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
小读者们,上期的“历史碰碰车”栏目中,我们一起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空中生命线”——“驼峰航线”。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驼峰航线背后的重要力量一一—“飞虎队”。听到这儿,肯定有同学会惊讶道:“哇,飞虎队!那不是香港特警吗?”你要是这么说,那估计是香港枪战片看多了。咱们要说的飞虎队,是一支抗日战争期间的志愿飞行队。
飛虎队创建者陈纳德将军
飞虎队的创建者是美国陆军航空队陈纳德将军,他本名叫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937年,陈纳德刚到中国不久,全面抗战就爆发了。当时,中国号称有500架飞机,可实际上只有90多架能起飞战斗。凭这样的实力,难以与日军抗衡。为了支援中国抗战,陈纳德决定组织一支志愿航空队。
经过辛苦的奔波,他购买到100架P-40战斗机。战斗机是有了,可是由谁驾驶呢?要知道,飞行员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训练出来的,陈纳德充分发挥了自己“挖墙脚”的本事,从美国军队招募到100多名飞行员。1941年8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正式挂牌成立,由陈纳德德担任大队指挥官。
怎么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呢?不是叫飞虎队吗?原来,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们喜欢在战斗机上画鲨鱼的大嘴和眼睛。远远看去,战斗机就好似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大鲨鱼,可当时身处内陆的中国老百姓没见过鲨鱼,他们一看到飞机上的那张大嘴,就本能地想到了“百兽之王”老虎于是“飞虎队”这个名字就流传开了。久而久之,老虎的形象也就成了飞虎队的徽标。
一位美国士兵正在绘制飞虎队徽标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飞虎队
飞虎队打的第一场空战发生在1941年12月20日。当天,10架日本轰炸机试图轰炸昆明,陈纳德一声令下,24架P-40战斗机直冲蓝天,和日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飞虎队和猛烈攻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机纷纷败下阵来。短短20分钟,飞虎队就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4架的战绩。
1941年12月25日,也就是圣诞节那天,飞虎队迎来了历史上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日军63架轰炸机在25架战斗机的保护下气势汹汹地杀来,飞虎队12架P40紧急起飞,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队员们左冲右突、浴血奋战,最终击落了19架日机。这一仗飞虎队损失了3架飞机,但无一人伤亡。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飞虎队频频在中国西南地区以及缅甸、泰国等地上空同日军交战,历经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飞虎”的名字也因此传扬世界。
飞虎队的外籍飞行员与中国老百姓之间还有过一段佳话呢! 1941年,3架飞虎队的飞机因为迷航而迫降。在那个年代,蓝眼睛、高鼻梁的美国人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是从来没见过的“天外来客”,因此误把他们当成了敌人。双方僵持了几天,最后一位美国飞行员灵机一动,用留声机播放中国乐曲,这才消除了当地老百姓的顾虑。飞行员们总算得到了救助,并顺利回到基地。
鉴于这样的经历,中美双方都认识到为飞行员制作明显标记的紧迫性,于是一种叫作“血幅”的标记诞生了。它被缝在飞行员的飞行服里,上面用中文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字样。通过广泛宣传,血幅得到了中国民众的认同,就连最偏远的山区,那里的老百姓也知道血幅就是美国飞行员的“身份证”。
在驼峰空运的几年里,不少运输机、战斗机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当时那些创造辉煌的主力机吧!
C-46运输机
驼峰航线上的明星运输机是C-46,它是一种比当时任何双发运输机飞得都快都高的涡轮增压双引擎飞机。尽管C-46运输机笨重、难看还毛病百出,却担负着1943年到1945年间从印度向中国运输太量战略物资的重任。C-46运不正常工作导致进气管塞满了冰;油管也常被气化燃料空泡堵塞,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以至失效;最危险的是油管断裂,导致大量燃油喷洒到发动机上造成起火甚至空中爆炸。
P-40战斗机
飞虎队的主力战斗机是美制P40“战鹰”,这种战斗机火力猛、俯冲快、加速性好、结构坚固,但是爬升性能和盘旋性能都不太好。在6000米的高空,它的操控性、速度会急剧下降;而到达9000米后,它会丧失绝大部分作战能力。既然P40不够先进,缺点也不少,为什么还会声名大噪呢?这里面就有飞虎队的功劳。
当时的战斗机盛行低空回转缠斗,但是对于P40来说,在低空直接对抗机动性极好的日军战机,是没有多少胜算的。于是,飞虎队放弃了这一打法,转而利用早期预警系统,在及时掌握入侵日军战斗机的位置、航向和大致高度后,隐藏在比敌机更高的云层,待敌机进入视线范围,飞行员便驾驶P40向下高速俯冲,闪电般对目标进行攻击,随即一溜烟地脱离对方防御火力圈。
你知道?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心里可能有疑惑:这么说来,飞虎队与驼峰航线也没有什么关联呀。
没错,飞虎队和驼峰航线一开始实际上是两回事,但它们之间却是紧密联系的:驼峰航线开通后,飞虎队为其承担护航任务,而驼峰航线又为飞虎队提供所需要的军用物资。飞虎队和驼峰航线一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