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和,1966年生,博士,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多项;在《体育科学》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09年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组织与体育制度。
《新时代中国体育对外援助运行的探索与反思》导读:体育对外援助是外交工作的特色领域,对我国体育对外援助的运行层级、运行主体、运行形式和运行保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时代我国体育对外援助的科学运行,提供理论视角、政策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认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层级较为清晰,多元执行主体围绕外交使命不断丰富外交的实践形式。未来,应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加快体育对外援助的良性运行。
李凌,1978年生,博士,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曾为日本筑波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访问学者、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化人类学系访问学者。曾入选四川师范大学“25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和参与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及参编教材多部;在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类学、户外教育。
《龙舟竞渡在日本传播的历史考察》导读:
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前往海外进行田野调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人类学学科的发展。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丰富海外民族志的个案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审视自身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理解和接纳中国优秀文化,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运用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龙舟竞渡在日本的传播历史、传播路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等进行了考察分析。龙舟竞渡在日本的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实现了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强大功能。
杨竞,1987年生,博士,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曾在(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民族学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英国)中兰卡郡大学国际足球研究中心访学,在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爱莎尼亚体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史与体育文化遗产、体育人类学。
触物兴怀:1966年世界杯决赛用球的流转与表征》导读:
“物质文化”与“博物馆”是人类学的关注主题,也是世界“遗产运动”浪潮中的热点。当前,体育博物馆蓬勃发展,而体育相关“物”及其“遗产化”过程却较少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以1 9 6 6年英格兰世界杯决赛用球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物件的制造、使用、归属、展示和陈列,分析其在时空流转与表征实践中文化意涵的变化及拓展。力图以“物之文化传记”阐明体育“纪念物”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体育人类学视野中的“物”之研究提供借鉴。
雷雯,1988年生,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访问学者。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为发展人类学、体育人类学、坦桑尼亚区域研究。
《国族的游戏: 坦桑尼亚 Bao棋的体育人类学研究》导读:
在坦桑尼亚流行的Bao 作为一种具有泛东非意义的斯瓦希里文化产物,却多以坦桑尼亚国族文化象征的面貌出现。基于此,作者通过对中坦两国间Bao棋外交事件的发现,Bao棋与坦桑国父尼雷尔的底层叙事的呈现,以及民间社团对Bao棋复兴的话语策略的构建,展现了坦桑尼亚国家建构下的Bao棋及斯瓦希里文化的国族化过程以及社会底层对这种建构的认同,并通过Bao棋复兴的叙事,探讨了Bao棋作为国族文化产物是如何被活化并挪用构成了民间社团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