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王文霞 张明丹 吴祎君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分布:2~7岁,平均年龄为(3.74±0.68)岁;对照组24例,女21例,年龄分布:3~7岁,平均年龄为(3.83±0.56)岁。对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自愿配合。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支气管肺炎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止咳、抗炎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落实好一对一床旁交接班制度,由上一位责任护理人员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精神及心理状况、生活习惯等认真告知下一位责任护理人员。②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通过视频、图片或者儿童化语言等让患儿逐步改进不良卫生习惯,注意保暖,在易诱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敏感时期,做好相关防护,如佩戴口罩,并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技巧等。③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如有必要可给予其雾化吸入治疗或吸痰,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舒坦注射液,以缓解患儿临床症状。④经常更换体位,以免患儿出现肺不张或肺部瘀血等情况。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于2~5岁患儿通过抚摸、微笑的语言与动作,缓解患儿抗拒、恐惧等不良情绪;对6~7岁患儿可通过心里倾诉等方式及时进行疏导。此外,也可结合患儿兴趣爱好通过动画视频、讲笑话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更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之后再对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及SF-36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与分析,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处理,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EF、FVC、FEV1、FEF25%~75%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s)
附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n=45) PEF FVC FEV1 FEF25%~75%观察组 6.24±0.82 3.58±1.36 3.77±1.48 3.31±0.67对照组 3.08±0.65 1.59±0.61 1.72±0.46 1.86±0.73 t 15.674 8.579 8.478 12.682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
附表2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n=45) 心理健康 躯体健康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观察组 87.78±4.65 84.67±5.72 82.52±4.67 83.63±5.31对照组 76.69±3.28 76.34±4.54 73.43±6.24 74.16±6.11 t 12.458 9.768 10.319 9.032 P<0.05 <0.05 <0.05 <0.05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于小儿支气管与肺部发育不成熟,且免疫系统不完善难以抵制细菌及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2]。有研究显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有责任护理人员实行时时在岗、24h负责的形式,基于患儿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方案,为其提供整体护理服务。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PEF、FVC、FEV1、FEF25%~75%)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