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150)介卫君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创伤,患者多数受坠落、摔伤等暴力因素引起骨折,导致膝关节功能损伤。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然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主要依据膝部关节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而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旨在分析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97例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25例,23例;平均年龄(52.85±2.34)岁,损伤分类:坠落损伤11例,车祸损伤14例,摔伤23例;按骨折分类: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31例。观察组49例,男3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11±1.97)岁;损伤分类:坠落损伤14例,车祸损伤16例,摔伤19例;按骨折类型分类:开放性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30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所选患者均符合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标准;②均行胫骨复位内固定术;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依从性差者;②排除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③排除陈旧性骨折。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术后3~5d开始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0d开始膝关节锻炼。观察组给予: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康复护理意义,取得患者配合。②心理护理:针对存在顾虑的患者,讲解早期康复护理的优点、重要性,对不良情绪进行健康疏导。③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设计符合患者病情的康复护理计划,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④术后5~7h,指导患者锻炼股四头肌,按等长收缩-患肢抬高-伸膝锻炼顺序进行锻炼,5min/次,4次/d;患肢抬高每次需>40°。老年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减退,若不能主动完成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可辅助其采取被动锻炼。⑤术后第2天借助关节持续被动运动仪(CPM)进行膝关节锻炼,5~10min/次,2次/d,直至膝关节屈曲达到120°,停止CPM机锻炼,进行自主屈伸锻炼。
1.5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量角器对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2个月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进行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查,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12个月ROM、PA高于对照组,TPA小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对比[(±s),°]
附表 两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对比[(±s),°]
组别 ROM TPA PA术后1d 术后12个月 术后1d 术后12个月 术后1d术后12个月对照组 37.5±12.1 83.8±15.9 88.5±3.3 84.8±3.1 6.8±2.1 7.1±1.9观察组 38.0±12.6 97.6±14.5 88.7±3.6 79.6±2.7 6.9±1.9 8.3±2.2
术后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本次康复护理的目的、意义以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充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有研究显示术后多数患者存在恐惧、怕疼等心理因素,导致早期康复锻炼难以实施[2]。本次研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认识到早期康复锻炼的优点及对膝关节的重要性,提高其自信心,消除其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锻炼同时多给予指导和鼓励,患者自信心受到极大鼓舞,更加积极配合锻炼。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最符合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避免盲目的进行康复护理,事倍功半。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屈膝锻炼,避免关节黏连,及时进行被动肌肉锻炼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失。早期股骨四头肌锻炼能够有效防止术中淤血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大量实验研究中证实CPM的作用,利用机械对关节进行缓慢被动运动,持续时间较长,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内软骨的再生及修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通过采用CPM机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ROM、PA高于对照组,TPA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