分别晒干后粉碎备用。

参试香菇品种共有4个,分别为L109、L236、L206和B20。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培养基配方,分别与4个香菇品种进行组合试验,共28个试验小组,分春、秋2季进行重复栽培试验。7个培养基配方分别为小麦秆60%、木屑20%、麸皮10%、米糠5%、石膏2.5%、蔗糖2.5%(配方1),玉米秆60%、木屑20%、麸皮10%、米糠5%、石膏2.5%、蔗糖2.5%(配方2),大豆杆60%、木屑20%、麸皮10%、米糠5%、石膏2.5%、蔗糖2.5%(配方3),五节芒(芭茅)60%、木屑20%、麸皮17%、石膏2%、蔗糖1%(配方4),芦苇60%、木屑20%、麸皮17%、石膏2%、蔗糖1%(配方5),杂干草50%、木屑30%、麸皮17%、石膏2%、蔗糖1%(配方6),木屑85%、麸皮10%、石膏2.5%、蔗糖2.5%(配方7,传统配方)。

1.3    试验方法

1.3.1    栽培时间。试验分春、秋2季进行香菇重复栽培。秋栽为4月20日制备母种,5月10日制备原种,6月20日至7月10日制备栽培种(菌筒),9月至翌年6月进行大棚出菇管理;春栽为10月10日制备母种,11月制备原种,12月20日至1月10日制备栽培种(菌筒),3—9月完成菌棒转色以及出菇管理。

1.3.2    栽培方法。①母种和原种制备。采用常规配方和生产工艺生产。②菌筒制备与培养。菌袋采用长60 cm、宽15 c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按配方配料,机械装袋,每袋装干料0.75 kg,含水率60%;装料后菌筒长约40 cm,用棉线扎口,常压灭菌,在温度达到100 ℃后保持8 h;灭菌冷却后在无菌室接种,每棒5穴;接种后移至培养室,在23~25 ℃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每5 d翻堆1次,约60 d菌丝长满袋后,在室内转色或移至菇场脱膜转色。③菇床及棚搭建。菇床搭建在3阳7阴的树荫下,床宽1.1 m,排水沟宽0.4 m,床面铺2 cm厚的河沙,用木条和竹竿搭菌筒架,架高30 cm,架间距20 cm,沿菇床两边缘插弧形竹片并盖塑料薄膜。④脱膜转色。采用室内不脱膜转色方法,即将长透菌丝的菌筒用针刺20~30个通气孔,同时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线,待菌筒内菌料表面形成褐色菌被时,移至菇场脱膜出菇。与室外脱膜转色相比,室内不脱膜转色温湿度易于控制、技术简单、便于掌握。⑤出菇期管理。主要是增大温差,调节菇床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做好催蕾管理[4-5],防止霉菌感染导致烂筒。杂菌污染是香菇栽培的大敌,如控制不当,轻者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造成绝收,所以防止杂菌感染是栽培香菇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在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期间尤为重要。发现杂菌感染后,要及时清理,防止传播;尤其是链孢霉等高传染性、高破坏性的杂菌,在发现初期就要彻底清除,并远离菇场进行深埋或焚烧,否则会对香菇栽培造成毁灭性的影响[6]。菌筒补水主要是采用打浅洞浸筒补水法,每筒打2 cm深洞12~15个,浸水4~5 h。

1.4    调查统计

做好采摘、烘干等工作,调查不同配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栽培香菇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参试的7个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均能出菇,其中用以大豆杆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3)栽培香菇,鲜菇产量最高,平均达到100 kg干料产鲜菇84 kg;其次是传统木屑培养料(配方7)栽培,100 kg干料平均产鲜菇83 kg;然后依次是以五节芒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4)栽培(100 kg干料平均產鲜菇69 kg)、以小麦秆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1)栽培(100 kg干料平均产鲜菇66 kg)、以芦苇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5)栽培(100 kg干料平均产鲜菇61 kg)、以玉米秆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2)栽培(100 kg干料平均产鲜菇23 kg)、以杂干草为主成分的培养料(配方6)栽培(100 kg干料平均产鲜菇21 kg)。从栽培季节看,各配方秋栽香菇平均产量高于春栽,平均高出10%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杆、五节芒、小麦秆、芦苇、玉米秆均可用于香菇栽培。在配方比例上,五节芒、芦苇、大豆杆、小麦秆可占到60%~70%,木屑可减少至20%;玉米秆由于质地蓬松、体轻、不易装紧,出菇期较短,后劲不足,应减少其在配方中的占比,以不超过30%为宜,木屑可提高到60%;干杂草抗霉力差,出菇期短,产量低,利用价值较低。

香菇室外栽培依靠合理选择季节来达到或基本满足栽培所需的温湿度条件,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香菇品种的温型,按栽培品种的第一潮菇最适温度来确定制种、制棒、接种、培养和脱膜转色各栽培工序的日程。如生产日程安排不当,会造成杂菌污染率高、转色不好,降低香菇产量和品质,严重的甚至导致栽培失败。试验结果表明,在汉中市,春栽和秋栽均可满足香菇栽培要求,也各有优缺点,春栽时,栽培周期较短、出菇时间集中、便于管理、省时省场地,但香菇品质较差、鲜菇不易保存、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温湿度不易控制、易感染病菌烂筒;秋栽出菇管理时间长、费时费力,但菇肉厚、品质好、干菇等级高、气候条件适合时花菇率较高、经济效益优于春栽。秋栽为5月完成母种生产、6月中旬进行原种生产、7—8月完成栽培种生产及培养、10月至翌年6月完成菌棒脱膜转色和出菇管理,以栽培中温型香菇品种为主,海拔较高地区也可考虑使用低温型品种;春栽为10月完成母种生产及培养、11月上旬完成原种生产、12月至翌年2月生产栽培种、4—9月完成菌棒脱袋转色及出菇管理,在种型上宜选用高温型香菇品种。在平川地区以选择秋栽为宜,既能避免7—8月高温天气对香菇生产的不利影响,也能避开生产香菇占用农田的矛盾。

4    参考文献

[1] 张玉梅,胡润芳,陈伟,等.大豆秸秆栽培香菇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11):1234-1238.

[2] 王洪奇,陈顺,于广峰,等.玉米秸秆代料栽培香菇菌种的筛选[J].微生物学杂志,2016,36(6):73-75.

[3] 赵超,高兆银,何莉莉.农作物秸秆栽培香菇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9):38-41.

[4] 邢作常,耿新翠.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管理措施[J].食用菌,2018,40(4):35-37.

[5] 皮猛.大棚香菇优质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33.

[6] 陈美珍.袋栽香菇霉菌污染及其防治[J].农技服务,2016,33(14):99.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香菇产量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