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向博 饶 洋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在供应链风险视角下研究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不仅可以使供应链具有更强的风险抵抗力,更富弹性,避免或者减少由于风险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充分提升内部控制的整体功效,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供应链风险视角下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设计。
本文主要从公司管理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分析了内部控制着力点。其中公司管理层面的着力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和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而业务流程层面的着力点分析则是在公司管理层面着力点的基础上对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生产与库存业务流程及销售与收款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探讨,使该内部控制系统更具操作性。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是搞清楚内部控制的本质。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由企业内的组织关系特征决定的:从纵向上表现为上层对下层的监督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组织架构同一层级不同部门的制衡关系。
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不同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环节的业务-供产销存,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是供需关系。企业在设立组织结构时,横向上必须保证通过内部合约的方式将处在内部供应链相关环节的部门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划分。纵向上应明确上对下监督关系,以及保证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
仅依靠适当的组织结构并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妥善落实。内部控制表面上控制的是物质、信息、业务、系统,实质上是对人的权力、责任、利益和行为所进行的规范和控制。因为企业终归是人治——由高层领导下达内部控制指令,由基层员工执行内部控制活动,因此必须把内部控制的落脚点放到人的身上。
作为供应链的组成节点,为高效落实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引进SCM系统。而SCM系统要求员工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并本领域专业知识来完成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要做好内部控制,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量,同时对负责企业内的专业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其次,企业还要有相匹配的制度对员工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进行指导、考核、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内控措施执行质量。
除了培养员工的IT技术及专业素养之外,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的制度建设,一方面企业要结合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因地制宜,设计出符合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考虑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法律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约束和指导。
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不断执行过程中,通过总结经验而不断改善。
企业应当设立内部控制经验共享平台,记录并分享内控人员总结的内部控制的缺陷、缺陷信号标志、缺陷的性质、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缺陷的整改方案、通过总结过去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低效之处,改进并指导内控工作人员未来发现、整改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内控效率及效果。
总之,从公司层面首先要构造合理的组织架构,同时加强对人员的职责分配以及素质培训,保证内控活动的落实。并且需要建立经验交流平台,为内控体系建设助力。在实务工作中,供应链思想更多体现在业务流程中,本文接下来将探讨,如何从业务层面,将供应链思想同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建设。
业务层面下,供应链视角下的内部控制致力于保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畅通,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供应链的物流包括向上游采购物流、企业内生产物流以及向下游销售物流。
1. 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采购环节一直都是企业经营中的高风险点,因此落实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企业采购环节常见的风险点如下:
*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串通,操纵采购招标过程;
*采购人员以降低采购货物质量或者高价采购为代价,收受回扣;
*采购计划编制不准确,可能会造成生产误工停工损失、或物资积压。
*供应商质量参差不齐,无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遇到突发状况,可能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
针对以上风险点,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内控措施:
第一,规范物资采购流程。健全“采购计划”“采购申请审批”、“供应商评估”、“货源确定”、“合同管理”、“定单处理”、“定单收货”等控制环节,明确相关控制环节的实施人以及责任人。
第二,采购前由采购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加强采购部门及物资需求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制定采购计划时应考虑经济订货批量的原则。
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岗位。 对申请与采购、采购与验收、保管与账务处理、采购付款与账务确定、付款执行与付款审批、 记账与付款等不相容业务分别由不同员工任职。
第四,建立供应商准入体系及评价体系。采用采购历史价格预警、供应商网上竞价体系、供应商历史记录评估等控制环节来控制供应商质量,决定供应商准入。其次,建立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降低企业缺货风险。
2. 销售环节的内部控制
销售环节是企业内物流的终端。销售状况决定着企业的营业收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实力,反映了企业的最终绩效。因此对销售环节实施内部控制至关重要。销售环节可能的风险点如下:
*未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略制定失误,导致企业丧失最佳产品销售时机。
*销售计划编制不准确,影响资金回流。
*销售对象现金流状况不好,导致销售货款不发及时收回,出现坏账。
针对以上的风险点,建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销售部门的市场调研功能。组建专门团队对市场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及预测。
第二,加强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交流。使用JIT准时制生产方式,由需求拉动生产,减少库存积压以及资金的占用,提高货物周转速度。
第三,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加强与下游顾客的沟通交流,了解顾客需求,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以满足顾客的需求,构建企业良好的形象。
供应链视角下的信息流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良好的信息流内部控制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提高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实力。我们将该信息流内部控制提出建议。
第一,延伸内部控制范围。供应链视角下的信息流不仅需要关注传统内部控制关注的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还要关注企业的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传递。
第二,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内控,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
第三,上下游的信息流内控,要求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同时要求供应链企业构建协同的内部控制规范,形成内部控制链。
供应链资金流包括伴随货物买卖的资金支付,同时也包括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的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涉及资金流动的业务必然要引起企业重视。
我们将根据资金流向对相关业务进行内部控制。
第一,向上游支付货款时,财务人员只有在入库单、验收单、购货发票等相关凭证完备情况下,才可进行货款支付。
第二,向下游收取货款时,财务人员应根据相关凭证规范准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同时,财务人员应该对应收账款进行关注,一旦出现坏账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降低损失。
第三,进行供应链融资时,倘若企业为核心企业,一定要成立供应链组成企业的征信平台,对需要进行供应链融资的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谨慎提供担保,并合理关注担保过程中的法务问题。
总而言之,供应链节点企业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并高效落实可切实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企业效益,使得企业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