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敬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载体。高中学校肩负的使命就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生的共同发展:使师者传道授业,师者有德、师者有成;使学生知书达礼,做人有德、学业有成,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人才与栋梁。
我们在多年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到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内化融入学生的心田,“习熏悟化”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习”为习得,也就是说首先应习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它是传承的基础。习得的途径主要在课堂,在学科教学中尤其是在人文学科教学中;“熏”为熏陶,强调人文环境的引领作用和物化环境的浸润作用,环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悟”为感悟,是通过量的积累引发质的变化,这其中促使学生感悟的“激发点”是关键人和关键事,包括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孩子经历的各种事情;“化”为内化,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化是自主建构过程,只有内化才能自然地外显,才能转化为影响他人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习熏悟化”四个方面的逻辑关系见右图,其中“习”为基础,习得的知识在“熏”和“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内化。
从课堂中习得。文化习得无处不在,高中学校文化习得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科都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特质。语文教学中诵读一篇篇传诵千古的文章见文也见人,历史教学中一个个史料引发学生以史为鉴的反思,化学教学中体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艺术教师研究“诗乐舞”中的文化价值。除了常规课堂,我们在校本教材和校本选修课中也突出中华传统文化部分。
课堂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是带有学科特色与局限,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从学科综合的角度理解教材、理解文化,我们近年来做了一些“多学科同授课”的尝试,语文、历史、政治学科教师共同开展文史哲授课,语文、化学教师共同授课,甚至语文、外语教师共同授课。这种多学科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开阔了视野,也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习得文化知识应做到“笃志而博学,切问而近思”,其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传承意识和教师自身的文化积淀。
从实践中习得。我们每年暑期都会组织高一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根据班级类型确定不同主题选择不同实践路线,其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就选择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為实践核心的西北线。社会实践内容特别设计了在航天城东风中学学生家中住宿一晚的安排,这一晚学生在外与第一次见面的同龄人及其家人相处,语言、称呼、礼仪等都变成了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必修课。我们学校至今举办的四届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更是文化实践的盛宴。在第二届论坛中设计了由5所学校参演的话剧《枣树》,演出服务人员全部来自我校师生,他们是剧务、场记、灯光、化妆师等。为了突出每一个环节的文化传承功能,话剧结束后安排“演后谈”,请演员、服务人员等聊聊排演话剧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事。其中一位负责给剧中老爷爷化妆的学生说:“在剧中,老爷爷额头上的皱纹是用颜料画上去的,在生活中,老爷爷头上的皱纹是用操心劳累画上去的,我们更应该尊重家庭中的长辈。”
环境具有强烈的传递文化的功用。学校物化环境具有外显性,容易突出主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引导性和代入感;人文环境具有内隐性,需要主动养成,长期坚持,对文化传承具有累积性和稳定性。两者相较,人文环境更为重要。
每一位学生尽管个性不同,但他们都具有欣赏能力和被欣赏的亮点,由此我们开展欣赏型德育,通过对德育内容、过程、情景、形式和主体进行审美化改造,使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学生就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接纳其所表达的价值内涵,接受价值引导,进行道德自主建构,完成文化传承。我们20余年坚持做一件事:校园中伫立一块小黑板,主题为“学论语讲修养”,每周一则《论语》经典,由学生书写、设计,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表达。这无声地熏陶着学生的中华魂。
文化重在精神传递。“吾日三省吾身”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近两年我们尝试用“4w”谈话法,引发学生自省、促成学生自信。“4w”分别是“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围绕问题的解决你之前曾经做了哪些努力”“之后你打算怎么做”等4个主题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其方式不是教师直接教导学生怎么做,而是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发现、自我反省、自觉进步,这样有助于自信力的提升。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哪些点是激发文化传承的质变点呢?关键人和关键事。每一位学生的关键人不同,关键事也可能不同,学校要做的是提供更多平台,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育环节的文化传承作用,让更多关键人和关键事激发学生的转变。开学第一课、成人仪式、中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论坛就是我校的关键人和关键事。
每届高三学生在母亲节前后都会参加学校精心策划的“成人仪式”。18岁只是年龄上成人的标志,有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才是成人的本实质。我们注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价值引导,比如2018年成人仪式上年级组长的寄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给同学们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今天是母亲节,更让我愿意提起这一话题。古人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感恩父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温馨传统。二是做一个会学习的人。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唯一不能拒绝的就是前进,而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三是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正是涵养,直是行为。‘为人质朴守正是对人极大的褒扬。四是做一个有担当的人。18岁是成人的起点,是成人的标志,是一个建立责任意识的最好年纪。五是做一个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人。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这一点应该在诸位的身上传承和弘扬。”
我们相信,在全体学生面向国旗庄严宣誓的重要时刻,年级组长的这番诚恳的讲话将点化每个学生,让他们感悟如何成为一个有中国精神的大写的人。
“化”是文化力量的表达,表达的途径主要是实践,并且是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每年组织全国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等文化实践活动。
这一活动由我校主办,每年暑期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用聚焦主题的课程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深化文化传承认知、自主锤炼文化传承能力。论坛紧紧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先后以“文字之美”“家道共话”“导德齐礼”和“名利尚义”为主题开展了四届,吸引了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近40所学校的师生参加。
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该活动以模块形式设计与实施,共设3个模块:一是专家引领,主要邀请两岸四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如每届均有主旨报告“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汉字中的传统文化”等。二是学生论坛,目的是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鼓励他们大胆且完整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锻炼交流能力。活动形式为学生论坛和辩论赛两种,如学生论坛“中华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坚守”等。三是学生实践,倡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每届论坛都有文化展示活动,如第一届学生即兴创作诗词。
该活动作为高中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论坛参与者的“化”——用语言将思想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我们举办这一论坛,宗旨之-就是让学生参与设计、让学生发出声音、让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获得成就。每一位学生只有深度参与、亲身经历才会达到被文化论坛所“化”的效果。如何让学生深度参与?我们的做法是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就使学生深度“卷”进来。为此,我们充分发挥交流媒介的功能,通过论坛活动制度的合理设置,增加学生文化论坛线上的沟通与交流。如学生辯论板块的设计,参加辩论的代表队不是出自某一所学校,而是每所学校各有一名学生参加,辩论赛组队依据辩题及观点进行组合。为了达成相当的默契,每一支新组成的辩论赛代表队需要在论坛前充分讨论,这样就实现了每个学生深度参与和交流的目的。
二是论坛自愿者的“化”——用行动将为他人服务的愿望表达出来。论坛一个大亮点是师生志愿者,尤其是学生志愿者。论坛各项组织都离不开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专家讲座会场上稳重端庄的主持人、辩论赛上严格睿智的主持人是学生志愿者,故宫游览引经据典讲解的是志愿者,对所有辩论赛选手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的还是志愿者。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将为他人服务的愿望表达出来。每届论坛都有志愿者的感人故事发生。第一届论坛报名的那天正赶上下雨,有的火车延误,负责接站的志愿者就在火车站足足等了4个小时。道德重实践,论坛志愿者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习熏悟化”是文化传承的四种形态,四者相互联系又逐级递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作为高中教育者,我们应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以滴水穿石之功、润物无声之力涵养学生的中国心、中华魂。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分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赖配根