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善政 心系梓民
——天水馆藏拓片研究之贾瓒绪德政考

2019-10-29 06:39:02刘玉璞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天水甘肃

刘玉璞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 天水741000)

地处天水市中心地带的砚房背后,是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而砚房背后最有名、最具文化气息的古宅,是贾家公馆。他的主人——原任甘肃泾原道道尹清光绪辛丑科副贡生贾瓒绪先生,在天水期间德政累硕,素著盛名。本文从他的墓志铭着手,还原他德政双收、务实为民的一生。

一、贾瓒绪墓志铭铭文

贾瓒绪墓志铭由盖和志两部分组成。盖:纵73 厘米,横73 厘米;7 行,每行4 字;盖上篆书:原任甘肃泾原道道尹清光绪辛丑科副贡生贾君禹卿墓志铭,由清末甘肃教育厅厅长陇西阎士璘书写。正文铭文全文2525 字,由清末天水乡贤任承允撰;清末甘肃政务厅厅长歙县许承尧书写,魏碑体楷书。墓志铭记载了贾禹卿生平事迹,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刊刻。

铭文实录如下:

原任甘肃泾原道道尹清光绪辛丑科副贡生贾君禹卿墓志铭。

庚午夏四月八日,河州回部万余陷城入,一二时间毒割至数千人,势正凶。时值贾君禹卿由泾原道尹解绶家居,室毁不及顾,蹈积尸冒白刃谒其魁帅马廷贤首,以全城生命请马立为下令止杀。次日又为设策,分军驻各乡各县,城人赖以稍苏,既而开诚布公婉劝移防甘凉。复电商省当局,均首肯矣。

贪功者中沮竟开战端,遂酿陇南二十一月蹂躏之祸。知者为君扼腕。嗣回兵攻礼县,君冒暑力疾,偕哈君退轩往作鲁仲连,被拒而返礼县,旋告屠城。腊月,该部第一军韩进禄据大城反马,马乘隙出西关调全军包围大城,炮火隆隆。八日夜,君出入城关遇险,两次舌敝膝屈调和不得,效韩卒以力绌而窜,马军进城虽大掠而未伤一人,彼顽悍者盖亦感君之诚也。久之信义孚洽,知无不言,力所能尽无不尽,自士商至编户,人人恃君为保障焉。

先是,十一月间马氏拟征二十年度,亩捐六成为数,一百八万元,密派伊军需长方某征君意,并拟提出一成为君弥补损失,经君婉辞拒绝,复详陈利害劝勿为己,甚有碍前程。马闻言即止,仅以十万元派出作冬季维持费。次年春,马复受人怂恿(此处又见军阀反复无常),拟征烟捐八十四万,又经君一再婉劝,自十万递添至二十万乃已。计此两宗藉君一言之力减省一百五十余万之巨,宏功伟烈,造福无量,而其介节不苟,尤足令人敬佩。

是年秋,奉国府任命,为甘肃省政府委员。君虽未应,亦当局酬庸之意也。冬间,川军压境,马氏力绌遽去,市里不扰,出人意料。倘无君两年斡旋之力,又岂及此?川军退,陕军来,君苦心筹措,客主相安,则君之为功桑梓大矣哉!噫,君之弃官而归又岂偶然哉?

君讳缵绪,禹卿其字。祖讳考三,考讳名五,广东知县,均有名德见州志,世居州东乡花南埠。君宦游归,始筑室于大城树兰林。君由光绪辛丑科副榜,为四川知县署西充县,值国变归里,总办本州筹防局充师范及中学堂监督;二年,公选众议院议员;三年,国会中停保荐,免考知事,分陕西补礼泉;五年,国会复仍归议院;六年,国会再解补泾原道尹。此君之历宦也。

宰西充也,警兵便服夜入商家,误为匪,缚送县,县尹左袒激战,成公愤罢市 堂,前任事也。君斥警责商大案顿息上官,亦以为平,两月内清结移交讼案百余件。时严檄立乡镇巡警蚕桑学堂,前任两次受斥以无款不能办。君商之绅民,以旧有丝业牙运,化私为公,每年能收六七千缗,开局经理两事均立而不以扰民。

宰礼泉也,疮痍之后薄敛慎刑,时正驭契,不肯苛求,一意休养。忽十三犯越狱,为本管道所诬撤任,入省辨白得解。委办长安、渭南、临潼清乡,旋回本任,礼之绅民迎三十里外,情如家人之久别者。差车旧为民累,及兵荒尤甚,君设官车局,按境内有车家不分马牛骡匹,纳钱一千予以驭票,永远免差。旬日间得钱四万六千余缗,发商生息,以息钱由官僱车五十辆,每车每月坐价六千,行价由坐车人发给,不能剋减,暇则仍许营业,官民称快。县小学原仅十五处,君分区募定基金,增立一百四十一处,考教习三百余人,区别正副,先用正取者,副以备缺。省令嘉奖,饬全省仿办。讼事随审而结,积牍一空有。

乾隆三十年地主之缠讼,历任莫能清断。君由四至地邻递推,卒得其真,两造悦服,人颂神明。

袁氏称帝,风云再起,关中刀客联结本县会匪,均称护国军。中有一部约万人,破礼泉踞县衙。急索君,及见则又礼教甚,忽乾县王宝山裸臂执枪将击君,首领熊某掀之出刀客也,渐引君为同志,君乃诱使攻会匪,应诺而出,炮声达旦,会匪败逃刀匪追踪皆去,全署被焚,积尸数十,而君卒履席不咥。先是,王宝山寄友信,为乾县检出,词连礼泉人罗稚鸿等七人,呈省咨提。罗本巨富,或有以罚金策进者,君峻拒,而密嘱七人潜逃。是党人德君之由也。次日刀客复来恃战,胜渐露骄色,君分地安插竭力供应,卒得靖谧。

西路游击司令郭坚攻乾县,杨营军需均取之礼泉。君不忍苛派,以次年地丁保借三万余金偿填商民赊欠,事峻地方无累,而郭坚且订为至交。然君亦以积劳成病,力辞去任矣。其去也,攀辕卧辙与西充同也,牌伞香花夹道,送者万人,亦与西充同也。西充则案置镜一柄、水一盂,谓明如镜清如水也。总办烟酒五年余,成立分栈规定,比较陕道不通,呈部改黄河水运,商人便之,国课年增二十万余金。烟酒税捐原归财厅,嗣奉部令并入出卖局,前任屡争不能得,君则得之以不争,全国烟酒成绩表甘肃列第一,迭奖至二等嘉禾章,国务院三次存记,均异数也。二次监理教厅,对于中外留学费设法挪垫,不少蒂欠学生均感之。观察安肃也,烟亩罚款各道多至二百万,少亦不下五六十万,君力争七属,只认三十万,严杜浮派侵挪,由提成内划留各县公益费若干,创立第七中学。

到泾原任,察吏安民,颂声大起,以银行袒私作弊,煤炭公司违章病民,与张镇使意见龃龉,及镇兵开衅省垣。君婉陈利害五事,无可挽救,及拂袖而归。

民元,黄钺在秦独立,省派马忠孝君来压城立营,君奉委解斗,又劝止伏羌吴军,甚费曲折。七年,祭河州马护军,使设法大灭精锐军势力。八年,吴攀桂不能戢兵,大掠吾乡马跑泉及成县、文县,君为慰抚大使,单车入其营,开诚晓义,止惩目兵五人,全军帖然。十一年,往西宁调和陆马意见,皆能不负使命,功冒全甘。此君之历政也。

光绪庚子岁,君孤身省亲于粤东之惠州,往返万余里,备受艰辛,抵粤后总督陶公、方伯、丁公均以师生谊奖励有加,名震羊城。君父总办潮桥盐务,此亦原因之一。君在蜀闻诸弟析产,函止不得,及归则典肆折阅尽,诸弟亦有破产者,君填亏扶贫费逾万金,奉父遗命置本村义粮二十石,至今利赖。地震年荒,赈济各处,以及助学校、设义塚,捐免贫户,借贷不下数千金,换邻仆役但有婚丧,求则必应,不吝巨资,或时以此受绐不恤也。此君之孝友睦姻仁恤也。

君少以俊爽知名,为秀才时,嗜酒豪迈不羁,通籍后一意勤政,事渐至,涓滴不饮,濒年家居以梓桑利害为己任,不畏犯难,微论识与不识,或怨家有纷难,力为排解,颇具广厦万间气象,昼夜座上客常满,酬对嚣杂,虽病无倦色。

君原配田氏,生子一守正,清癝生,荐任职,被选民国第二届省议会议员,第三届国会议员。已故继配连氏生子一守介,女一守静适周。三配马氏生女一守箴未字。侧氏刘氏生子一守耕,幼孙女一琇适张。

君生于清同治九年庚午十一月十九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亥时,享寿七旬有一。以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安葬三台山祖茔之次。

曩年君出示其所为笔记,委作身后之文。余谓:君精力方强未遑及也,频加督促,其意此文将来或出于不相知者之手,心殊嗛焉。噫,古人如裴晋公、杜牧之、苏东坡、白香山,皆预作志表,后人以为达。然则,君真达人哉!乃为之铭曰:

儒生苦拘,墟君如鹏,运九万之风飚,世士口头同胞;君实白裘,杜厦襟量之超超。棠阴秦蜀,遗爱护条,正襟议席,警座名高,绣衣乡国,召雨郇膏,崆峒倚剑,归耕东阜,维桑与梓,如律斯调,昊天不吊,兵祸崇朝,黑劫碧血,鱼爛虎号,一身铤险,群冠封刀,渠帅孚枕,完卵破巢,移防中梗,扼腕天骄,屡平内讧,膝屈唇焦,悍顽动色,天柱支鳌,此海尊罍,不倦而豪,亦园花木,送老息劳,捍灾御患,祀社礼昭,子孙绵绵,福禄滔滔。

清赐进士出身,内阁中书即补侍读,前禄米仓监督,里人任承允敬撰。

清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前甘肃政务厅厅长歙县许承尧敬书。

清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前署甘肃教育厅厅长陇西阎士麟篆盖。

长安白廷锡刻。

2.关于生卒正误。

二、有关贾瓒绪几个问题的舛误补正

1.关于籍贯正误。

墓志记载,贾瓒绪,字禹卿(目前有些资料讹传为“宇清”,当无此说)。广东惠州人氏,其祖父名叫贾考三;父亲名叫贾名五,曾任广东知县;祖、父二人均有名德见州志,世居州东乡花南埠。

墓志中“世居州东乡花南埠”这句话非常重要!此处之州,乃惠州之州,并非秦州之州。经查,广东惠州恰有花南镇一地。墓志中说:“君宦游归,始筑室于大城树兰林”,由此可见,他是辞官回到天水后才在大城树兰林修建的院落,即现在的贾家公馆。墓志中还记载:光绪庚子岁,君孤身省亲于粤东之惠州,往返万余里,备受艰辛,抵粤后总督陶公、方伯、丁公均以师生谊奖励有加,名震羊城。君父总办潮桥盐务,此亦原因之一。这里已经更加清楚地说明了他受到的礼遇与他的父辈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结合墓志上下文的表述,贾瓒绪祖籍广东惠州。这一结论应当为修订天水目前有关资料所见的贾瓒绪是天水麦积区人氏的说法提供依据。

目前天水相关资料上记载:贾瓒绪生于1865年,卒于1936 年。很显然,这是传讹之说。从墓志来看,贾瓒绪生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 年)农历庚午年十一月十九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七年(即公元1938 年)十二月十五日亥时,享寿七十一岁。于第二年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 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运灵柩归惠州安葬在三台山祖茔之次。

这里有个问题,按照我们现在的计算方式,他去世时应该是68 岁,而墓志记载是71 岁,为什么呢?古代中国人计算年龄往往有虚岁(毛岁)与周岁(实岁)之分。周岁指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与现当代计算方法基本无异,而虚岁则是在周岁上加1 岁或2 岁。在古代,虽然没有统一的虚岁计算标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从出生时就应该记为一岁,因为十月怀胎在古人看来是万物有灵的体现。而以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即春节,而非阳历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虚岁往往比周岁要大。如果是腊月(阴历十二月)出生,一过春节就记为两岁,因此虚岁比周岁还要大两岁。所以,我们现在把计算虚岁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以计算年龄的时间为标准,若计算时间是在过了农历新年到生日期间,则虚岁=周岁+2(即虚两岁);若计算时间是在生日过后到农历新年期间,则虚岁=周岁+1(即虚一岁)。

虚岁貌似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比如,贾瓒绪的享寿按周岁算应该是68 岁,虚岁69 岁,但是墓志铭中却言其“七旬有一”。年龄再虚增,也不能增多三岁吧?这个原因只能用“积闰享寿”来解释。

农历的置闰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十九年都必加七次闰月,以十二个月等于一年来计算,这样多出来的闰月每积十二个月就可以添一年。所以,人们往往将这些多出来的闰年视为上天恩赐,“享年”便由此而来。然而,古人计算寿龄时,并不是严格按照这样的标准就行的,往往是人死五十岁或六十岁起积就闰加三岁,因此,贾瓒绪“享寿七旬有一”并非空穴来风。

三、贾瓒绪从政经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铭文来看,贾瓒绪历任四川西充知县、众议院议员、陕西礼泉知县、泾原道尹等职,从政经历丰富,见多识广,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极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辛丑条约签订后,他回到甘肃,总办本州筹防局充师范及中学堂监督,主要任务就是募勇、募饷,以富出财、贫出丁为原则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他在任上大显身手,为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兴利革弊,使财政增收、教育发展,民生得到相对安定。他在甘肃总办烟酒公务五年多,想方设法,革弊施新,成立了分栈,将陆地运输改为黄河水运,为商人增加了方便,税收年增二十万余金,使得甘肃在全国烟酒成绩表中列第一,获得二等嘉禾奖章,被当时的国务院三次存记。前后两次署理教育厅时,设法挪垫中外留学费,减轻了留学生负担;在视察安肃道时,从烟亩罚款提成内划留各县公益经费若干,创立了第七中学,为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泾原任时,他察吏安民,为民做主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与袒护银行作弊、勾结煤炭公司为害人民的张镇使翻脸,得到了人民的拥颂。

2.临危不惧,最大限度制止天水黎民免遭匪军涂炭。1930 年5 月,匪军马廷贤自静宁南下进攻天水。时值中原大战,陕甘冯玉祥驻军多调至内地参战,城守空虚,天水城内守军为三个保安大队,且装备不全,编制不满,由土匪改编的段鹤鸣领导。天水士绅鉴于力量悬殊,主张迎马入城,而段鹤鸣自称守土有责,坚持抵御。马军来时,守军一触即溃,段鹤鸣缒城而逃。马军入城之后,见人即杀,见财即掠,见女即淫,于是街衢之上,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厥状惨极。

贾瓒绪因与马廷贤有旧,马军入城后,贾冒险跑到马廷贤司令部,口呼马廷贤的字,说“立汤,天水人要被杀光了,你快下令禁杀吧。”马方才下令停止屠杀,而抢掠犹自持续了数日而止。此次屠城,一日之内无辜平民被杀害者3000 人之上,而妇女被淫辱而自杀者,尚未统计入内。后又与乡贤哈锐同赴礼县调停战事,虽被拒,但使马军进城未伤一人,都出于对他的信义至诚佩服之故。

3.为生民计,舌辩苦谏减轻百姓税收负担。当马家军拟苛征税捐时,面对给他提成的经济诱惑,贾瓒绪丝毫不为所动,向匪军反复陈说利害,并以匪军首领的前程为说辞,终于使沉重的税费负担减少了一百五十余万,为生民造福无量,而他高尚的个人品质更是令人敬佩。贾瓒绪的一生,恰与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相交,他无论在甘肃任上还是在陕西礼泉、乾县等地,亦或是四川西充,都在竭力为百姓鼓与呼,利用自己的影响千方百计为百姓作保障,以至于他上任时绅民迎三十里外,情如家人之久别者矣!辞任时百姓们攀辕卧辙恋恋不舍,牌伞香花夹道相送。

四、墓志中相关名人补叙

1.任承允(1864 年—1934 年),字文卿,为“陇南文宗”任其昌长子。秉性聪明,淡定沉静,喜读书,有其父遗风。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闻父丧音讯,即间道返里,后主讲陇南书院,人称“小任山长”。民国纪元,即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专以卖文授徒为生,但于社会公益事业依旧积极参与,从而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尊敬。病逝出葬之时,天水全城店肆歇业,送葬者达万人。著有《桐自生斋诗集》《桐自生斋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等。

2.许承尧(1874—1946 年)曾单名芚,字际唐、芚公、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徽州府歙县人。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二十一岁中光绪甲午科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入翰林。辛亥革命后,应皖督柏文蔚聘,任全省铁路督办等职,后随甘肃督军张广建入陇,任甘肃省府秘书长、甘凉道尹、兰州道尹、省政务厅长等职。1924 年辞官回京,同年由京返歙,从此绝迹仕途,在家乡以著述终老,著有《歙县志》《歙故》等。

3.阎士麟(生卒不详),甘肃陇西人,曾任甘肃教育厅厅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作为甘肃省第一批官费出国留学生,与万宝成(会宁)、杨思(会宁)、范振绪(靖远)、田树梫(皋兰)等四人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与陕西省留学生一起创办了《关陇》杂志,提倡爱国精神,传播民主思想。

4.长安白廷锡(生卒不详),与郭希安、王尚玺三人并列长安刻石三杰。奏刀隽石以严谨且迅疾,生动而传神、舒张兼厚重、细致乃精巧著称。我们目前所见的清代末期陕甘名人碑刻,大多出自以上三人之手,是民国期间长安著名刻工。●

猜你喜欢
天水甘肃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44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50
行走甘肃
学生天地(2020年29期)2020-06-09 03:10:42
甘肃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0
我叫甘肃,花开时节待君来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22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20
甘肃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18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美食(2018年10期)2018-10-18 08:10:58
大美甘肃
北方音乐(2017年13期)2017-08-16 09: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