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船舶史,我们似乎很少看到东南亚船的身影,这是因为它们一直被夹杂在以中国和欧洲为代表的两波航海浪潮中,显得黯然失色。然而,东南亚不仅盛产优质的造船木料,更有两万多个岛屿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海域上,还有“海上十字路口”之称的马六甲海峡。在历史上不论是西方人东来,还是东方人西去,它都是必经之地。这样说来,东南亚的造船业不该默默无闻呀。本期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人类的航海活动起源于哪里?对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提出了相同的观点:最早的航海活动很有可能是从东南亚和太平洋开始的。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在复活节岛和马达加斯加岛,以及它们之间的众多岛屿上,生活着约2.5亿南岛语系岛民。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系,使用人口绝大多数都在东南亚。复活节岛在南美洲西边;而马达加斯加岛远在东非洲外海,两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
相距如此遥远的岛民拥有共同的语系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迁徙。
研究发现;南岛语系岛民的迁徙活动可能早在6 000年前就开始了。但要跨越如此广阔的海域,原始的独木舟显然难以胜任。由于船身狭窄,独木舟的稳定性比浮筏差很多,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能勉强应对,遇到狂风巨浪可就凶多吉少了,随时面临着翻船的危险,何况各个岛屿之间,距离远的可能长达几千千米。于是,岛民就在独木舟的舷边连上一个支架,并绑上漂浮物,或者将两艘独木舟通过支架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一艘“双体独木舟”,这样就使船体的稳定性得以增强,即使风高浪急,船也能安然无恙。
就这样,东南亚的双体独木舟在大洋迁徙中,辗转于印度洋、太平洋,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1773年,当著名的英国库克船长到达太平洋西南部的汤加时,他看到的双体船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只见当地人把两艘长20多米的独木舟并在一起,在中间架上木板作为双体船的甲板,然后在甲板上搭建小屋,除了用于人员乘坐外,还可以腾出空间豢养鸡、狗和猪等家畜。有了这些,就可以在到达新岛后建设新的家园,完成一次大洋迁徙了。人们除了通过划桨驾驶这种双体船,还在船上竖起桅杆并张挂一面大帆,以借助风力行进。双体船的大小也有差异,比如当地酋长坐的船可以乘载50多人,其中有20人负责划桨。正是凭借这种双体独木舟,南岛语系岛民开启了大洋上迁徙的征程,后被诸多专家学者誉为“伟大的航海民族”。
也许是出于提升乘坐舒适性的需求,又或许是因为运输量的增加,当然也有可能是迁徙者们,为了航行到更远的地方,慢慢的,独木舟演变成了木板船。1926年,马来半岛东海岸的笨珍河出土了一艘木板船的残骸。经测定,这艘船大概使用于1-6世纪。从残骸中可以发现,它同时具各.了东南亚地区的三大造船特色:船板缝合、木板榫合以及船架捆搭技术,是一艘典型的东南亚缝合船。
在铁钉和榫卯工艺出现以前,东南亚人就开始用缝合的方式将几块船板连接成一体,用这种方式造的船就是“缝合船”。它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上一期提到的阿拉伯缝合木船就是其中之一。
缝合船的建造方法大同小异:造船师傅先在船板上钻凿出尺寸合适的孔洞,再用绳索逐个穿过这些孔洞,从而将船板牢固地系合成一个整体。这种造船方法有两个关键技术:一是在船板上凿孔,二是选擇一种结实的,绳索。钻孔,尤其是在木板上钻孔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早在新石器时期,东南亚人就已经掌握了用石凿打孔的方法。而缝合船体的绳索,来自当地的一种“糖棕树”,其树皮制成的绳索在浸水后质地会变软,即便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也不容易腐烂。因为这一特性,这种绳索至今仍在东南亚的传统造船行业中被使用。当然,为了防止渗水,东南亚人也会用竹片、树皮或石灰、树脂等拌成的混合物,在缝合处进行填塞加固。东南亚缝合船主要担负着短途运输的任务,随着载货量的不断增加,船体也逐渐向大型化转变,到17世纪的时候,载货量已经可以达到150吨。
1793年,英国的一位政府官员约翰·巴洛曾详细描述过缝合船。人们从他的描述中发现,当时的缝合船不仅装饰美观,与早期相比更是有了不少技术上的进步——船体木料被加工成各类榫合结构,各船板之间靠榫子咬合在一起,再用藤条捆扎,并在藤条下面塞入木楔,使之绷紧;藤条的两端都被打成结,将结头塞进船板上的槽沟内,最后再打入木钉进行加固,这样就使接缝处的牢固程度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整个缝合工序都在船体内侧进行,缝合的方式也从早期的“明缝”转变为“暗缝”。
叭喇唬船是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的传统帆船类型,在18、19世纪时数量众多、使用范围很广,成为东南亚各国之间航运和贸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这种船最大的特色是包括船底龙骨在内的所有船体木板,都是用榫卯的方式连接固定的,不使用一根铁钉。叭喇唬船大的长28米,小的长10余米,船首和船尾都呈尖状,配以两支桨状的侧舵和长方形的大三角帆,装载着重4吨到40吨不等的货物,穿梭往来在东南亚的海面上。
从这些数据来看;叭喇唬船似乎不值一提。但是在16世纪初,当葡萄牙人刚进入东南亚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东南亚的叭喇唬船“非常高大”,光船板就有四层,即使自己国家最大的船——载重量四百吨的“海上花”号,其尾楼的高度也只及得上东南亚船的驾驶台。由此推测,当时东南亚帆船的载重量有四五百吨,最大的船可能达到一千吨。
那么问题来了:大型化是船舶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可为什么东南亚的帆船在16世纪后的几百年里却越来越小呢9这就不得不提东南亚帆船的生存环境了:在大航海时代以前,东南亚帆船无论在体形还是性能上都远不如中国帆船,这就注定它们只能当配角;而到了大航海时代,面对远道而来的欧洲帆船,没有配备重型武装的东南亚帆船不过是海上可怜的靶子。从16世纪初开始,为了夺取东南亚的制海权,葡萄牙人开始对当地帆船进行毁灭式打击,东南亚帆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这种境况下,大船虽然稳定性好,但航速和机动性却远不如小型船只,而东南亚又有很多和大海相连的纵横河道,深度只适合几十吨的小船航行。于是,东南亚人只好不断把船只改小,一旦遇到强敌,不管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逃脱,小船都能快速驶入河道,从而令葡萄牙人的大船束手无策。
这样,经过改造后的叭喇唬船虽然载货量下降了,但结构简单、坚固,船体瘦长,艏艉高翘;吃水浅,配以多支船桨划行,速度极快,实用性非常突出。所以明代时,我国著名海军将领戚继光就曾从东南亚引进这种快速船,在抗击倭寇时用来追击和哨探。
叭喇唬船的用途日益广泛,数量也不断增加,到18、19世纪更是达到随处可见的程度。虽然它们无法直接用来开展东南亚与东亚、西亚甚至到欧洲的远洋贸易,但是随着欧洲和中国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扩展,东南亚小型船在岛与岛之间运销东南亚特产、中国及欧洲商品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南亚帆船虽然无法和中国传统的木帆船相媲美,也无法和西洋帆船相抗衡,但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不遗余力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即便身处夹缝中,也努力地保留自身特色,并不断汲取新的内涵。这也使得它在整个人类航海史的进程中,虽然没有日月般的光辉,但也如同散落在天穹的繁星,熠熠生辉。 (中国航海博物馆王灵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