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田玲
1.1 基础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产妇200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平均(27.28±3.36)岁,孕周均值(39.56±0.52)周;对照组年龄平均(27.59±3.14)岁,孕周均值(39.62±0.57)周。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产前护理:在产妇分娩前,护理人员除了要指导产妇完成各项产前检查,还要注重和产妇的交流,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产妇要及时了解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疏导,鼓励产妇合理宣泄,鼓励产妇倾诉。主动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口头等方式向产妇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提前介绍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指导处理的方法,缓解产妇的陌生感以及担忧感,消除焦虑情绪。②分娩期护理:分娩中对产妇进行严密胎心监护,对宫缩的频率以及强度进行密切观察,对产程进展进行详细记录,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对于自然分娩的产妇要加强和产妇的交流,多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及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情况,提升产妇的信心。③产后护理: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给予产妇科学饮食,提升产妇体力。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以及新生儿照护指导。对于产后情绪存在异常的产妇进行及时疏导,帮助产妇接受角色的转变以及身体的变化。
1.3 评价方法 产妇焦虑情绪:在护理前、护理后分别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HAMA总分≥29分,严重焦虑;21~28分,明显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0~7分,没有焦虑。新生儿质量:在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进行Apgar评分,总分0~10分,7~10分为正常新生儿,7分以下为新生儿有轻度窒息,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比较两组低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发生情况。
2.1 产妇焦虑情绪 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与组内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两组护理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1。
2.2 新生儿质量 观察组低体重儿、呼吸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以往的护理干预仅仅注重分娩本身的护理,对于产妇的心理状态缺乏重视,当前医学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以往的常规护理干预已无法适应新型服务模式,个性化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实质是优质护理的具体体现,该护理模式始终坚持以产妇为中心,将产妇的需求视作护理措施制订的基础和前提[1]。不仅仅注重针对产妇分娩本身的护理,还特别注重围分娩期产妇心理状态的干预,强调及时发现产妇存在的负面情绪,分析引发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在分娩前主动向产妇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在分娩中给予产妇足够的鼓励,在分娩后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存在不良情绪的产妇并进行针对性疏导,确保产妇整个围分娩期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2]。本研究观察组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低体重儿以及呼吸窘迫发生率分别为1%、1%,均低于对照组7%、8%,P<0.05。
附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比较
附表1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比较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15.23±3.27 7.15±1.17对照组 100 15.30±3.46 11.62±2.70 t 0.1470 15.1906 P 0.8833 0.0000
附表2 两组新生儿质量情况比较[n(%)]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产妇护理中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情绪,有效提升新生儿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