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琪双
(湖北省恩施州卫生学校教务科,湖北 恩施 445000)
叙事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叙事的方法,解决患者故事中的问题,提高实际护理水平[1]。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要倾听患者通过故事反映出来的问题,并通过叙事的方法进行干预,达到提高患者的护理体验,护理人员需要全面关注患者的心里、精神和文化等多种需求层次[2]。本文选取我校2018级144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叙事教学在中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本文选取我校2018级144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全国普通招生,随机将学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护理教学,观察组学生进行叙事护理教学。其中对照组学生有男生6名,女生66名;观察组学生中有男生4名,女生68名。两组护理学生在性别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传统护理教学
对照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护理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教学,讲解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1.2.2 叙事护理教学
观察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叙事教学。①进入妇产科科室,了解常见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表现。②与妇产科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倾听妇产科患者的故事,分析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叙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里疏导,减少心里上的压力,提高对于手术的信心。③反思讨论,将实际遇到的问题向主治医师进行汇报,并与医生深入探讨解决方案,分析妇产科患者产生问题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切实提高在妇产科护理中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传统护理教学和叙事护理教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44份,回收144份,回收率100%,中职护理学生对上述4个指标进行打分:5分(非常提高),4分(一般提高),3分(基本提高),2分(提高),1分(没有提高)。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教学方法在中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并行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在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4个指标上,观察组护理专业学生能力较对照组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施叙事教学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学生教学方法效果评分比较
叙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补充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未来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3]。叙事护理强调的是态度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多采用叙事的手段与患者进行沟通,解决患者故事中的问题,重构故事的意义,使患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修复心里创伤,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4]。
本文选取我校2018级144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名,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护理教学,观察组学生进行叙事护理教学。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无论是在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上,还是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上,较对照组学生均得到了明显提高,P值均<0.05,组间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中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叙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团队能力,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