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贵孝,任廷美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妇科,贵州 铜仁 565100)
宫颈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临床调查表示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发病患者年龄不断下降[1]。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经常采用手术切除病灶的治疗方案,传统手术在切除宫颈癌肿瘤组织时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进而存在较高的大出血等临床风险[2-3]。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改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实验室活检确诊,以2009年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划分为早期病变,排除合并盆腔炎症、其他器官功能衰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给予治疗前均辅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患者年龄32~59岁,平均(45.1±3.9)岁,其中,鳞癌19例,腺癌10例,腺鳞癌1例,FIGO分期中Ⅰ期26例,Ⅱ期4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案,术前开展全身麻醉,对其外阴部位进行消毒铺巾处理。开腹后选择圆韧带中外1/3位置对圆韧带进行切断,于患者盆骨漏斗韧带外1 cm部位将阔韧带前叶剥开至其回盲部,将其卵巢动静脉与输卵管良好显露,首先对卵巢动静脉血管开展处理,上提子宫并夹紧直肠反折腹膜,观察其褶皱位置,在其宫颈下支点位置剪开直肠腹膜反折。在阴道后壁位置分离直肠,处理子宫骶骨韧带并将直肠侧窝良好显露,使用钳夹将宫骶韧带夹断并缝扎,以此使输尿管良好显露。同时开展游离输尿管隧道并离断结扎子宫血管,将膀胱向下推出以暴露膀胱宫颈韧带后叶,钝性分离输尿管使其良好游离,使用钳夹处理近盆壁位置韧带,离断阴道旁组织再行结扎,选择宫颈外口向下3 cm位置将阴道切断并缝合,再缝合阴道残端与子宫直肠反折腹膜。自上至下分别清扫髂外动脉前至周边的淋巴组织,在游离髂外静脉、髂内动脉与腹股沟前淋巴组织。将患者髂外静脉完全暴露后分离闭孔神经,再清理闭孔窝淋巴组织,两侧淋巴结清扫方法相同。最后于患者盆腔内留置引流管。
详细记录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手术基本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康复状况,记录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抗生素持续应用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并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定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生命质量。
数据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8.4±38.6)min,术中出血量为(160.3±9.7)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8±4.2)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0±0.3),肛门排便时间为(3.2±0.5),抗生素持续应用时间为(3.2±0.6),拔管时间为(3.1±0.5),住院时间为(15.3±3.4)。开展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1例,输尿管损伤1例,无肠梗阻或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其发生率为6.7%。手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后1个月,伴随术后时间延长其生命质量不断提升,不同时间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0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生命质量比较[,分]
表1 30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生命质量比较[,分]
时间 生命质量 F P手术后1个月 48.2±4.8手术后3个月 70.5±6.5 6.577 <0.05手术后6个月 81.4±6.9
目前,国内研究报道表示宫颈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生殖系统恶性病变[4],其发病年龄也在日趋降低,对女性安全形成严重影响[5]。传统手术方式不仅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延长术中操作时间,增加出血量,并且手术后患者也较易出现较多并发症,从而严重抑制了患者预后恢复情况。近年来,国内宫颈癌临床诊治手段不断完善[6],大部分医师认为通过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清扫术能够缓解患者病情,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最近几年,国内各级医院逐渐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不仅保障了优越的治疗效果,也大幅度缓解了患者手术应急损伤问题。本次研究筛选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开展了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组患者的手术术中质量与手术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较高,并且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术后1个月、3个月与6个月分别对患者开展了生命质量评估,评分结果表现伴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生命质量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开展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有助于手术质量、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